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60
- 注册时间
- 2007-4-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4289
- 点评币
-
- 学币
-
|
中国画之由古典形态向现代艺术形态的转化,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必然,是与现代人的审美情趣相适应,与社会的转型同步进行的一个很长的发展变革的过程.
由于中国画自身就包含着可以走向现代的传统基因,同时它又具有吸收融化多种现代绘画因素的能力,所以中国画的走向现代,并非和传统的断裂,也不会照搬西方的模式,它将在时代生活和多元绘画观念的催化下,通过各种途径,逐步向现代转化.它将给传统的中国画带来新的生机,赋予新的画貌,但它仍然是具有中国画审美特性的现代的中国画.
事实上中国画走向现代的历程,早在清末民初就已悄然开始,到了林风眠,更把中国画的现代视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他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西方,把中国画、民间画和西方现代绘画的某些因素为一体,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现代绘画语言.他的融合不是生硬的嫁接,而是建立在对中、西及民间绘画都做过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的,因此才能培育出中、西都不曾有过得优良品种.林风眠可谓成功的中、西融合型的代表画家.其他如崔子范、易图境、张桂铭、裘辑木、赵梅生、郭怡孮、金鸿钧、贾平西、江文湛、李魁正、何水法、蔡寅坤、姚舜熙、李燕燕……以及更多的中青年画家,都在通过中西融合走向现代的道路上进行着不断地探索和创造,各以其鲜明的崭新面貌,展现在当代画坛上.
比较常见的对于西方现代绘画的吸收和借鉴,大约有这样一些方面:一是平面构成.它以几何的概念对整个画面进行平面分割,强调大的结构关系和整体的视觉冲击力,如团块结构及各种近于几何形的构图.二是块面意识.即以块面为造型基础,以面代线或使用肌理,尽量使线弱化和使线处于次要地位以增加画面的重量感.三是造型手法.通过使用变形、夸张符号化等手法或大散物体的自然结构进行重新构建.四是色调处理.它强调整体的色彩调子,从心理色代替自然色,以色彩构成代替随类赋彩.五是追求偶然的效果.如进行泼洒、冲刷或利用新的工具材料以造成偶然的、特殊的效果.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绘画观念和表现方法或技法可资借鉴.
对西方现代绘画的吸取,无疑有助于提高现代审美意识,强化现代画风,加快中国画的转型,同时也是为了激活和唤醒我们传统中固有的那些可以通向现代的基因.在我们的哲学、美学思想和一些画论中,在大量民间和古代艺术中,还有许多值得珍惜可以供利用的宝藏.人类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无分中外古今,都是可以相同的,.如西方现代绘画中的自由时空观念、"向原始回归"暗示、象征、抽象、变形、非理性、非逻辑、"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等等,都可以在中国绘画传统(包括民间、古代)中找到它们的原型.这也是毕加索、马蒂斯等西方现代绘画大师向东方艺术寻找灵感的原因所在.
正因为在我们的绘画传统中存在着可以通向现代的基因,所以中国画的转型才有多种可供选择的道路和模式.以潘天寿、郭味蕖为代表的传统演进型的画家们,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造化,以获得新的感受,挖掘新的题材,创造新的语言,以积累渐进的方式使中国画不断向现代演进.如来楚生、王霞宙、唐云、张朋、康师尧、陈大羽……还有更多的老、中、青年的画家,都以深厚的传统功力,鲜明的艺术个性和对传统的程式语言的人创造性运用,为传统的中国花鸟画带来了新的生机.以王晋元为代表的融花鸟与环境为一体的"大花鸟画"也属此类.
在中西融合型与传统演进型这两大类之间,还有许多中间的类型,由于他们继承和借鉴吸收的侧重点的不同,审美取向艺术个性的不同而呈现出多样的面貌.
还有一种可喜的现象,就是许多油画家、版画家、雕塑家、工艺美术家、美术理论家以及人物、山水画家走进了中国花鸟画的领域,他们把不同的画种、不同门类的一些艺术审美元素带进花鸟画中,演化变异出许多"奇花异卉".其代表画家有黄宾虹、张大千、徐悲鸿、刘海粟、朱屺瞻、陈子庄、石鲁、黄胄、吴作人、周韶华、舒传曦……
以上便是正在走向现代的中国花鸟画的多元格局.这一多元格局适应着当代观众的不同审美取向,表现为多元互补的关系;这一多元格局将随着时代的推移而不断消长变化,它将作为中国花鸟画的新传统,长久地存在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