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曾 发表于 2012-2-19 12:02

论老子的美学思想一、引言老子的《道德经》里包含了对美的态度、认识,乃至对一些世俗的审美观的批判,本文仅就老子思想中与美学有关的地方加以分析。概而言之,老子崇尚以柔弱为上,以静为安,以自然为美,以无为胜有为。老子是一个世俗世界的反叛者,也是一个繁华世界的循匿者。老子的《道德经》成为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作,他的思想不像儒家那样功利,也不似佛家那样虚无,成为中国古代大多数知识分子的精神皈依,也是世界上难得一见的智慧之学,对中国人的审美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二、柔弱是美老子赞赏失败,认为柔可克刚,欣赏柔弱之美。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像水那样因其柔弱,所以择路而行,可避锋芒, 不与人相争。水“就地位”是一种比较冷静、保全的处世态度。所以,老子以柔弱为美,进而欣赏不争,是平静处世、安分守己的表现。老子不仅辩证的看到了柔弱之美,他甚至认为柔胜于刚,他不赞赏刚强之美,认为至柔可以克至刚,物极必反,照这样说,天下就没有绝对的美与丑,所以有人批评道家犯了相对主义的错误,但是,老子所倡导的相对是确实存在的,甚至是确定不移的。在论证强弱时,老子认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在一般人眼中,尤其是一些励志的书中,经常倡导人要自强不息,使自己强大起来光宗耀祖,使国家强大起来不受欺辱。老子看到了强大的弊端,甚至讨厌强大,强则易生硬,硬则易断。自古强大的国家多称霸,古罗马就是因为自恃兵强,靠武力统治,但难免灭亡,还有中国的强秦统一之后,短短只有两代皇帝,还是由于恃强而重刑,焚书而坑儒,还有元朝的因强大而征战,拿破仑因善战而穷兵,希特勒因好战而灭亡,不一而足。到底以强为每还是以弱为美,没有定论,而老子告诉我们,弱优于强,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当然,有人认为,女子贵阴柔之美,男子贵阳刚之美,也是与一定的审美习惯有关的。近几年的“超女现象”就是对这种审美观的挑战,以中性为美。因此,老子提出以弱为美的观点,并不仅仅是在场当时社会的“反调”,也是审美观趋于叛逆、理性和多样化的产物。由于强者易生骄傲之心而藐视弱者,智者易恃才放旷,超强易称霸,过富则国忧,由于世间的大智或超强都会打破事物之间的固有均衡,在社会上才产生了知识分子、富人阶层这样的特特殊阶级,所以就有了恃强凌弱,乃至侵略战争。所以,老子首先通过主张“柔弱”以求制衡与和谐,主张无为以得安静。三、以静为美“静”是一种境界,——尤其是在浮躁的世界里。独居一片净土,或独守一片心灵,不失为美。静意味着静止、静而不为,老子所指的静,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静观其变,静而允许其以自然规律而变,不去改变事物的本来面目,任其按本性发展。要是中国当下的教育能允许受教育者按其天性来发展,是最好不过的。但就是有的机构好政绩,好管制,才出现不美之事。升学率、分数,这些人为的管理措施并不是促进了人才的发展,有的人才可以拿高分,有的不行。在老子看来,与其做,不如不做。这倒可以解释现在的会议、政绩工程、宴会之类的现象。其实,宁静而不为的生活是美的。很多看惯世间喧嚣的人谁不希望宁静?这样的情景好不好:深夜,外面下着小雪,竹林被雪覆盖,一个人在屋子里在台灯下读书,这种幽静实在难得!另有诗云: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出静而求自然,求自然而安于田园,成为中国古代许多文人墨客的精神诉求,也成为许多人功成身退后对美的追求。静而不为,不为故不争,不争而谁与争?在这样的逻辑关系下,无为是求静的结果,不争是无为的结果。静可以产生美,而静是靠不争来实现的。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求静”是自我保全又是自我发展的途径。我们知道,不管是国家的发展还是个人的成长,一个稳定、安全的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冲突和刻意的人工力量都会打破平衡,产生与安全稳定相对立的东西。老子的社会学说也主张清静无为,顺应自然,将个人的在“静”中生活和社会在“静”中发展这两者结合起来,在老子的哲学中,无疑是好的,老子从上这样一个世界,这种审美观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首先,我们不能否认老子提倡的顺应自然、以静胜动对个人修养的积极作用。我们从审美观的角度来看,一个招人喜欢的人不会是一个夸夸其谈、争强好胜的人。古人崇尚温文尔雅、谦逊有度,中国传统的审美观是保守的,即使是积极入世的儒家,比如孔子,也是谦虚、沉稳的人,即便是好辩的孟子,也鼓励君王勿夺农时,使民无饥,强调遵循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小曾 发表于 2012-2-19 12:03

