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80
- 注册时间
- 2004-9-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6686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昨晚,看了丁剑先生在《黔墨思想:炫富不利于书法和谐》回帖的一段文字:“对于一个时代高水准的艺术家的认可,一是能体现时代的艺术精神和水平,二是能提高和匡正社会大众的常识审美错误,我昨天在程风子先生家,陈先生说了一句颇耐人寻味的话,他对他的初学书画的妻子说:“那些你认为的很漂亮、很好看的字恰恰是很差,毫无艺术水平的字,而你认为很难看、很丑的字又恰恰是水平很高的真正的书法……”他这话用以说明艺术和大众的距离是再好不过的例子了。”引起了本人深深的思索:当代对于书法,谁是审美的主体,审美的标准是什么?- n8 d) H# q# G8 I, K
2 z) x. O/ s6 w1 r, c
这不禁使人联想到去年以来,书法网上对于杨再春书法和王镛书法的讨论,杨书秀美,大众易于接收,但有评者卑其俗;王书丑,大众看不懂,而论者赞其雅。王镛先生自己也云:“高书不入俗人眼”,因此,观者既使看不懂,也不敢说看不懂,不然落个“俗人”,何苦来?不如人云亦云,起码落个有艺术眼光。这两种书法审美观的对立,说明当代书法存在着审美主体和审美标准的严重错位和缺失。2 v3 ? J" a5 b% b! R* Q" s
" y9 o% J, {, Y, Z- B/ T书法是艺术,艺术是什么?李杜诗篇万口传。李杜诗是艺术吗?李杜诗是中国语言艺术,然它是那么通俗,易于为大众接受,以至妇孺能诵。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恐怕读过小学的都不会背诵不出这首诗。中国的戏曲是艺术吗?一部红楼梦让多少痴情男女为之倾情,凡小学以上文化的,也没有读不懂的。它被拍成电视剧,大人孩子专家学生都能欣赏它、享受它……。这说明,任何艺术都是能够为大众所接受、所欣赏的。同时,任何艺术,它只有为大众所接受、所欣赏,它才有生命力,它才是高雅的、伟大的。# } ?" ]. \ h# @! g
: w% @" K8 M" v
中国书法从诞生那天起,就是能够为大众所接受、所欣赏的。从甲骨文、石鼓文、钟鼎摩崖,到羲献颜柳苏之诸名家书,都是这样。对于兰亭序、千百年来,专家称绝,百姓叫妙,写在扇子上、题在书斋里,就是读不下来的人,也能欣赏它音乐般的美。最近,我在桂林的榕湖宾馆,看到一件用怀素《自叙帖》做的照壁,那盘旋的文字,现在能读懂的人已经不多了,但谁又能否认它的美呢?我想,这就是书法,它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它是能为大众所接受、所欣赏,能为大众服务的艺术。- b+ Q8 Y) G3 _7 p3 O3 M
7 U9 Q) _# ?7 s* `5 a( `4 O, T记得有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作第一位读者总是他的妻子,他也能以妻子对他诗作的评价来判断作品的价值。这里,诗是艺术,欣赏的主体是民众,而不是诗人自己。同样,书法是艺术,而欣赏的主体是大众而不是书法家,而评价的标准就在大众的眼里。中国书法的前途在于还大众以审美主体地位,而不是由书法家来“提高和匡正”社会大众的“审美错误”。每一位书法家,如果自己的作品连妻子都认为不好,那干脆就别再标榜什么艺术了!
$ M( ~2 }* v/ e0 ?8 i9 w ) m8 e8 y5 L! Y9 w% V7 q
5 q3 u5 [$ p9 U- T, C& t + O( E( s+ n9 @4 E8 M1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