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恩武o 发表于 2008-12-14 13:36

关于王镛先生的书法老宫的意见——

(原帖见《如果王镛改了名,他的作品还不如手纸贵》)优酸儒




   我关注你很长时间了,虽然有时候语带讥讽,但觉得你的切入点还是很独到,不过这次王镛先生的书法你说的有点过,不管你是本意如此还是眼光如此,老宫都忍不住要说几句,言差语错您多担待。

   如果你真的想看懂王镛先生的作品还是应该把自己的眼光抬高到一个境界,不要说一些似是而非的话,其实书法是一个很高深的学问,点画之间的空间感才是我们应该去欣赏的有价值的东西,很多现代的理论家大多是从书法的线条质量、笔画排列、字型构造等来品读一件作品,而这恰恰只看到了表象的东西,表象的东西看得多了自然就降低了自己的眼界,王镛的书法你如果从分布与留白处去观察,也就是换个角度去欣赏就应该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了,到时候你可能就会明白什么是古拙、苍茫与用心良苦的笔画构造了....今天中午有点事,回头再细说,对不住了...........

[ 本帖最后由 宫恩武o 于 2008-12-21 10:57 编辑 ]

谢建朋 发表于 2008-12-14 13:38

支持em1 em1 em1 em1

宫恩武o 发表于 2008-12-14 13:56

一个收藏人的观点是从经济价值和市场价值去衡量一个作品的好与坏,他看中的经济价值,说白话一点就是“值多少钱”,而值多少钱的观点则恰恰是对一件书法作品艺术水准的贬低,不可取;而一件书法作品如果单单从好与坏来分辨实在有失公允,如果都依着“好与坏”来看书法作品其实给欣赏者自己戴上了一个审美偏驳的枷锁,你是在欣赏钱呢还是在欣赏艺术品,如果欣赏钱那可以去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股票、证券市场;如果欣赏的是艺术品那你必须有一定的审美高度,你会问了“什么是一定的高度”......这在个人的修养上,教师教不来的,老宫也教不了你,只能等到自己的修养到了,高度自然就上去了,看不懂不要紧,多读书,多看,总有看懂的那一天。有句古话说“笔墨当随时代”,用好与坏来衡量一件艺术品、创作的艺术品实在让人感觉不可理解,我觉得从一个时代的角度来说,王镛可以开创一派,这种观点不是老宫个人的观点,是已经被很多理论家认可了、论证过了的。
艺术审美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病态的审美,美之极致即为丑,丑之极致呢....我不说你也明白。
顺便说一下学王镛的书家,我觉得不论你是谁,学王镛先生只有死路一条,因为你不懂得什么是美之极致,照葫芦画瓢的结果依然就是个瓢,学与似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宫恩武o 发表于 2008-12-14 14:05

说道有一位书家在女人体上的书写,我觉得那就是一种脑残人士的无意识发作,跟风炒作则恰恰中了这家伙的奸计,我们犯不着为别人做嫁衣,这里就不多说了,反正这一点上我还是很同意黔墨兄的观点。至于说抱着一位妙龄女子用其头发书写我觉得那是一种更年期综合症的提前发作,描画出来的东西没有丝毫意义与价值,哗众取宠而已,连行为艺术也称不上

怎么没听说这位抱着女子书写的鸟人抱着他祖母倒过头来书写呢,这SB看来还知道人要脸

矩园余墨 发表于 2008-12-14 14:37

em1 em1 em1 说得好!

睡魂经雨 发表于 2008-12-14 14:48

说得好!
但这句似乎用的有点问题——“照葫芦画瓢的结果依然就是个瓢”

汲古斋主人 发表于 2008-12-15 08:58

同意这个观点

吴wuandong 发表于 2008-12-15 10:20

em1 em1

一任群芳妒 发表于 2008-12-15 10:24

原帖由 宫恩武o 于 2008-12-14 13:36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原帖见《如果王镛改了名,他的作品还不如手纸贵》)优酸儒




   我关注你很长时间了,虽然有时候语带讥讽,但觉得你的切入点还是很独到,不过这次王镛先生的书法你说的有点过,不管你是本意如此还是眼 ...



呵呵,又一个把王镛的字神秘化的!这样吧,麻烦您就王先生给我们论坛题的“书艺公社”为例给我们批讲批讲王字的“美”在何处吧!洗耳恭听!

字不言 发表于 2008-12-15 10:52

学是为解决技法问题,是从匠,提高思想认识问题,是从艺,思想是靠匠工表达的,匠是靠思想进行艺术升华的,两者又缺一不可。艺术是用来表达的,所以是个人行为,又加上"文人"相轻,争吵谩骂又是正常的了???!!!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王镛先生的书法老宫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