李翠
发表于 2013-9-6 11:27
书颂长海饶美意
诗发墨潮见精神
苏斌
发表于 2013-10-1 12:15
喜欢文字的女人多感性,细腻而多情。她们会因一朵花的凋落、一片叶的飘零、一只小虫生命的结束、一支忧伤的曲子而泪流满面,她们也会因你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意会的眼神、一个灿烂的微笑甚至一次不经意的转身而感动不已,甚至会铭刻一生
喜欢文字的女人多爱寂寞。于寂寞里点一盏心灯,于寂寞里将自己慢慢翻阅。她们像烟花一样眩目,却也易逝。因为喜欢文字的女人多为年轻女性,岁月催人老,思想也会慢慢的老化,年轻时的那些想法常常会随着时间渐渐的淡去,化成淡了、远了的记忆。有一天,当我们的想法越来越少,我们的心也已不再年轻。所以,对于那些年龄上已不年轻却仍有很多想法的女人,我不会笑她幼稚反会佩服她的纯美!因为,在现实的世界里,要保持那份精神的纯度真的是太不容易!
喜欢文字的女人多爱做梦。文字本身就是梦的载体。她们在文字间记录着、雕刻着自己年少的轻狂、少女的心事,也在文字间构筑着、建造着浪漫的爱情、温馨的生活,她们的梦总有那么多,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她们始终不会忘记做梦,因为她们是女人,并且是一类特殊的女人——她们喜欢文字……
喜欢文字的女人多爱读些缠绵的文字,会因为其中的故事而高兴、欣喜却也会愤怒、流泪。她们在文字间品读故事,在故事中感悟生活。她们觉得自己有时就是故事的主角,她们会把自己放在故事中,但又会在合上书的时候把自己抽身回到现实。她们最清楚自己哪些想法是切合实际而哪些又是和现实背离的,但知道归知道,做的时候,她们还会天真,还会心存幻想……
喜欢文字的女人多容易感动,容易感动的人都是善良的。喜欢文字的女人多天真、单纯,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彩色的、别人看起来可笑的梦。喜欢文字的女人会在心里为自己建造许多房子,把生命中走过的人、看过的事分类整理,装进记忆里储藏。喜欢文字的女人多优雅、有涵养,她们或许“不爱红装爱武装”,但心思却绝对的细腻超常!外表上的随意、言行中的大大咧咧只是表象,她们内里绵密如针、锱铢必较。喜欢文字的女人多小心眼儿,她可能不计较金钱或者物质,但却绝对会计较你对她的某些伤害或者忽略,所以,如果你有这样的朋友,一定不要疏忽!最好记住她的生日,最好在节日的时候及时的送声问候与祝福,无需礼物,无需华丽的语言,只要那么简单的几个字,证明你记得她,她就会把全部的心都掏给你,把你当成一辈子的好朋友!其实,喜欢文字的女人挺傻……
喜欢文字的女人多矫性。和她们说话你可得注意,因为她们思维活跃、思想也较深邃,你的稍不留意她们就会意会出很多弦外之音,如果你没那意思,岂不白白受了曲解?一定要多加小心才是!