四、思辨之美老子的美学思想是思辨的,归根结蒂,是因为老子以思辨为美,老子善于看见事务的反面,辩证的看问题也使得老子的学说充满了智慧。下面分析一下老子辩证的美学思想。首先,万物相生相克,相互转化。“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就是辩证的看待祸福好坏。从老子对祸福的辩证的看法中,我们老子辩证的认识到了祸与福能相互转化、相互影响的道理,所以,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没有一成不变的祸与福,它的审美观是辩证的,没有绝对的好事,也没有绝对的坏事,也就是没有绝对的善恶和美丑。“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物极必反,所以过分的美可能看起来是丑的,过分的丑可能会以美的形式表现出来。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在传统的审美观念中,美即是美,丑即是丑,人们热爱、追求美,贬斥、抵制丑。其实,用辩证的观点来看,给美丑设定一个人为的界限是不明智的,至少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我们先看外表的美丑,有句话叫“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说美丑以及审美是与审美主体有关的。无疑,由于审美主体的审美观、审美水平以及个人偏好的影响,美丑一般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另外的角度看,一般内心丑恶的人善于掩饰自己,可能外表看起来温文尔雅,仪态万千,但却凭借着这些来诱惑或蒙蔽人们的眼睛,干坏事于无形之中。实际上,道家批判儒家就抓住了这一点,儒家为社会设置了条条框框,可以说是为“人为自然界立法”,甚至对善恶都有明显的区分,教人用智向善,但实际上智巧之心也可能干坏事,甚至用相当精妙的方法。老子主张“绝圣弃智”就是看到了智巧的坏处。据此,可以得到以下结论:一、善恶美丑不是绝对的,甚至可以互相转化。二、表面的美丑不能反映实质的善恶,所以看善恶要求其本。三、辩证的看问题是必要的。其次,事物以及世间的道理、规律引起辩证而谓之为美。老子觉得大自然是美的,其实,万物的存在之所以美,用基督徒的说法是:上帝不是绝对的,他是公平的。我们可以看一下形形色色的人,构成了世界的主体,人们各不相同,又似平分秋色。有句话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还有“富不过三代”,用物理学的观点来看,就是事物是不断运动的,系统的平衡会被打破,新的平衡随之建立。五、无为——道之美根据以上分析,结合《道德经》,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终极之美是道,这是靠无为实现的。老子一开篇就说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言述道的神秘与玄妙。又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与自然是分不开的。老子相信一个至善至美的“道”,正如《圣经》中有一个至善至美全知全能的上帝一样,在这个意义下,道可以是一种信仰,一种宗教式的信仰。实际上,正是由于信仰大自然的本质、大自然的根——道,老子才选择无为、倡导无为。老子绝不是叫人们不学无术,而是讲学什么、去理解什么,而不要没有选择,不能没有怀疑,不能没有审思。理解老子的美学思想,关键是要看“道”,而理解“道”,就应该结合老子所处的环境。人称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就将同一个人在不同时代的统统影响区分了出来。如果一个野心家生在一个和平的时代,就可能由于田间不具备,成不了乱世奸雄,拿破仑、华盛顿、希特勒这些人物的出现,都与当时的历史条件密不可分。从中国古代那些隐居的文人可以看出,他们要么官场失意,要么屡试不第,要么看透世态炎凉。总体来说,是出生在一个想要出世而不能得时代。他们向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不公正的制度能给他们这样的好机会么?岳飞被害,谭嗣同被杀,刘和珍遇害,老舍自沉太平湖。用鲁迅先生的说法,中国人要么处于“想做奴隶而不能得时代”,要么处于“坐稳了奴隶的时代”,在没有一个“青年人所创造的新时代”里,知识分子恐怕只有用道家思想来安慰自己了。林语堂先生认为,道家思想给中国知识分子很大的精神力量。儒家是人们工作状态,道家是人们的游戏状态。而且二者共同构成了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其实,老子讲无为,就是敏锐的认识到过为、多为甚至肆意妄为的坏处。而今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所暴露出的精神问题、环境问题,已十分突出,和谐相处,才是上上策!

小曾 发表于 2012-2-23 10:34

孟子说人本善,荀子却说人本恶.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乃大善也.
曹操说,宁可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人,
中恶也.
汪精卫讲,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
大恶也.
刘备讲,勿以善而不为,勿以恶以而为之,
大善也.

