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2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2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烟雨楼

关于书法的"临摹和创作的关系"问题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1-9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书法的"临摹和创作的关系"问题

笔者按:今天上午,一书友和我闲聊,中途他发过来一篇书文,让我赏评,我看过后觉得所论实在精妙!所以现在又把它贴在此处,想请老书记这样的才华高雅之士再作指教!
     ......笔墨之妙,尤在疏密,密不可针,疏可行舟。然要密中能疏,疏中有密,密不能犯,疏而不离,不黏不脱。是书家拨镫法。
     书家拨镫法,言骑马两足跨镫,不即不离,若足黏马腹,则马不舒,而离开则足乏力。古人又谓担夫争道,争中有让,隘路彼此相让而行,自无拥挤之患。
     艺有笔墨章法三者,实处也;气韵生动,出于三者之中,虚处也;虚实兼美,美在其中,不重外观。艺合于道,是为精神。实者可言而喻,虚者由悟而通。实处易虚处难。苟非致力于笔墨章法之实处,则虚处之气韵生动不易明。故浅人观艺,往往误以设墨细谨为气韵,落纸浮滑为生动;不于笔墨章法先明实处之美,安能明晓艺中之内美尤在虚处乎?
     作书画知用笔之法,由分明而融洽;融洽之中,仍当分明。无法者不足观,而泥法者亦不足观;夫惟先求乎法之中,终超于法之外,不为物理所拘,即无往而非理。
     作艺全在用笔下苦功,力能压得住纸而后力透纸背。然用力不可过刚,过刚则枯硬。……刚柔得中方是好。用笔之法,全在书诀中,有"一波三折"一语,最是金丹。外人言曲线美,亦为得解;院体纵横习气,就是太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9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书法的"临摹和创作的关系"问题

下面引用由烟雨楼2005/01/09 06:51pm 发表的内容:
笔者按:今天上午,一书友和我闲聊,中途他发过来一篇书文,让我赏评,我看过后觉得所论实在精妙!所以现在又把它贴在此处,想请老书记这样的才华高雅之士再作指教!
     ......笔墨之妙,尤在疏密,密不可针,疏可行 ...
既然指明了要老书记说,不妨说点实话,老书记反复读了四五遍,实未感有独特或过人之处。细细品来倒觉得有把古人书论断章取义之嫌:
一、疏密一词常用在章法上,很少有人在谈笔墨时谈疏密。
二、拨镫之法,主要是指执笔,很少在其它方面谈论之。
三、虚实:在中国书画中往往指有墨或色处为实,留白称为虚。作者一下子改变了传统习惯,老书记有些转不过弯来。本人认为虚实皆可言而喻,但又谁也道不清,说不明。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四、在谈用笔中,分明与融洽不象是一对对应关系,把融洽改为混沌是否更为合理。
另外“无往而非理”不知所云为何物?
五、“力透纸背”指的是视觉形象,然后一下子转到物理中的力学上来——然用力不可过刚,过刚则枯硬。不大合适。
六、“院体纵横习气,就是太刚”——此语不解。未曾有闻书法中也有院体,只听过中国画里有院体一说;书法中纵横习气为何气,只听说诸子百家里有纵横,我还真想沾点院体纵横之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9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书法的"临摹和创作的关系"问题

