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悦
发表于 2006-11-9 21:01
怎样临习《爨宝子碑》
《爨宝子碑》的结体特征
1.方形块状结构
《爨宝子碑》的用笔以方笔为主,其结字亦多为方形结构,或呈正方形,或呈长方形,或为扁方形。用笔内敛,多处蓄势状态,一般不作长枪大戟似的舒展,更无放纵恣肆之笔意。故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评其“端朴若古佛之容”,形容其字体精神宛若古刹之佛,神采威严,古茂朴厚。
正方形结体。在该碑中有很多左右结构的字呈正方形状,如图一“治”、“枪”等字,形同四角饱满的块状,没有成熟楷书的中宫紧收、四周纵放的体态,显得端整、结实。
长方形结体。该碑中长方形结构的字有左右组合、上下组合、独体字等。
(1)左右组合。在一般隶书中左右结构的字通常写得很开,呈扁方形,以此与“蚕头燕尾”笔法呼应协调。而在此碑中,左右组合的字也有取纵势的。如图二“情”、“弱”等字,取纵势以显陡峭、峻拔。
(2)上下组合的字多取纵势,如图三“素”、“驾”等字自然生动,似山峰林立,给人以阳刚之气。
(3)独体字,如图四“束”、“与”等字,敛多纵少,显得精力内藏。
扁方形结体。由于《爨宝子碑》书法处在由隶向楷过渡的动荡变化时期,因此该碑中有些字结体保留了隶书的横势,呈扁方形状。它不像某些隶书中靠“蚕头燕尾”的主要笔画(或我们常说的字中主笔)横向舒展笔势,而是靠字本身的偏旁部首等组合成扁方形的块状。这种组合方式主要体现在左右或左中右结构的字中。如图五“何”、“如”等字,都是靠左右部件自然组合成扁方形,并没有夸张某些横画,整个字仍然以敛为主,横平竖直,难得之处在于其平而不呆板,直而不僵死,有“中实之妙”,一笔一画都追求力感。
左中有结构的字在该碑中多为扁方形,如图六中“诞”、“湖”等字,结体自然,虽然笔笔收敛,但字势仍是宽博有余,给人以敦厚的感觉。特别是“湖”中“古”的写法,下部“口”写成竖立的长方形,与整个字的扁方形成鲜明对比,扁中有方,妙不可言。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65035435.jpg
图1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65044249.jpg
图2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65053340.jpg
图3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6512266.jpg
图4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65110692.jpg
图5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65118341.jpg
图6
《爨宝子碑》,全称《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宝子碑》,东晋义熙元年(405年)立,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出土于云南曲靖县南杨旗田,今存曲靖县一中校园内。碑高5尺4寸,宽1尺8寸。碑额书“晋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之墓”15字;正文13行,满行30字,共336字,字径约1寸;下列题名13行,行4字。碑额、正文、题名均为正书,前后风格一致,体在楷、隶之间。正文末行“立”字下刻有清咸丰二年(1852年)曲靖知府邓尔恒隶书跋六行。跋云:“考晋安帝元兴元年壬寅改元大亨,次年仍称元兴二年,乙巳改义熙。碑称‘大亨四年’,殆不知大亨年号未行,故仍遵用之耳。”邓说不虚,“大亨四年”实为义熙元年。旧拓本无邓跋。
《爨宝子碑》的出土地云南,在东晋属“南中”之地,所居少数民族被称为“西南夷”。与中原和江南相比,此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是当年的僻邑荒郡。宝子一族即为当地土著,且为大姓。其祖辈有史可稽者可追溯到爨习,他是诸葛亮南征时所降服的南中俊杰之一,事蜀后,官至领军。其后相继有爨肃仕于曹魏,爨云仕于北魏,宝子则仕东晋,且官至“建宁太守”,可见,爨氏虽为蛮族,但由于与汉政权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从蜀汉之际始,便接受汉文化的薰染。而且,宝子所辖之地在汉代曾一度成为中国西南边陲的国际交通要道,是中外交通东西往来的必经之地。与内地频繁的交往,中土的文化必然通过各种渠道传至南中,其中包括文字与书法。因此,俨然汉制的《爨宝子碑》出现在南中,初看令人匪夷所思,颇生诧异,但从其历史地理背景加以考察,却在情理之中。
魏晋是书法史上新旧书风的转换期,主要是隶书向楷书和行书转换。这里只谈隶楷之变。在“变”的强风吹刮下,新旧书体的点画和形态均呈现出新的面貌:一方面,旧体的隶书旧得不地道常有楷书的写法;另一方面,新体的楷书新得不完善,时见隶书的影子。因此,新旧杂糅,楷隶相参,是这一时期时代书风的显著特点。只不过因年代的先后和实用目的及书者书艺的不同,具体到作品中,楷隶之间的比重有异而己。有的以隶为体,参以楷法,隶多于楷;有的以楷为体,留有隶意,楷多于隶;有的则楷隶参半,实难定其为楷书或者隶书,《爨宝子碑》便是典型。只因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称此碑为隶书,以后的著述皆沿用此说。其实,我以为这未必很恰当。但既已约定俗成,也只好如此了。
那么,《爨宝子碑》为何会出现这种非楷非隶,亦楷亦隶,楷隶参半的面貌呢?裘锡圭先生在《文字学概论》中说,该碑作者“想模仿八分而又学不像,字体显得很不自然”,我觉得很有道理。
我们知道,在汉字书法发展史上,手写体墨书和刻铸铭文是相对独立,自成系统的,同时又相互影响,彼此制约。从时间上看,手写体墨书总要比刻铸铭文转化得早一些。春秋战国时,篆书向隶书的演变是这样,魏晋之际隶书向楷书的演变同样如此。之所以有这种差异,主要是不同的实用目的造成的。手写体墨书多用于日用文书、簿籍之类,因求简便,在赴速急就的书写过程中,用笔往往草化,并使用俗笔,从而解散旧体,产生新法。开始是少数人,后来使用的人渐多,并加以规范定型,便成新体。魏晋时,经钟繇到二王,楷书已经成熟,即新体已成,并广泛地运用于官府文书和日常生活之中,流风波及南中。虽难见实物资料,但可以推断,《爨宝子碑》前后,南中的手写体墨书当与中原、江南相仿佛,即与魏晋写经、敦煌写经以及钟王一脉书迹相似而后可。即使由于南中地处边陲,通讯远阻,其新体楷书不如中土成熟,但也不至于相差太远。也就是说,在当时的南中,楷书(即使尚存隶意)已是社会各层在日用生活中的通用字体。因此,《爨宝子碑》的作者能作楷书是毫无疑问的。
刻铸铭文则不同,它的主要目的是实用,或是门生故吏为其府主立碑或是子孙后嗣为其祖辈伐石,既欲昭示于众,又望传之久远。因此,为表其敬意,示其庄重,多采用古体字。这是中华民族由长期积淀而成的崇古意识在汉字书法上的反映。故尽管当时楷书新体书风炽烈,此碑却仍沿续汉代以来的传统以隶书作为正规书体。刻铸铭文在字体选择上的保守性,便约束了它向新体转换的速度,而总要比手写体墨书慢一拍。而且《爨宝子碑》前后,旧体隶书既已不再是公私往来文书的通用字体,习者日少,隶法渐趋衰微,故《爨宝子碑》的作者不善隶书,亦不言自明。
因此,《爨宝子碑》的作者以楷书新体之法强为旧体隶书之体,只能状其仿佛,其结果便是不伦不类,非楷非隶,处于一种“两不像”的尴尬境地,字体也就显得很不自然了。当今不谙隶法的学书者开始写隶书时,也往往以楷入隶,字形与此相类。但又有本质的不同;前者在“两不像”的尴尬中蕴含着深沉的艺术魅力,能给人以无限的美感,而后者却是实实在在的不伦不类,除了以楷、隶拼合而成的字形外,别无他物。这种在审美上悬隔千里的差别,是由于历史、哲学、民族、心理造成的,抑或是其它?个中原委,发人深思。
《爨宝子碑》的作者不善隶法而勉强为之,方书之时,一方面怀肃穆之情,慎重为之,一方面功力不济,手不由心,结果事与愿违,欲求工而愈不工。这样便出现了许多不合常法甚至“毫无道理”的用笔和结体。这些不合情理的用笔和结体便构成了该碑最显著的艺术特征——奇姿异态。如果一切都应规入矩,一切都如应该的那样,则何奇之有,何异存焉?
先看点画。该碑大多数点画是楷与隶的复合体。众所周知,隶书最典型的用笔是波挑,其形态以蚕头雁尾为特征。该碑大部分波画、挑画的收笔与汉隶没有多少区别,但起笔却用楷法,改逆入为切入,变蚕头形成斜方形。这样,波画便成为该碑最具特色的点画:中间平两头翘,俨如一叶小舟。竖撇的起笔亦顺锋斜切,是楷书的写法,而有的撇画则全用楷法,如“吏”、“咸”、“仪”等。钩画有的像隶书,有的像楷书。点也很有特色,均为三角形,但形态、大小、方向、取势多有不同。一些短撇和短竖也写成了三角形,如“集”、“乐”。横、竖、点多为方笔,撇、捺、钩多取圆势。楷隶相参,点画变化丰富,方圆互用,厚重中增加了一些灵动之姿。另值得一提的是,该碑点画中方折锋利的棱角,用毛笔是写不出来的。而是参合了刻手随意发挥的成分,是刻手在书丹原迹基础上强化的结果。
二看结体。总体而言,该碑尚具隶书的特征:横平竖直,以保持重心的平稳;撇、捺、长横、戈钩向左右两边伸展,以求横张之势。但远不如汉隶均匀规整,即使在汉隶家族中奇崛一类的作品如《鲜于璜碑》、《张迁碑》、《封龙山颂》等,在《爨宝子碑》面前也显得保守。尤其值得在意的是,该碑有不少字打破了“雁不双飞”的基本原则,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横画和捺画的收笔同时作波状,偏来一个“双雁齐飞”,如“得”、“所”、“其”、“吐”、“芳”等不胜枚举,有的则是“三飞”甚至“四飞”,如“海”、“疾”、“庭”、“春”等。撇画也有同时向左下长长掠出的,如“沧”字。而有些横画,特别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部分的横画,按隶书常法是不能作波状的,但该碑却写成波画,如“朝”、“野”、“穆”等。此外,该碑结体时,在穿插、避让、聚合关系上也大异常法,极尽变化之能事。总之,《爨宝子碑》在结体上所表现出来的叛逆性格,使人不能不刮目相看。
楷隶互参的用笔,不拘常规的结体,以及由于字形大小参差而形成的整齐中寓错落的章法,这些外在的形式特征共同构建了《爨宝子碑》内在的艺术风格:古拙、肃穆、天真,同时又带有几分滑稽和幽默。如果打一个比喻的话,它颇像一个老顽童,既骨老血浓,又童心未眠,时有天真烂漫之举;或者说,它像一个小大人,走路尚步履蹒跚,却又故作深沉之貌,其言其行,实令人忍俊不浚因此,它是一个多种成分复合而成的综合体,但这种复合却十分自然,各种矛盾对立的因素在豪爽强悍、朴野率真的“蛮夷”“书家”笔下得到了和谐的统一。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心态下观赏此碑,都会有新的感受。不可否认,该碑作者的书艺是拙陋的,至少是不精隶法。但更不可否认,该碑是奇妙的,奇妙得令人心醉,令人流连忘返。而且,其拙陋处正是该碑的奇妙处,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地方。从拙陋到奇妙,是什么因素促成了这两极之间的转换,是审美观念吗?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刘熙载“怪石以丑为美,丑到了极处也就美到了极处”的理论在这里得到了具体的落实和验证,而对《爨宝子碑》,不由自主地便思接千载以上,视通万里之遥,回望起一千五百多年以前,西南边陲少数民族那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情有所动,心亦摇焉。
说不完,道不尽的《爨宝子》!