善与恶本来是并存的,就像有蜜蜂就有苍蝇一样,
是社会的必然结果.
善抑恶,恶刺激善.

善和恶本走的是一条道,只不过在分手的时候,
善推开天堂的门,恶推开地狱的门,如此而已.
善和恶永远纠缠在一起,构成矛盾,此中矛盾,
谁有说的清楚.

小曾 发表于 2012-2-23 14:14

三皇五帝风流,
风吹雨打春秋,
战车赤壁耕牛,
谁人研究?   考古今 何时留!

小曾 发表于 2012-2-23 18:55

一位83岁的老人,其艺术生命有几种可能?周韶华昨日告诉记者:不仅可以结出硕果,亦可突出新枝。2月18日至3月11日,“天人交响——周韶华书法艺术展”将在湖北美术馆举办,同期出版《天人交响》书法作品集。作为湖北画坛泰斗,周韶华曾因举办“大河寻源”画展、“梦溯仰韶”画展、“汉唐雄风”巡回和发表《全方位观照论》等为世人所注目。作为当代中国水墨画坛的革新者,在打下“三大战役”(指黄河、长江、大海——周韶华艺术三部曲)后,周韶华2010年初夏将自己的艺术创作重点转移到书法领域,共创作书法作品200余件。此次展览展出其中60余幅精品,你可看到天马行空的艺术结构,毫不掩饰的自我天性天趣,甚至带有某种豪情与霸气……昨日,周韶华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称:“我83岁才推出书法展,这是迟到的春天!”
谈转型:缺失书法深感不安
记者:从中国画的“三大战役”到“天人交响”书法艺术,这中间有着怎样的思考?
周韶华:书画同源,对于一个书画家,即使我的绘画成就再高,但缺失书法这个半壁江山,则深感不安。书画同源,自宋元以来,就有以书法入画者,并把诗的意境引进绘画,绘画有了新的元素支撑,格调大变,文人画崛起,成为画史的一大亮点。但书法界不同,仍守成法,成就不及以往经典那样辉煌,这些都是我一直在深思的问题。既然画家能以书法入画,那么书法家何不引画入书呢?所以说,这次展览也是我对当代书法的这种认知而做的实验与尝试,我不希望中国书法像一条大船在水里渐渐沉没,我希望以我的探索引起人们的思索。
记者:那么这些带有实验性质的书法作品跟传统的书法作品有何区别?
周韶华:中国书法面临两个问题,搞传统的无法跨越传统的门槛,守旧;而现代的则缺乏经典元素的支撑,单薄。我的书法强调两点,第一是回到书法艺术的原点,从早期的刻画符号、图形文等汉字的活水源头去追寻汉字原生态的美;二是将书写性的书法艺术与标准化的印刷字体分道扬镳,主动强调形式美,强化审美功能,明确当代书法在视觉空间感上与古典书法的不同。比如我对点、线、面构成规律的引进,对黑、白、灰色调的参照,对大写意笔墨神韵的吸纳,以及对音乐舞蹈旋律节奏的引入,开拓出书法的各种可能性。
谈观感:追求书法的审美功能
记者:你的这次书法展以“天人交响”为主题,这与中国古典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关联吗?
周韶华:“天人交响”想表达书法是人与自然的对话,是人与自然的一个交响乐。汉文字是对天地大观的抽象概括,书法也是,此所谓“仰观天象、俯察万物”、“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我的此次书法展分为“我从哪里来?”和“将到哪里去?”两部分,也是从传统到现代。前者从天地大观关照中国书法,从甲骨文、金文、碑刻、篆刻等走进中国传统经典;后者则把天地人之大美合一,追求中国书法的审美功能。
记者:但在你的这些作品中,有些完全辨认不出文字内容,但又看得出遵循了一定的章法和布局,能给我们的读者一些观看指导吗?
周韶华:过去的书法是一种传播手段,与写字的功用相同,现在它则是作为一门艺术而存在,具有形式美感和审美功能,所以你看到特别是我展览的第二部分,把文字的应用功能完全去掉,充分发挥审美功能。观众可以感觉到还是书法的结构,但我不会去解释它的文字内容,甚至有的内容我是把它拆开来成为碎片,再组合在一张纸上,你不用去看它写的是什么,而是去看它写得美不美。
谈反响:就是要吹皱一池春水
记者:以83岁高龄进行一种艺术尝试,会否担心并不被艺术者和观众所接受?
周韶华:这个展是迟到的春天,来得太晚。之前我一直忙于“三大战役”,也是对中国文化的关照。83岁才推出书法展览,有点晚,但正好也让我准备得更充分一些。而我这一生,经受了各种锻炼,已经没有恐惧心理,我做好了有争议的准备。如果我的作品展出后,没有一点反响,那是失败,有争议好,只要能对中国书法界有所触动就好,我就是要吹皱一池春水。
记者:那么你最希望这种触动在哪一方面?
周韶华:我张扬的是创造精神和独立思考,这次我以身示范,拿自己的作品来说话,希望触动书法界真正用心的、有头脑的人去思考。我觉得画画的一定要走进绘画里去,写书法的一定要走进书法里去,不要在门槛之外。世界宽广,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所以千万不能模仿,要勇于创造,保持活力,发扬原创精神。

