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2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2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宫恩武o

观点二:别拿书法人的画蒙事--关于国画契机贴的商榷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9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ou_客龙 于 2007-11-29 01:26 发表
古人用毛笔就象今人用筷子那样普遍和习以为常,现在的所谓''书家''在过去,可能就是一普通''写字匠'',.....所以古代画家们,被今人冠以''书家'',也就不奇怪了!自民国后,毛笔退出日常生活.成为一种特殊的书写,绘画工 ...



这段很客观,毕竟时代在变,但我们中国人的血还是红色的,中国画没有了中国的土壤只有枯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9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宫恩武o 的帖子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中国书法艺术与中国绘画艺术成为历史以来众峰并峙的崇高地位,因为相互借鉴与相互弥补。也即“书画同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9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黄记文 于 2007-11-29 11:12 发表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中国书法艺术与中国绘画艺术成为历史以来众峰并峙的崇高地位,因为相互借鉴与相互弥补。也即“书画同源”。

有道理,但没有必要用书法取代国画,更不用以中国书法人的画去发扬中国国画家的画,有时候互补很牵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9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宫恩武o 于 2007-11-28 21:54 发表


没办法,顺着你的路数就来了

老宫想证明的是,书法人的画有可取之处,毕竟探索的意义很重要,但不会为中国画的进步带来多大裨益,相反却会让更多的画家误入歧途,让更多的初学者以为这就是正统的中国画, ...


呵呵!宫兄。石开的画的水平,你不敢确认。我确敢!他的水平,你所列举的画家无一可比。
我在前帖讨论中把问题已经提出来。
中国画现在和以前有什么不同,缺什么?缺的就是对笔墨的把握
回答这个问题是我们讨论的基础,
当然我的评价标准和宫兄也大不一样。一个优秀的书法家的才情比一般画家要高多了。石开、周祥林就是这样的人,何国门也是。所以他们的画是一流的。画家当中几乎没有抗手的。
当然也许我对画的阅历比较狭窄,但你所列举的我几乎都看过。
范扬是画家中最好的,他的画吸收了梵高的东西,算是对国画的贡献,也是中西结合的探索。所以他的这种探索弥补了他的用笔的不足,算是高手了。
还有一个潘公凯,他对墨法的探究也是有成果的,画面处理的也很大气,但他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字也的太差,字的差反映到他的画中即是构图的故意图式化。他和他父亲一样,对于书法的学习不够,潘天寿先生的画的主要不足是线条的单薄,这妨害了他作为一流画家的能力。

当代中国画的成果如果再举的话,还有一个已故的大师:董欣宾。
他是个过往的大师,他对于笔墨的把握的高度,对于中国笔墨意蕴的把握无人能比,但他也有不足,即他对于国画的向外探索也不是很成功,所以他最好的作品是他年轻时在连云港有这痛苦人生经历的那一段时期的作品,而不是他后来在南艺做了教授的作品,一个人阅历单纯对艺术反而是好事,什么都见识了,反而纷乱难以抉择,同样董欣宾的理论也无人能比,他算是国画界建国后真正称得上有贡献的人。

书画的同源表现在用笔上,以前毛笔作为实用工具,所以对于毛笔的训练是全面的终生的,所以大凡有大成就的画家必是书家,特别是元明以后的写意画家。
但建国以后的国画技术训练没有了书法环节,书法的缺位使得国画的进展和方向出了问题。所以难以产生成果。现在书法或书法家回归了,这是好事,但国画界既然已经形成了所谓的“界”就出现了问题,这个问题就是“隔阂”,国画界的整体迷失已经建立了一套新的国画评价体系,但我不得不说那种评价体系太低劣了,除了是技术层面的,在思想层面的就是西化,比如吴冠中,吴冠中实际上操作意味大于真实的水平。我可以断言吴冠中几乎毫无价值。思想极端而又不单纯,水平水分被拧干后将所剩无几。

那么,我对书法家们的画充满期待,不要指责石开的技术,石开的艺术谁能达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9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董理论有建树.画受刘海粟影响(因是其学生),影响了画格,人品狂怪执拗,有大才,惜早逝,还不能称大师!   范用笔好,用墨不足,尚不能与龙瑞并称,唯书法高于龙!  潘怎与其父相比,冲其是个理论家,  潘天寿不是一流画家?可奇怪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9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法有贡献于国画,但时代在发展,国画总不能受困于笔法之类,明董其昌把山水''北宗''给砍去,造成明以后青绿,没骨,斧劈界尺画的消亡,危害深远,国画自此也走入文人画的死胡同!以直后来张大千要去莫高窟''取经'',始悟古人有泼墨,泼彩,谢稚柳要研究失传的''没骨''!黄秋园的界尺山水,现在画家也再没有谁达到那样的高度...所以,吴冠中在当下的思考,是有益的,他致少给我们一个新视角!