因该碑变化太多,法无常定,初习书法者不宜学。但当有一定基础之后临习此碑,则可医涪滑、雹媚、俗诸玻临习此碑,最须注意的是要透过表象明其内理。我们知道,碑刻都有刻工自我发挥的一面,加以风雨剥蚀,已与书丹原迹有一定的出入。具体到此碑的方笔,固然书丹原迹已定其根本,刻工在此基础上把“方”作了进一步的强化,也是毫无疑问的。因此,我们在临习时,切不可以描填之法画成其方,而应遵循用笔之理得其方意。清末民初书家经亨颐先生写《爨宝子碑》不拘泥于一点一画之细枝末叶,而是从大处着手写其古拙厚重之意,却神气活现,既存有原碑凝重的金石味,又注入了清雅的书卷气,此可谓善学者。若不加分析,依样画葫芦,以柔软之毫翰拟锋利之钢刀,外摹其形,内迷其理,则终难有所获。我的导师徐利明先生在谈到临摹和创作之法时强调:应从精神入手去把握形式特征,从内理着眼去分析点画用笔,若是碑,则要透过刀锋看笔锋,化刀法为笔法,只有这样才能形神俱得,把碑写活写雅。我想,这对于临习《爨宝子碑》的朋友亦有助益。
折的书写方法可分为两种:一种为篆书笔法,转折时笔不离纸,圆转暗过,其形若“折钗股”,圆劲、浑厚;另一种是由两笔写成,在转折处,提笔离纸,重新搭笔下行,横竖连接点成一整体,有如焊铸。《爨宝子碑》是由隶向楷过渡的书体,其笔法没有楷书成熟时期的丰富变化。折笔在该碑中大量使用,但缺少成熟楷书顿笔形成的方肩。《爨宝子碑》的折画具体可分为圆折和方折。
圆折保留了古体篆书的笔法,使字体古朴。《爨宝子碑》中的圆折在整体方正古茂的面貌下,方中寓圆,阴阳相生,增加了神秘感和力量感。如图一“呼”的竖钩,“龙”的竖弯钩,中锋行笔,缓慢推进,写得圆浑遒劲。
方折在该碑中大量运用,写法由横竖两笔构成,可以笔不离纸,稍作提笔后蓄力向下行笔,也可以分两笔完成,但两笔要搭接自然。方折在该碑中有以下几种:
“口”部,横折行笔自左向右,至转折处稍提笔蓄势后方折而下,以侧笔中锋来表现出方峻、奇峭之意,平起直落,成90度角。竖折用笔方法同理,根据结体的需要或呈正方形,或呈长方形,或呈扁方形。如图二“如”、“吐”等字,“口”的四角周密封实,四边作相互垂直处理,真可谓密不透风。
实际上该碑中不仅“口”部四边垂直,其他凡是含四边形的字,基本上都是四边垂直,和成熟楷书的上大下小迥然不同,如图三“德”、“抽”等字。
该碑中的宝盖头,与一般楷、隶的写法都不同。其用笔从左到右,转折处稍提笔不离纸,以侧笔中锋顿笔垂直向下,行至收笔处,蓄势向左挑出,含而不露,如图四“震”、“官”等字。还有些宝盖头,如图五中“宇”、“宫”二字,折笔呈倾斜之势,似帽冠的穗子,迎风飘舞,动感极强。
图六中“携”、“穹”等字,在一字之中作几折,临习时难度较大,当反复临习,细心体会,方能得其神韵。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1039939.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1052626.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114362.jpg
图一
图二
图三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1117667.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1131750.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1144555.jpg
图四
图五
图六
竖画在楷书中有悬针竖和垂露竖之别。但在《爨宝子碑》中,凡在唐楷中写成悬针竖的,在这里多写成末端有弯钩的形状,有的同竖钩写法一样,二者很难区别,如图一“伟”字右部的竖画和“挺”字“扌”旁的竖钩几乎是一样的。下面我们具体谈谈竖画的写法和几种处理方法。
竖画起笔为方笔,先向左蓄势,然后迅速向右或右上顿笔,再调整笔锋,铺毫向下中锋行笔,运笔速度比写横时稍快。至收笔处略用力向左挑锋,或稍驻笔挑锋成钩状。要注意开合有度,收放自如。有的竖画收笔较为内敛含蓄,笔未到而意到。如图二“辞”、“中”二字,竖画收笔含蓄蕴藉,合而不露;有的外露一些,然不可一味露锋,锋芒毕露则会失去该碑的浑厚古朴之意。如图三“归”的竖画,“枯”的“木”旁竖画,都写成竖钩的形态,而用笔沉着,画如劲铁。
《爨宝子碑》的竖画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即独体字中的竖,左右结构字中的竖,短竖,由点、撇转化的竖等。
(1)独体字中的竖,如图四“中”、“平”等字的竖,多呈现钩状;而图五“来”、“肃”等字的竖顶天立地,竖画成为这些字的中轴线,左右均衡呈对称状。
(2)左右结构字中的竖画,在唐楷中皆作垂露笔势,在此碑中也写成末端呈慢弯或钩状,如图六“惚的“忄”旁,“仪”的“亻”旁等。
(3)短竖的写法是起笔略重,方笔,行笔渐轻提,收笔较轻,如图七中“山”的三短竖,“紫”的“此”部的短竖,都写得头重脚轻,似乎有种不稳感,更像是拉长的竖点写法。
(4)由点转化的竖,如图八“令”字的最后一笔,写成一个较夸张的竖画,末端呈弯钩处理。由撇变来的竖画,如图八“渊”字,这种写法保留有古体篆隶的遗韵,显得古朴、厚重、端庄、一丝不苟。
(5)《爨宝子碑》中凡楷书取竖钩笔势的,在这里都作竖直笔画处理,如图九“高”、“同”等字的竖钩,都是竖画方笔收势。这是一般隶书中常见的笔法。这一笔法的应用充分说明《爨宝子碑》亦楷亦隶的书法风格,显示出其方正古茂的艺术特点。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740725.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750657.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84918.jpg
图一
图二
图三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828510.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843892.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856408.jpg
图四
图五
图六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911235.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923300.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940257.jpg
图七
图八
图九
《爨宝子碑》最善于用点,其点法变化多样,堪称一绝。纵观全碑,点法纷呈,跳荡耀眼。可以说,特色鲜明的点法是形成该碑风格的主要因素。仔细观之,其中的点可以分为平点、竖点、斜点、水旁点、长点、变点等。各种点法多写成三角形状,大小不一,向背各殊,圭角奇出,凝重峻利。
(1)平点,呈水平状态的三角形状,多用于横画的上面,笔势与横画保持一致,显得和谐统一,气脉相通。如图一中“永”字的头点,“放”字的首点。
(2)竖点,也可称为直点,形状竖直向下,基本上呈正三角形。写法和竖画起笔一样,收笔要迅速,如图二中“方”字的首点,“少”字的左点等,均为竖点。
(3)斜点,呈倾斜状,可分为左向斜点和右向斜点,用笔方法同竖点,只是有一定的倾斜度,如图三中“府”、“乡”二字的首点。该碑中斜点使用较多,凡顾盼点都是斜点,如图四中“芳”的“艹”头,“简”的“竹”头,呈现出左顾右盼的两点一横。
“火”点底、“斜字点、“心”字点等,也多以斜点出现,如图五中“烈”、“绪”、“想”等。斜点的妙用包罗万象。
(4)水旁点,可以看成是竖点和斜点的组合使用,如图六“江”、“湖”、“沧”等字。
(5)长点,指拉长的点。在《爨宝子碑》中,有些短撇、短捺写成长点,如图七中“林”、“不”等字。这些长点比撇、捺写得短促有力,干净利索,毫无拖泥带水之意。
(6)变点,主要指把其他笔画变化成点状,也作点来处理。《爨宝子碑》中有许多横、竖、撇、捺等笔画,兴之所至,均化为点状。如图八“甘”、“云”、“朝”、“秀”等字,均有由其他笔画化来的点。这些点画,天真烂漫,稚拙可爱,给该碑增加了活泼的气氛。
该碑中用点众多,且多为三角形状。这种三角形多是刀刻所致,临习时应细心体会,不可一味仿效。启功先生曾说:“学碑自有观碑法,透过刀锋看笔锋。”论述十分精辟,对临习让碑有指导作用。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449328.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456513.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53758.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511616.jpg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537611.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547321.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558831.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69998.jpg
图五
图六
图七
图八
被后人评价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风流潇洒,恬淡和谐,韵味十足,“一纸字字意殊”。唐人蔡希综《法书论》曾说:“每书一纸,或有重字,亦须字字意殊。故何延之云‘右军书《兰亭》,每字皆构别体’,盖其理也。”
《爨宝子碑》在整体方正统一的格调中,同字异构者很多,充分展现了其“一纸字字意殊”的艺术特色。如图一中“道”字,第一个“道”结构舒展宽博,‘首”部的横写得长而劲挺,“辶”和“首”部之间空间较大,字态显得雍容、安详;第二个“道”中“辶”借用行书,写得流畅自然,和“首”部之间空间较狭,紧凑生动。
图二中“长”字,第一个“长”字上小下大,上缩下展,成梯形状,字态端正安稳,上半部中间两横写成点状,使整个字静中有动;第二个“长”宇上部几横写得均匀,颇有装饰意味,取静态,下部写成斜状,造成险象和不稳定状态,整个字显得动中有静。
图三中“子”字,前两个“子”横画笔势不同,一平直内含,一张扬外露;第三个“子”则以大篆笔意书之,运笔缓而涩,厚重圆浑,劲骨内含,苍劲有力。
图四中“不”字,虽然只有四笔,但点画形态各异,多姿多彩,字字意殊。
图五中三个“永”字,第一个“永”横画写得平直舒展,竖画垂直而下,点、撇、捺画均化为点状,分布在两侧,零而不散,多而不乱,有条不紊;第二个“永”则化零为整,变点为横,竖画两侧平衡对称,整个字形显得很平正;第三个“永”则写得雄强、厚重,竖画略向左移,左侧点画收敛,右侧点画放纵舒展,极有张力,整个字在险中求稳,正如《书谱》所言:“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
图六“其”字,第一个“其”,笔画圆劲,少圭角,厚重自然;第二个“其”长横尽情张扬,似隶书的“燕尾”笔法,最后两点相背,取横向笔势,与两个长横笔势和谐统一,字形呈倒立梯形;第三个“其”更像成熟的楷书结体,最后两点成“八”字形,用笔技法娴熟,结体自然。
另外该碑中还有许多字,像“君”、“宝”、“朝”等,均是同字异形,异彩纷呈,使该碑妙趣横生,诡异纷繁。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254219.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33988.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320834.jpg
图一
图二
图三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330768.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338513.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346944.jpg
图四
图五
图六
学习意味着继承和发展。继承是手段,发展才是目的,临帖学书更是如此。向前人学,向他人学,然后通过自己独特的审美感悟,对其发扬光大,最终所达到的水平是评论每位学书者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因此临习《爨宝子碑》要正确地处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临习之初,重在继承,可以对该碑的用笔方法、点画特征、字形构造反复揣摩临习,也可以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临习。例如从该碑的用笔、字形、章法、风格乃至神韵等,分阶段对照该碑逐步进行临摹,每个阶段都有追求目标,找出重点、难点,各个击破。这样既可以避免和减少学习的盲目性,又能够培养分析碑帖的能力。不能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待临帖,更不能泥古不化。
陆维钊在《书法述要》中曾说:“我辈作书,应求从临摹而渐入蜕化,以达到最后之创造。然登高自卑,非经临摹阶段不能创造;临摹对于范本,最要取其意、兼得其形,撷其精、酌存其貌,庶可自成一家,不为古人所囿。”临习碑帖,能得其形亦属不易,想得其形神兼备,则就更难,需经过长期观察临摹,要有恒心、有毅力,长期临习,才能登堂入室,得其奥妙。
临帖既要钻进去,还要出得来。“学书之始也,难以入帖;继也,难以出帖。”(王铎《广阳杂记》)怎样才能把临摹该碑的技法化为己用,并对其发扬光大,这是摆在每位临习者面前的严肃问题。该碑自清代发掘以来,受到众多书法大家的推崇,许多知名书家也多受益于它。临习者在师古出新方面,有的强化该碑的隶书笔意,使其更为古拙;有的强化该碑的楷书笔法,使其更显端庄;也有的糅入简书的笔法,使其更加率意……可谓是各显神通,各出新意。特别是清代金农的书法,颇得《爨宝子碑》的精髓,风格卓然不群,独树一帜,可谓是入古出新的典范。我们应该学习金农等书法家的继承和创新精神,反复体会该碑的用笔和结体等特征,更好地理解此碑的神采,并逐步运用到自己的书法创作中去,以丰富自己的书法艺术语言和创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051610.jpg
《爨宝子碑》拓片(局部)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自然,简言之即为客观事物本来的样子及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爨宝子碑》的结体或大或小,或正或欹,或疏或密,或简或繁,一切都自然而然,自由自在,毫无雕琢安排之痕迹。纵观全碑,异态横生,天真烂漫,美不胜收。
(1)上正下倾,上大下小。《爨宝子碑》中有些字上部写得端正、秀丽,而下部却写成倾斜状态,给人以不稳的感觉,可谓上正下歪,奇正相生,构成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此类字看上去如三岁幼儿,稚拙天趣,活泼可爱。如图一“崩”、“长”二字,均写得上面端正乖巧,而下面歪斜,可谓“无意于佳乃佳”。而“姿”的结构也一反常态。人们通常把下部“女”字写得宽博,托着上部取稳定状态。而在此碑中,此字则取倒立的梯形,险象环生,动静结合,颇具感染力。
(2)或疏或密。一般而言,楷书和隶书要求字的结体平正、匀称、疏密相宜。而在《爨宝子碑》中,字的结体有疏有密,疏密对比令人惊奇。如图二中“馨”字,上部覆盖着下部,下部则奋力撑起,似杂技表演。上半部撇捺舒展,下半部“香”字撇捺收缩成点状,并从左侧顶住上半部,使左部紧密而又多趣。整个字的右下部空出大量空间,与左侧的紧密结构成强烈对比,真是“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翦”的“前”部“刂”的处理,也留出许多空间,造成整个字视觉上的疏密差异。这些字的疏密对比给该碑增添了奇险的审美效果。
(3)删繁就简。《爨宝子碑》中删繁就简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借用,二是省略。
