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斌 发表于 2010-8-6 22:40

一日不读书,无人看得出;一周不读书,开始会爆粗;一月不读书,智商输给猪!

钟飞诗墨 发表于 2010-8-10 23:08

买辆二手车,每年租不同的房子,周游世界,请朋友喝酒,谈恋爱,上EMBA。花光这100万,你才可能有自信去赚更多。况且,就算没赚到又怎样?丰富的人生比正确的人生美好

程利书法 发表于 2010-8-12 17:10

1. 别人给倒水时,不要干看着,要用手扶扶,以示礼貌。
  2. 别人对你说话,你起码要能接话,不能人家说了上句,你没了下句,或者一味的说着啊啊啊,是是是。
  3. 有人盯着你看的时候不要直视对方,假装没注意到。
  4. 心情不好,再好的护肤品和化妆品也补救不了皮肤。
  5. 睡眠不好,会使人说话语无伦次,反应迟钝,黑眼圈突出。
  6. 别人释放“有毒气体”的时候不能嫌恶地躲开或者拿手扇,装作若无其事。
  7. 被领导训斥的时候,不要低头,要直视领导,面带微笑,表示接受批评,领导的火就会慢慢消退,否则,领导会火上加油。
 8. 女人一辈子不能手心朝上向男人要钱花。。
  9. 吃完饭退席时说:“我吃完了,你们慢吃。”

 10.给人递水递饭一定是双手。  

程利书法 发表于 2010-8-12 18:20

大地是稿纸,脚迹是诗行。人人都在用自己的脚迹印写着自己的人生史诗。
    所有的路都会有尽头,没有尽头的是开拓者的脚迹。
    智者坦然的走自己的路,留下脚迹任人评说;愚者频频回顾,听着众人对自己的脚迹的评说,终于不知道该如何迈步了。
    路承载着脚迹,脚延伸着路。
    有些人的人生之所以显得辉煌,是因为他们敢在别人没到过的地方留下自己的脚迹;有些人的人生之所以显得灰暗,是因为他们始终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脚迹的美不在于它们能否拼成精美的图案,而在于它们把人生度向了什么样的彼岸。
    脚迹可以涂改,可以修饰美化,甚至可以彻底涂掉,成的人生之旅却是一成不变的。满足于沿着老路走去的脚步也许会很平安,也许会很悠闲,但是绝对不可能有新的起点。
    所有的路都是由脚迹演化而成的,而脚迹一旦化成路,又极有可能误导后来者的脚步。
    受人敬仰的脚迹,多从荆棘丛中踏出。
    名贵的鞋子留下的脚迹未必名贵。
    走错了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走错却不承认,还要把自己的脚迹诠释为人生经典。
    道路越泥泞,留下的脚迹越清晰;负载越重,留下的脚迹越深刻。
    盲从者的头脑里,全是别人的脚迹踩出来的路。

李婷 发表于 2010-8-16 17:16

追求经典、注重品牌、普及推广、雅俗共赏、服务艺术、共建平台、共同学习

李婷 发表于 2010-8-16 17:16

“变是唯一的不变”一颗对艺术的挚爱和执着的心灵将永恒不变……

钟飞诗墨 发表于 2010-8-18 16:59

虞美人



孤舟 不走 恋着 码头
渔火 点破 夜色 浓稠
思念 喋喋 不休 寂寞
溢出胸口 要怎么收

岁月 漂泊 中光阴变皱
凉意 未透 差一杯 寒酒
浇你走后 化不开的愁

看不见 就能忘了吗?
不牵手 才会更想吧?
红叶秋风 又到过天涯

看不见 就能忘了吗?
才回首 梦里都是她
那时姑苏梧桐秋雨下

-------------------------

月光 摇落 散作 萤火
诗兴 淡薄 不盈 一握
秋声 萧萧 瑟瑟 红叶
缀满 清波 纷然如昨

回忆 掠过 无力去闪躲
那些 承诺 已经 斑驳
我用沉默 试着去解脱

*repeat
看不见 就能忘了吗?
不牵手 才会更想吧?
红叶秋风 又到过天涯

看不见 就能忘了吗?
才回首 梦里都是她
那时姑苏梧桐秋雨下

钟飞诗墨 发表于 2010-8-18 17:01

说到作诗,就是自己多看古诗文,然后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就会有那个文学基础了。然后研究作诗的注意要求,现代人作诗就不用像古代那么拘泥了,我觉得……