[ 本帖最后由 dou_客龙 于 2007-11-29 15:5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9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丁兄的新贴中可以看出,你对于石开、何国门、周详林诸先生的认知带着私人的审美褒奖,还带着几分固执的坚定,这对于你观察艺术作品的视觉产生了不可低估的阻碍,况且在这种观点下得出得结论只会让人更加怀疑你的目的。够直接吧,呵呵
石开的国画水平我敢确认,而且是居于客观的公正确认,不俗,在书法人的圈子里很高,你嘴里的不如石开先生者大概只有你自己承认,因为你这种观点放到任何一个美术类专业的媒体上都将被口水淹没,就好像你非要在高粱地里找出几株麦穗来比高度一样,因为你用一个你自以为是的说明否定了一切在世的画家如刘大为,金鸿钧,郭味渠先生的两个公子,王明明,田黎明,龙瑞、张汀、陈平、杨延文、孙克纲、赵卫、宋玉麟、张道兴、胡芳....等诸先生(我是说在世的画家),真的感觉很好笑

另请丁兄例举出当代可能流传于世的书法家的书法大作供我们开开眼界,一定要可能流传于世的,对书法界有震撼力的力作,因为大师不是用嘴吹出来的,是写出来的,还有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具有如此高度的书法大师没有什么类似于“丧乱贴”“韭花帖”等大作流传于世呢,更不要说《祭侄文稿》《兰亭序》之类的高度了,既然没有这些具备如此高度的书法作品传世,何来你眼中的无以为上的艺术高度?

你说潘天寿先生的画不足之处在线条单薄?这简直是开大玩笑了,看来丁兄不具备在此问题上和老宫对话的资格了,因为你根本不懂中国画,老宫枉在此白说了,

标准再不相同,你此言“一个优秀的书法家的才情比一般画家要高多了”也有点问题,试想一个优秀的书法家和一个一般画家有可比性吗?一个乌龟非要和一匹马比赛速度跑这有可比性吗?

有了书法内涵的中国画到底是一副什么样的中国画,在一张纸上书法多了还叫画吗
书画同源,这个“源”是什么,绝对不是丁兄笔下的源

一个吴冠中先生就是你批驳国画的全部证据?浅

中国画的赏析体系经历了几千年的完善已经成熟,其评价体系完全超过了书法的评价体系,而且至今没有任何一位在世的书法家能够准确地评价出对方书法的全部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等),这就是书法至今一塌糊涂、乱的像一锅粥得根本原因,所以我们应该拿出精力拯救书法了;

觉得丁兄你对石开、周详林等先生的评价,像是在献媚,根本没有客观公正,这不像一个评论者的态度,先把队站好了再说话那会损害一批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9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不说了,鼓掌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9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申明的是:请不要随意怀疑我的动机。我的任何发言都代表着我的审美认识。你可以指责我的认识的偏颇,但请你尊重我的审美人格。
我在帖子中帖出了石开、周祥林的作品,我认为那是十分优异的,而且我认为那将是属于时代的优异的作品。并不仅是因为他们是书法家画的。那种作品里饱有的才情和意蕴使丁剑无比激动。但这样的激动我却不曾在宫兄所提到画家的作品中有过。身在北京宫兄所提到画家的作品,有的丁剑也有亲见。
兄可将你所认为强于石开及祥林的画帖上来大家一起来看看。
关于潘天寿先生的画的缺陷,并不是丁剑独到之评,兄等可以去看看,刘墨先生著的《画坛门诊室》中关于潘天寿的评价,刘先生的观点与丁剑相同。
关于书发今天为什么没有产生如兄所列举的“丧乱贴”“韭花帖”等传世作品,我觉得这样说毫无意义,难道真的没有吗?这里其实兄犯了一个习惯性错误,我请问:清代有吗?明代有吗?元代有吗?因为我们的评价总是有这样习惯。事实上,评说当代书法成就完全可以做,而且成果重大。不让前贤。我这里不想展开,因为我们谈的是书法之于国画。
笔墨真是个太深奥的东西了,那种无笔墨的画图真是好无聊。而中国当代大部分的画家都是这样。对于国画的批判是必要的,对于国画的解救也所谓必要的。
我们对于什么是好的国画存在距离,对于国画缺什么的认同也存在距离,这很妨碍我们的对话。

但我仍然要说,书画同源,这个源我无法去想您解释,你若能读吴昌硕的书和画,读徐渭的书和画,读齐白石的书和画,能感觉到他们是一样的有着同一种线条和气韵,
再请读读黄宾虹老的话语,他那里已经想我们一再表明书法对于绘画的重要性,书法是绘画之本,孔子曰:本立而道生。此君子之所务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9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看来,宫恩武先生的思考要客观些,而丁剑先生比较主观了些。
    书画同源是中国书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
    其涵义一是指中国文字与绘画在起源上有相通之处;
               二是指书法与绘画在表现形式方面,尤其是在笔墨运用上具有共同的规律性。
        书法和国画都是俺们中国人通过对宇宙本体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后,用特有的材料表现“道”这一玄奥而又简远的方式,只不过书法相对与国画,更加主观、抽象,更接近“道”之本身。
       赵文敏说:“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分通,若还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黄宾虹也说:“书画同源,贵在笔法,士夫隶体,有殊庸工。”
     在大师的书画作品里,就能见此,不过,这需要悟性、品格、胸襟、阅历、眼界等综合素养,才可见此,才可与之道也。
    哈哈,以上拙见,见笑了。
                             河南南阳箫嘉伟
                              于2007年11月写

[ 本帖最后由 箫嘉伟 于 2007-11-29 21:3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