我们知道,晋代书法得到长足的发展,王羲之变古体为今体,创造出风流潇洒的今草和行书。王献之的行草写得则更为洒脱放纵。《爨宝子碑》中有些字,结体明显受到行草书的影响,借用了行草书的结体或用笔,去繁就简,写得灵动美观。如图三“无”、“道”是当时行草书的写法,我们在二王书法中随处可见。
另一种是省略。该碑中有些字的结体变繁为简,是以省略字中的某些点画来实现的。如图四“云”的“雨”字头、“阴”的右部写法,均省略了不少笔画,使字的形体风貌与碑中其他字更协调统一。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65858984.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6599926.jpg
图一
图二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65921605.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65930588.jpg
图三
图四
姜夔《续书谱》曾言:“真书以平正为善,此世俗之论、唐人之失也。古今真书之神妙,无出钟元常,其次则王逸少。今观二家之书,皆潇洒纵横,何拘平正……且字之长短、大小、斜正、疏密,天然不齐,孰能一之?谓如‘东’字之长,‘西’字之短,‘口’字之小,‘体’字之大,‘朋’字之斜,‘党’字之正,‘千’字之疏,‘万’字之密,画多者宜瘦,少者宜肥。魏晋书法之高,良由各尽字之真态,不以私意参之耳。”楷书发展到明清,“馆阁体”盛行,平直相似,状如算子,板滞僵死。故清代有识之士大力提倡碑学,弘扬书艺。《爨宝子碑》结体大小错落,各尽其态,可谓天然不齐,有些字大小悬殊极大。如图一“显”字、图二“遵”字写得特别大,周围的字较小,这样以小映大,如众星拱月,使这些字显得十分突出。
图一“显”字虽为左右结构,但用笔大胆果断,左右两部均写得高大,各取纵势,气魄宏大,雄强朴茂。四周的“于”、“相”、“穆”等字则显得小巧玲珑,天真活泼。
图二“遵”字本为半包围结构,但其中“尊”写得开张、高大,已经大出周围字许多,又加之“辶”旁的尽力舒展,想极力包围装尊”,故整个字势愈显雄强高大,如解缙《春雨杂谈》中所说:“一篇之中,虽欲皆善,必有一二字登峰造极,如鱼鸟之有麟凤,以为之主。”
相反,该碑中有些字如图三“在”、图四“羽”等字与周围相比,则处理得较小。然而字形虽小,却笔力不弱,筋骨相连,也具有大字的气势。同时我们在临习过程中,不能孤立地看待一个字,应该和其周围的字联系起来,这样才能从有笔墨处求法度,从无笔墨处求神理。计白当黑,奇趣乃出。蒋骥在《续书法论》中曾说:“篇幅以章法为先运实为虚,实处俱灵;以虚为实,断处俱续。观古人书,字外有笔、有意、有势、有力,此章法之妙也。”《爨宝子碑》可谓正当此论。
总之,《爨宝子碑》在方正、朴实、肃穆、浑厚的格调中,既有险峻恣肆之处,也有天真奇妙之态,在中国数以百计的碑志中,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65627350.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65635596.jpg
图一
图二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65645762.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6575301.jpg
图三
图四
唐代书家孙过庭在《书谱》中说:“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爨宝子碑》的结字朴厚古茂,奇姿百出,皆因其点画、偏旁、部首的丰富变化所致。纵览全碑,很多相同的偏旁、部首呈现出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形象,让人感到没有固定模式,没有划一不变的成规,真可谓浑然天成,包罗万象。
图一中“凌”、“浪”、“流”等字皆有水旁,虽然水旁只由三点组成,但各点之间的顾盼呼应关系不同,用笔的轻重不同,点的大小形状也不尽相同,真是造型各异,变化多端,正如汤临初《书指》中所说的“真书点,笔笔皆须著意,所贵修短合度、意态完足……但能各就本体,尽其形势。虽复字字形异,行行殊致,乃能极其自然,令人有意外之想”。
图二中“守”、“宁”、“宗”、“宫”等字,同为上下结构,都有宝盖头,然宝盖头写得或大或小,“守”、“宫”二字同样是宝盖头覆盖着下部,但其写法笔笔不同,点画搭配关系亦不同。“宗”、“宁”的宝盖头和下部有机融为一体,大小适宜,各显美姿。
图三“建”、“庭”、“道”、“遐”等宇中,“建”的“廴”旁写得端庄,末笔与上面的横画形成呼应,写得稳健而凝重。“庭”的“廴”旁则以行书笔意写出,显得洒脱而飘逸。“道”的“辶”三点堆砌,取静态美,最后一笔平捺笔势较放纵,取动态美,动静结合,收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遐”的“辶”两点略重,势若坠石,竖折则轻描淡写,似不经意为之,但却劲健有力,把上面左右两部连在一起,构成结实的整体。
图四“终”、“紫”、“维”、“绊”等字,“终”的“纟”旁用笔圆浑遒劲,“紫”的“糹”部像一塔形。顶部支撑着“此”字,以险取胜。“此”的最后一笔处理成捺状,起平衡重心的作用,同时体现了收与放、疏与密的关系,可谓神来之笔。“维”的“纟”古拙收敛,与右部构成四角饱满的块形,“绊”的“纟”端庄大方,“斜的两点与右侧“半”的两点遥相呼应,活泼生动。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65340200.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6541709.jpg
图一
图二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65411189.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65425564.jpg
图三
图四
雨悦
发表于 2006-11-9 21:03
怎样临习《麓山寺碑》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3049941.jpg
一、李邕与《麓山寺碑》
李邕(678—747),字泰和,扬州江都(今属江苏)人,著名《文选》学家李善主子。初为左拾遗,后官至汲郡、北海太守,世称“李北海”。为人秉性刚直,极富政声。为文长于碑颂,而复多自书,杜甫谓之“碑版照四裔”。古稀之年为奸相李林甫害死。传世书作有《李思训碑》、《麓山寺碑》、(李秀碑)、(卢正道碑》、《东林寺碑》、〈叶有道碑》等多种。
李邕与唐代大多数书家一样,其学习书法也是从王羲之入手的。但他能“入”能“出”,在王字的基础上有所创造。宋代《宣和书谱》云:“邕精于翰墨,行草之名尤著。初学右军行法,顿挫起伏既得其妙,复乃摆脱旧习,笔力一新。”李邕是以行书入碑的积极拥护者,他所“摆脱”的“旧习”,正是王体行书不适应碑版的那些局限。
《麓山寺碑》又称《岳麓寺碑》。纵观此碑,笔力雄健,字势俊丽。此碑历来评价很高,宋黄庭坚评其书云:“字势豪逸,真复奇崛,所恨功力太深耳,少令功拙相半,使子敬复生,不过如此。”《庚子销夏记》云:“《岳麓寺碑》虽已残剥,然其锋颖尚凌厉不可一世,北海奇人,故所书尔尔。”此碑之所以为艺林所重,乃因其笔力苍健浑厚,方折劲挺,有骨力洞达、气势开拓、化柔为刚之美。此碑看似驾轻就熟,天真烂漫,实乃神妙变幻,难测端倪,在流畅中寓缜密,和谐中得自然。该碑用笔取自然之法,流畅自如,瘦劲遒丽,一改二王的圆润蕴藉,既刚劲又妍美,风神外露,气势夺人;结字取势颀长,奇宕欹侧,左低右高,似斜反正,斜而不倒,恰到妙处。《麓山寺碑》表现出一种豪放、奔突、明快乃至荒率的审美情趣,不计工拙,不经意而出新,毫不掩饰其真情实感。杜甫曾有诗赞李邕书法曰:“声华当健笔,洒落富清制。”信不虚言!总之,李邕的字汇合了魏碑体正楷与
王羲之体行书的长处,比较圆满地解决了“行书入碑”的课题。同时该碑是“体兼行、楷”的代表作,因此选用它作为学习行书的入门初阶是再好不过的了。
二、临写《麓山寺碑》应注意的几点
1.在临写时既要动手,更要动脑。在临写中,只动手不动脑,只顾生硬描摹.既不考虑这些点画形态的来由,也不想想甲字与乙字的关系,这是一种收效最差的做法。因此I临写时,先应对帖中之字进行综合的分析比较,将其结体用笔的法度与规律梳理出来,以获得临摹的自由和主动。其次要用心弄明白书家用笔的原理、方法和技巧。范本中同一个点画在不同的位置或不同的字中往往具有不同的形态,这些不同的形态究竟是通过怎样的用笔方式造就出来的?毛笔在起止和运行过程中需作何种动作、何种变化才能形成点画的某种艺术效果?在临写中应该仔细研究、反复实践、用心体会,把问题搞
清楚,然后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操作规程来。第三要对昕临写的字从结体到用笔都应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这个字的点画为什么要这么安排,这一笔的位置变动一下行不行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对所临写的碑帖加深印象,加深认识,提高临写的主动性,提高书法的鉴赏力。
2.《麓山寺碑》的书体为行楷,故其笔法兼用行书的圆转流畅和楷书的方整规矩,行法、楷法错综出现,产生了时圆时方、时疾时徐、时滑时涩的矛盾变化效果,这对该碑达到既有主体之流美、又有北碑之端庄的境界是个关键。临写时应注意分清何处是行法,何处是楷法,一一领会,然后再着力找出行法、楷法的分布规律,即抓住书家的“经营之道”。
3.该碑行笔速度较快,线条瘦硬,粗细变化不大,给人以矫健挺拔之感。临写时,要看准帖字果断下笔,不可犹豫拖沓,否则笔画出现“涨墨”,会损害线条质量。另外不要夸张毛笔的提按动作,要始终用力提着笔,用笔锋着纸挥洒。
4.开始时应选用锋颖较好的硬毫笔,取悬腕、悬肘的姿势为好。
5.临写时,必须以中锋来体现其圆浑、具有厚度感的线质,避免偏锋带来的视觉效果上的薄弱。结构上要把握开合变化的规律,并着意掌握重心的处理方式、紧松、粗细、疏密的对应参照以及长线条的穿插使用。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3222409.jpg
三、《麓山寺碑》基本点画的临写法下面我们来看看点的写法。
行书的点,最值得注意的是点与点、点与其他笔画的关系。它们之间或上下关联,或左右呼应。除少数用连笔、牵丝相通外,绝大多数都是凭借微妙的俯仰角度、出入锋芒以“神”相接,构成形断而神不散的整体。这是我们在临写时最需要下功夫揣摩的。
1.瓜子点。先向左上方运锋起笔,然后向右下铺毫行笔,最后顿笔向左上回锋收笔。其状背弓腹收,要写得饱满圆润,有精神,犹如高峰坠石。如图——“于”字上点。
2.长点。先逆锋向左上起笔,笔锋向右下长拉,渐行渐按,其过程较长,形斜,最后回锋收笔。如图二“太”字右点。
3.向下点。先露锋水平向右落笔,迅即用方折法转90度向下行笔,如图三“宇”字首点。这种点
一般只用在一个字顶头横画的正中央,与横画相连,形态端严。
4.出锋点。先露锋斜向落笔,顿后迅即提笔回锋,向需要呼应的方向带出牵丝,如图四“庙”字首点。这种点有俯势,也有仰势,形态活泼,用途极广。
5.横点。先逆锋起笔,接着横向右方铺毫行笔,最后回锋收笔,从点的中腹出锋,如图五“禅”字左上点。这种点改成平势,与其他点势不同,以增加变化。
6.相向点。这两点左右遥相呼应,左点短而向右上挑出,右点由重渐轻,向左下出锋,两点左低而右高,上开下台,颐盼生姿。如图六“光”字。
7.相背点。这种点常用在字的下部,故其势需要左右分开,上聚下分,有力托住上部结构。如图七“乐”字。
8.并列点。这两点是该帖最具特色的书写方法。它采用撇画的书写方法,使两点均并列向左下行笔,左点短,右点稍长,但与撇不同的是两点不出锋,显得敦厚、拙朴。如图八“并”字。
9.三点水。在《麓山寺碑》中,三点水的书写方法可谓多种多样,有三点独立的,也有第二点与第三点相连的,还有三点干脆写成一弧竖的,临写时要注意掌握。如图九“诸”字便为一例。
10.两对点。这种点常用于“雨”字头中。它原本是四点两两相对,但在《麓山寺碑》中却简化成两点,采用相向点的写法,但又比相向点更轻灵,其左点尽力向左下伸展。如图十“云”字。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3326176.jpg
下面来看看横的写法。
《麓山寺碑》中典型的横画为方笔魏碑写法,圭角明显,除加大了左低右高的斜度外,其用笔与魏碑基本相同,有北碑的厚重感。但是由于该碑是行书,故横画的起笔、收笔处常需与上、下笔画呼应,临写时要特别注意。
1.长横。这种横画的书写方法与魏碑相同,要注意起笔与收笔的圭角。如图一“有”字。其书写方法是:先逆锋向左上起笔,折锋向右下转笔,接着提笔向右中锋行笔,至画端再回锋收笔。在书写时用力要均匀,中间略有起伏,可向下凹或向上凸,以示变化。
2.接上横。这种横是为与上一笔画呼应,逆向抢锋入笔,如图二“在”字上横。写这种横画,一定要注意与上笔的连贯,写完上笔,马上连入下笔,其间不能有丝毫迟疑。若稍一扰豫,则抢锋处便不自然了。
3.上挑横。这种横画的结尼处向上翻挑,以与下一笔呼应,如图三“乎”字横画的结尼处。这种地方,只需在写完横画后颐着笔的移动之势轻轻带出即可,切不可着意用力顿挫、翻提。
4.下折横。这种横画的结尼处是回锋向下带出牵丝,以与下一笔呼应。如图四“事”字首横。它的具体书写方法是:写横画至末端,因要与下一笔画相连,故在收笔时略顿后向左下行去,将锋带出。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3312649.jpg
5.相向横。这种横画的书写,主要是为了使字的结体能生动多变而改换其排列形式。上横采用下斜,下横则采取上扬的态势,使之在冲突中求得和谐。如图五“未”字两横。
6.并列横。一字中数横并列,在书写时要注意它们的长短、粗细、正斜等各种变化,不能写得一样,否则就会变成美术字而毫无生气。如图六“年”字的横画。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3421325.jpg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竖的写法。
《麓山寺碑》的竖画主要有以下几种:
1.垂霹竖。这是一种常用的竖,如图一中的“印”字之竖。其具体书写方法是:逆锋起笔,然后
中锋行笔,最后回锋收笔,状似垂露,要写得坚挺、厚实。
2.悬针竖。这是一种放锋收笔的竖,中锋一拓直下,状如悬针,如图二“仰”字右竖。其具体书写方法是:先逆锋向左上起笔,再折锋向右顿笔,接着中锋向下行笔,笔在运行的过程中慢慢提起,使出锋尖利。
3.短竖。其用笔与垂露竖相同,只是中间过程缩短,短而更显有力,如图三“所”字最后一竖。
4.弧竖。《麓山寺碑》中的竖绝大部分均采用这种写法。它是魏碑的写法,即在下截快收笔时由中锋转为侧锋,渐渐向右下角敛毫而出,如图四“师”字长竖。这种竖常常略向左弯,带点儿弧度,如拉开的弓一样有股张力,但不能弯软。
5.斜竖。此竖向左斜,其形似撇,但用力均匀,收笔处回锋,如图五“山”字中间一竖。
6.带锋竖。行书用笔,常欲流动畅活,因此,在竖画收笔时,其锋往往顺势挑出,以便映带下一笔画,如图六“将”字左边一竖。
7.多竖并列写法。一字之中如有多竖并列出现时,如不注意调节,最易刻板。因此要注意每竖均要有不同的写法,且竖与竖之间的关系也要注意变化,如呈相向还是相背之态,等等。如图七“佛”字。
此外,与横画一样,行书的竖在其起笔或收笔处也可以显露出呼应上、下笔画的痕迹,如图八“修”字左边两竖就是非常典型的。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356401.jpg
我们接着来看看撇的写法。
《麓山寺碑》的撇有曲撇、直撇、回锋撇、重头撇等多种写法。值得注意的是,在该碑中的撇,很少是直接提笔出锋的,而绝大多数则向左上带起,这样既可与下一笔画相呼应,又可与这一撇的主干部分构成回顾照拂之势。我们在临写时要注意分析、体会,多开动脑筋。
1.斜撇。这种撇画长而且斜,中锋行笔,运笔至收笔处不是直接出锋,而是要回锋,稍向左上带出,但不是很明显,而是要显得含蓄而矫健。如图一“会”字。
2.弧撇,如图二“如”字。其具体书写方法是:先向右上方逆锋起笔,折锋向右作顿,调锋向左下作弯势行笔,中间的弯度较大,至出锋处向左作大弧度的出锋。
3.竖撇。先起笔写竖,至三分之二处时则向左下提笔运行,最后渐提渐收。此撇应写得直而不僵,如图三“丈”字。
4.平撇。其势较平且短。具体书写方法是:先向右上逆锋起笔,再折锋向右下作顿,最后中锋用力向左下撇出。此撇常用于字的顶部,轻重应适当,其形较平,有利于字的稳定。如图四“重”字。