      首先感谢老书记研究之细密,论理之深刻,余确实认为评得“精妙”!刚才余又专门去问此友,友人告之,该文是由黄宾虹大师所论。笔者赶紧查阅,果不其然,确实是《黄宾虹画论——笔墨综论》的全文。看老书记的妙论,余也喟然感叹,随着时代的前进,像黄老这样,素有泰山北斗之称的艺术大师,其论书也是漏洞百出,晦涩难解之处颇多。你黄老论书法就应该专论书法,论绘画就应该专论绘画,在这么一篇短小文里,你还想把两者都论好,我不批你还批谁!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十年”!余很欣慰,这个时代定会出现新的艺术大师!君不见,才拿笔写过两三年,写出那龙飞凤舞,似字非字,似画非画的东东,送到你面前:先生,这是什么!看不懂?傻冒,过时了吧,这是艺术,“现代书法”!!硬是愣得你瞠目结舌的!写到这里,笔者看到一套书歪了,赶紧拿起来,一看:是93年的一套《青少年书法》随手翻了翻,第一期上就有作品赏析:《脱手成字,放浪形骸》——王镛信札小议(周俊杰文),笔者又赶紧翻翻,第三期:《抒情铸性,吞吐大荒》;第四期:《苍涩浑朴入化境》;第五期:《弘扬生命 以气入书》;第六期:《清隽放逸 超凡脱俗》;第七期:《惊涛峰耸 入汉出清》;第九期:《从心草圣龙蛇笔》;......作者均为周俊杰。怎么样,只看题目,就应该是震古烁今的珍品,令人激跃,原来当今“书法艺术大师”是如此之多,我都想拜周老师为师了,我想学的不是书法,我想学到怎么才能想出如此惊世骇俗的词语!咳,您还别说,评论的对象,在当今书坛哪一个不是震耳欲聋的人物,什么中国书协理事,什么中国书协什么什么委员会主任,什么什么主编,什么草书协会会长.....等等。我拍了你,你也得给点甜头我吧,下次办点么事时也说说我的好处......
      我反复看了看,还是《黄宾虹画论——笔墨综论》这样的笔调实在,既然翻出了黄老的作品,下面我就再贴几篇这样的“普文”,虽然有的不是论书(法),管它呢,只要对我们有用,就让真正想学点东西的书友们好好学学,获得进步!
                       《黄宾虹画论——总论》
      中国艺术本是无不相通的。先有金石雕刻,后有绢纸笔墨。书与画亦是一本同源,理法一贯。虽音乐、博弈,亦有与图画相通之处。
      观乎人品,画亦可知。是以画分三品:曰神、曰妙、曰能;三品之上逸品尤高。三品之中有学者为士夫画;浮薄入雅者为文人画;纤巧求工者为院体画;其他诡诞争奇,与夫谨愿近俗者,皆江湖、朝市之亚,不足齿于艺林者也。
      今人作画,不能食古不化,要出人头地,还要别开生面。我用积墨,意在墨中求层次,表现山川浑然之气。有人既以为墨黑一团,非人家不解,恐我的功力未到之故。积墨作画,实画道中的一个难关,多加议论,道理自明。
      学术如树之根本,图画犹学艺之华。桃花能红,李能白,此能品也。桃李凡卉也,若野菊山梅,如隐逸高人,其超出于桃李,人共知之,而共赏爱之。画事品格,人不全知,近市荐绅,往往以清代文人画即中国上品画之代表,不知中国有士夫画为唐宋元明哲精神所系,非清代文人画之比。正以其用笔功力之深,又兼该各种学术涵泳其中,如菊与梅之犯霜雪而其花愈精神也。
                         《黄宾虹画论——杂论》
      古人善书者,必善画,以画之墨法,通于书法。
      昔董玄宰论画,称读万卷书,盖作画者当多读书;而鉴藏古画者,尤不可不读论画之书。
      看画如看美人,其丰神骨相,有肌体之外者。今人看古迹,必先求形似,次及傅染,次及事实,殊非赏鉴之法。
      古来大家作者无不临摹,藏者尤多副本,真赝诚非易断。然观名大家笔,常有一种雄伟沉着之气在笔墨外,即南宋刘松年、赵千里,亦奇伟古厚,不落花流水纤谨迹象。书画同源,钱舜举谓赵子昂士夫画惟隶体,斯语可信;否则虎邱市上高手能面目如生,而精神不逮也。
      学画无止境,全以用笔为重,刚柔得中,不悖古法,千变万化,出奇无穷可也。笔法必好学深思,朝夕静观。得名画佳品,玩其一点一画,起讫分明,即不蹈于魔障。软弱是清代通病,练习不懈,时时揣摩有得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0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书法的"临摹和创作的关系"问题

我的一些观点,我前面已经说过,也不再多说。对沃先生,我有些了解。他绝不是那种喜欢哗众取宠的人,而且他在传统上下的功夫也是比较深的,至于近几年的变法,可能他有些自己的想法,所以我觉得沃先生值得大家关注一下,至于这样的变法倒底怎么样,可以暂且不论。拭目以待就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0 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书法的"临摹和创作的关系"问题

下面引用由烟雨楼2005/01/09 09:53pm 发表的内容:
首先感谢老书记研究之细密,论理之深刻,余确实认为评得“精妙”!刚才余又专门去问此友,友人告之,该文是由黄宾虹大师所论。笔者赶紧查阅,果不其然,确实是《黄宾虹画论——笔墨综论》的全文。看老书记的妙论 ...
所答非所问!
请围绕话展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0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书法的"临摹和创作的关系"问题

87年地某期中国书法杂志,有沃大师地临王羲之《姨母贴》和丑书创作(当时还没有现在这样丑地如此火爆)
[UploadFile=w1_1105320110.jpg]
[UploadFile=w2_110532012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0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书法的"临摹和创作的关系"问题

