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青云楼阁 于 2014-6-19 12:33 编辑
【我襟怀古】鲍贤伦书法展在中国美术馆盛大启幕 我襟怀古 毕至贤伦 撰文人:程星琰 关注鲍贤伦老师已经很多年,这几年其活动相对活跃,相信这个也是作为他书法艺术的创作有着相关大的关系,另外不得不说的是其书法艺术对于当今书法艺术的发展有着较为深远的意义,特别今年在《凤凰画馆》的专题书法集子《鲍贤伦书法档案》,更是让每个书法人都极为的欣赏的地方。加上其书法在当今书坛上的影响,这样的传播更是传播开来,让更多的人了解鲍贤伦书法魅力。 鲍贤伦老师作为江浙隶书书家,曾经在江南地区一些大赛当中就关注到鲍贤伦!那个时候只见其隶书很有味,耐看,不单纯的复古,更多的一种隶变趣味在里边。品读鲍贤伦老师的隶书,那我们先来从其从古说起吧。其隶书我个人认为出自多元化的隶书,不单纯的一种隶书的变化而成的,但总的基调还是偏重于石门铭等碑风格。笔划线条上又带着张迁等碑的那股刚炼,结体上散而不乱,十足的空灵美。鲍贤伦老师的隶书最突显的地方还是在于一个变字,从隶书的根基出发,结合了行、楷当中挖掘相同元素进行了大融合,最终达成这样变的隶变效果出来。鲍贤伦老师的笔意,其结体上带有这样的结体韵味,张弛有度,顿挫有声,更显其隶书当中的“变”。这个才是真正意义上呈现出了鲍贤伦老师的隶变特点! 汉隶当中有众多碑,而其变化当中也往往有很多不一样的风格,而碑帖的结合往往又是考验书家的地方,我想在这一点上鲍贤伦老师做的很到位,结合了其对于魏碑楷书、宋人行书的临习研究,碑帖的相互结合形成了很有力的书法研究。
再者细谈鲍贤伦老师。其在江浙书家当中无人不知晓,对于江浙的书家也有着关注度,而鲍贤伦老师当然也一样。“儒雅厚实,灵动千变”。这个不单单是对于鲍贤伦老师个人形象气质的一种感慨,也是对于其书法的一种总结。鲍贤伦老师的作品我在全国的各大展览当中也都看了不少。鲍贤伦老师的书法作品有着时代与碑学的完美结合之势,他很好的利用了书法的时代审美的变化及其特点,能够在意与法之间,找到适合张扬童心稚趣的支点,让透着野逸萧散之气的书法奇葩不失时机地盛开在当代书法异彩纷呈奇趣迭出的百花园中,是那样的冷逸灵动。令外要说的大是鲍贤伦老师的书法是以获取稚拙天真,自由散淡的艺术因子。其作书尤重单字的造型,注重结体的夸张与变形。当然,这也是当代书坛总的审美时尚的具体反映。 而这样的当代流行书风事业的直接参予者,岂能游离于此特殊环境之外?鲍贤伦老师这样的书法作品,也应合了很多时代发展的特点,特别是让书坛在当代形成多样化格局加快了进程,书风的推出,使书坛根深蒂固的传统审美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当代书法的可欣赏性得到了有效的加强。 而另外要说的到是鲍贤伦老师的书法,也融合了很多种字体,其书法内在独特之处,代表着书法的那种儒雅,发自内心世界抒发出来的那股大雅。很让人品读深远。在江浙灵性之地,鲍贤伦老师多少也围绕着这样的文化氛围,铸就出了自己的一些书法风格,也往往这些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书风。这个便是地域性书家的区别。从而也成就了一种书风氛围营造整个江浙! 而另外看到后面鲍贤伦老师的那些临摹古帖作品当中,也看出了鲍贤伦老师对于其他字帖的一种研究精神,我想这个也是未来其对于其他字体研究的方向,相信在未来的书法艺术道路上还一会更多的惊喜! 最后祝本次网络展览圆满成功!求斋号:耕读传家 一幅及作品集一本。顿首!拜谢! 甲午年夏月程星琰于锦城东隅青云楼阁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下东大街段216号喜年广场37层日新伟业 邮编:610021 收件人:程星琰 电话:139822335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