5.回锋撇。此撇与以上撇画不同的是,在收笔处不是提笔出锋,而是回锋收笔,有一种沉实感,
其运笔是由轻到重。如图五“不”字。
6.带钩撇。这种撇画与以上撇画不同的是,在收笔时不是提笔出锋,而有点像回锋撇,但比回锋撇带出的锋颖更靠上,这样与下一笔画形成牵丝引带的关系,给人以顾盼生情之感。如图六“天”字。重头撇。这种撇画隶意十足,是《麓山寺碑》笔画的一大特色。其书写方法是:先起笔写撇,至末端时重按后再带出。如图七“登”字。
8.并列撇。一字中有数撇并列,应注意其撇画的长短变化、角度变化、轻重变化等。如图八“律”字。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364286.jpg
我们现在主要看看捺的写法。
在(麓山寺碑》中,捺的写法是魏碑写法,即捺脚长而丰满、收笔不是提起向右上方“冒尖”,而是敛毫向右下方低垂,显得含蓄、稳重,不矜不躁,稳压阵脚。在该碑中,捺的书写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斜捺,如图一“人”字。其具体书写方法是:先向左上逆锋起笔,再向下折锋,然后调锋铺毫,再中锋向右下由轻渐重,顿后向右捺出,注意不要捺出笔锋。
2.平捺。此捺笔势虽平行,但一波三折仍应表达,行笔由轻至重,至捺脚处重按后再提笔平出,最后收笔回锋。如图二“追”字。
3.短捺,如图三“琳”字。其书写方法同斜捺,只是其形较短,短而省力,有让左之意,使字之结体放中有收。
4.反捺,也可称长点,它是为求变化而成。其具体书写方法是:先逆锋向左上起笔,接着调锋向下行笔,渐行渐按,最后回锋收笔。整个捺画要有一定的弧度。如图四“史”字。
5.弧捺,如图五“见”字。该笔本是竖弯钩,现用一捺表示。其具体书写方法是:顺锋起笔,接着向右平行,渐行渐按,至捺脚处重按后向右平出,注意出锋不宜太长太尖。
6.挑画。挑是自左下斜向右上并出锋的笔道,如图六“振”字左挑。其书写方法是:先逆锋向左上起笔,接着向右下作顿,然后引笔向右上直行,速度要越来越快,在运行的同时,将笔逐渐上提,令其顺势出锋。写这一笔画时,其斜度的大小和锋芒之所向,必须与右边的有关点画或局部相呼应。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3716375.jpg
最后我们来看看钩和折的写法。《麓山寺碑》中的钩有的是楷法,而有的是用行书方法来写的。其形态主要有以下几种:
1.竖钩。先作竖,应挺拔有力,至出钩处应侧锋铺毫,捻管挑出,出钩处应尖锐饱满,见棱见角。如图一“河”字。
2.竖弯钩。其具体写法是:先起笔写竖,且此竖应先向左顺势转折,调整到中锋后再作横,略顿后出钩上挑,要有力度。如图二“元”字。
3.弯钩。此钩写法有点儿同竖钩,不同的是其起笔处比较弯,要有一定的弧度,出钩时也是向左
推出,是外方内圆状。如图三“子”字。
4.横钩。先作横画,至末端向右下停顿,然后折锋向左下钩出。此钩应写得厚重、饱满。如图四
“崇”字。
5.卧钩。先顺锋起笔,而后再行笔向右作弧弯,笔力由轻到重,最后向左上钩出。此钩应前斜后平。如图五“心”字。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3743599.jpg
6.背抛钩,如图六“风”字。其具体书写方法是:先作斜横,要有一定的弧度,转折处作提按,然后向内凹直下,再作外弯,最后出钩上挑。此种钩弧度大,用笔宜灵活。
7.斜钩。先逆锋起笔,再由中锋由轻至重徐徐地作弧形下行,至出钩处向上钩出。此钩宜写得遒劲、舒展,弧度不能太大。如图七“或”字。
在《麓山寺碑》中,折的写法有以下几种:
1.方折。这是魏碑写法,即轻入重按上抵,再右下重顿,调锋回中,作弧下行。作此画须留意右下重顿后下行的弧画要重、浑,否则会使全字失衡。如图八“回”字。
2.圆折。这种折画有点儿似铁路钢轨转弯时的形态,行笔无顿挫,不停驻,捻管调锋直接转下即可。如图九“内”字。
3.竖折。先作竖,至转折处调锋,提按要轻,再作横画。此竖折应一笔完成。如图十“化”字。
雨悦
发表于 2006-11-9 21:03
怎样临写《勤礼碑》
勤礼碑》是唐颜真卿71岁时为曾祖父颜勤礼书写的神道碑。此碑笔力沉着内涵,结体宽博,雍容端正,笔势相向而多内蕴,给人以庄重浑厚之感。它既不像《多宝塔》那样方正谨严,秀丽俊雅,也不像《麻姑仙坛记》那样古拙中透露出几分霸气(夏长先语),是颜氏晚年楷书代表作之一。《勤礼碑》的结构特点,可概括如下:
1.横轻竖重,对比明显。汉字有许多字都是由横画、竖画,或者是以横竖画为主组成的。对于这些字,《勤礼碑》在结构处理上基本上是横轻竖重,对比鲜明,形式俊美,使人想起了主干粗壮,枝条细劲的苍松来。如“士”字。
2.以纵取势,内紧外松。《勤礼碑》体势多取纵势,这样每个字看上去很紧密,但通过字内部的穿插、揖让、避就、虚实等手法的运用,整个字形端庄、稳重,有一种庙堂之气。如“阙”字。
3.字形方正,豁达端庄。颜字改变了欹侧的结构,用较为端平的笔画写出。左右也基本对称,字呈方形。它吸收了古代篆隶书法,以正面取势,使人感到庄重正大,内涵宏伟。如“故”字。
4.雍容大度,宽博古荡。雍容大度,宽博古荡是颜体的艺术特色,也是其结构特点。圆笔中锋的笔法;并列两竖的相向,造成一种外拓的张力,有力度,动感强;捺画的厚重等都是形成这一特色的重要条件。如“四”字。
总之,《勤礼碑》还有其他特点,以上几点集中体现了雄伟端庄的风格,字字挺拨有力,气势逼人,是学颜的优良范本之一。
唐代的《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为其曾诅父颜勤礼立的墓碑,简称《勤礼碑》。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山东临沂,因此也有人说他是琅邪人。唐开元进土,任御史,因被杨国忠排斥,出任平原太守。安禄山叛乱时,颜起兵讨伐,被推为盟主。后入京,历官至史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国公。后人以其官名尊称“平
原”或“鲁公”。德宗时,李希烈叛乱,他受命前往劝谕,李希烈胁之降,不屈被害。
颜真卿自幼即爱好书法,常用黄土在墙上练字,曾受过张旭和徐浩的传授,又结合篆隶和魏碑的笔意,开创了自己的风格。他博学,工词章,善正、行、草书,用笔遒婉严整,字体刚健笃实。他和怀素论书法时说“写字应用折钗笔法”,就是用笔要像折金钗那样有力。《宣和书谱》说他的字“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铁,戈如发弩,干变万化,各具一体”。他的字体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唐以后的书家,不少人都临习过颜字。
《勤礼碑》系颜真卿撰文并书。书法苍劲有力,是他晚年的成熟之作。颜真卿一生写的
碑很多,都题有他当时历官的全部职衔,独此碑只题“曾孙鲁郡开国公”,这是他丢掉官职,
被贬为吉州司马期间写的。
此碑1922年在今西安社会路出土,螭首方座,高268厘米,宽92厘米。四面刻字,碑阳书字19行,阴书字20行,每行各38字。碑的左侧书字5行,每行37字。右侧的铭文已被磨去。1948年,《勤礼碑》被移存西安碑林。碑林中所藏颜碑,多因长期捶拓磨损,惟此碑出土晚,磨损少,字迹未失原来神韵,是不可多得的名碑。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13222520.jpg
《勤礼碑》拓片(局部)
—、《勤礼碑》的主要特点
《勤礼碑》是颜真卿的代表之作,“鸿文钜笔,阐发性灵”,不同凡响。唐以后的书家,不少人临习过此碑。下面就其运笔、结体等方面谈点儿浅见。
(一)正锋运笔,方圆兼得。颜书甚为古拙,讲究起笔“藏头”,中锋行笔,雄健有力,收笔“护尾”。颜真卿主张“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以及“折钗股”、“屋漏痕”等,强调的就是“中锋”和“圆劲有力”。如“折钗”,金钗折如弓,就比其挺直见力度。《勤礼碑》中笔画“化直为曲”,以增强点画的力度。如图一“事”、“等”、“文”、“敬”等字。《勤礼碑》讲究笔画圆劲,如横画收笔重按,钩和捺画先收后放。折笔处有时上耸出方,有时提笔暗转而呈圆肩,或者内方外圆等。总之,《勤礼碑》刚柔之气兼而有之,不愧“庄重沉雄”之作。女口图二“太”、“子”、“司”、“之”等字。
图一
图二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1327701.jpg
(二)主次分明,突出主笔。一是同—类笔画主笔厚重,即粗而繁(回折多转),次笔陪衬,轻而简(回折轻)。笔画有主有次,主次分明,给人以明快之感。例如图—“孙”、“神”、“书”、“并”字等。二是一个字中笔画间轻重反差较大,如横细竖粗、撇轻捺重等,图一例字都有此特点。三是多“部件”组成的字,疏重密轻,醒目可赏,如图二“徽”、“庶”、“敏”、“胜”字等。由于“宾主分明,主从有别”,使字显得瘦而劲健,肥而不笨。
(三)以拙为巧,神采艳发。对《勤礼碑》领悟较浅时,会诧异于颜字“笨拙”;随着学习的深入,会发现有“大智若愚”之感,可谓拙中有巧、古朴敦厚、老成持重、奥妙无穷。如图三“书”、“善”、“等”、“禄”字等。从宏观上说,颜字不拘小节,顿挫分明,结构宽博;从微观上讲,颜书独具匠心,灵活多变。例如每一字中之重复笔画,起笔、运笔、收笔几乎都不相同。就横竖画而言,其形态或方或圆,或尖或秃,走势或直或曲,有粗有细,有长有短,等等,巧妙至极,避免了雷同,显得质朴中透着秀气。
(四)集众之长,自成一格。颜真卿除了受过张旭和徐浩的传授外,还接受了褚遂良、王羲之以及篆书和魏碑的笔意。如“蚕头燕尾”不仅活用在捺法上,而且横画上也有体现,如图四“之”、“夫”、“后”、“自”字等,乍看是机到笔随,仔细观之即不难看出,颜字并非完全是他的独创,而是受到了众多书家的影响,他的好学由此可见一斑。他的字虽与众不同,但“反乎常而合乎道”,更加富有审美情趣。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14036971.jpg
图一
图二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14058135.jpg
图三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1419702.jpg
图四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14116495.jpg
图五
(五)宽舒圆满,雍容大度。《勤礼碑》除了厚重饱满的特点外,在结体上一反初唐楷书“字中收敛”之特点,以“平衡”为结体原则,体相称,势开张,字撑格,重心稳,貌端正。如图五“文”、“通”、“具”、“作”字等。总之,其结字对称平稳,笔势宽绰,大气磅礴,且宽博而不松散,神采丰足,实在令人叫绝。
《勤礼碑》是颜书的代表作,为历代书家所珍重,是人手学颜的好范本。—上述特点,仅属其主要的明显的特征,若拓宽观察角度仔细琢磨,肯定会有更多的发现。我们在实践中可不断研习,细心体会,深加领悟,力争笔到法随,入体得体。
二、《勤礼碑》点画的具体技法
前面介绍的是《勤礼碑》总体的外表特征。为了把握《勤礼碑》的内在规律,还必须掌握其点画的运笔方法,如藏露、中侧、提按、方圆、快慢、曲直、笔力等。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较准确地把握其具体特征,才能获得更大收获。现将《勤礼碑》中点画的书写技法简介如下:
(一)点,落笔“有藏有露”,转锋按笔铺毫,边行边提笔,回锋收笔。凡点必侧,锋有去有回。点的方向和形态变化虽多,但基本上可分为上轻下重、上重下轻、横点(以横代点)和出锋点四种。颜字之点,多如露珠欲滴,圆转幅度较大,形态厚实胜于别体。点的写法较多,能体现字的呼应和灵动,所以,在稳健的前提下,要注意连贯和照应。如图一“兆”、“簿”、“禄”、“无”字等。
(二)横,主要有长横、短横、尖头横(一头尖或两头尖)和燕尾横。书写时露锋顺入或藏锋逆入,有方有圆,中锋行笔,提笔回收(燕尾横收笔滞涩空回)。《勤礼碑》横画纤细,有时意到笔不到,似不经意,却形断意连,美观洒脱。如图二“频”、“真”、“博”、“自”字等,露锋不浮,藏锋不坠,短横多为凹横、直横和燕尾横,长横多为细腰状且向上拱曲,长横两端比短横略重些,其落点基本在一个水平线上,虽细却不软,瘦劲力足,颇具魅力。
(三)竖,主要有垂露竖、悬针竖、上尖竖、短竖和斜短竖等。竖比横粗,往往粗好多倍,对比明显。颜书之竖形似铁柱,有折钗之力。如图三“州”、“升”、“何”、“温”字等。垂露者,起笔、收笔、顿笔均比《多宝塔碑》轻。悬针者,行笔稳缓渐提,锋尖长而锐。上尖竖起笔轻。短竖和斜短竖起笔多弯头,收笔不作顿。短竖,虽短尤粗,力顶千钧。斜短竖,短而秀气,精巧而利落。《勤礼碑》的竖画多弓曲而见力度。如双竖并列,左竖细而短,右竖粗而长,多取相向合抱之势,临写时须控制速度,加重笔力。
(四)折,主要有两种。一是转折处提笔另起,右下顿笔出肩,高于横线,成斜棱角(有人称“复起冒尖”),如图四“唐”、“司”、“顺”、“,唱”字等,尤其是“司”中的“口”字,已断成四笔。二是横尾无提笔动作或轻提圆转,直接下按出肩,其斜线与横线夹角大,肩头低于横线,内方外圆,饶有情趣。例如图五“同”、“日”、“国”、“尹”字等。其他折法也不难,只要将出肩大小及斜度随着笔画的方向、位置变化而变化就行了。《勤礼碑》有的折笔“随意”断离,实在令人诧异,然而细细揣摩即可感到它的高古和雄逸之气。另外,左右短折也属其特殊笔画,写到折处圆转顺势成形,如图六“开”、“门”、“四”、“陵”字等。这样,使颜字避免了雕琢之迹,增加一灵动之感。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14220945.jpg
雨悦
发表于 2006-11-9 21:04
怎样临习《宣示表》
一,钟繇与《宣示表》
钟繇(151—230),字元常,世称“钟太傅”,颍川长社 (今河南长葛东人),三国魏著名书法家。他所处的正是隶楷错变的时代,正如元袁裒《总论书家》所谓:“汉魏以降,书虽不同,大抵皆有分隶余风,故其体质高古。”因此在他的真书中也带有浓厚的隶意。他的小楷体势微扁,行间茂密,点画厚重,笔法清劲,醇古简静,富有一种自然质朴的意味。唐朝张怀瓘《书断》评曰:“真书古雅,道合神明,则元常第一。”又云:“元常真书绝妙,乃过于师,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钟繇在书法上是下过苦功的,尝自称:“吾精思书学三十年,坐与入语,以指就座边数步之地书之,卧则书于寝具,具为之穿。”可见其矢志专一的学习态度。有一次,他在当时一个著名书家韦诞家中看见一篇蔡邕论笔法的文章,苦求不得,至于捶胸吐血,曹操即以五灵丹救之。及诞死后,繇阴发其冢,始得之,书遂大进,可见他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其传世书作《贺捷表》、《宣示表》、《荐季直表》、《力命表》等,都是早期楷书的杰出代表。
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宣示表》只有刻本,一般论者部认为是根据王羲之临本摹刻,始见于宋《淳化阁帖》,共 18行。后世阁帖、单本多有翻刻,应以宋刻宋拓本为佳。此帖较钟繇其他作品,无论在笔法或结体上,都更显出一种较为成熟的楷书体态和气息,点画遒劲而显朴茂,字体宽博而多扁方,充分表现了魏晋时代正走向成熟的楷书的艺术特征。此帖风格直接影响了二王小楷面貌的形成 (从《黄庭经》、《乐毅论》,《洛神赋十三行》等就可看出),进而影响到元、明、清三代的小楷创作,如赵孟俯、文徵明、王宠、黄道周等。更具历史意义的是,此帖所具备的点画法则、结体规律等影响和促进了楷书高峰——唐楷的到来。因此,钟繇《宣示表》可以说是楷书艺术的鼻祖。
——摘自《中国书画报》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1348303.jpg
《宣示表》拓片(局部)
二、临习《宣示表》应注意的几点
《宣示表》用笔沉实古朴,虚和简净,充溢着——种恬淡安详的气氛。该帖字形偏扁,长横居多,因此,首先要求执笔方法要正确,即执笔宜浅,当以指端贴管,因为指端处感觉灵敏。执笔浅则掌自然虚,掌虚则运动适意,无窒碍之势。南唐李后主所提出的“拨镫法”,历代书家各有不同的解释,有的人理解为善于骑马的人,当以足尖踏马镫,浅则易出入;有的人理解为拨镫即古人用指尖持小棒挑拨灯芯,比喻浅执之法;有的人理解为由于浅执笔时,虎口间状如马镫。这几种解释尽管不同,但都是说执笔要浅,浅则易于转动。否则,若执笔过深,则掌势必不能虚,指深掌实,运笔时就不能自如地回旋进退,容易导致气机窒滞、调运不灵的毛病。但也不能过低,因为执笔越低,笔头的活动空间越小,特别是在写长横时就自然会受到影响。用力不可太紧,也不可太松,宜适中。太紧则用笔易于僵硬,太松则点画易靡弱。故执笔当用“软硬劲”,紧而不死,松而不脱,不宽不猛,有中称之道乃佳。赵宦光在《寒山帚谈》中说道:“握管太紧则力止于管而不及毫,且反使笔不灵动,又安能指挥如意哉!”故苏轼提出把笔虽无定法,但须心欲其虚而宽,只有虚而宽,才能运转自如。