哇塞!狂草王兄弟这一贴让我汗颜!不过沃先生的人品我一直认为是不错的。用上海话说,不像有些人“老嘎来西”“神抖抖”的。书法归书法,人品归人品。我无话可说, 拭目以待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0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书法的"临摹和创作的关系"问题

开展有益讨论,进行学术研究,很好!
在有理,有节,有情地前提下深入下去,则更好!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0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书法的"临摹和创作的关系"问题

引用老书记:
   1,所答非所问!请围绕话(题)展开!(59楼)
   2,二、本网站的最大特点就是BBS在线讨论,都是公开的,有不对的地方大家都可以来帮助提高,如果用“邮件或发短消息”的方式就失去了BBS的特点。(29楼)
      看到老书记上面的批评,我都有点犯糊涂了,这第1和第2两句似乎是有点矛盾呵!我倒是看不明白了!虽然说写出来时,由于本人能力有限,在前面所"糊说八道"的应该是我能力低下的理解体现!“——既然你搞理论就应该明白,“苦练和苦悟”还不足以成就一位艺术家,好比从矿石中炼钢一样,如果是富矿,即使采用民间土炼之法,产量一定很高;如果是贫矿,无论你采用多么高精尖的工艺,也炼不出多少来。”(老书记29楼语)。我研究这多年,正因为水平低劣,所悟也是实在有限!除了成天抱着那些“未感有独特或过人之处”,“漏洞百出,晦涩难解之处颇多”的拙劣文章,产量也确实少得可怜!“炼不出多少来”,还得感谢老书记,因为“欠些中国画的基本常识”。所以想方设法去找来“徐渭、八大、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李可染”等大家的杰作学习,不这样那就真的是欠完了中国画的基本常识!
      常常感到能力有限,所以平日过多的是苦心钻研,“躲进小屋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直到有一天在网上和老师闲聊,老师已经年过五旬,仍兢兢业业地工作在书法教育的第一线,事事身体力行,我被深深地震憾了,老师说话虽然朴实然而沉却是痛的话语:......我是在弥补青年人的不足!所以当再有青年人同我探讨书学问题时,我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遇有疑难处,我再去谘讯老师们,或者告诉他们到相关的网站或指明相关的书籍,每每探讨完后我都不忘告诉他们:一定要勤奋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即使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也要更加谦虚谨慎。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令我欣慰的是,许多同学和朋友们也确实在这样去做了,兹举一例:
......2005-01-08 21:48:02 农家子
您好 烟雨楼老师  不知您一般什么时间在啊?
2005-01-08 21:49:01 农家子
烟雨楼老师 很荣幸遇到您!  
2005-01-08 21:46:40 烟雨楼
我一直都在的,因网上问的人多,我就隐身了!对不起你啊!我现在研究时间大多在书法网,你可以先去那里看看我的辩论。
2005-01-08 21:49:34 农家子
好的  
2005-01-08 21:48:00 烟雨楼
http://www.shufa.org/
  
2005-01-08 21:48:34 烟雨楼
那里水平很高的,你可以去”上海书友俱乐部“看看,其他点也很好!你可以从那里学到很多!

2005-01-08 21:51:34 农家子
谢谢您了
2005-01-08 21:52:15 农家子
不知烟雨楼老师 如何联系您?
2005-01-08 21:50:03 烟雨楼
你可以给我的QQ联系

2005-01-08 21:53:05 农家子
好的 谢谢您  不打扰您了  
2005-01-08 21:50:59 烟雨楼
好!再见!祝你新学年学习进步,学业有成!
2005-01-08 21:54:51 农家子
再见! 祝您 身体健康  工作顺利  学生...
......2005-01-09 10:47:59 农家子
谢谢您 烟雨楼老师 您提供的书法网  太精彩了   我现在很激动啊  那里的作品真神! 妙!
2005-01-09 10:51:23 烟雨楼
很好!那里水平应该是现在最好的!这应归功于他们当初的定位好!
2005-01-09 10:52:30 农家子
哦 那太好了啊
我见到了很多久闻的书家大作 真很激动
烟雨楼老师 我想-----
2005-01-09 10:53:51 烟雨楼
你说吧 我在听

2005-01-09 10:55:11 烟雨楼
看过了我发的贴吗?虽然只是贴子,但每篇我都是以文章的形式写出来的,为的是好让你们也能掌握如何去写作!
  
2005-01-09 10:54:26 农家子
我想拜您为师 想通过书信向您学习  
2005-01-09 10:55:48 农家子
见过了  很好啊  
2005-01-09 10:57:00 烟雨楼
还是不要这样为好!你先学习,有疑问处我们不妨共同探讨!

