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如影
发表于 2007-5-21 20:01
由技及艺,学院教学模式应该值得提倡。技法 不能解决,无法谈艺。学院人才能够从技及艺多深,这不能由三四年的学院学习所完成。
大音堂
发表于 2007-5-21 20:19
中国美院快成了某些人的做秀场了.
如果说成功就是成名的话.美院是块好土.不过这跟书艺无关
大音堂
发表于 2007-5-21 20:31
再说句
古代的科举场很烂,有一点还是不能否认
传统的文化精英还是在科举上脱颖而出
因此不要拿一两颗好果子来说事
那地方好苗多.种烂的也多.
或者可以这么说.
让这些好苗在荒山野岭无为而治,可能比集中教育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梦草堂
发表于 2007-5-21 20:42
这种问题还需要讨论吗
柳青凯
发表于 2007-5-21 20:44
我觉得这里说美院教学是技术不妥,应该更正为技法.至于是技法还是艺术,我觉得要说的很多.如上列举的几位书坛有影响的中青年应该都是技法与文化都有的.其实在哪里都一样,学院用的是速成的方式,当然对文化的学习也是速成的,应该说他们的效率是很高的.其实在哪里都一样,主要的成因在于人,在于人本身的努力,美院的学生成功的都是技法与艺术双修的.
蓝建田
发表于 2007-5-21 21:19
真正的大艺术家不是学院所能培养出来的,这一点,古今皆然,中外皆然!
没有对人生的深刻感悟,没有学养的深厚积累,要想成为一个大书法家,难矣!
技进乎道也许是学书的一条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如果没有结合人生的磨砺和感悟,没有学养的积累,单纯,片面地执技而求,能入大道者先例不多!所以陆游有“汝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之说。
书法如果没有“道”的载入,缺乏“大文化”的支撑,只是雕虫小技而已!四书五经、老庄哲学、佛教哲理是构成“大文化”的主要内涵,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书法只有“道”的载入,传承了“大文化”,才有大的意义,才会获得比较长的艺术生命力!技术书法论者的产品初看或许悦目,久之则味同嚼蜡------徒具空壳而已。
现在,不仅在学院,当代书坛有相当一部分人把书法看成仅仅是一种技能,执象而求,以书匠为荣。也确有相当部分的人书技高超,在权威大展中频频入展、获奖。如果仅从技巧水平而言,当代书坛的团体水平可能已超过历代,有些高手的临帖技能可能连启功先生也要自叹不如-----这种现象堪喜也堪忧!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正面临着技术化、工艺化的危险!
对于书法来说,技巧无疑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道”,是灵魂的塑造!英国有个理论家科林武德说过:”形式上的缺陷不妨碍艺术品的伟大,问题的关键在于艺术品是否包含伟大的灵魂“。
[ 本帖最后由 蓝建田 于 2007-5-21 21:38 编辑 ]
好贤居主
发表于 2007-5-21 21:50
原帖由 抱石斋文澍 于 2007-5-21 17:08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先形象,后心象.先技术,后艺术.这是一个艺术家形成的过程.em6 em6 em13
我同意这个说法
这
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谈的多了
矛盾也多拉
。。。。。。。。em4 em4 em4 em4
新友善的狗
发表于 2007-5-21 21:58
一方面国美培养的人才不断在国展中或大奖,同样地另一方面国美培养出的人才也不断地面临就业困难,或者是只好赌一把再学习阶段攻研攻博...
这在其他院校同样是尖锐的问题...em3 face9
纪伟
发表于 2007-5-21 23:05
技进乎道
钟国康
发表于 2007-5-21 23:13
原帖由 听雨耕砚 于 2007-5-21 15:34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即是学院教育,当为技术为主。
由技而艺,由艺而道。无技便无艺,更何谈道。
书法想要突破前贤,首先应在技法上有所超越,再谈韵意之境。em23 em23 em23
em11 em11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