其次,书写时要注意腕宜平、掌宜竖。腕平掌竖则锋容易正,锋正则四面势全。但在运笔时又不是永远与纸面保持垂直之状而平行运。动,当以直为圆心,笔管随着笔势的往来,前后左右,翻腾起倒,惟意所使,及收笔时,端若引绳,终则持之以正,笔势自然圆活。
第三,要注意该帖有些字的正确笔顺。笔顺正确是写好该帖的重要条件。如图一“所”字,正确的书写顺序是第二笔和第三笔先写两个短竖,然后再写两竖之间的挑笔,这样在行笔走势上就可以和右边的撇折横连起来,从而体现笔画之间的呼应。还有如图二“弃”字中间的“世”,正确的书写顺序是先写长横,再依次写三个竖,最后写下边的短横。图三“献”字左边开始部分的正确笔顺是先写横,再写横钩,再依次写竖、横、横,再写撇,然后写下面的部分。再如繁写的“门”字,其正确的书写顺序是:先写左边竖、横折、中间短横,再写提,然后是右边,先写竖折横(图四“闻”字此笔已断成两笔),往上依次写横、横折钩。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1418954.jpg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以上是临写《宣示表》所要注意的。实际上要能真正地写好该帖,首要一点是认真读帖,要多写多体味。开始是有意识的、被动的,迨至纯熟至极,则气自和,势自贯,臂自活,腕自灵,指自凝,笔自端,气贯十指,集中一点,及至此时,便无思虑,只凭自己的一种感觉在写了。
——摘自《中国书画报》
下面我们来看横画与竖画的写法。
横画又称为“勒”。所谓“勒”有愈收愈紧之意,发笔时要逆入,收笔时要回顾,行笔时要意有所颐,逆势涩进。《禁经》中所谓“画如长锥界石”,喻行笔不可太光滑浮薄。《宣示表》中的横画有长横、左尖横、右尖横、点状横等。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159934.jpg
1.长横。其写法是先轻锋逆人,重顿后向右徐徐行笔,此时用笔稍轻,至收笔时宜轻提、略顿、疾收。如图一“不”字首笔。
2.左尖横。如图二“二”字的尖横。其书写方法是尖锋入纸,顺势落笔后即借力于上,将笔杆向右前方倾倒而右行,至收笔时稍用力向右卜顿挫—下,然后迅速反折收之。
3.右尖横。其起笔如同长横,只是在运笔过程中逐渐提笔,最后出锋,呈左粗右细之状。如图三“示”字上横。
4.点状横。如图四“睨”字右部分中间的右横,原本是一短横画,这里用一点代替,使整个字显得灵动、富有生气。
5.垂露竖。其写法是藏锋逆入,然后迅速向右作一横落点,调锋向下行笔,至收笔时向左上略提,然后反折向上藏锋收笔。如图五“外”字的长竖。
6.悬针竖。其起笔如垂露竖,行笔至三分之二处时,边行边提,至出锋时迅速于空中作收势。其收笔处当尖锐饱满。如图六“则”字的末笔。
7.上尖竖。其写法是尖锋入纸后向下行笔,至收笔处将锋向左上略提、轻顿,然后反折收之。如图七“信”字左竖。此类竖在该帖中用得较多,这也是它的一大特色。
8.短撇竖。其写法是藏锋逆势入笔,略顿后向左下方撇出,笔势斜且略有弧度。如图八“而”字右下的短撇竖。
古人遗留下来的这些方块字,多由一些横梁竖柱搭接而成,故横竖笔画较多,似乎横画尤多。古人把横喻为“千里阵云”,把竖比作“万岁枯藤”,赋予这极简单的笔道以万千气象。钟繇凭借他那千钧腕力和万千灵感,把一个个横竖笔画写得筋骨健壮,纵横有象。它们或长或短、或粗或细、或俯仰或向背、或曲直或斜正,有悬针有垂露、有方圆有虚实、有应上有带下、有敛缩有展伸,真是变化多端,令人回味无穷。
——摘自《中国书画报》
下面我们来看撇捺的写法。
撇画与捺画犹如人之四肢、鸟之双翅,决定着字的神态与动势。《宣示表》中撇捺的写法可谓丰富多样。
1.长撇。此画古人称之为“掠”,柳宗元《八法颂》说:“掠左出而锋轻。”由是可知长撇—笔之中有轻重粗细的变十仁,富有节奏感。由于其收笔时势微曲而末锋飞;起,故有回顾之势,,如图一“念”字首笔,其具体书写方法是,起笔宜轻,藏锋逆入,略提后向右下作—轻点,然后调锋向左下运行,山轻渐重,自然向左下撇出,注意要力送笔端。
2.长曲撇,如图二“有”字之撇。起笔写法同上,只是其形中部要微带曲势,整个笔画要有弹性。
3.回锋撇。其写法是轻锋逆入,作点后将锋调中,疾势下掠,至收笔处则将锋微微向左上挑出,有回顾之势,注意要含蓄。如图三“度”字的回锋撇。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1552534.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169664.jpg
4.短撇。古人称之为“啄”法,如鸟之啄物,锐而且速,喻其用笔当迅捷、爽利、明快,如图四“委”字上撇。其具体写法是,轻锋向右上逆入,然后迅速向右下切入作一斜直落点,再调锋向左下用力撇出,出锋时要尖锐饱满有力。
下面是捺画的写法。
1.斜捺。作捺之法,一波三折,势宜开张。李溥光《雪庵八法》中说:“险横三过,而开揭其势力。”行笔宜抑扬顿挫,不徐不疾,从容不迫。收笔时应将笔锋收归画中。如图五“反”字的末笔。其书写方法是轻入笔,向右下快速行笔,至陕收笔处稍顿后向右出锋。此捺宜轻盈秀气。
2.短捺。短捺形同斜捺,只是较短,且较粗壮。如图六“休”字末笔。
3.平捺,如图七“之”字末笔。其具体写法是先向左下逆入,略提,再向右下行笔,逐渐加重用力,使笔毫斜铺展开,至卜折角时,须借力向卜,稍一顿驻,然后边走边提,至出锋时迅速于空中作收势。
4.反捺。其写法是尖锋入纸,再向右下行笔,渐行渐按,至收笔时稍顿后反折回锋收笔。如图八“表”字的反捺。
——摘自《中国书画报》
挑画,古人称之为“策”,即以鞭子策物,用力在策本,得力在策末。书写时应注意侧锋点入,锋尖上仰,带偏侧之势。运笔时当边走边顿挫,边挫边提,至收笔时,锋已收归画中。故行笔不宜太快,快则势必形成偏锋浮薄之弊。具体书写方法是先朝左下轻锋逆入,略提,再向右下切入作点,然后向右上逐步顿挫,边走边提,至出锋时迅速于空中作收势。如图—“择”字之挑画。
关于竖钩的写法,陈思《八法洋说》中说:“须蹲锋得势而出,出则暗收。”所谓“蹲锋”,即出钩之前稍向下做一快速的按笔动作,如人跳高时跃起前的半蹲动作一样。所谓“得势而出”,即指蹲锋后在恰到好处时迅速出钩,不可迟疑,若伫思稍息则神纵不坠矣。如图二“可”字竖钩,其具体写法是先写竖,至出钩时蹲锋借势向左上钩出,须自然、尖锐、饱满而有棱角。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1647158.jpg
横钩的具体书写方法思稍息则神纵不坠矣。如图二“可”字竖钩,其具体写法是先写竖,至出钩时蹲锋借势向左上钩出,须自然、尖锐、饱满而有棱角。
横钩的具体书写方法是,先写横画,至出钩前先向右下作点,再轻提笔锋,中后向左下钩出,钩应对准字心。如图三“宜”字的横钩。
戈钩的写法是先逆锋向左上作点,调锋后引笔下行,同时笔杆渐向左前微倾,至收笔时蹲锋得势而出。如图四“武”字的戈钩。
浮鹅钩的写法是先向上逆锋起笔作点,调锋后引笔下行,至转角时提笔中锋而过,宜自然圆润有力,再向右运笔,至出钩前蹲锋,得势后稍作顿挫向上推出,要力送锋尖。如图五“也”字的浮鹅钩。
卧钩,如图六“思”字下部的钩画。其书写方法是,先轻锋入纸,向右下转笔,并逐渐加重笔力,至出钩前向右下蹲锋,得势后钩出。
折画是两种笔画的交接。折应写得方劲雄强。如图七“旦”字的折画,其写法是先写横,至折角时,用腕微向右上方翻动,将锋提至横画的右上角,然后迅速于纸面上侧势—翻,使锋面由阴面翻到阳面。翻笔时锋尖于纸上作暗圈,动作要爽利快捷轻灵。翻笔实际上就是使横竖二笔吻合得自然,以不露痕迹为上。小楷的折法,其整个动作是极其微小的,动作也是在极短的一瞬间完成,有时完全只是凭自己手腕中的一种感觉。同时,小楷的折法不可太显露棱角,宜含蓄一些。《宣示表》中的折有直折而下,如图八“同”字,也有倾斜的,书写时应注意笔势。
——摘自《中国书画报》
五、《宣示表》的章法特征
《宣示表》在章法上的独特性也使得它与其他作品拉开了距离。在隶书中奉为规律的“纵成行,横有列”,在该帖里已变成—厂“纵有行,横无列”。在《贺捷表》、《荐季直表》等帖中,字与字之间还有着较大的距离,而在这里已是字距几乎消除,上一字与下一字之间因势生形、因形生姿,在纵向上显得格外茂密,全篇上也避免了“平直相似,状若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因而有—种质朴自然之美。这也正是明、清两代颇耗“功夫”的“馆阁体”终不及之的重要原因。总之,学写小楷,因力在于指腕之间,故不必—定要高悬手腕,因为
小楷每字亦只二三分见方,笔势有限。另一方面,小楷沉着端重,用笔精致细腻,要悬肘作字,于初学者来说,实在难于控制和驾驭,故初学小楷,不宜高悬手腕。一般可采用提腕的方法,即肘着桌面,虚提其腕,与桌面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这样既能有效地控制和驾驭手中之笔,又能使腕部圆活地转动,笔力和笔势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完)
——摘自《中国书画报》
雨悦
发表于 2006-11-9 21:05
怎样临习《张迁碑》
一、《张迁碑》简介
《张迁碑》,全称《汉故城长荡阴令君表颂》,亦称《张迁表颂》。明初出土,,先置于乐平州学,建国初移置于山东东平县政府院内,1965年再迁至泰安岱庙,后又能移至贶殿东郎之历代碑刻展室内。是碑刻于东汉灵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二月,纵317厘米,横107厘米。凡15行,行42字。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14622706.jpg
有碑额书“汉故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12字,书体意在篆隶之间又能有意曲屈,似汉印之缪篆。12字分两行而无列,布局紧密大小错落,浑然一体,或挪让、或盘曲、或长短、刚健有力,实为额中之妙品。碑主人张迁,字公方,陈留己吾(今河南宁陵境内)人,曾任城(今河南洛阳市西北)长,迁荡阴(今河南汤阴县)令。故吏韦萌等为追念其功德,刊石立表以纪之。碑阴三列,上两列各19行,下列3行,刻有捐钱人题名和钱数。最早著录此帮的是明都穆《金薤琳琅》。清初顾炎武《金石文字记》疑其为后为摹刻。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刻碑书风朴茂端直,非汉人不能为,再加上自然剥落的痕迹,更非人为,帮为原刻。1973年出圭的《鲜于璜碑》与此碑风格相近,而《鲜于璜碑》早《张迁碑》21年,二者均为汉隶中方笔之典型。
《张迁碑》流行的有明拓本、清拓本、影印本和翻刻本。明拓本为最早版本,而又以其第八行“东里润色”四字完好的故宫博物院藏本为最佳称“东里润色”本。
二、《张迁碑》用笔以方为主,是汉隶中方笔的典型代表。其笔画厚重质朴,骨力劲健,再加上篆籀笔意的运用,使其古拙中有一股雄秀之气。其结体常于平稳中见奇崛,静中寓动,错综而富于变化。初看此碑似有笨拙之感然细细咀嚼,则会领略出其体态变化多端、疏密得体、错落有致、方圆兼备的在巧拙之妙。特别是碑阴之字,似不经意,但其意态上的雄健高古之气尤为明显。明代孙退谷《庚子销夏记》评其书云:“书法方整尔雅,汉石中不多见者。”清郭沿先则称此碑为“是碑为冠”(《芳坚馆题跋》)。
下面将具体从用宅和结体上阐述《张迁碑》高古、朴拙的风格特点。
一、《张迁砷》的用笔特点
《张迁砷》用宅以方为主,然它的方中寓圆之趣,又是其他汉碑所不及的。其行宅涩劲,富于篆意而又不失灵动。
第一、点的用笔方法
姜夔《续书谱》中说:“一点者,欲其与画相应;两点者,欲自相应;三点者,必一点起、一点带、一点应;四点者,一点起,两点带、一点应。”《张迁碑》中的点,除映带自然、顾盼生姿外,还有方严峻利、圆融浑厚之美,其形态或卷屈、或平伸,或翘首、或俯视,可谓极尽变化。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1479470.jpg
1.顶点。在《张迁碑》中,顶点各有不同。如图一中“京”字顶点凌空,有鸟瞰世界之感,呼之欲出;“帝”字顶点以小横为之,以加强字的横势;“高”、“方”等字,顶点牢牢搭在横上,有融为一体之感;而图二中“文”字的顶点,又大又侧,坠石之感特强 (底部撇捺交叉,则稳如磐石)。“本”字的顶点与横似连还断,斜侧生姿,再加上与横坚的西己合,足见其高占方峻中的闭情逸趣。
《张迁砷》顶点的用笔有方有圆,而以方宅居多;有正有侧,而以侧居多。用方笔者,其下多以圆笔辅之;而用圆笔者.其下必以方笔辅之:如图一巾“方”字顶点用方笔,其下的横折弯钩则用圆笔;图二中“字”的顶点用圆笔,其
下横折和子部门磺折撇均用方笔。首点侧者,其下梢正,如“文”字;首点正者,其下多侧,如“家”字:
2.横两点、《张迁碑》中的横两点有几种类型。①相向型。此类较多,左右两点在大小、方圆、映带等方面各有不同,如图三中“善”字两点,左圆右方、左小右大,且距离较大,开合变化较小;“幕”字的两点则左方右圆,左大右小,上开下台明显,朴实厚重,与整体风格相协调;“对”、“尚”等字的左右两点,不仅有大小、方圆之变,同时又相互呼应,顾盼生姿。②相背型。如图四“棠”、“兴”等字的下两点,一个向左,一个向右,在竖的两侧或在横下,虽相背斜立,但亦能蓄势凝练,亦有遥相呼应之感,且有方圆的变化;“性”字的右点则以短竖为之,略早向左下;倾斜之势,以示呼应。③同向型。两点基木同向出锋,但笔断意连,高低有别。如“恭”字的下两点,左点向右上出锋,右点向右下出锋,彼此意志相连。
横的用笔方法
《张迁碑》中横的处理,世富于变化。起笔有方圆、轻重之别,收笔有回锋、日锋之变,行笔有的平稳安详,有的轻盈活泼,横势有平有斜。特别是笔画多横的宁,更是变化丰富。如图一中“君”字的一长横,方势逆起,转锋(一般是拇指向内食指、中指向外稍捻笔管,配以手腕徜向右翻来凋正笔锋)后向右涩行,至“燕尼处用力高挑而出锋,横势虽平,但亦厚重朴拙,出锋潇洒。如图一中前一个“之”字下部的横,亦逆锋方起,蓄势调锋向右涩行,但梢显轻盈,提按有致,“燕尼”则极重,牢牢地托起—上部,且横势尢低右高,在乎正中显欹侧变化之势。有时字这—横的起笔又较轻,收笔重出锋,对比鲜明,如图一中后一个“之”字。字的横㈩笔灵动多姿;图二巾“其”字的长横,圆起,出锋收笔;“寸”字右部的三横,第一横方起,收笔回锋,呈下弧势,第二横圆起回收,呈平势,第三横方起]笔,“燕尾”出锋,呈上弧势。“行”字的两横更是富于变化:第一横圆起向右上厂宅,力渐重,后向右上梢提,力渐轻,收宅回锋;而第二横则方起,向右梢偏下涩行,至尾处用力较人,向右上尽力枱头山锋,打破了两横的均平之势。有些短横则是或平或斜,或粗或细,如“八”字的横画。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14834922.jpg
竖的用笔方法
《张迁碑》中的竖,起笔有方圆的变化,方多圆少,中锋涩进行宅,有提按的灵动变化,竖势有直侧的变化。如图三“之”字的竖,逆锋方起笔,调锋(一般是拇指向外,食指、中指向内梢捻笔管,手腕梢向上弓,以凋正笔锋)后向下直而涩行。“九”的竖(《张迁碑》中“九”字的撇作竖处理)逆锋方起笔,调锋后用力向下涩行,宅势渐重,回锋收宅。“上”字的竖则逆锋圆起宅,向下涩行。“辅”的两长竖行宅中均有明显的提按变化,轻灵活泼。图四巾“东”宇的中竖,曲而不显怯弱;“外”的竖向左下倾斜;“干”字的竖向右下倾斜;”喋”的下竖向左下行笔,带有一定的弧势。还有更多短竖的不同变化,这些大大丰富了《张迁碑》竖的内涵,显示出独具匠心的艺术特色。临习寸宜细致观察体会,认识这些变化,再付诸宅墨。其实任何一个笔画,都没有固定的形状,其长短、粗细,正侧、方圆应随字势而巧妙变化,万不能干篇一律。只有在此基础上认真体味汉碑,才能享受其无穷变化的奥妙之趣。
撇的用笔方法
撇在《张迁碑》中有方圆、长短、曲直和平斜的变化,回锋收笔。如图一“令”字的撇长
且稍带弧势,起笔逆锋圆势,调锋后(一般是拇指向外,中指、食指向内稍捻笔管,手腕向
左下稍翻,调正笔锋)向左下弧势涩行,收笔回锋。“夫”字的撇长而曲势较大,方势起笔,
顺锋向左下用力行笔,回锋收笔。“才”字的撇短而细直,略取横势。“周”字的撇竖直而收
笔处稍曲。
捺的用笔方法
《张迁碑》中的捺有大小、平斜、曲直、方圆之分,起笔多逆锋蓄势,有方有圆,行笔涩进,收笔用力,出锋劲逸,有时含蓄凝重。如图二“更”字长捺斜而稍直,出锋劲健。其写法是逆锋方起笔,调锋后(一般是拇指向外,食指、中指向内稍捻笔管,手腕稍向左上弓,以调正笔钧锋)向右下涩进,至“燕尾”处,驻笔蓄势,拇指渐向内,食指、中指渐向外稍捻笔管,手腕稍向右上翻转,后再用力出锋。