近体诗的格律在唐朝逐渐定型以后,历经宋、元、明、清至今,依然深受欢迎。书店里关于诗词的书籍销量一直很好。相信绝大多数人从小都接受过唐诗的启蒙。或许,这就是中国人从骨子里蕴藏着“平平仄仄”诗韵的原因。然而喜欢是一码事,写作又是一码事。初学写作的朋友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恰恰就是我们所喜欢的格律给我们的束缚。克服了这个困难掌握了格律,就可以驾御它,用它演奏你最优美的旋律。反之,躲避它,畏惧它,它就成了束缚你的绳索。当别人用格律诗唱和联句时,你只能是这台音乐会的看客,否则,你发出的音符很难与那台会和谐。
来吧!让我们看看格律这个东东究竟有多难,或许,在你用了小小的一点点时间和精力以后,你会说:就这————没有什么嘛!


一、近体格律诗
我国古代的诗歌,是没有平仄、对仗、声韵等严格的格律的。 到了南北朝时期,诗歌创作逐渐向格律化方向发展。到了唐朝,诗的格律才完全成熟而定型。因为这种受平仄、对仗、声韵等严格约束的诗体是新近形成的,所以唐朝人称之为“近体诗”,而把是没有平仄、对仗、声韵等严格的格律的诗体。称之为“古体诗”,“近体诗”称之为“格律诗”,经宋、元、明、清沿用至今。
“近体诗”,前人概括为四句话:“限字限句有定数,平仄相间要协调;对仗恰当要工整,用韵韵部要统一”。如果网友们喜欢“近体诗”的韵味,那么不妨下点功夫,弄明白这四句话。如果不喜欢格律约束,就写现代诗好了。

1、、什么是“绝句”?
通常说“绝句”,是指近体诗的七言绝句简称“七绝”,和五言绝句“五绝”。不包括古体诗的七言四句古体“七古”,和五言四句古体“五古”。

2、绝句的句式
无论律诗还是绝句,常见的各四种基本句型: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注()内可平可仄
其组合起来也就是各四种格式
七绝格式(一)首句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绝格式(二)首句平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绝格式(三)首句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绝格式(四)首句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绝格式(一)首句仄起平收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五绝格式(二)首句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五绝格式(三)首句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五绝格式(四)首句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3、简说什么是平仄
平仄声是诗词格律的基础,也是初学者最为头疼的事。来琅琅上口不必非用平水韵。对于初学者来说,知道了汉语拼音中一声二声(阴平、阳平)为平,三声四声为仄即可,至于入声,那就学中慢慢掌握。

4、简说什么是押韵
写诗要求押韵,按照格律,一首诗的用韵应统一。也就是说只能用同一韵部的字,不能无韵或押其它韵部的字。初学者应当买一本韵书《佩文诗韵》(平水韵),或从网上下载。一般常用字可以在《佩文诗韵》找到。绝句和律诗的首句,一般是可以押韵的,也可不押。第二、四、六、八句末尾字必须押韵。做诗如果没押韵,叫出韵或落韵,在古代科考时,出韵则判不及格。写诗要押平声韵。现代人写诗,可以按《平水韵》,也可以按现代汉语拼音的新韵,但不可混用。

5、律诗
律诗分为两种,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通常所讲的七律或是五律是指每首八句的律诗,另外七言排律和五言排律,是指在八句以上的长律。顾名思义,律诗和绝句一样是格律化的诗体,它的特点之一就是:除了开头和末尾两句以外,所有的句子都要两两对仗,同时也不得押错韵,哪怕是长达数百句,也要遵循这个规定。