2005-01-09 10:56:24 农家子
那好吧  谢谢您!
2005-01-09 10:58:46 烟雨楼
这里有个书法讲座,我把网址给你,你打开后点击最下面有一个专题:书法欣赏讲座,是柳曾符老师讲的 .....

2005-01-09 10:58:34 农家子
谢谢您  
2005-01-09 10:59:41 烟雨楼
好的

2005-01-09 10:59:51 农家子
我临柳体 您能给提一些应注意的吗 ?
2005-01-09 11:04:42 烟雨楼
这个问题,你不妨先去书法网,那里有个网上课徒,羽一先生是总版主,你可以发你的问题到那上面,会有人指点的,学习时,一定要谦虚,有了进步也不要妄自尊大!因为那上面很多人都是中书协、省市一级的艺术家!

2005-01-09 11:05:20 烟雨楼
【网上课徒】+【初学者园地】
书法入门、基础技法等,初学书法者交流区... 『本版精华』
  
2005-01-09 11:05:01 农家子
谢谢您 我一定会虚心学习的  
2005-01-09 11:06:26 烟雨楼
你提的问题太大,不是一两句话所能讲得清楚的,你先去那里学习,有提高后再说吧

2005-01-09 11:07:03 烟雨楼
我有事要出去了,下次再聊吧......  
   