喜欢文字的女人是尘埃里盛开的花朵,她的芬芳本不该在俗世,因为她的灵魂早就升入了天堂……
男人,你若爱上喜欢文字的女人,那便是你的劫难了。你会把荷包里的票子心甘情愿的奉上,你会幸福的飘飘欲仙却也会痛苦的寸断肝肠。她会是你的公主,却也会是你的魔星。你会被她的热烈灼伤却也会感受到她的冷酷与无情!爱你时,她会全心全意,离开时,她却也会义无反顾!男人,你若爱上喜欢文字的女人,那便注定你再无安生的日子了,你会被搞得六神无主、筋疲力竭、莫名其妙甚至近乎疯狂
苏斌
发表于 2013-10-1 12:26
正如宗白华先生说的:“至于殷代甲骨文,商周铜器款识,它们的布白之美,是已被人们赞美。铜器的款识虽只寥寥几个字,形体简约,而布白巧妙奇绝,令人玩味不尽,愈深入地去领略,愈觉幽深无际,把握不住,绝不是几何学数字的理智所能规划出的。”一言以蔽之,书法之妙在其形而上之境界,而决定这种境界的是书家的艺术天赋。多年的艺术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受到艺术天赋象金子一样的可贵,没有才气就象山中无金矿是无法开采出金子的。
苏斌
发表于 2013-10-29 19:02
古往今来,无论什么领域,大师的本来面目有以下几点特征。
第一个是谦逊。是真诚的,不是装客套、假谦虚。是真正明白世界之大,天外有天;明白了学无止境,对宇宙大道无比的敬畏,才会有此心态。谦逊的人永远在进步之中,让人喜欢和敬畏;骄傲的人摇头晃脑、趾高气昂,总是令人厌恶。
第二个是退让。面对名利纷争,面对三顾茅庐的赤诚之心,面对各种各样的别人给的荣誉,除了推辞还是推辞;遇见热闹场面,遇见当官的,遇见有钱人,除了躲避还是躲避。大师往往胆子较小,应付不了大场面,所以干脆推辞或躲避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躲在家里求个自在。毕竟应酬是很浪费时间的,自己还有太多喜欢做的事情还没有做完。
第三个是呆、傻、笨。大师没有一个八面玲珑,左右逢源的,相反都是呆呆的、傻傻的、笨笨的。满脑子小聪明的人把精力都用在谋利和钻营上,胸无大志,注定不会走上大道。呆,是动作迟缓,目光单纯,表情麻木,一付不开窍的样子;傻,是总吃亏,总落后,总闹笑话;笨,是手脚不麻利,头脑不灵活,干什么事情都慢半拍。可就是这样的资质可以获得成功,他们都笑到了最后。我们发现成为大师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天资中等,二是终生努力。天资太高的人往往不肯下苦功夫,喜欢走捷径,反而被聪明所误;天资平平的人肯下大功夫,从不患得患失,面对理想一以贯之,终成大器。
我们可以从历史、现实或者虚构的小说里举出例子来。
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孔子讲学图》(下载)
孔子、老子、庄子这些思想大师皆有谦逊、退让、隐忍的气质。
司马迁忍辱负重,视学术为生命,为我们留下《史记》。
米芾拜石是标准的呆傻行为。
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米芾书法(下载)
陶渊明选择在田园终老一生是真正的退隐。
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采菊图》(下载)
蒲松龄为创作《聊斋志异》,在路口搭草亭收集民间故事,用去数十年光阴,这是最大的谦虚与耐心。
齐白石不为日本人作画,有点“傻”,但傻的有骨气。
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齐白石照片(下载)
朱自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人的救济粮,有点“笨”,但笨的有气节。
沈从文第一次在北大上课,因为紧张害羞,竟然什么也没讲就直接下课了,大师性格的木讷与呆滞由此可见。
小说《笑傲江湖》里的方证大师、冲虚道长是何等的谦虚大度。
小说《神雕侠侣》里的杨过、小龙女一再的隐忍退让,终成武林传奇。
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电视剧《神雕侠侣》剧照(下载)
小说《射雕英雄传》里郭靖、老顽童、洪七公的可爱,源于他们天性里的呆、傻、笨。
观察一下身边的杰出人物,他们的特点与我提到的这几点不谋而合。至今未见到过狂妄自大、胡言乱语的大师,自封的除外。当下所谓的“名家大师”有谁真正具有谦虚、退让、呆、傻、笨的品质?如果没有,就知趣点离开,不要再张牙舞爪,招摇撞骗,充当历史小丑的角色。
大师在人前是极普通的,穿的衣服最廉价,出门骑个自行车,说话最少,声音最低,不善言辞,气场很弱。大师在人后只有一个小房间,一个小台灯,一面小桌子。但大师的几句话,几本书,几首诗,几幅书画,几招几式、却是千年不朽,永留世间。
向真大师致敬。
毛相斌
发表于 2013-11-11 15:47
“生活·印象”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2012“生活·印象”摄影大赛正式启动!