第六、折的用笔方法
《张迁碑》中的折画,多数为方势直转,用笔斩钉截铁,雄强有力。如图二中“君”字的折,横至折处,蓄势转笔(拇指稍向外,食指、中指稍向内捻笔管)直切而下,劲健而有力。而“负”字的折则横至折处,稍提笔向上,调锋后再向下运行,既有方势,又有圆意。“之”的竖折,有意圆转(亦需指腕配合),以示变化。
《张长迁碑》的结字特点
《张迁碑》的结体变化丰富,平中寓险,似欹反正。展玩全碑,洋洋洒洒数百字,平正者
极少:或上密重而下疏轻,似重心不稳而以雄强之笔力、巧妙之笔画化险为夷;或左右敛放自如、高低错落有致;或斜正相生,稳中求变,险象环生……现就不同结构重点举例加以简述。
独体字。独体字的笔画往往较少,但长短、方圆、粗细、斜正等变化丰富,无板滞感
有活泼气,是《张迁碑》的特点。如图三“之”字,中竖方笔,左右两折有圆有方,底横富于变化;“云”字,主横粗重,“蚕头燕尾”十足,三角之状,尤其稳固而又有势;“少”字,中间短竖直而富于变化,两侧点相呼应,其下一撇虽斜势亦安然平托;“月”字两竖均有向内之势,然中横平直,左竖撇低些,使字余斗中寓正,颇具匠心;图四“人”字撇短粗而稍直,一长捺有力向右下出之,一收一放,动感十足;“八”字撇捺浑穆,起笔稍轻,稳重中透出一股活泼之气;“上”字虽下横出锋较重,但上短横不短,使字既平稳又得体;“王”字中竖稍呈右弧,而三横之势各有变化,特别是第三横,左缩而右伸,整个字古雅之中透出一股灵动之情趣。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14922529.jpg
上下结构。《张迁碑》中上下结构的字,或上下疏密有别,收放有度,或通过横、竖势
的变化以求古拙中的灵动。图一中“墅”、“犁”字,下疏展而上紧密,横势较大,古拙之气
跃然纸上。“双”字更是上不透风,下可走马。“幕”字亦独具匠心,上半部几乎占据了整个空间,长横极力伸展且有斜势,“巾”部小而斜,富有动感。图二中“策”字除疏密外,横、竖之势变化也很明显。“帝”字长横伸展,下部的竖势笔画斜而参差,又统领在长横之下,打破板滞局面。“节”字右下部的竖有意倾斜,充满了动感而又不失平稳。“贺”字的处理,颇有意味,上敛下放,但就上部本身的“加”而言,又横向舒展,高低错落,同一结构,敛中有放,实为巧妙之举。图三中“棠”字的处理,虽敛放不明显,但欹斜得势,自然而洒脱。“景”字横、竖势的不同处理,更是稚拙可爱,令人拍手称妙。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15027435.jpg
左右结构。《张迁碑》中左右结构的宇,其明显表现是:敛放自如,参差错落,奇正相生。图三中的“缪”字敛左放右,整个字显得浑朴而又空灵,其左下之空和右部长撇、长捺,再加上竖势的变化,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张”字的“弓”部动感十足,再加上右部横的变化、竖钩和捺短缩的匠心处理,更给人以活泼而又浑厚之感。图四中“仲”字左轻右重,右竖粗而向左下倾斜,平衡了左部的轻和“中”部的左粗竖,古拙之气顿生。“外”字大胆造险而又浑然天成,大巧若拙,在《张迁碑》中甚为显眼。其右部竖高出左部,短粗而又向左下倾斜,右点化为横捺稍向下靠,粗而有力,牢牢地平衡了字势,整体上又险中有险。“行”字右部虽放,但上下均比左部内缩,斜势粗重的横波,如没有一短粗之竖支撑,实难具生命,而其竖若稍长,则流于板滞也。“勋”字左高右低,上宽下窄,下部左点和右横折弯钩稳住了全字,使字不至于左歪右倒而散架。
包围结构。包围式结构的处理,在《张迁碑》中,除外框的变化以外,其被包围的内容亦灵动多姿、疏密有致。图一中“周”宇,右竖曲而有力,收笔亦千脆利落,中横夸张变形,其下之“口”虽稍侧但稳健。“国”字四面包围,但两竖相向而立,均有斜势,内部之“或”虽朴茂但也有空白处,可谓朴茂中见空灵。“旬”字整体有向右下倾斜之势,但曲而有力的横折钩,使中间的“闩”像镶上的明珠一样夺目动人。“间”字左竖撇曲而灵动,右竖斜而朴拙,左右形成鲜明对比,而又在对称中求变化,中间的“日”纯取斜势,以呼应左右的欹侧之势,整个字斜而不倒,耐人寻味。《张迁碑》“辶”的写法,也显现出空灵与厚重的浑然一体,再加上被包围的内容疏密、方圆的处理,使字之神态跃然纸上。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15111557.jpg
同字异形。《张迁碑》中相同的字较多,但几乎无一在用笔、结字—仁不精心安排,或方圆、或粗细、或欹侧,或有出锋藏锋之别,或有同旁异形之变,极尽变化,如图二中“其”、“万”等。这正如《兰亭序》中的“之”字一样,变化中有统一协调,浑然天戎,趣味无限。
总之,《张迁碑》是汉碑中的名品,它的用笔、结体的变化,给后世的隶书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其外在的朴茂浑厚的特点,固然是由于用笔,结休所决定的,但同时掺入的圆和之笔,使雄强的力势之中不失圆润,而其变化多姿的外在特征又是牢牢地建立在平实稳健基础之上的,即险绝中寓平正和稳健。再者其采用篆书笔意,刚柔相济,故使学隶者不宜直接人手,只有具一定的汉碑的基础后,才可涉猎此碑。在学习中,如能对其用笔、结体的变化规律加以认真领悟,必将收获丰厚。相信朝临暮读之后,读者对此碑定会“一日有一日之境界”。
雨悦
发表于 2006-11-9 21:06
怎样临习《曹全碑》
《曹全碑》中的钩画,各有其独特的形态。有的钩画类似撇画,有的钩画近似捺画,有的钩画宛如点,有的则省略其钩头,真是千姿百态,变化多端。具体的钩画主要有以下几种: (1)竖钩,如图一“扶”字左部的竖钩。具体写法是,藏锋逆入直下,过半后渐向左送,至将尽处上引,回锋收束。
(2)撇钩。隶书的钩总的来看,其钩形向左,类似于隶书中撇的写法,如图二“宁”字的撇钩。其写法是,起笔藏锋写竖,转弯处提笔,稍顿后折锋略方,笔锋向左铺毫,逆势向下稍弧,收笔方切,宜写得粗壮结实。
(3)横钩。其写法是,先写横画,至末端提笔离纸,顺势向上回锋入纸,转锋略向左下行,最后提锋收笔,形微尖。《曹全碑》中这一钩画的写法一般分为两笔完成,但宜写得形断意连,如图三“宗”。“室”等字。
(4)捺钩。楷书中的戈钩、竖弯钩、背抛钩、心钩等在隶书中向右弯,形状、用笔形同捺挑,故也叫捺钩。如图四“民”字,长钩开张,统领全字。其写法是,逆锋向上稍驻入纸后向右下行,过半后渐按,至下三分之一处重卧后平拖,露锋送出。“完”字的竖弯钩,起笔方折,行笔兼行兼提,至换向处笔已离纸,再轻驻轻入,向右下渐按,至收笔处渐重,平拖右上出锋,使之意态悠远。再如“风”字的背抛钩。其横画略弧,至尽头渐提,转折稍顿,随即斜向下行,行笔至中稍提,再转向右下铺毫,由按渐提,收笔含蓄。
总之,隶书中的钩画有两类,即左向钩和右向钩。左向钩尽管有长短变化,尚有钩的意味。而右向钩则形似捺画,两者常混淆,不易辨识。在《曹全碑》中,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右向钩在运笔的过程中还有明显的变化:要么在笔画中部略有凹陷,宛如一叶扁舟;要么中部较平直或微上拱,有一波三折之态,这样,就变成了楷书中的捺画或心钩等笔画。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2947585.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2102745.jpg
图一
图三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21014644.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21030809.jpg
图二
图四
《曹全碑》中撇画有主副之分。主笔撇画如直撇、斜撇等皆为隶书的经典之笔。副笔摘画一般不作大的发挥变化。同时一字中若有多撇组织在一起时,则其主次变化不太明显,其倾斜方向、角度大致也相近,有一种秩序感。具体写法如下所示:
(1)斜撇。这种撇画已初具楷书撇的雏形,但在汉碑隶书中应用不多,如图一“功”字的撇画。其书写方法是,逆锋起笔稍驻,回中后顺势向左下行,宜用侧笔中锋,笔尖靠左,笔身右倾,行笔宜慢,取涩势,渐提收笔,力送锋尖,可避免瘦弱轻浮之感。
(2)直撇。如图二“易”字首撇。其具体书写方法是,一驻入纸后左下斜送,至尽处一驻即起。临习此画时注意起收笔宜缓,而行笔宜疾,务求敏捷挺劲,如迟疑犹豫则易失之弱。
(3)钩形撇。其写法是藏锋逆入,稍驻后向左下行笔,至尽处笔锋稍挫,扭锋向上,其收笔可出锋、可回锋,钩或大或大小。这种撇画在行笔中间往往笔锋要作一定提按及笔向改变,因此形态有一波三折的起伏感,且劲健有力,如春风摆杨柳,似出水芙蓉花。此画不能写得太畅,畅则乏力,如图三“开”、“右”等字的钩形撇。
(4)短平撇。其写法是藏锋逆入后稍驻,中锋向左缓行缓提,最后朝左露锋平出,撇尾尖圆,笔力内含,如图四“重”字首撇。
(5)竖向撇。如图五“咸”字的第二撇,它在形态、方向上已没有撇的原形,状如短竖。其起笔与其他撇相似,只是行笔时应注意竖直匀速下行,收笔可出锋亦可回锋。
(6)方尾撇。如图六“德”、“收”等字的方尾摘。这种撇画是隶书点画中较明显的特征,其收笔处呈方形。这种撇在该碑中应用较多,也较难写,故在临写时应多体会。具体写法是,逆锋起笔后向左下徐按徐行,至中段左送,收束处上提右驻呈方形。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21155750.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2124625.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21211693.jpg
图一
图二
图三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21247857.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21239885.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21231735.jpg
图四
图五
图六
挑画是从左下向右上挑起的笔画,用力由重而轻,力贯始终。在隶书中挑画较短,起笔向左下逆入,略顿,随即转锋向右上行.缓行缓提,行笔不宜快,收笔敛锋提起,要有险劲之势。如图一“政”字的挑画。应注意的是,挑画形态单一,其变化主要在粗细、弧直、平斜之中,但要有短箭上弩、千钧待发之姿。
折画是两种笔画交接的拐角,是两种笔画的组合。它的写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横折。如图二“石”字的横折笔画,是横与竖的拼接,分两笔完成。先藏锋逆入写横画,再向右缓行,至转折处笔画另起,藏锋逆入,向下写竖,最后缓缓提锋收笔。写这类折画时手腕翻转要活,衔接宜自然,写竖画时抬笔不能过高,以免出现“耸肩”的败笔。再有一种横折是在折处不重新起笔,而是提笔顺势向上再向下行笔。这种折画的横画上弧,竖画或外弧或内弧,自然而有生态。如图三“竟”字的横折。
(2)椭圆折。这种折必须注意在由横画折向竖画时,采用转法,转折处圆匀不留折痕,一笔而成。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其实在转弯处仍有微小的提按调锋动作,如图四“朐”字的第二笔折画。对此,临习时千万要仔细分析、观察。
(3)竖折。如图五“世”字的竖折,是由竖画和横画组成的折画。具体写法是,先藏锋起笔写竖画,至转折处略提锋换向,笔锋稍驻再问右行,在转折处要写得方峻利落。这种折画在此碑中的穿插运用,使《曹全碑》在秀丽之中增添了几分遒劲。
(4)横折撇。这是横画与撇画组合而成的,如图六“反”字的横折撇。具体写法是,先藏锋逆入写横画,至换向处稍驻,然后向左下写撇。但在写图七“服”字的这一笔画时应注意是先驻落笔后向左挑行,离纸重入换向,顺势横入再换向左下送去。写此折回时务求点画轻盈灵动。
(5)横折折撇,如图八“乃”字的横折折撇。先藏锋逆入起笔后即作上弧缓行,至换向处右下驻,顺势左下行,再换向,硬转后作有弧,再圆转向左下缓缓写出,注意要写得厚重圆润,不能轻滑。在作此画时须留意方圆变化,行笔缓缓送去。
(6)撇捺折。它是由撇画与反捺组成的折画,如图九“女”字撇捺折。具体写法是,先起笔写斜撇,但不出锋收笔,在撇尾调转方向,向右下写反捺。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2822916.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2813822.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285286.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2755288.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2745971.jpg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2735581.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2727498.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2718802.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278633.jpg
图六
图七
图八
图九
《曹全碑》的笔法变化丰富多样,近代姚华先生以为“其用笔多圆劲如篆势,所以虽瘦而腴,且如锥画石,此中锋之最显著也。转折兼用,而折兼有先提而后按者,有迤而下行者,有略断而续行者相参。皆因势而宽严为之,至纯用转笔者,殆极罕见,故能遒丽独出也。又,结体有与寻常相反而见美者,如‘月’字左撇势促,而又直竖行而下,行若悬针,偏旁亦往用之,舒敛皆与常相忤,而势能相救,由此可悟其变”。这就要求临习者仔细体会笔法的变化,即或起笔形态,或收笔形态,或长短、粗细,或走向中的一种在变,也可能几种都在变。笔画组合而能变化,表现在笔画上,显得多姿多态;而在书写的人,则说明已掌握了多种不同的用笔方法,才能写出千姿百态的笔画。能有意识地写出千姿百态的笔画是我们临习的目的之一。否则,如果笔画写不准,则无法进入结构临习,就无法把笔势在笔下表现出来。
1.点的写法。点是笔画的基础,其他笔画都是点的延伸。在隶书中,点又是其他笔画的短缩。《曹全碑》的点多变化,笔笔劲健而不含糊。其用笔是逆入平出,略露锋,然后提笔收出。人们认为此碑中的点是字之眉目,全藉它们以显顾盼精神,故其点虽属平画,但均有向背,随字异形。此碑中的点画主要有以下几种:(1)竖点。竖向的点,宛如竖画的头部,实际上它就是竖画的短缩。写法是藏锋逆入后向右下稍驻,再提回中直下。如图一“乾’字的竖点。
(2)垂点。该点是上尖下圆,势态由上而下,收笔处形似垂露,故称垂点。写法是向上轻微逆入,然后下驻,笔腹着纸后向右上边行边提,挑起轻收。如图二“寺”字的点。
(3)撇点。其形态与平撇类似,故称撇点。实际上它也是平撇的短缩。其写法是逆锋起笔,向右下稍驻,向左下行,兼行兼提笔出锋,注意出锋不宜太直率,宜含蓄。如图三“从”字左上的撇点。
(4)捺点。其形似捺画的短缩,故称为捺点。写法是藏锋逆入后向右下行,至将尽处轻驻再右上轻提,边提边收。如图四“分”字的捺点。
(5)挑点。该点画是向右上挑起,故称挑点。其写法是藏锋逆入后向右下一驻即起,回中后向右上兼行兼提,轻挑后缓缓收起。如图五“北字左边的下点。
(6)横点。该点画形似短横。其写法是轻轻一驻入纸,即向右平行,至收束处又轻驻。书写该点时宜求精巧。如图六“商”字的上点。
(7)曲头点。该点画形似横折的短缩,写法是先藏锋起笔写短横,至折处稍驻,接着向下行笔。如图七“郎”字左部的上点。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2219504.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2228254.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2238474.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2248752.jpg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2134475.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2147106.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225186.jpg
