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邢少平

《阳春》翰墨人生--宋江安先生书论开坛(西安文联会议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7 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艺术家被制造成“明星”,被社会认为成功,很重要吗?

鲁:这是市场条件下的产物,某些画家热衷于包装炒作,把自己变成了商品。处于商业大潮中的真正的艺术信徒,仍然是需要甘于寂寞,安于清贫的。我不是明星,也不想成为明星,编辑部要我提供10张生活照,我只能提供3、4张.而且最好一张都不用.画即是人,已经够了.

问:在今天推动你的艺术创作最大的动力是什么?最大的“敌人”是谁?

鲁:最大的动力来自宇宙和人生这两部大书,来自对宇宙和人生的感悟,有感而发才有真艺术。最大的敌人是世俗功利的诱惑和干扰。还有就是自己的满足和僵化。

问:如果艺术足以展现你的表达,你最想为什么理由而艺术?

鲁:通过艺术把一棵真善美的心献给世人。

问:生活中除了画画以外,还有什么样的爱好?

鲁:我最爱京剧。它是舞台上的写意画,它对中国画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十分重要,我看戏既是欣赏也是学习。小时候还多次登台演出哩。

问: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你愿意回到哪一个时代?生活中最理想的生命状态是什么样子?  

鲁:我愿回到童年。尽管我的童年大半是在战乱和灾难中度过,但它仍是人生中最值得怀念的岁月,充满着亲情、童趣、幻想和憧憬,能够以儿童的眼睛看世界,以一棵童心爱世界,没有受世俗功利的污染。不过即使真的回到童年,我也不愿舍弃以后的几十年间风风雨雨的人生体验。对于老年的我来说,最理想的生命状态是:童心不改,老骨犹坚,跬步渐进,与日俱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7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荷花鹭鸶》

                         得  鱼 时 一 饱,

           水  际 任 逍 遥;

           闲  傍 芙 蓉 立,

           何  须 逐 浪 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7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遵法有度而自化

                                  读鲁慕迅的书法                     

                                                                李尔重            

   

    我对慕迅同志的书法,印象深刻。其书法不拘一格,自成一体。平质而典雅,朴素而舒畅。源自章草而不泥,兼篆隶而不滞,特艺之作,略收甲骨。遵法有度而自化,化而愈新不离其宗。既不依样葫芦以自毙,又不放荡无缰而失衡。持规矩以变方圆,守六律以定五音,方圆变化无穷,五音跌宕万状,斯谓之有法幻于无法,赖有法与无法之统一,取得艺术创新之自由。长跑健将始于扶墙学步,身体健壮必须注意饮食营养,艺术大师都出自涂鸦学字。写意之功出于刻苦磨炼之基本功,不下苦功,任意创新,在字必是胡乱缭草,在画必是灭形灭神。在文必是胡言乱语,郑燮说:“必极功然后能写意,非不工而遂能写意也。”“横涂竖抹,要自笔笔在法中,未能一笔逾于法外。甚矣,石公(涛)功夫之不可及也。功夫气候,潜差一点不得。”艺术上的无法幻化皆出于有法之功底。章草乃行草之本源,行草之构造与神韵,皆出自章草之洗练,张旭怀素之狂草未有逾于此者,二王之行书未有逾于此者。慕迅书法之变化,亦未有逾于此者。今之书界之为行草者。未习章草,误于任意行笔者多。慕迅的书法,可为书家一鉴。此意不知慕迅以为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7 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夫画物特忌形貌彩章,历历俱足,甚谨甚细而外露巧密。所以不患不了,而患于了,既知其了,亦何必了?此非不了也。若不识其了,是真不了也。”这里连用了七个“了”字,乍看似觉难解。其实这个“了”字也就是完的意思,兼有完整、完满、完美、完结之意。用现在的话说应是:“不怕不完整,就怕太完整,既知此理,又何必去追求完整呢?应知此并非不完整,如果不认识这个关于什么是完整的道理,那才是真的不完整呢!”中国有句老生常谈的话:“不了了之”,意思是:“就让这种不完满来作为事情的结束吧!”

     张彦远崇尚的是:“上古之画迹简意淡而雅正”,却不满于:“近代之画焕烂而求备。”他在谈到吴道子画的妙处时说:“笔才一二,像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显然他认为这种缺落不全的古之遗风才是美的,是合于自然的。因为不论在大自然或现实社会中都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那种“高、大、全”的完美只是说谎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7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花不知名分外娇



     为着寻找一种传达内心情感的视觉符号,一种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作者笔下的花都是经过拆解、组合、变形、夸张的似与不似之间的花,或者竟是集中了多种花的审美特性而又是某一种花的符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7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艺术的生命在于个性



     一些人看贯了千人一面的模式化的概念符号,以至对具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提出:“不典型”、“歪曲”、“丑化”等种种责难。用模式冒充典型,抹杀个性,使中国人物画长期陷于窒息的厄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7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莲叶 莲 花 影 颤

叶南 叶 北 悠 然

湖上 风 波 不 起

戏鱼 游 在 云 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7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艺术的价值观



     艺术的真价值,不在于市场之价格,不在于世俗之毁誉,而只在于撼动人心之强弱,印入人心之深浅,留在人心之久暂.真艺术或一时不为人识而终能传之百世者往往有之.时间才是最大的鉴赏家,最终的裁判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7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艺术的真谛?艺术的真谛就是'人'.真善美是艺术的标准,也是艺术与人生的最高境界.真,是主体对客体感受之真,是主体的性情之真,是作者对艺术的真诚;善,乃是人性之至善,是艺术家对宇宙和众生的大爱;美,是对审美理想的追求,是完美的艺术形式极其内涵,是一种超越于世俗功利的、纯粹的诗的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7 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艺术就应该是超现实的



     虽然还是同一个荷塘,但之先的镜头所选择的却是并不为人注意的,甚至不屑一顾的那些角落.如果不是通过镜头的'阐释',也很难看出那些角落的美来.所以这种美甚至不是存在于对象本身,而是存在于作者心里.这是否可以叫做超现实主义的摄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