摄影作品将突显有格调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用色彩纷呈的摄影作品体现咸阳“城市诗意地栖居”为主题。展现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健康的心态,一种积极的奋斗,力求在细节上慢慢品味和享受生活。以城市诗意地栖居为核心展开多角度的诠释,以此传递新的生活理念和格调。讲究物象之美,人与艺术的和谐。在艺术和现实之间寻找一种灵性,以“乐活”、“悠活”等新生活的理念触摸生活质地,启迪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思考。
为此,城市生活杂志《私享》、陕西卓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打造“2012 生活.印象”摄影大展。
以全新的艺术视角阐释品味生活的理念,展现咸阳自然风光、历史星河、城乡风貌、人文风情的诗意,建筑一种独特的艺术审美,突出咸阳的自然环保、人文关怀、慢生活、等新生活格调的丰富内涵。力求积极向上,富有艺术感染力,能生动贴切反应独特生活品味和生活情趣,能反应诗意的生活、具有象征意义,蕴藏意境的摄影作品。
作品题材:
生活场景 生活器具特色美食特色餐馆自然景观自然现象特点植物
地理现象 建筑群 街道景观城市建筑人物表情人物背影特色服装
一、主办单位:陕西卓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私享》杂志社、咸阳市摄影家协会、东南西北看天下群、孙老师摄影艺术大课堂
媒体支持:中国人民新闻网
二、征稿时间
大赛投稿自即日起至2012年12月31日截止。三、参赛规则(一)摄影家、摄影爱好者均可投稿,不受工作类别、年龄限制。(二)参赛作品主题应集中反映“城市诗意的栖居”,富有时代精神和地域文化特征,格调 高雅,健康向上。(三)参赛作品在表现手法上应勇于创新,风格鲜明。流派不限,彩色、黑白不限。
参赛要求(一)作品创作时间不限,彩色、黑白不限,谢绝组照,建议数码相机使用RAW格式拍摄。 原电子文件,JPG文件大小须3mb以上,历史老照片,要提供原照片。(二)参赛作品附带标题、作者姓名、联系电话、联系地址。邮寄时请在信封上注明:“生活.印象大赛投稿”,有收藏价值的历史老照片与其他参赛作品请分开邮寄并加注“历史老照片”字样。(三)本次大展征稿作品不收参赛费,已明确标注“老照片字样”的未入选历史老照片退稿、其他参赛作品一律不退稿。
五、奖项设置
本次摄影比赛设
金奖一名---奖金;1000元
银奖二名---各奖奖金500元
铜奖三名---各奖奖金300元
优秀奖20名---各奖主办单位杂志两本
入选作品若干幅----在杂志上刊登
六、投稿地址:
邮箱:zhuomei_365@126.com
地址:西安市高新区高新路枫叶大厦C座1002(710075)《私享》编辑部
电话:029-88604244(郭女士) 13709104654(孔先生)
七、其它事项(一)此次大赛成立由摄影专家组成的专家评选委员会对参赛作品进行公平、公正地评选。
评选结果将在2013年《私享》杂志专版刊登公布。
大赛主办单位保留最终解释权。
阎仁杰
发表于 2013-11-19 18:45
《礼记》中说:”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 在我们漫长的历史中,有无数为了家国民族的利益,披肝沥胆、舍命忘躯的仁人志士,他们或正直、或睿智、或勇猛、或壮烈,为我们树立起不朽的人格典范,理应成为我们的崇敬对象。
天地国亲师,是中国传统社会最为根本的崇拜与祭祀对象,它包含了中国人鲜明的价值取向:崇拜天地、崇拜祖先、忠爱家国、尊师重教,它表达了中国人对于天地自然的感恩,对于国家社稷的尊重,以及对于父母恩师的深情;是整个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中国传统社会伦理规范的法理依据,它也是中国人恒久的精神寄托!