6、黏(粘)和对
诗的一、三、五、七等奇数句称为上(出)句,反之,偶数句为下(对)句。上句与下句平仄相反,称之为“对”,错了就是“失对”。两句为一联,后联上句与前联的下句平仄相同,称之为“黏”错了就是“失黏”。
以七绝格式(一)首句平起平收为例:
(平)平(仄)仄仄平平——上句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下句。和上句平仄基本相反(前四字)。两句为一联
(仄)仄(平)平平仄仄——上句和上联的下句平仄基本相同。(前四字)
(平)平(仄)仄仄平平——下句和上句平仄相反。
7、拗救和变格
对于诗词格律应严中有活,可以有拗救和变格等。近体诗中,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就是每句七言诗的一三五字平仄可以不做要求(五言一三字)二四六字必须严格遵守(五言二四字)。但对于(仄)仄平平仄仄平 和平平仄仄平两种句型中七言第三字和五言第一字,必须要用平声。否则即拗,也就是“孤平”,此乃诗家大忌。如果用了仄声,就必须在本句第五字(五言第三字)用平声字补偿。这为“孤平拗救”。

8、律诗的对仗
五律和七律每首八句,组成四联依次为首联、颈联、腹联、尾联。中间两联的上下句要对仗。对仗按要求平仄声相对、词性词意相对、语法句式相对。对仗有两忌:一是“合掌”,即一联中上下句以同义词相对,以致两句意思基本相同。二是两联对仗方式雷同。两联的句式应有所变化,以免重复呆板。对仗以天然、工整、流畅为佳。
9绝句的写作和章法
前人对绝句写作有许多精辟见解,绝句之法,贵语浅情深,意不深则薄,语不
浅则晦。含吐不露,有弦外音,句绝而意未绝。
绝句的章法是起、承、转、结。一般首句起,二句承、三句转、四句结。一、二句固然重要,但总是铺垫,最关键在于三句的转,要转得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方为妙。第四句便顺水推舟,意境全出。
10、律诗的写作和章法
律诗和绝句的章法大致相同,也是起、承、转、结,但它是以联为单位,首联
起,颈联承、腹联转、尾联结。但律诗最关键处,是中间两联的对仗以及两联
的关系和变化。此处往往是全诗的精彩处。由于律诗的字数较绝句为多,在表
达方式上可以更严谨和从容不迫。
11、格律诗的句法
五言的句法一般是2-3式,字分为上2下3,在前2里又可1-1,下3可分为2-1或
1-2。七言的句法一般是4-3式,字分为上4下3,在前4里又可3-1或2-2,下3可分为2-1或1-2。也有2-5或5-2,甚至也有1-3-3的句式。在写作时可灵活掌握。
近体诗在语法结构上有两个特点,可以有省略和倒装,这在散文中是不允许的。
12、格律诗的字法
格律诗有章法、句法、字法之说。字法,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炼字,诗词句中最
重要的一个字就是谓语的中心词“谓词”,把这个字炼好了,就能起到“画龙
点睛”的作用,正所谓“一字千金”。著名的“推敲”典故,就是这个字。

