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发表于 2011-6-13 23:44

有史以来,从对文字的敬畏到以书自娱,从皇祷御赐演变为文人士大夫的笔墨游戏,从路野断碑遗碣的落寞到碑学、简帛、残纸的尊崇,书法的历史幽远浩瀚。时到今日,书法与时代同行,不再全是上流社会的雅玩。那么,是继续传统的代代相习大众相随,是诸体杂揉的宏开生面,是随步西方抽象水墨,还是小众娇情的自我娱乐?“明月清风一杖担,现成公案不须参,如今万法唯心法,何必逢人觅指南”南岳诗僧敬安的诗应不单指参禅吧。行文至此,窗外正是春暖花开,鸟鸣雀跃,我等不解鸟儿的风情,就让春风去解吧,我们只管开开心心地活着,快快乐乐地写字。

王燕 发表于 2011-6-13 23:45

关于书法,其实是个大题目,不积数十年功夫很难有切身的体会,我才疏学浅离道且远。古之达官显贵视书为文玩小道,豁达超然的品格造就了汉风晋韵,如今民生充盈,雅玩成风,书法大众风起云涌蔚为壮观,天资聪颖亦有一超直入如来者。关于才坤的取法、技术层面的东西当不作解剖,只需随着他笔锋的起承转合抑扬顿挫去感受那变化万端的纸上云烟好了。

李科 发表于 2011-6-17 19:58

中国书法史上有一座座高峰,王羲之就是其中之一。他一人独揽了书圣和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美誉。

  《兰亭序》是王羲之会稽内史任上一次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为雅集的诗集所作的序。《兰亭序》文与书俱佳,相得益彰,散淡洒脱,逸兴勃发,一片神机,堪称双璧,是内容与形式完美和谐的典范。据传说,王羲之非常得意《兰亭序》,却遗憾其中的几处涂抹痕迹,以后又重写十余遍,却均不及原作,只好作罢。《兰亭序》的文本是一篇难得的美文,字里行间流溢着作者潇洒俊逸的晋人风度,读来清朗上口,使人不觉沉醉于散文美妙的意境之中。《兰亭序》被清人吴楚材、吴调侯选入《古文观止》,成为文章的典范。


  《兰亭序》书法称绝于世,秀逸清朗,洒脱到了极至,一点一画尽现晋人风神。通篇笔墨清爽伶俐,雍容典雅;体态闲雅超逸;章法尤为绝伦,字与字之间点划毫无牵连,却又欹侧多姿,顾盼生情,一气呵成之痛快淋漓尽现其间,妙不可言,不由使人联想到一句话:“是真名士自风流。”明著名书法家董其昌在其《画禅室随笔》中说:“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右军《兰亭序》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大或小,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从其点画之间欣赏者能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创作时的激情,体会作者寄情山水之间,放浪形骸之外的情怀,以及对人生“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的喟叹。一派静穆中和之美,却极尽变化,内中二十个“之”字,各具面目,风神各异,充分体现了作者高深的书法艺术造诣。正如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山谷题跋》中说:“《兰亭序》草,王右军平生得意书也。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摹写或失之肥瘦,亦自成妍,要各存之以心,会其妙处耳。”《兰亭序》不愧为书法史上永恒的经典。

李科 发表于 2011-6-17 19:59

王羲之出身于晋世家,祖上为仕途中人,王羲之23岁入仕途,任秘书郎,开始官宦生涯。而立之年又应征西将军庾亮之邀,入其幕府任参军,累迁长史。但他对于仕途却不是很积极,有些力不从心,对于政治上的斗争漩涡,极力避之。庾亮临终前,向朝廷举荐羲之,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华,预召其为侍中、吏部尚书。王羲之却坚辞不就。为官的王羲之,系念国家的安危社稷,他多次与书扬州刺史殷浩,劝其不要北伐,“国家安危在于内外和”。他关心百姓疾苦,东土饥荒,他“开仓赈贷”,“除其烦荷,省其赋役”。曾多次上书朝廷要求减免赋役。可见儒家中庸思想深入其骨髓,《兰亭序》书法中和静穆之美就正是这种中庸思想的体现。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连年不断,人的性命常常受到威胁,儒、道、释成为读书之人求得内心安宁的精神良药,他们“向往自然,向往离尘绝俗,向往玄远虚淡”(《中国美学思想史》·敏泽著)。自然美、人的精神的自由美成了魏晋名士的审美追求。作为名士,生活中羲之就显得自然、本真的多。他散淡高蹈,亲近自然,倾心山水之胜境所带来的精神享受。据晋史记载,他初到浙江,就有终老此地的想法。会稽山水胜地,东晋大画家顾恺之曾赞曰: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朦陇其上,若云兴霞蔚。(《世说新语》上卷言语第二)此地正是羲之醉心的地方,名士多居此地,东晋名士谢安未出仕前也曾居于此。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文义冠世的名士都筑室会稽。他们与羲之趣味相投,常寄情山水,游目骋怀,弋钓为娱,一咏一觞,畅叙幽情。《兰亭序》正是他追求自然美,徜徉其间所带来的潇洒闲适的心境写照。但战争频仍,纷争不断,使沉浸自然的王羲之不得不感叹人生无常。喜好服食药石,求长生不老,便成为他的又一追求,只可惜寿数却只有五十有九。羲之性喜爱鹅,其爱之深切也为后人称道。

