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35340|回复: 93

理论,真的无用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9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理论,真的无用吗?7 _% t; j4 f9 g9 ?

7 Z, B. z* x- }- V- u; r4 P      在书法界有一种普遍轻视理论的趋向,认为书法艺术是个经验论的东西,理论只是实践的总结。这话值得商榷。
2 l+ a# p2 J$ |; I" d9 \$ m/ l      在如今这个大家对书法等中华文化遗存的艺术形式的存在问题从认识到实践都处在一种迷惘、困惑之时,就好像一条溪流在山谷间被一道巨大的障碍阻挡了去路一样,迂回、聚集、冲撞,大家都在寻找出路。如果有一个人,能够站得高,看得远,发现了障碍的薄弱处,并以它为突破口,进行挖掘,就有可能会引发一场较为壮观的奔流……9 B2 @" @' G6 l8 R3 u
      所以我认为,理论,特别是具有开创性的理论的作用,不可低估。
' Z  ]4 K) M3 T2 l: E0 m6 R; L      不知网友们是否有兴趣就这个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
发表于 2006-9-9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法界有条逻辑:书法作品可以随意润格.而写理论文章是给书法家贴金的手段.0 s7 O. V9 A& z

5 l7 k' S# r9 J$ u" b6 V所以"理论,特别是具有开创性的理论"非常少见!极为罕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9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指导实践.0 }1 a' s0 ~$ w2 M" }2 q
当然实践多是非常必须的.+ ~/ o" e; `9 P0 \  W
就如开车,不实践是永远开不好的.
0 ?) o1 b$ R0 @: h" U5 m6 I& lhttp://blog.sina.com.cn/u/12206766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9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法各种技巧方法合并起来就是一套非常高深的理论吧。只是这理论和自然科学的理论不太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9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上言,如果有一个人,能够站得高,看得远,发现了障碍的薄弱处,并以它为突破口,进行挖掘,就有可能会引发一场较为壮观的奔流……): e; N6 k" v+ g- J
        确实应该去这样想。
. L, j2 |& R/ X) P1 R! j. j1 J% R        但是,这一障碍薄弱处的最低点高于水的平面,你说这水怎么会奔流?壮观的情况只能是人为开闸放水,因为水是顺流而下的。还有一办法,就是象倒水一样把容水的器皿抬掀起把水倒出来,试问谁有这一本事把江海中的水倒出来呢?哈哈!
& ?1 @. |5 L' _+ Y5 B5 o6 s! u            唯有一个办法,也就是脚踏实地,慢慢把水加热,烧开它随气流蒸发上天,鸟瞰大地,什么地方要水就下。* ?# e7 E4 h7 I& Z
        举一例:世上人的寿命如八十年,几乎人的悟性能力要在一百年之后才能得真悟的理,八十后人几乎都归天了,能悟精奥之理吗?有极少的人,智能在六十或更年轻时,得真悟了。言此是因为悟性与智能有重要关系。& o* f2 G% \$ i, q
        理论是实践所得,因每一个体的实践能力与悟性不同,实践所得的理论也便不同,有了高低之分。理论者贵与实践相等,在书法中,一个线条就可证明其人的理论是否与实践能力相等,是否是通过自身的能力来记录的真知,一下便知真象,如果不是,这样的理论是没有价值的,这样的人品更无味。/ Z3 w9 P$ Z% B1 v' `! Q
        理论的正确性与高度是真实存在的,不存在的却是人们的眼力。. ?  ^- c5 d9 h/ p! A' {
      “书法的各种表现形式就是道路。而书法的本质则是表现各形式的质量,它决定这一形式表现的成败。”( S) h6 ?* Z9 b6 p( K) c& y
        解决这一问题只有提高广大群众的普遍认识。这也是中国书法界最应该做的事情,不知道有没有能力,去引导指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9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虫甬 于 2006-9-9 10:34 发表% Z1 U/ t* Q4 z2 x) q
理论,真的无用吗?
+ t% J* M+ n$ C6 }' \% |* f- U+ v" K0 _7 M$ z
      在书法界有一种普遍轻视理论的趋向,认为书法艺术是个经验论的东西,理论只是实践的总结。这话值得商榷。
5 }) o" y9 Y& q& ?4 r      在如今这个大家对书法等中华文化遗存的艺术形式的存在问题从认识到实 ...
  a# U9 X1 ~3 Z0 [; @

0 W& H; ^" v0 F/ U+ B2 M3 t" ?这个题目即有点绝对化,无用与否,首先得用,其次,得用实践和时间去检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9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湖泉山人 于 2006-9-9 13:53 发表* ~% O( `! J9 k: N- K& c, f
(引上言,如果有一个人,能够站得高,看得远,发现了障碍的薄弱处,并以它为突破口,进行挖掘,就有可能会引发一场较为壮观的奔流……); x% C+ D  e: K# J3 Y! `6 L
        确实应该去这样想。
6 [: @2 \+ _( L  p! B, k6 u        但是,这一障碍薄弱处的最低点高于 ...

+ r  [( c" b9 E! M8 Q9 I: x5 q; j8 Q9 @* @5 y
务虚务实都要做.但务实是本,是有为.务虚是计划,是可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9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丁剑 于 2006-9-9 13:57 发表$ x! A5 w& k4 c# q) S6 g" `
& P( k' b1 Y' |0 e& h
7 o- _5 D9 ~7 u! H0 O1 G& E
务虚务实都要做.但务实是本,是有为.务虚是计划,是可为.
* Y' S4 \5 D$ a" Y" D: P3 I

% P' j- p2 k9 T* j# V" a; K
# \9 b1 ~- W# |+ z      首先,批阅是经过细致的分析与理解,不能只盲目表象问题。在创造发展中,实践等于理论,理论同样等于实践,这里面同样有思维的发展,它们是相互渗透,作用与统一的关系。其次,理论并非是虚无的,上面的这句话中谈到了“做”字,从口气方面理解就可能要遭到反方的针对了,只要去“做”这就是“行为”,有了“行为”就不能再说是虚无的事物了,计划也并不是虚无的,没有行动不一定就是没有实践过的事物,“可为”是肯定语,有了肯定就有了经验或是经历,不会是纸上谈兵!“计划”内有一定的可知性,虽然也有不可知的结果,但是它包容在虚无这个词里好象不是这么绝对。所以,语言的正确性表达,有时需要认真周密的经过大脑,才不会相矛盾。
. c# j( a; v' Z" ^      8 C4 [4 r, P: C" }; n  e
     不好意思!5 Q& `* ?5 O6 d! Y6 |5 r
:$:handshake0 i$ @$ x# T( i2 R- {
" ]5 B, e7 H5 D1 ~' q: q
[ 本帖最后由 湖泉山人 于 2006-9-9 22:1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9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湖泉山人 于 2006-9-9 18:58 发表
5 n+ l7 b; {% w( _
' F+ f2 q1 v2 e2 p8 _1 J5 u# w8 z) [8 s4 L! L

5 \( d" Y" @6 W: v3 s      首先,你这位老师的批阅没有经过细致理解,具有盲目性。实践等于理论,理论同样等于实践,这里面同样有思维的发展,它们是相互渗透,作用与统一的关系。其次,理论并非是虚无的,这里面你谈到了“做” ...
# Y7 e5 z6 b$ f8 U. D0 Q7 P
你好象没读明白我的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9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个专业理论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