小曾 发表于 2012-2-23 18:56

“一笔一划一世界,一点一线通乾坤”,“天人交响——周韶华书法艺术展”昨在湖北美术馆开幕,83岁高龄的艺术大家周韶华“以画入书”的创新实验之举引起争议。
  以画入书,把书法变成凝固在纸上的“音乐舞蹈”,有人大展其美,也有观众嘀咕,一个书法展却认不得几个字,这还是书法吗?
  周韶华自述:有意识把实用 应用功能抽出去
  开幕式上,周韶华做了一番陈述,他称自己是半路出家,最终杀出来,有些先天不足,未受正规教育,他戏称,小时候无父母兄弟姐妹,从死亡线上挣脱出来,这就是他的基本功,也变成了他的艺术力量,他一点也不自卑,也深知不足。
  周韶华强调,“天人交响”展姗姗来迟,准备不充分,他以为,中国书法历史悠久,经典艺术家高峰迭起很难超越,除非添些新内容、新元素,才能跨过去,“我从传统中来,不是西方现代派翻版,我有意识把实用、应用功能抽出去,发展新空间,审美、绘画造型手段、舞蹈动态、音乐节律吸收进来,创造出现代书法才有生命力,再往前推会更好,现代书法融入大写意里,绘画会有新面貌。”
  专家说——
  湖北书法家沈必晟:
  很多大可不必称作书法
  湖北省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沈必晟昨称,新时代书法艺术有些已经在形态上异化到行为艺术、装置艺术、观念艺术中,但很多大可不必称作书法。周老的这次书法展,有很多实验的成分,包括“以画入书”的观念,这是勇者之为,但重要的是你提出新问题没有,你提的问题是不是别人曾经提过?是别人的老问题?有没有更好的、更富建设性的解题方法?
  湖北美院教师许伟东博士:
  面临书法专业人士的严峻追问
  湖北美术学院教师许伟东博士认为,周韶华以大胆独造、奖掖后进饮誉荆楚,人们一定会以更高的标准——比如以艺术史的标准来追问展览的意义。周韶华的书作是否足以负载,仍将面临书法专业人士的严峻追问。
  反方
  看不懂能否称书法?
  以画入书模糊了书画界线
  专家说——
  书家大腕陈振濂:今后书法不具有实用功能
  中国书协副主席、该展学术主持陈振濂认为,在钢笔写字和电脑打字情况下,毛笔的实用功能没有了。周韶华强调形式美感,剔除“记事”功能,是一个艺术家应对时代的作法,书法不具有实用功能,但这不是损失,它的艺术表达空间反而更大。83岁的周韶华没有固步自封,还在努力探索,这很珍贵。
  书家大腕曾来德:看不懂就看不懂,不需要解释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院长曾来德指出,周韶华给我们提供新视觉审美效果。看不懂因人而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看各人能力来判断,这是学术问题,不需要说清楚,看不懂就看不懂,不需要解释,不需要每个人看懂,作者懂就行了。
  正方
  强调形式美感,
  剔除“记事”功能
  周老的粉丝真不少
  观众说——
  是什么字不重要 只要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观众说——
  棉条打鼓——不懂!
  记者在展厅现场询问了多位观众的感受,三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观众笑着用歇后语谈及观感:棉条打鼓——不懂!《狂飙为我从天落》系列中,他们议论其中有个雨字像下雨,其他不认得几个字,搞不懂现代艺术,应该被破译出来,懂了才能加深印象。
  “内容欣赏不了,只欣赏笔墨,太深奥!”许泽云等三位老年大学的女学员嘀咕:字看不清楚,字想摞上去就摞上,不认得几个字。她们认为,书法不是绘画,还是要表现内容。