附《诗要法杂论》
古诗要法:凡作古诗,体格、句法俱要苍古,且先立大意,铺叙既定,然后下笔,则文脉贯通,意无断续,整然可观。
五古要法:五言古诗,或兴起,或比兴,或赋起,则须要寓意深远,托词温厚,反复优游,雍容不迫。或感古怀今,或怀人伤己,或潇洒闲适。写景要雅淡,推人心之至情,写感慨之微意,悲欢含蓄而不伤,美刺婉曲而不露,要有三百篇之遗意方是。
七古要法:七言古诗,先要铺叙,要有开合,要有风度,要迢递险怪,雄俊铿锵,忌庸俗软腐。须波澜开合,如江海之波,一波未平,一波复起。又如兵家之阵,方以为正,又复为奇,方以为奇,忽复是正。出入变化,不可纪极。
绝句要法:绝句之法,要婉曲回环,删芜就简,句绝而意不绝,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以之。有实接,有虚接,承接之间,开与合相关,反与正相依,顺与逆相应,一呼一吸,宫商自谐。大抵起承二句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如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
起承转合:破题——或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或题起。要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颔联——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用事引证。此联要接破题。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颈联——或写意、写景、书事,用事引证,与前联之意相应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结句——或就题结,或开一步,或缴前联之意,或用事,必放一句作散场。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言有尽而无穷。
语句之法:七言——声响,雄浑,铿锵,伟健,高远,五言——沉静,深远,细致。五言、七言,句语虽殊,法律则一。起句先须阔占地步,要高远,不可苟且。中间两联,句法或四字截,或两字截,须要血脉贯通,音韵相应,对偶相停上下匀称。有两句共一意者,有各意者。若上联已共意,则下联须各意。前联既咏状,后联须说大事。两联最忌同律。颈联转达意要变化,须多下实字。字实则自然响亮,而句法健。其尾联要能开一步,别运生意结之,然亦有合起意者,亦妙。
诗中字眼:诗句中有字眼,两眼者妙,三眼者非,且二联用联绵字,不可一般,中腰虚活字,亦须回避。五方字眼多在第三字,或第二字,或第四字,或第五字。字眼在第三字者:鼓角悲荒塞,星河落晓山。江莲摇白羽,天棘蔓青丝。字眼在第二字者:屏开金孔雀,褥隐绣芙蓉。碧如湖外草,红见海东云。字眼在第五字者:两行秦树直,万点蜀山尖。香雾云寰湿,清辉玉臂寒。
字眼在第二、五者:地坼江帆隐,天清木叶闻。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藏字藏意:七言律难于五言律,七言下字较粗突,五言下字较细嫩。七言若可截作五方,便不成诗,须字去不得方是。所以句要藏字,字要藏意,如珠联不断,方妙。

钟飞诗墨 发表于 2010-8-18 17:03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押韵叫合辙。



一首诗有没有韵,是一般人都觉察得出来的。至于要说明甚么是韵,那却不太简单。但是。今天我们有了汉语拚音字母,对于韵的概念还是容易说明的。



诗词中所谓韵,大致等于汉语拚音中所谓韵母。大家知道,一个汉字用拚音字母拚起来,一般都有声母,有韵母。例如"公"字拚成gōng,其中g是声母,ōng是韵母。声母总是在前面的,韵母总是在后面的。我们再看"东"dōng,"同"tóng,"隆"lóng,"宗"zōng,"聪"cōng等,它们的韵母都是ong,所以它们是同韵字。



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试看下面的一个例子: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常扫净无苔(tái),



花木成蹊手自栽(zāi)



一水护田将绿遶,   



两山排闼送青来(lái)。







这里"苔"、"栽"和"来"押韵,因为它们的韵母都是ai。"遶"(绕)字不押韵,因为"遶"字拚起来是rào,它的韵母是ao,跟"苔"、"栽"、"来"不是同韵字。依照诗律,像这样的四句诗,第三句是不押韵的。



在拚音中,a、e、o的前面可能还有i,u、ü,如ia,ua,uai,iao,ian,uan,üan,iang,uang,ie,üe,iong,ueng等,这种i,u,ü叫做韵头,不同韵头的字也算是同韵字,也可以押韵。例如: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má),



村庄儿女各当家(jiā)。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guā)。







"麻"、"家"、"瓜"的韵母是,韵母虽不完全相同,但它们是同韵字,押起韵来是同样谐和的。



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回环的美。



但是,为甚么当我们读古人的诗的时候,常常觉得它们的韵并不十分谐和,甚至很不谐和呢?这是因为时代不同的缘故。语言发展了,语音起了变化,我们拿现代的语音去读它们,自然不能完全适合了,例如: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



