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批评利大于弊→←网络批评弊大于利”的话题,
就必然牵涉到事与人(没有不是人做的事)
,如果牵涉到“人与事”就是“伪批评”的话,
那么批评只能是“空对空”了。
丁剑提出要具体分析,要有事例,
我真是“傻冒”!
看来其中的“厉害”,不可小视。
这同时也说明,那些不该出现的局面的根源就在于此!
好话,奉承话谁都愿听!
得罪人的话,不中听的话,谁都不愿讲!
这真是“批评难,难于上青天”!
批评难!真批评更难!!“伪批评”难上加“难”!!!em4
[ 本帖最后由 琴岛大布衣 于 2007-6-3 11:41 编辑 ] 问:什么是“伪批评?”
在下不才,我觉得“伪批评”至少有三种特征:
一、空对空;
二、歌功颂德;
三、是非颠倒;
四、......
不知大家怎么看/?还能指出多少特征?
必须指出的是:“伪批评”一种弊端!不仅是网络批评的弊端!! 优秀的批评者和好的批评,必然是真实的、爱他无私的、能够让被批评者或读者感到有善意的、有所启发的。
批评者的目的在哪里?是不是主要想通过批评表现自我甚或抬高自己?
批评要客观、真实,就需要批评者尽可能抛开一己私欲。
有人说,批评是一种关心,是一种爱护,也是一种互相促进提高的交流方式。我信以为然。
只是,在很多实际的情景中,想表达自己的批评意见的时候,却不自觉加入了更多“愤愤然”的东西(如语气语调等)。因此,不管批评的内容如何,这远离善意的批评便已失去了那份纯真和自然,变得功利起来、自我起来。
在搞书法创作的时候,也是这样一个心态,怎么可能创作出精品?
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可以。激愤文字,指点人身,慎之。
我觉得:
批评,是人智慧的一种表现。好的批评需要更高的智慧,而意气用事则不免流于俗与鄙。
同样的,接受批评也是人智慧的一种表现。而善于接受批评者,其更难得的是那宽广的胸怀。
我们往往既是批评者,也是被批评者,是不是更难了?em4
批评、被批评,皆水之善也。
常思己过,不言人非。知此始可作批评。
退一步,海阔天空。知退乃能知进。
上两句,可否分为批评者、被批评者言?!
写到此处,深自反省!
从“伪批评”的话题,又引出:
“批评者”与“被批评者”关系、心态......等话题。
看来,需要深入研讨的问题还多着呢! 刚刚打完前面那段文字,这一边写、一边想,猛然觉得,批评其实还有有悬崖勒马之意。
悬崖勒马,当然要有挽狂澜的笔力,当然也是在被批评者一意孤行的时候。因此,其用语不能不犀利、猛烈。当然,这也是在善意的情况下的无奈之举,主要是起到“警醒”、“暂停”、以至“反省”的目的。
那么另一方面来看,在大多数情况下,也许我们对“批评”的需要并不多。很多表现出批评格调的文字,我觉得改为“建议”、“商榷”的格调似更合适。
难道真要把文字弄得那么夸张吗?------我们都说社会浮躁,是不是正是因为我们不自觉地就这样夸张而造成的呢? 这让我想起“苦口良药利于病”、“在某人背后猛击一掌”等俗话。然而,拒绝吃药,与拒绝反省的同志,不说很多也并非无有。怎么办?只好随其自然了!有时候好心并非一定有好报呀!也就自生自灭吧!
[ 本帖最后由 琴岛大布衣 于 2007-6-3 13:02 编辑 ] 还想问一个问题:
揭露阴暗面,批评弊端,
是不是伪批评?
是不是阳光和健康的批评?
请大家思考——
[ 本帖最后由 琴岛大布衣 于 2007-6-3 13:22 编辑 ]
回复 #87 琴岛大布衣 的帖子
揭露和批评应该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吧回复 #86 琴岛大布衣 的帖子
我觉得在批评的时候,就应该有让其“自生自灭”的态度。在别人不接受的时候再这样则很可能说明自己的批评带有很大的自我表现。 原帖由 火木子 于 2007-6-3 13:50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揭露和批评应该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吧
弊端是什么?是不是一种“阴暗面”?总不是“光明”的吧?
揭露之,就是一种批评或曰批判。
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光明和健康的批评!目的就是使之“光明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