图五
图六
图七
竖画在字中起着稳定重心、支撑骨架的作用。因此竖画要写得挺拔,以使其在字中起到承重、支柱的作用。《曹全碑》中的竖画主要有以下几种写法:
(1)尖尾竖。《曹全碑》中的竖画多用圆笔尖收,逆锋起笔,逆势铺毫下行,使笔毫与纸摩擦,用力要均匀,收笔时笔锋渐提微尖,于空中虚势收锋,线形呈锥状。这种竖画不同于楷书中的悬针竖,它是在书写熟练后,空中回锋、虚势收笔的结果,要比悬针竖饱满,有含蓄蕴藉之意。如图一“秉”、图二“绅”等字。这种竖的具体写法是:藏锋逆入右下驻,回中后直下,在出锋前再稍向下按,然后轻起,使竖画的两头稍粗,中间略细,线条圆浑饱满。如图三“殷”、图四·叶”、图五“年”等字竖画,它们的具体写法是逆势藏锋入纸后下行,至尽处轻起,笔画形态由
粗渐细,线质丰润舒展。(2)圆尾竖。这种竖法与尖尾竖不同的是其收笔的地方。它收笔时笔锋实回,笔画末端浑圆,有点类似于垂露竖,但又不是像楷书的垂露竖的写法,它比尖尾竖更浑厚有力。如图六“平”、图七“枝”字中的竖画。
(3)短竖,如图八“除”、图九“陆”等字中的竖。它藏头、护尼、盈中,点画粗细一致,头尾显圆,线条更为温润含蓄。具体写法是:藏锋逆入后右驻,回中直下,注意匀速行笔,最后至收笔处收笔上回。
(4)并列竖。当一字之中有多竖出现时,则应注意其有相向和相背的差别,以及长短参差和粗细、直斜与收笔的变化。如图十“国”字的两竖呈相向的姿态,图十一“商”字的两竖呈相背的姿势,图十二“前”字的两竖一长一短、一正一欹,于平整之中显现灵秀、生动之态,让人回味无穷。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201440.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15953862.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15944145.jpg
图一
图二
图三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15933372.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15924553.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15916634.jpg
图四
图五
图六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1597543.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15857942.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15844754.jpg
图七
图八
图九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15829819.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15818650.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1585786.jpg
图十
图十一
图十二
《曹全碑》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为疏朗平整,舒展奔放,字形多取横势,间有长、方结体,横向开张流畅,纵向含蓄稳健,从而使结构显得雍容大度、飘逸多姿。《曹全碑》结体之舒展、用笔之放纵、意态之醇美,体现了书家于动荡中求稳定,于自由中见奔放的艺术匠心和创作自信,使作品秀美之中存豪气。该碑飘逸风格的独特个性与具体内涵,远非其他汉隶所能比拟。
在具体分析《曹全碑》的结构特色之前,我们先谈谈临习该碑结构应注意的问题。
写好《曹全碑》的结构应做到“纵横占位力求准,呼应笔势应分明”。“纵横占位”是指每一笔画所处位置以及纵向和横向各占多少位置。笔画所处位置不同,则纵横各占的位置也不同。吃准纵横占位和写好结构有直接的关系。然后再理清各个笔画或部位之间的呼应关系,同时还必须看清笔势,并能在笔下表现出来。依照此法来临《曹全碑》可以很快掌握多种用笔之方法,临习效果十分显著。但此前首先要认真读帖,即观察字帖一定要细致,从每一笔到整个字的面貌都要熟记于心。只有眼睛看得真切,观察细致入微,注意字帖中的点画结构安排,行笔提按、转折或方圆一一默记心中,才能更好地把握字体的风格,提高欣赏能力。这是临帖的第一步。
其次,观察字要准。正如王羲之所说:“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而下笔前要动脑子,用心思揣摩所写字的长短、斜正、粗细、转折、提按及其间架结构的安排,并牢记于心,下笔才能准确无误。
第三,运笔要稳。即书写过程中行笔要稳当,力送笔端,下笔要做到胸有成竹。这就要求临习者要下真功夫,有真本事。只有反复地练习,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运用自如。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曹全碑》的结构特点。
1.扁平舒展。结构呈扁方形是汉隶的共性,这是由汉隶结字多取横势而决定的。但《曹全碑》中有些字的结构之扁到了几乎不能再扁的地步,这是在其他汉碑中所罕见的。如图一“共”字,两横上束下展,左右逸荡,上两竖与下两点紧束对应,更显中宫紧结,与中部一大波画造成对比。图二“直”、“登”二字的横画如体操运动员拉开一字腿,上身匀称而收紧。图三“命”字左撇右捺如一把大伞,将中间部分完全罩住,而“元”字竖弯钩则极力右伸,使整个字势飘逸舒展。
2.大小相间。这也是《曹全碑》的结构特点。大者如图四“学”字,小者如“冈”字,两者之间的大小比例相差一倍左右。由于此碑的字距宽、行间疏,因此结字的大与小在井然有序的大章法中显得参差错落,富有变化而萧散自适,故大者不见其大,小者也不显其小,达到了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由此也可见作者很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字的大小扁长的结构来丰富此碑的章法。
3.布白匀称。这主要表现在一个字中点画之间互相协调,相同点画间的距离大致均等,字的笔画组合也疏密匀称。如图五“朝”字左半横画多的密排,右半横画少的疏排,笔画之间的净空很均匀,左右相合又显得疏密匀称。点画回环反复者,如“幽”字内的两个“幺”,大小一样却不显板滞。类似这样的结构安排,赋予了《曹全碑》工整稳定、清秀文雅的气质。
4.收放自如。结构的收放是汉隶各碑共同的主要特点,这一点在《曹全碑》中尤显突出。其收放主要是通过波挑、撇捺的左右舒展来体现的。如图六“刊”字左放松,右收紧,“揖”字则相反,是左收右放,“荆”字上放下收,“忍”字上收下放。这样收放之间,高低错落,宽窄变化,迎让避就,两部分疏密、远近得以适当调和,使字生动灵活,可以说收放在《曹全碑》中已发挥到了极致,成为此碑不可或缺的主要特征,也是此碑成熟的标志。这一类字大多笔势流畅,静中有动,燕尾翩翩,体态舒徐,疏密纵敛的对比格外强烈。《曹全碑》飘逸秀丽的风格主要体现在这里。
5.笔断意连。如图七“国”字上部左右转角处的笔画都断开来写,使充实又不迫塞,中“或”上引虚下,更显空灵。又如“禄”字的左旁,其上部的第二平横和下部的竖与撇本该是相连的,现在却脱开了,同右边相合成字,左断右连,反而相映成趣。
6.上紧下松。《曹全碑》字势遒美俊逸,如仙女下凡,飘然欲飞。它除了较一般汉碑扁平外,又与其重心上束,中下部伸展关系密切。如图八“夷”字,上面短画收腰,下部笔画颀长,或直立或分展。再如“李”字全字都上敛,紧密纠结在中宫偏上,由一粗弧向左下放逸而去,在疏密的强烈对比中更显节奏明快。这种上紧下松的结构是形成妍媚秀丽艺术风格的要素之一,它与质朴自然的古拙之美,都是美的化境,不可偏斥。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15430811.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15438676.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15445695.jpg
图一
图二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15459387.jpg
图三
《曹全碑》拓片(局部)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15556423.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1565862.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15612874.jpg
图四
图五
图六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15548566.jpg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15531953.jpg
图七
图八
一、《曹全碑》简介
《曹全碑》全称《郃阳令曹全碑》,碑高253厘米,宽123厘米,隶书,字共20行,满行45字,有碑阴5列,篆额佚失无存。东汉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十月立,明万历初出土于陕西郃阳(今陕西合阳)莘里村,1956年移立陕西博物馆碑林。
该碑是汉代隶书的重要代表作品。它以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于世,因此历来为书家所重。清孙承泽《庚子销夏记》称:“字法遒秀逸致,翩翩与《礼器碑》前后辉映,汉石中之至宝也。”清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称:“惟碑阴五十余行,拓本既少,笔意俱存。虽当时记名、记数之书,不及碑文之整饬,而萧散自适,别具风格,非后人所能仿佛于万一。此盖汉人真面目,壁坼、屋漏,尽在是矣。”清万经《分隶偶存·汉魏碑考》称:“书法秀美飞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
《曹全碑》在隶书的诸多风格品类中,是典雅秀美一路者,在技法上以精到整饬胜。对于学习隶书的朋友来讲,选该碑作为范本应该是正确的。
二、临习《曹全碑》应注意的问题
1.此碑的艺术风格以秀为主,同时又极具骨力,在临习时,就应表现其挺拔的一面。点画宜写得丰润,避免枯瘠。行笔多提按顿挫,笔势圆熟潇洒,用笔不宜过于涩滞,用墨不宜太干。结构方面应注意其重心变化规律,疏朗和紧密相映成趣,结构变化力求丰富。在笔的选择上,宜采用羊毫笔,这样可较好地表现出其线条刚柔相济、圆润丰腴的特点。
2.临习时不宜一味求快,每一笔画都应快慢有致。比如,起收笔要慢一些,中段要快一些,然后再追疾、涩的结合。
3.临习初期以忠实于原作的特点为主,要对原帖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和认真的体会,重点放在用笔中的“藏锋虚势入纸”和“藏锋实势入纸”的比较训练上。训练时要求笔法精到,一丝不苟,认真揣摩结构,注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结构训练要正确地把握其特征,不可马虎了事。
4.在临摹时必须有钻探精神和攻坚毅力,先约后博,再由博返约,才可获得成功。千万不可朝秦暮楚,见异思迁。根基未固,却忙于创造,此乃学书之大忌。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15219374.jpg
《曹全碑》拓片(局部)
——摘自《中国书画报》
雨悦
发表于 2006-11-9 21:07
怎样临习《礼器碑》
《礼器碑》是东汉隶书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在汉隶巾较为规范,是学习隶书的最佳范本之一。
《礼器碑》全称《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山林《韩敕碑》、《韩明府修孔庙碑》,系东汉恒帝永寿二年(公元156年)所刻,原立于鲁县(今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乐庑。据清王昶《金石萃编》记载“碑高七尺一寸,广三尺二寸,碑阳正文16行,满行36字;碑阴3列,列17行;右侧4列,列4行;左侧3列,列4行。碑文记述鲁相韩敕修饰孔庙、制造礼器等事。碑阴及两侧刻资助立碑人姓名及钱数。碑字完整.为研究汉隶艺术的重要资料。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54042475.jpg
一、《礼器碑》的艺术风格
《礼器碑》书法瘦劲宽绰,笔画刚健,用笔力注笔端,如干将莫邪,锋利无比。其结体寓欹侧于平正中,含疏秀二严密内,历来被奉为隶书极则。
清王澍在《虚舟题跋》中评此碑说:“隶法以汉为极,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而此碑最为奇绝,瘦劲如铁,变化若龙,一字一奇,不可端倪。”并说:“惟《韩敕》无美不备,以为清超却又遒劲,以为遒劲却又肃括,自有分隶来,莫有超妙如此碑者。”
《礼器碑》的线条质感,与东汉时期的其他隶书砷刻如《张迁砷》、《曹全碑》等有着一定的差异。它属于平正端庄、俊挺宽博一路。碑文中有的字笔画细如发丝,铁画银钩,坚挺有力;有的粗如刷帚,却又韵格灵动,不显呆板。尽管线条起伏变化,但通篇看来又不失和谐,在力量感的表现厂非常成功。因此,临习《礼器碑》可选择弹性较强的兼毫笔,着重练习笔力。
笔画要瘦劲而不纤弱,波磔则较其它笔画梢粗,至收笔前略有停顿,借笔毫弹性迅速挑起,使笔意飞动,清新劲健。“燕尾”捺画大多呈方形,且比重较大,看上去气势沉雄。
另外.此碑分四面,有碑阳、碑阴之分。碑阳部分结字端庄,章法排列也较为规律,堪为《礼器碑》风格的代表,故人手应从碑阳始。但从艺术角度讲,碑阴亦有其独特的价值。其用笔奔放飘逸,自然成趣,字的大小不甚统,横列的法则也被打破,抒情性极强,在整个书意上倾注了书家更多的主体精神与气质,因而碑阴也是临习中不可忽视的。
二、《礼器碑》的点画特点及其写法
《礼器碑》的用笔,以方笔为主,凝整沉着,要求每一点画要做到笔笔送到底,强调运腕力写,这样,才能做到笔势开张,万毫齐力。
下面,以此碑字例分析点画的写法: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5429490.jpg
1.平画
如图一“元”、“天”、“王”、“造”上部的两横画,均为平画。写平画时,落笔是藏锋逆入,然后把笔锋转向右行,笔心在笔画中行笔,收笔时提锋回收。注意在《礼器碑》中,平画一般都写得很瘦劲挺直,纯用笔尖竖锋行笔,且落笔和收笔都很干净。提笔右行时宜缓缓而行,要提中有按,把笔压住,使线条浑圆有力。
2.竖画
竖画写法与平画相同,只是方向由水平改为垂直。如图二“中”、“陵”、“京”、“华”中的竖画,起笔藏锋逆入,落笔处不可有顿头,行笔中间笔势不可断,收笔时笔锋自然上提回收。注意要用竖锋行笔,犹如锥画沙,十分劲挺。
3.折法
折画的写法是先作平画,到转折处提笔换锋再下按行笔。在《礼器碑》中,折法有如下几种:
(1)如图三中的“恩”字,折画是用实势,横画到折画处微微提笔换向后再写竖画。注意折的转角运笔一定要提起来,调锋后下行,不能直接转笔扭锋而下。
(2)如图三中“见”字,上半部的折画是在横画后,利用手腕内钩将笔势换向,与平画的上凸相协调,且折后下行的竖画与下部撇、捺相呼应,使整个字在乎正中富有变化。
(3)如图三中的“石”字下部“口”的折画,折法是提笔另写竖画,然仍有笔锋的牵丝相连。
(4)如图三中“言”字下部“口”的折画,在书写时已分成两画,但却形断而势连,极富韵味。
4.波画
《礼器碑》中,字的波画用笔起落十分明显。如图四中“二”、“百”、“乐”、“世”字。这些字中的波画,逆锋入笔,向左下方斜落,再提笔向右运行,即“逆人乎出”,过中段后,笔锋逐渐按下,到波尾处迅速向右上方提锋收笔,形成横波“蚕头燕尾”,笔势雄强而沉着。
5.撇法