白云深处有人家(jiā)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huā)。







xié和jiā,huā不是同韵字,但是,唐代"斜"字读siá(s读浊音),和现代上海"斜"字的读音一样。因此,在当时是谐和的。又如:







江南曲



[唐]李益







嫁得瞿塘贾,



      朝朝误妾期(qī)。



早知潮有信,



      嫁与弄潮儿(ér)。







在这首诗里,"期"和"儿"是押韵的;按今天普通话去读,qī和ér就不能算押韵了。如果按照上海的白话音念"儿"字,念像ní音(这个音正是接近古音的),那就谐和了。今天我们当然不可能(也不必要)按照古音去读古人的诗;不过我们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才不至于怀疑古人所押的韵是不谐和的。



古人押韵是依照韵书的。古人所谓"官韵",就是朝廷颁布的韵书。这种韵书,在唐代,和口语还是基本上一致是;依照韵书押韵,也是比较合理的。宋代以后,语音变化较大,诗人们仍旧依照韵书来押韵,那就变为不合理的了。今天我们如果写旧诗,自然不一定要依照韵书来押韵。不过,当我们读古人的诗的时候。却又应该知道古人的诗韵。在第二章里。我们还要回到这个问题上来讲。



第二节 四声

四声,这里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积声调。我们要知道四声,必须先知道声调是怎样构成的。所以这里先从声调谈起。
声调,这是汉语(以及某些其它语言)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的因素。拿普通话的声调来说,共月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



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四声是:



(1)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2)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3)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4)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内蒙古)保存着入声。湖南的入声不是短促的了,但也保存着入声这一个调类。北方的大部分和西南的大部分的口语里,入声已经消失了。北方的入声字,有的变为阴平,有的变为阳平,有的变为上声,有的变为去声。就普通话来说,入声字变为去声的最多。其次是阳平;变为上声的最少。西南方言(从湖北到云南)的入声字一律变成了阳平。



古代的四声高低升降的形状是怎样的。现在不能详细知道了。依照传统的说法。平声应该是一个中平调,上声应该是一个升调,去声应该是一个降调,入声应该是一个短调。《康熙字典》前面载有一首歌诀,名为《分四声法》: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这种叙述是不够科学的,但是它也这我们知道了古代四声的大概。



四声和韵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在韵书中。不同声调的字不能算是同韵。在诗词中。不同声调的字一般不能押韵。



甚么字归甚么声调,在韵书中是很清楚的。在今天还保存着入声的汉语方言里。某字属某声也还相当清楚。我们特别应该注意的是一字两读的情况。有时候,一个字有两种意义(往往词性也不同),同时也有两种读音。例如"为"字,用作动词的时候解作"做",就读平声(阳平);用作介词的时候解作"因为","为了",就读去声。在古代汉语里。这种情况比现代汉语多得多。现在试举一些例子:







骑,平声,动词,骑马;去声,名词,骑兵。



思,平声,动词,思念;去声,名词,思想,情怀。



誉,平声,动词,称赞;去声,名词,名誉。



污,平声,形容词,污秽;去声,动词,弄脏。



数,上声,动词,计算;去声,名词,数目,命运;入声(读如朔),形容词,频繁。



教,去声。名词,教化,教育;平声,动词,使,让。



令,去声,名词,命令;平声,动词,使,让。



禁,去声,名词,禁令,宫禁;平声,动词,堪,经得起。



杀,入声,及物动词,杀戮;去声(读如晒),不及物动词,衰落。







有些字,本来是读平声的,后来变为去声,但是意义词性都不变。"望"、"叹","看"都属于这一类。"望"和"叹"在唐诗中已经有读去声的了,"看"字直到近代律诗中,往往也还读平声(读如刊)。在现代汉语里,除"看守"的看读平声以外,"看"字总是读去声了。也有比较复杂的情况:如"过"字用作动词时有平去两读,至于用作名词,解作过失时,就只有去声一读了。