小曾 发表于 2012-2-23 18:59

书法作为一种审美文化载体,我的梦想是建构起自己独特的「山外青山楼外楼」,以寄我之性情,形我之哀乐,使中国当代书法与大自然交融,与受众心心相印。

在绘画上我虽已打下「三大战役」(指黄河、长江、大海三部曲)但作为一个中国画家,缺失书法这个半壁江山,则深感不安。为了攻下这一保垒,作了长时间准备。我的战略高地是,「一笔一划一世界;一点一线通乾坤」。书法艺术生命是大自然的回声,艺术境界是与大宇宙交响。在这个大书法观的统领下,去追求书法艺术的核心价值。

为了深进这个核心价值,我是从长期的积淀过程中,得天地大观,法大自在法,一步一步地深入进书法艺术的深层结构。因为这门学问太深,还不能说已经得道。

中国书法起源于先民们对线条的刻划,以线条结体为中心是中国书法与生俱来的血脉;把线条组合成方圆结构,再进一步对方圆进行重新组合与重新分解,为汉文字的创生准备了条件。有了汉文字的创造,才有书法的载体;汉文字是对天地大观的抽象概括,书法亦然。所谓「仰观天象,俯察万类」,「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礼记•乐记》)这也是中国书法的宇宙观与形式语言的大书法观。正是以这个大书法观来观照天地人生,才使中国书法道路越走越广阔。如果没有这个大书法观,不可能如此源远流长。请看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是怎么说的:

小曾 发表于 2012-2-23 18:59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史官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

又云: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而浸多也。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

由此可通晓汉文字与中国书法产生发展的来龙去脉,明白文字学与书法艺术学最基本的原理是建立在天地大观上。同时,中国书法的空间结构是建立在哲学基础上的。如老子所云: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小曾 发表于 2012-2-23 19:00

这个「道法自然」历来被尊为中国书画的美学哲学基础。只有浴天地之道,得自然精魂,笔墨运动通向大宇宙,才是中国书法美学的灵魂。中国文字的形态结构是中国书法的天然结构,都源于道法自然这一哲学基础。又如释迦牟尼说的「大自在法」,也可认为是中国书法表现主义的通天路。中国书法的活水源头就是以这个宇宙观和哲学基础为出发点的。本卷由此开篇,追根到书法的活水源头,一层层地深入到中国书法这个深层结构,回归到这个传统的原点,原点也是起跑线。起跑线也是新的原创点,这样才能追回书法艺术的大生命,也只有本着这个书法艺术大观才能真正追寻到书法艺术的本质结构。

凡是把传统经典视为书法艺术的文脉者,才有可能点亮心灵之光。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个庞大的系统,其精华都深藏于经典中,经典的价值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神韵风骨,中国书法更不乏光辉的经典之作。当代书法必须守住经典元素,才有再创再生的强大生命力。我们只有借经典的火炬点亮心灵之光,才能步入当代书法艺术的圣殿。历来经典作家所彰显的书法经典意义,不仅反映在书法结构造型是非凡的、个性的、表情的,而且是移情的,潜移默化的,具有很高的人文精神内涵。这种人文精神,意涉瑰奇,思逸神超,其格调韵味纵横争妍,把人们引入哲理哲思的诗意化境中。所谓「阅历知书味,艰难识世情」,有这种历炼熏陶,才能领会书法经典的形而上之道。

小曾 发表于 2012-2-23 19:00

所谓「点亮心灵之光」,是由对经典的觉悟心而获得的琼浆玉液,再潜移默化地涤进书法本体的内在结构中。有深厚的积淀,才有深层的内在结构,才能生发「大自在」的自性光明境界。对经典心生觉悟的片刻,就是艺术得道的片刻。对经典的觉悟是极其伟大的品性。只有用经典之光把心灵点亮,才是得道的唯一门径。本卷收入的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对原初书法的追根溯源;第二部分是传承有序的行草书。行草书是中国书法艺术最光辉的篇章。

本卷的这一部分不仅力主对写字行文要有极大的超越,而且主张超越自我,开掘深层结构的书法美,使书法神通大美,出神入化,天真自在,变运动节奏为交响乐章,把表现精神情感的穿透力放在首位,努力把书法艺术提升到「大自在」境界。

所谓「大自在」境界指的是,妙在天造,贵在自然,让神、韵、气在行草书中绘声绘色地活起来,这是行草书的天性。美在滋润情操,美在纯粹,这是我所渴望与企求的艺术生命。这种自性光明的境界就是对运动节奏和生命运动的汪洋恣肆,或抑扬顿挫,或如泣如诉,或仰天长啸,只有经过长期积淀,行草书才能可视可察地表现出这种纯粹美来。

这一卷彰显的是「我从哪里来」。欲知「将到那里去」请看下卷。

                                          周韶华
页: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查看完整版本: 《阳春》翰墨人生--宋江安先生书论开坛(西安文联会议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