      纵观老书记的贴子,从第23楼开始,大多是以“批”为主,以“评”为辅。余摘录了一下(篇幅有限,就不评了),大体有:“...道理是很简单的,用赵本山的话说——地球人都知道,起码学习一两年书法的人都知道这个道理,难在能做到的人实在少得可怜。”(23楼);
“...这段话失误有些大,中国绘画的学习不象烟雨楼先生所说地这样简单,从古到今还未有一位画家有过这样的认识。画家的基本功,尤其是技法也还是从临模中得来的,它的学习顺序是先临模后写生,不知先生此论出生何家之言?”(23楼);
“...因为我所追求的是“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而从事中国画、篆刻的艺术就低人一等了。其实不然,不要把书法与其它艺术孤立、对立起来。”(26楼);
“...沈尹默先生不会画画、刻图章,他当然要这么说,...沈尹默先生对书法贡献功不可没,但他的艺术成就历代文人颇有微辞,他的话就自然不十分可信了;毕加索老师首先是一位画家,他是从画家来观照书法,当然有他的道理,但如果他没有画画的基础,我相信他不会这么说。...君在论及...它与当代书法理论界夸夸其谈、不务实的学风是互为表里的。”(26楼);
“另:“...,——语出何处?何为“汉字书法艺术的奥妙”?有什么标准?没有一位中国人敢说这样的话,更何况是“老外”?充其量歌德先生在中国书法里吸收了一些营养而已。这样的文章我劝先生还是慎重修改后再发表!”(27楼);
“...一、关于中国绘画的临模与写生关系,是因你的宏论有明显的失误,我不得不给你指出来...三、关于沈老的艺术成就有微辞者首推陈独秀,陈独秀晚年在江津鹤山坪与友人书信来往中多有论及,近代学者也不乏其人。...回答是肯定的,...徐渭、八大、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李可染...如果不加以认真思考,一味在此狡辩的话,同样会陷入夸夸其谈的泥潭。...”——我认为从事书法研究的你不应该说出这样的话,从语言上讲太不严密了,易让读者坠入烟雾,一点摸不到边际。...)”——既然你搞理论就应该明白,“苦练和苦悟”还不足以成就一位艺术家,好比从矿石中炼钢一样,如果是富矿,即使采用民间土炼之法,产量一定很高;如果是贫矿,无论你采用多么高精尖的工艺,也炼不出多少来。”(29楼);
“...好象与徐悲鸿先生关系并不太大,徐悲鸿认识齐白石之前,齐已很出名了。...但后期徐悲鸿长期压制傅抱石(还有林凤眠、刘海粟等),不让其从事中国画教学,并不承认傅抱石先生的绘画,如果不是郭老相助...建议:烟雨楼先生多谈一些书法,少谈一些绘画方面的东西,欠些中国画的基本常识。”(30楼);
“...但把尹默老的话奉为金科玉律,或者说作为一个学术上的标准,那就不咱地了。而且在理论界很少有人把尹默老看成“大师”级的人物。”(33楼);
“...实事求是地说尹默老的贡献不在书法造诣上,...单就艺术造诣而论,与其同时代的如...相比,相去甚远。我就不明白上海有这么多杰出的艺术家,为什么你们单单抱着沈尹默、周慧珺不放?疑惑!!!”(36楼);
“...李文采先生受过这么良好的书法教育却写不出其相应水平的书法作品,我一直在思考...我想当初,潘天寿老先生倡议创建的书法专业的初衷不会是为了培养几个会耍嘴皮的人。”(38楼);
“...沃兴华老师的话不可全信...我曾看到沃...主要是学周慧珺的,写得很像,但在他的学书经历中却只字未提...”(41楼);
“...二、马克思主义除...已经不同程度在反思,有的彻底否定,...四、关于沃兴华老师...不足之处,过分讲究形式,不太注重线条的锤炼,也就是传统所谓笔墨,这是中国书画的核心内容。...从书法意义上讲,钟繇不应是“由隶入楷的重要推动者”,...另外繇的汉语拼音好像也写错了。...包是理论家,拿不出作品来,邓的成就也只在篆隶上,...还望作者能““自出机杼””,少作前人的翻版。翻版前人的观点,而不指明出处与夸夸其谈无多大区别。”(53楼);
“...不妨说点实话,老书记反复读了四五遍,实未感有独特或过人之处。细细品来倒觉得有把古人书论断章取义之嫌...一、...四、...六、...(56楼)
      大体上就摘这些,就在我一面摘时,旁边的一位朋友笑着说:你(态度)也太严谨了点!我看这位老书记完全可以到国家检察机关工作,幸亏现在不是武则天的时代,不然又有很多人要冤死了......由此我想到杜牧在洛阳作监察御史时,洛阳的李司空有家宴,为了避免嫌疑,李司空没有宴请杜牧,杜牧知道后,脱人捎信,坚决要求参加(宴会)。不得以,李司空答应了,在宴席上,杜牧对李司空说:“听说您这里有某某名伎,能指给我看看吗?”李司空指给他看过后,杜牧果然看了一会,突然说了一句:“果然名不虚传,司空大人应该把她送给我呀!”李司空听到监察御史居然说出了这样的话,乍一听也愣了,很快整个宴会爆发出欢乐愉快的笑声,是日主宾都尽兴而散。自古江南多柔,老书记说“自幼生长在江南”,应该很吸收了江南人的温文秀雅,为什么到贵洲工作后,说话好像一点也不含畜,愚也纳闷:是否夜郎古国流下来的遗产,从而致使如此?前些年一些人提出“全盘西化”论,好像中国的什么都不如外国,这是多么的浅薄无知呀!仅就中国书法来说,这门艺术博大精深,“纵观中国书法的人文艺术发展史,历史上每一个时期留下来的佳作虽风格、体式不尽相同,但审美情愫、审美尺度、审美标准、审美规律总是充满民族文化特色,充满时代精神和催人上进的美感,正因为大同小异的审美,才有了公认的不朽之作:《毛公鼎》、《石鼓文》、《峄山碑》、《宣示表》、《礼器碑》、《张迁碑》、《石门颂》、《张玄墓志》、《兰亭序》、《十七帖》、《十三行》、《伯远帖》、《祭侄文稿》、《古诗四帖》、《九成宫》、《韭花帖》、《寒食帖》、《汉汲黯传》等以及明清书法家董其昌、徐渭、王铎、傅山、邓石如、吴昌硕、康有为等,还有现代书家于右任、沈尹默、林散之、沙孟海、启功、沈鹏、周慧珺等,名家名作不胜枚举,这也是中国书法璀璨辉煌的地方,正因为有了他们,中国书法风格史才显得洋洋大观和无比的绚丽。它真正感动并教育了中国人的书法,也同样感动并教育着世界各国书法艺术人才。”(烟雨楼《漫话走进21世纪中国书法的人文艺术情愫》)
     写到这里,觉得还很有必要写下去,想了想还是不写了,一是还有其他事情,二是花了近3个小时,中午没有休息,人也有点疲惫,最后就用拙文的一段作结吧,请朋友们原谅了!“...艺术家们在不断否定自我书法艺术价值的同时,逐渐窥觅到书法艺术最能抒发自己心胸的升华,并把它作为舟楫融入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去,尽量不让感情的因素左右甚至替代理性思维,不断挣脱个人好恶的感情羁绊,努力以严谨科学的论证方法,以平静冲和的理念心态,凭几临窗,待人接物,使书家们与书艺的每一次接触,都能在心灵的键盘上蹦起回响。从而唤醒那些被我们长久遗忘和忽略的东西,朝向艺术的本体回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0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书法的"临摹和创作的关系"问题

真不好意思,我害得你连吃饭的时间都顾上。我的朋友和你朋友不一样,他说我无聊,阿拉乡屋人不好跟侬上海人比的,他也觉得你罗索,不如发一张作品,一定会让老书记住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