辨别四声,是辨别平仄的基础。下一节我们就讨论平仄问题。



第三节 平仄

知道了甚么是四声,平仄就好懂了。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按字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



凭甚么来分平仄两大类呢?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它三声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这样,它们就形成了两大类型。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着,那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古人所谓"声调铿锵",虽然有许多讲究,但是平仄谐和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平仄在诗词中又是怎样交错着的呢?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1)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2)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这种平仄规则在律诗中表现得特别明显。







例如毛主席《长征》诗的第五、六两句: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的平仄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就本句来说,每两个字一个节奏。平起句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最后一个又是平。这就是交替。就对句来说,"金沙"对"大渡",是平平对仄仄,"水拍"对"桥横",是仄仄对平平,"云崖"对"铁索",是平平对仄仄,"暖"对"寒",是仄对平。这就是对立。



关于诗词的平仄规则,下文还要详细讨论。现在先谈一谈我们怎样辨别平仄。



如果你的方言里是有入声的(譬如说,你是江浙人或山西人、湖南人、华南人),那么,问题就很容易解决。在那些有入声的方言里,声调不止四个,不但平声分阴阳,连上声、去声、入声,往往也都分阴阳。像广州入声还分为三类。这都好办:只消把它们合并起来就是了,例如把阴平、阳平合并为平声,把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合并为仄声,就是了。问题在于你要先弄清楚自己方言里有几个声调。这就要找一位懂得声调的朋友帮助一下。如果你在语文课上已经学过本地声调和普通话声调的对应规律,已经弄清楚了自己方言里的声调,就更好了。



如果你是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的人,那么,入声字在你的方言里都归了阳平。这样,遇到阳平字就应该特别注意,其中有一部分在古代是属于入声字的。至于哪些字属入声,哪些字属阳平,就只好查字典或韵书了。



如果你是北方人,那么,辨别平仄的方法又跟湖北等处稍有不同。古代入声字既然在普通话里多数变了去声,去声也是仄声;又有一部分变了上声,上声也是仄声。因此,由入变去和由入变上的字都不妨碍我们辨别平仄;只有由入变平(阴平、阳平)才造成了辨别平仄的困难。我们遇着诗律上规定用仄声的地方,而诗人用了一个在今天读来是平声的字,引起了我们的怀疑,可以查字典或韵书来解决。



注意,凡韵尾是-n或-ng的字,不会是入声字。如果说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来说,ai,ei,ao,ou等韵基本上也没有入声字。



总之,入声问题是辨别平仄的唯一障碍。这人障碍是查字典或韵书才能消除的;但是,平仄的道理是很好懂的。而且,中国大约还有一半的地方是保留着入声的,在那些地方的人们,辨别平仄更是没有问题了。



第四节 对仗

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术语的来历。



对偶又是甚么呢?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例如"抗美援朝","抗美"与"援朝"形成对偶。对偶可以句中自对,又可以两句相对。例如"抗美援朝"是句中自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两句相对。一般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仍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例:"抗"、"援"、"保"、"卫"都是动词相对,"美"、"朝"、"家"、"国"都是名词相对。实际上,名词对可以细分为若干类,同类名词相对被认为是工整的对偶,简称"工对"。这里"美"与"朝"都是专名,而且都是简称,所以是工对;"家"与"国"都是人的集体,所以也是工对。"保家卫国"对"抗美援朝"也算工对,因为句中自对工整了,两句相对就不要求同样工整了。



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是作用是形成整齐的美。汉语的特点特别适宜于对偶,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词素也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对偶既然是修辞手段,那么,散文与诗都用得着它。例如《易经》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干文言》)《诗经》说:"昔我往矣,扬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这些对仗都是适应修辞的需要的。但是,律诗中的对仗还有它的规则,而不是像《诗经》那样随便的。这个规则是:







(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



(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







因此,像上面所举《易经》和《诗经》是例子还不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上面所举毛主席《长征》诗中的两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才是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的。