李科 发表于 2011-6-17 19:59

晋书记载王羲之少时不善言辞,人未奇之。他七岁开始学习书法,师从东晋书法世家出身的女书家卫夫人,后又师从书画兼擅的伯父王廙学习。及长,王羲之以书法著称于时,论者评其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世说心语》容止篇以此形容羲之的仪表风度,虽后人对此有异议,但生活于魏晋时期的名士王羲之,此般风貌正是其风神写照。


  王羲之与其子王献之,书法史上并称“二王”。“二王”百年之后的七八十年间(晋末至南朝之宋齐间)小王的书法为时人所重,大王的书法受到冷遇。南朝梁武帝,开褒扬大王书法,抑小王书法之风,梁之书家推波助澜。梁庾肩吾《书品》定羲之与张芝、钟繇书法为“上之上”品,献之书法为“上之中”品。到了唐朝太宗皇帝极力推崇大王书法,贬抑小王书法,朝野上下无不如此。自此王羲之书圣的地位确立。


  唐太宗李世民推崇王羲之书法,尤宝爱《兰亭序》,临终遗旨,将其随葬昭陵。现传世《兰亭序》均为后人摹本、刻本。


  王羲之书圣地位自唐确立以后,《兰亭序》遂被立为天下第一行书,成为书法史上标志性的作品,后世书家多临习《兰亭序》,学习书法之人也多从王羲之入手。

李科 发表于 2011-6-17 20:00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时代精神,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理想与审美标准。王羲之与《兰亭序》已诞生一千多年,人们的目光没有离开过这个书法史上永恒的经典,直到晚清书家倡碑抑帖,书法才多了一条蹊径,注入了雄强俊伟之风。王羲之与《兰亭序》,是书法史上的高峰,就像唐诗宋词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一样,它们带来的美感是任何后来者都无法替代的。我们可以千遍万遍地咏读,徜徉其间,享受美感,却不能以此作为永久的或唯一的审美价值取向。经典的诞生意味着创新,意味着生命力,而经典的生命力和精华,却存在于它成为经典之前。经典在成为经典之后才被重视、才被研究;在经典笼罩下,新的经典的产生,又会有多少的空间,这其中是否有些悖论意味。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人们,信息化的时代,因特网的诞生已使地球这颗太阳系中的行星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人们的审美需求也早已呈多元化。面对古老而又传统深厚的书法艺术,面对其中如若王羲之与《兰亭序》一样的经典,我们是否多一些思考。

李翠 发表于 2011-6-21 12:52

西安文联会议厅《墨潮古风》演义
               -------------名家书法开坛系列表

第一讲《行草书的欣赏》主讲 宋江安
第二讲《隶书的用笔》    主讲杜中信第三讲《书法创作漫谈》主讲 杜毓成
第四讲《行书的用笔》    主讲张湘华第五讲《书法的常识》    主讲 李和生
第六讲《书法与文物》    主讲董建平第七讲《书法艺术欣赏》主讲 石瑞芳
第八讲《笔法的研究》    主讲殷汉西第九讲《中国书法发展》主讲 邱宗康第十讲《传统文人书法》主讲路遇贤

好心情 发表于 2011-6-22 19:40

“取”是一种本事,“舍”是一门哲学。没有能力的人取不足;没有通悟的人,舍不得。   舍之前,总要先取,才有得舍;取多了之后,常得舍弃,才能再取,所以“取”与“舍”虽是反义,却也是一物的两面。   人初生时,只知取。除了取得 生命,更要取得 食物,以求成长;取知识,以求内涵。既然长大,则要有取有舍,或取熊掌而舍鱼,或取利禄而舍悠闲。至于老来,则愈要懂取舍,仿佛登山履危,行舟遇险时,先得将不必要的行李抛弃;仍然嫌重时,次要得东西便得舍弃;再有险境,则队了自身之外,一物也留不得。所以人到此时,绝对是舍多于取。不知舍的人,常不得不最先落水坠崖,把老本都赔进去。如此说来,人生是愈取愈少,愈舍愈多,怎么办呢?

好心情 发表于 2011-6-26 15:38

草书尤其反映人的气质。草书的构成,其定位就是一张画面,要达到气势磅礴、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形成一种整体画面,说是很好说,但如果没有驾驭能力,没有修养,审美上没有高度,是写不好草书的。书法要说简单也就八个字:笔法、结构、用墨、章法,但是千变万化,笔法千变万化,结构也千变万化,层出不穷。章法上不要都是写两三行字然后落个款这么简单,因画面最后来处理自己的构成,特别是最后落款,高一点还是低一点,字大一点还是小一点,文字多一点还是少一点,都反映一个人的修养,所以写草书特别难,主要就难在章法和整体感上,长线条的把握,是大跨度的。徐渭的章法粗看烂稻草一把,细看笔笔惊人,把行书拉开,加上提按,你试试看实践下就不是这个效果,独特的用笔语言,造就了徐渭的章法构成,这点非常重要。我是短线条,是另一种构成语言,你不是这种线条语言写起来就不同。个人应该创造自己的书法语言,不论形式还是章法,整体要和谐、协调、自然,这是关键。做到这点难度很大,只能意会,难以言表。

好心情 发表于 2011-6-26 15:39

舍之前,总要先取,才有得舍;取多了之后,常得舍弃,才能再取,所以“取”与“舍”虽是反义,却也是一物的两面。
页: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查看完整版本: 《阳春》翰墨人生--宋江安先生书论开坛(西安文联会议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