李翠
发表于 2013-11-28 12:41
(一)翼斋先生是先画马胸、腹、臀三大部位,这是是四条腿动物形体塑造的重要部分,马因体形较大,这几个部分的关节变化不多,一开始是大胆落笔,并根据结构和明暗关系,一笔从浓到淡,随其自然,取其大块墨色效果。胸、腹、臀三大块分段特别明确,但气势连贯。表现体积,一般是用泼墨,用大笔一气呵成。在确定形时可用侧锋,以线条勾勒。凡见筋骨的地方,用笔更有力,水分少,用笔重于用墨,表现出肌肉的健壮和它的弹性。(二)马的四条腿在结构上是相当复杂的,前腿与后腿在造型上不相同。后腿关节多,一条腿上所表现的内容很丰富,尤其是关节很多。表现时线面结合,行笔有停顿。是多次完成的。(三)马的躯干,三大块画好后,再确定头部位置及方向。(四)先生画的马,一看就是造型英俊的优良品种,马头形象,以窄长平直,造型严格的地方,用线勾,鼻孔画大。两耳舒张收敛有变化,辅助表情的刻画。(五)马头形象用线勾好后,稍停片刻,接着就可用淡墨渲染,加强立体感。额头两笔淡墨呈棱形状, 中间留出白鼻梁,表现良种马的特点。(六)在身段大块墨色接近完全干后,作适当的调整、补充,用淡墨,或浓墨,或用水分化开,作形象和墨色的统一工作。(七)先生说:马蹄是整个画面力量的所在,就如一般画鸟类(如老鹰)的爪子一样。四个蹄同时画,以便比例、大小统一和便于掌握方向变化。(八)最后画马鬃和马尾。它的随意性很强,一笔画成故然有气势,但容易概念。先生习惯多次完成。在统一中还要求变化,用半干湿焦墨以侧锋快速有力地先画动势,然后分层次。(九)最后用淡墨稍加渲染统一。
曹伟革
发表于 2013-12-19 13:38
在极其多元的中国当代艺术景观中,我们似乎很少见到书法作品的身影,这与它在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于是这种缺席让人不解:当代艺术没有书法吗?书法的传统与当代艺术的追求是否矛盾?书法的当代意义又在哪里?17日晚上,在 OCAT 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论坛中,著名书法家邱振中、艺术评论家夏可君与艺术史学者于渺一同探讨了这个问题。
书法与当代艺术并不冲突随着当代艺术在国内的发展,人们开始对当代艺术不再陌生,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内艺术家开始进入当代艺术,丰富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形式和内涵。但是就在这样的积极现状下,一提到当代艺术,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还是认为当代艺术就是西方艺术,和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截然不同没什么关联。尤其是书法,在极其多元的中国当代艺术中很少能见到书法作品的身影。这让人不由疑问,书法和当代艺术真的是无法互相兼容吗?
对此,艺术评论家夏可君就表示,并不是,传统的书法恰恰蕴含了当代艺术最关键的思想,那就是可以不断地生长。“对于西方艺术来说,最关注的焦点是创造,就是作品是不是新的。而书法恰恰可以解决西方当代艺术这个问题。因为书法这项艺术,是会随着你的阅历,随着你的修养不断地再提升的。这是书法在当代真正的贡献,它不是一次消费,它是跟生命、跟自然一起成长一起成熟的。”
找到在当代社会中的实用性既然书法与当代艺术的本质概念相同,那为什么书法至今在当代艺术里都难以拥有自己的地位?对此,书法家邱振中表示,这是因为书法的要求、要领、规范都跟过去那些制度、那些积淀观念牢牢结合在一起,这对现代艺术就是一种压抑,也就导致了人们很难用书法去创造当代艺术。那么,如何让书法融入当代艺术?
在夏可君看来,书法要找到出路,就一定要有一个非常强的实用性的指向。“没有实用性它怎么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角落呢?当代艺术已经是很日常的文化,如果不具有日常的功能,书法怎么能有广泛性?就像在汉代,为什么隶书会出现,就因为生活需要。”
对此,邱振中就提到了一个比较具体的实施方式,“我们有一个很深远的想法,就是要让水墨设计成为当代中国设计师平面课程里面极为重要的新的一章,假如这个理想实现,实际上大家都有这个愿望,中国设计师都已经感觉到,没有中国元素加入里面,这个中国设计根本就不行,你不会有自己的特色,如果这个成立,我们这个教材它能在中央美院并且扩充到各地,发生更重要的影响,我想它的实际是书法。”
当这个时代的书法能找到自己的实用性,在当下就找到了落脚点,它才能拥有渗透到当代艺术每个角落的机会和可能。 本报记者谢燕南严娟
曹伟革
发表于 2013-12-24 20:04
戴卫,一九四三年生。斋号风骨堂,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顾问,四川省诗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务院津贴专家。
2010年10月参加北京画院举办的齐白石国际论坛;
2010年受聘为国家画院研究员;
2011年7月受聘为中国画学会理事。
曹伟革
发表于 2013-12-24 20:06
阿鸽,女,彝族,1948年5月生,别名邓明英,四川凉山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分会专业创作员。擅长版画。196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作品《主人》(合作)获建国30周年全国美展一等奖,《三月》获全国第八届版画展优秀奖,《鸽子》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奖。
获奖1979年,第五届全国美展一等奖;
阿鸽画作(9张)1983年,第八届全国版画展优秀作品奖;
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铜奖;
1994年,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奖;
1998年,第十四届全国版画展银奖;
1999年,第九届全国美展铜奖;
1999年,获中国版协颁发的“鲁迅版画奖”;
2002年,第十六届全国版画展铜奖、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优秀奖、挪威国际版画比赛荣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