对联(对子)是从律诗演化出来的,所以也要适合上述的两个标准。例如毛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所举的一副对子: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破厚腹中空。







这里上联(出句)的字和下联(对句)的字不相重复,而它们的平仄则是相对立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就修辞方面说,这副对子也是对得很工整的。"墙上"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山间"也是名词带方位词。"根底"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腹中"也是名词带方位词。"头"对"嘴","脚"对"皮",都是名词对名词。"重"对"尖","轻"对"厚",都是形容词对形容词。"头重"对"脚轻","嘴尖"对"皮厚",都是句中自对。这样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更显得特别工整了。



关于诗词的对仗,下文还要详细讨论,现在先谈到这里。







--------------------------------------------------------------------------------



"铿锵",乐器声。指宫商协调。



至少是同一位置上不能重复。例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句第二字和对句第二字都是"我"字,那就是同一位置上的重复。



字外有圆圈的,表示可平可仄。



"根底"原作"根柢",是平行结构。写作"根底"仍是平行结构。我们说是名词带方位词,是因为这里确是利用了"底"也可以作方位词这一事实来构成对仗的。

钟飞诗墨 发表于 2010-8-18 17:04

近体诗格律浅谈
    所谓近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即指唐朝以来的格律诗,唐代时称今体诗,后人称作近体诗(唐以前的没有严格格律的称古体诗)。注意,不要误以为近体诗就是近代的或现代的诗。五四以来出现的新诗,也叫现代诗,大家都知道,也就不必赘言了。
    近体诗分为绝句和律诗,又有五言、七言之分。以七言为例,其标准的平仄句式有且只有四种,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五言相当于去掉前两字。现在就讲讲它们组合成格律诗的体式。
    七言绝句有四种:
    A、平起,首句入韵
    双平双仄仄平平,双仄平平仄仄平。
    双仄双平平仄仄,双平双仄仄平平。
    双,表示可平可仄,但其中又有宜平可仄和宜仄可平之分,到底采用平还是仄更好,就要看具体是什么句式,然后参照上面说的标准句式即可。
    例如:李白《望天门山》、王之涣《凉州词》等。

    B、仄起,首句入韵
    双仄平平仄仄平,双平双仄仄平平。
    双平双仄平平仄,双仄平平仄仄平。
    例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司空曙《江村即事》等。

    C、平起,首句不入韵
    双平双仄平平仄,双仄平平仄仄平。
    双仄双平平仄仄,双平双仄仄平平。
    例如:刘禹锡《石头城》、杜牧《登乐游原》等。

    D、仄起,首句不入韵
    双仄双平平仄仄,双平双仄仄平平。
    双平双仄平平仄,双仄平平仄仄平。
    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白居易《种荔枝》等。

    其中,首句不入韵的相对比较少见。


    七言律诗也有四种(参照七绝平仄句式,在此略讲):
    A、平起,首句入韵
    等于七绝A+C式
    例如: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等。

    B、仄起,首句入韵
    等于七绝B+D式
    例如: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等。
   
    C、平起,首句不入韵
    等于七绝C+C式
    例如:白居易《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等。

    D、仄起,首句不入韵
    等于七绝D+D式
    例如: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等。

    同样,律诗首句不入韵的也相对比较少见。

    五言绝句、五言律诗,分别参照七言的,去掉前两字即可。

    本讲内容,如有疏漏处,还请各位指正。详细可参考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以及尹贤先生的《诗词写作指导》等书,讲得比较详尽。

    关于字的平仄以及诗的压韵,可参照<<平水韵>>
    http://www.shiandci.net/cjg4.htm
    近体诗压韵须在同一韵部,不出韵
   
    关于词的格律,可参见常用词谱:
    http://www.fsjx.net.cn/xsyd/wsds/cycp/50sample.htm
    填词可以用临韵,词韵比诗韵宽.
页: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查看完整版本: 《阳春》翰墨人生--宋江安先生书论开坛(西安文联会议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