《礼器碑》中撇画的变化比波画要多,人形有态上有长有短,从用笔上有的出锋,有的不出锋,但基本用笔方法并不复杂,落笔仍是藏锋逆入,但略取侧势,行笔取中锋逆势。不出锋者,收笔时微微停顿后向上提笔回收;出锋的,在撇顿笔后向外转笔挑出。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5433570.jpg
图一中“大”字的撇,在竖画到弯处时笔锋转向逆行,收笔处是回锋实收。收笔时毛笔在空中向外作顺时针方向运动,使撇端不露锋芒,与撇画起笔处相呼应。“文”字的撇法是过程中笔锋逐渐转成逆势,到收笔处停顿向上方提笔。“人”字的撇,收笔时中锋顺势出锋,向左下挑出。“方”字的撇笔势趋平,收笔处与“大”字撇尾有相同之处。
6.捺法
捺的写法在《礼器碑》中一般都用笔较重,是字的主要笔画。如图二“不”、“以”、“心”、“道”字的捺,均浑厚雄沉。下笔时让笔锋吸饮墨汁,力贯笔尖,由轻至重。当笔锋到位时,提出来笔上挑,顺势捺出。《礼器碑》中,往往由于这一捺画的突出安排,使整个字平中寓奇,奇而稳健。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54319792.jpg
7.弯钩
弯钩的用笔方法与撇画的写法基本相同,应是一笔写成,如图三“污”、“孔”、“敬”、“抒”字。竖画下行接近转角处渐渐下按,然后转笔挑出,保持中锋。如遇不出锋者,要提笔回收,使钩的主体保持圆浑的状态。
8.转笔
转笔的写法与折笔写法相似。如图一“孔”、“元”、“宅”、“纪”其转角的写法都是在竖画写到转角处笔锋换向,顺势连写,须保持笔画饱满自然。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55859632.jpg
9.临习《礼器碑》时,要注意点的变化,虽然点在整个字中所占的比重不大,但切不可轻率。下笔时均须茂锋逆入,提笔逆锋上行,出锋方向根据各种点画的姿态而有所变化。
三、《礼器碑》结体严谨,字法规范,笔画虽然以方为主,却又不是全为方笔,有时略带圆意。它能将笔画的粗细、方圆,笔势的动静,向背完美地统一在一起,清超遒劲,庄重典雅,高古且充满逸趣,可谓集汉隶各老成持重 之大成。
要掌握《礼器碑》的结字特征,首先要了解隶书的一般规律。和其他多数汉隶碑刻一样,《礼器碑》结字上下紧凑,左右开张,犹如大鹏展翅,翩翩有凌云之势。碑中几乎每一字都有一笔很夸张重按的笔画,古人俗称为“波磔”。波磔的写法,都是逆入平出,呈“蚕头燕尾”状。每一字中,波磔只出现一次,不得重复,所谓“蚕无二设”、“燕不双飞”是也。
由于隶书的波磔是向左右分开的,所以粗看大部分字呈扁方形,如图一“立”、“之”、“君”、“迟”等字。但是,隶书上承篆书,有些字横画较多,往往字形又写成竖长方形,如图二中“画”、“真”、“育”、“台”等字。这就要求我们要因字立形,灵活处理。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55958965.jpg
对《礼器碑》中——些充满奇气、独具特色的字,要逐个仔细琢磨。如图三中“氏”字,好像一人站立;“中”字,如同怀抱一柱;“阳”字,左右拉开距离,又互相牵引,“易”的下部几乎成横势,在险境中保持均衡;“粮”字,左右犹如一对运动的舞蹈演员,悉心相应。再如图四中“君”字,第一笔横画和最末一笔横画用弧形构成,其间各横或收或放,都与这上下两笔相协调。尤其是至碑阴部分,笔势变化更是飞扬激荡,临习者更应细心加以分辨比较。
另外,像图四中“君,、“曰”,图五中“百”、“孔”,图六“圣”字等相同的字,在同一碑中重复出现时,每字的结体却无一重复,字的点画形态各有变化,不能不让人叹服书写者的功力。无怪乎清代书法家王澍在评此碑时说:“书到熟来,自然生变。此碑无字不变。”
总之,《礼器碑》在结构处理上,无论是上下结构、左右结构,还是包围结构,都能取势颐盼,体态优美,形成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有机整体,毫无矫揉造作之嫌。同时,线条的粗细及所分割出来的空间形成了黑与白、轻与重的强烈反差,从而给人以鲜明的节奏感。
四、《礼器碑》的章法与墨色
《礼器碑》的碑阳部分,章法处理是纵有序,横有列;字距宽,行距密。这种章法充分展现了和谐、端庄、秀美的整体特征。而碑阴部分往往是纵有序、横无列,行与行之间有一定间距,字距参差不齐,富于流动感,通篇自然灵动,富有生气。
临习《礼器碑》,在用墨的处理上可讲究一点儿变化。一般在书写方笔时,墨色宜润泽,不宜枯燥。要注意线条的相互关系:粗线条所占的地位较为重要,是整个字的主笔,力量也较为集中,用墨较重;而细线条处于辅助地位,用墨也轻。如果我们临习时要写一根方笔入纸的线条,而恰在此时笔端乏墨,那么,不妨可改用圆笔入纸来临摹这一根线条。虽然作为这一根线条的临摹,由于用笔变化而遗失了原貌,但从碑刻到墨书,因这一点形的失去而使整个字在力量上得到了补充,也不悖书法中所谓“遗形取神”这一原理。临习《礼器碑》,应首先着眼于由粗细线条组成的有机整体,保持字的力度不散。
五、临习注意事项
1.认真读帖。在临习《礼器碑》之前,应先通读浏览一遍,以领会其神韵,风格与特点,这就是所谓“读帖”。特别要注意碑阳与碑阴在风格特征上的差异,注意每个字点画的长短、粗细、轻重、向背、转折及结构的疏密、参差等。这样,在临习时就容易得其法度,写出《礼器碑》的韵味来。
2.线条挺健。线条纤细却极富力感是《礼器碑》的一大特色。在临习时要注意宇的线条排列和粗细变化,找出字与字之间的共性、个性和起承关系,利用提、按、顿、挫等用笔手法以及行笔或畅或
涩的时间把握,使线条产生弹性,使力量得以强化。
3.讲究笔力。从笔法上看,《礼器碑》笔法丰富,方圆并用。即使同样的方笔或圆笔,也有虚实不同,切人点不同等因素存在。因此,临习时一要选择笔锋好的毛笔,二要握住毛笔的上半部,让毛笔既要提得起,又能压得下,使线条形成轻重对比。临习此碑,可较好地锻炼用宅能力。此外,线条,结体固然重要,但是更要悉心领会此碑透溢的灵气,感受它的神采,力争把字写得正而不板,姿态优美,疏朗有致,古意盎然。
——摘自《中国书画报》
雨悦
发表于 2006-11-9 21:09
《孔子庙堂碑》临写指南
http://www.yingbishufa.com/JIAOXUE/linxie_t/k02.gif
碑原刻于贞观年间(无具体年月),后因火毁,又重刻。存于陕西省博物馆的,托本叫陕本;存于山东成武县的,拓本叫成武本。碑文二十五行,每行六十四字,虞世南撰并书。
虞世南(558—638),宇伯施,初唐著名书家。其书宗法二王,早年曾得僧智永传授王蔑之的笔法,用笔结体全以二王法度为准则,他的楷书道媚研润,含蓄冲相,与欧阳询并称“欧虞”。唐太宗特别欣赏他的书法,称赞其“戈法”最妙。
《孔子庙堂碑》结体用笔似无特殊之处,但其静穆恬淡萧教虚和的精神,是此碑最难学的地方。有行书墨迹《汝南公主墓志》可辅助学习此碑。
此碑原石久亡,以清翁方纲批原石与重刻拼配本为佳。
雨悦
发表于 2006-11-9 21:10
怎样临习《好大王碑》
一、《好大王碑》概述
《好大王碑》,全称《高句丽广开土境平安好大王陵碑》,又称《广开大王陵碑》。碑高 6.39米,是由一块天然的角砾凝灰岩石柱稍加修饰后刻成。由于刻碑石质疏松,虽是方形却不甚规则,四面宽窄不等:东南向第一面宽 1.34米至1.61米,西南向第二面宽1米至 1.44米,西北向第三面宽1,93米至2米,东北向第四面宽1米至1.45米。碑面凿有界格,界格约12.5厘米互14匣米间,字一般横长10厘米,高9厘米。第一面碑文11行,第二面10行,第三面14行,第四面9行,行皆41字,除去空格,共计1775字。该碑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石碑之一。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1819416.jpg
《好大王碑》是高句丽王朝的第2u代王长寿王为铭记其父永乐太王的功绩而立。碑文记叙了永乐大王当政寸讨稗丽、攻百济、救新罗,伐夫余、败倭寇的赫赫战功。该碑立于好太王陵寝东侧。因永乐大王死后谥为“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故又称其为《好大王碑》。
《好大王碑》自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发现以来,一直备受学术界瞩目,中国、朝鲜、韩国、日本等国都对其作了大量的研究,书法界也对其艺术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由于该碑形体巨大,发现又较晚,故拓本流传较少,影印出版也不多见,现在能见到的全文的影印本有吉林文史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及四川美术出版社的版本:其中吉林文史版选本最好,但却由于原拓风蚀痕迹严重而极难辩识,不便临习,故本文所选字例多出自四川美术出版社的影印本。
二、《好大王碑》的艺术特色
《好大王碑》的书法雄强厚重、朴茂沉稳,结构恢弘,平实、
稳正,布局严整、古朴、肃穆,用笔简散,无波磔顿挫,如锥画沙,在书法史上以其鲜明的个性独树一帜,是书法艺术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好大王碑》的艺术特点大致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表现:
(一)圆浑涩劲、雄厚奔放的用笔
读《好大王碑》,首先感觉到的,也是印象最深的,是其恢弘的气势:虽然其点画疏散恣肆,但却圆浑凝重,涩劲异常。在《好大王碑》中,那些看似简单的线条立体感极强,虽没作过多变化,但节奏感依然强烈,造成极强的视觉效果。《好大王碑》用笔简单、便捷,有些地方甚至略显草率,但其笔画所表现出的却是在完备法度下的天真烂漫的效果。其入笔或逆锋或折锋,力求浑圆涩劲,完好地保留了石刻篆书的传统笔法,使其线条圆浑劲涩而富有韧性,天真烂漫而蕴藉含蓄,笔势虽无顿挫、无波磔,却也能收放自如,笔随意行,《好大王碑》的用笔波磔不显,也无典型的“蚕头燕尼”,但就在这种看似简单的线条中,却蕴藏着极强的生命力和来自荒野的飘逸,这种古拙、浑圆、真率的线条,既表现出了书写者笔势的酣畅,又使线条出其不意地充满灵动和古雅,既疏散有致,又玉润珠圆。 (王庆忠)
(二)疏简开张、跌宕奇逸的结字《好大王碑》独特的用笔造就了风格独特的线条,而由这种线条来构成的单字,一个个似野鹤闲鸥,仪态自具,将书写者胸中蕴含的波澜自然而然地释放了出来,《好大王碑》的结字立足于平正,虽取势开张,却不作纵横驰骋状,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力求整伤而不伤于呆滞。它结字体势多取横势,具有明显的分背之势,虽然其中也有个别字取纵势,但放之通篇中却也不显突兀,而是成为调节其行气的妙招。《好大王碑》这种以隶为体、篆籀为用、平正而不呆滞、奇宕而不珏怪,雅而不媚,浑和而不俗浊的结字方式,在汉以后的隶书刻石中极难得一见,即使将其放之于汉隶中,其艺术品格当也不在“三颂”之下。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1918531.jpg
(三)雍容古雅、天真烂漫的章法《好大王碑》整体章法气势恢弘,雍容古雅,既得力于疏简开张、跌宕奇逸的结字方式,也得力于自身独有的雄伟宏大的体积和粗砾斑驳的石质:在如此巨大的石碑上刻写硕大的文字,结构简单也好,复杂也好,体势飞动也好,平正也好,其本身都能构成一股强大的冲击力,而《好大王碑》更为准得的是在如此雄浑博大的块面中,仍能立足千古雅,既雍容大度、烂漫天真,又不失情巧雅致:以疏密不齐的布局稳妥地处理好硕大与雅逸的关系,也使其自身章法带上了一些神秘的色彩。
三、《好大王碑》的基本笔法
《好大王碑》古拙自然,朴厚敦:实,笔画飞动,恣肆奇逸,这应归结为该碑的笔法之功。其笔画的质感、形态,处处流露出篆书的意趣,讲究神完气足、气定神闲,充分体现了书体过渡期所产生的独特的艺术魅力。所以说,临写《好大王碑》时,如有一定的篆书基础,则会较容易写出神韵来。
(一)点
1.点的基本形态。《好大王碑》的点主要可分为圆点,方点,尖点。
(1)圆点
在《好大王碑》中,圆点使用较多,如图二“之”、“祖”、“葭”、“焉”等字中的点。圆点起宅向左上方入笔,转锋后向右下旋,作圆顿,再向左上方收笔。完成后的圆点神完气足,如珠坠地。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1937503.jpg
(2)方点
方点如图二“熟”、“驾”、
“为”,“燕”等字中的点,多在几个点并列时使用。方点起笔逆入稍右即转锋下行,略停后向左折笔,向上收笔,似在画一方框,只是要锋锋相叠。方点端庄雅致,在多用圆笔的《好大王碑》中殊显特别,起到了情趣上的调节作用。(王庆忠)
(3)尖点
尖点有上尖点、下尖点之分。上尖点,如图一“海”、“冶”、“率”、“赦”等字中的点,起笔向左上提锋,然后调转笔锋向右下顿行,取弧势,笔至左下部后向右上回锋收笔。上尖点又可分为左倾、右倾两种,用笔相同,只是下行笔及回锋时方向略有不同。下尖点,如图二“来”、“道”、“城”、“恩”等字中的点,起笔取平势,右顿后向左下方行笔,至尾向上收笔回锋。整个过程干净爽利,笔势险峭。下尖点也分为左倾、右倾两种,写时因需要而决定笔尼部倾斜方向。
尖点起笔方圆互用,生动有致,在平和的用笔、跌宕的结字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2、点的组合
在《好大王碑》中,由于笔画相对于其他碑刻简单直白,所以在笔画的组合上多采用不同形态的基本点画来组合,以使其避免落人单调枯燥之中。点的组合主要有对应点、竖两点、竖三点、横三点、横四点、心字点等。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2055821.jpg
(1)对应点
如图三“葭”、“来”、“道”、“羊”等字中的对应点。对应点相对应的两点多为上开下台的状态,有时也有上合下开的状态。这种点的组合一般落笔较轻捷,点的类型则因字形、笔画的繁简变化而定,字形简者变化略大,字形繁者变化略小,有的 则选用两个极其 相似之点。
(2)竖两点
如 图 四“母”、“于”、“龙”、“率”等字中点的组合,竖两点在整个字中占位虽小,但用笔却多重宅,在整个字中较为显眼。在其组合上,一般都选用形态不同的点,以求变化。
(3)竖三点
竖三点通常指“氵”旁,如图五“河”、“津”、“浮”,“渡”等字中点的组合。竖三点利用点的形态的不同和相互间距离的不同来增加字的起伏感,以影响字态的变化,使之不至于过分雷同。
(4)横三点
如图六“绍”、“孙”、“就”、“绩”等字中点的组合。横三点多出现在“纟”旁中,其间距较为均匀,下笔沉着,力注笔端;虽在一字中仅占四分之一的位置,但在表现上却比重甚大,有时会成为一字构成的重点所在。
(5)横四点
如图七“驾”、“为”、“然”、“焉”等字中点的组合。横四点位于字的下部,排列平稳,间隔匀称,用笔浑圆,两侧上部取略向内聚势。横四点在排列组合时,其相互间关系有意连之势,故不能作一一独立、互不相关的排列。
(6)心字点
如图八“应”、“忽”、“恩”、“怒”等字中点的组合。心字点特指“心”字的三点,这种点的组合因字而异,或长或圆,或尖或方,点与点间的距离有长有短,全根据具体字而定。心字点的钩内两点与钩外一点上部均取向内聚敛之势。(王庆忠)
(二)横
1.横的基本形态
《好大王碑》的横可分为直横、燕尾横两种。这两种横在形态上变化不太大,只是燕尾横在收笔时略作形态变化。
(1)直横
如图一“王”、“天”、“朱”、“大”等字中的横,起笔回锋,由右向左,凋转笔锋向右行笔,行至末端再回锋收笔。行笔过程中应用力均匀,平缓而行,略取涩势,忌浮滑轻飘。
(2)燕尾横
如图二“倭”、“臣”、“旦”、“卢”等字中的横,起笔行笔——如直横,行笔至笔画的三分之二处时略作按笔,至画尼逐渐提笔向右上方略作挑势,提出“燕尾”。《好大王碑》的燕尾横与一般隶书中的“蚕头燕尾”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既没有“蚕头”,“燕尾”也不是刻意写成。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2212184.jpg
2.横画的组合
《好大王碑》的横画变化不大,形态上也只有直横、燕尾横两种,在组合上就显得较单调了,特别是横的并列,其难度就更大了。—般横画之间的变化靠平斜、粗细、直弧来表现,而《好大王碑》没有这些变化,所以只能靠横的长短和横与横之间的距离大小来表现变化。如图三“王”、“言”;“连”、“建”等字中横的组合,其横与横间距离均匀者,就由横画长短表现变化;间距有变化者,就用长短较统一的横组合在一起。在横的组合中,虽说是以直横为主,但燕尼横在其中却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竖
1.竖的基本形态
《好大王碑》中的竖可分为尖收竖、回锋竖两种。这两种竖的区别仅在于收笔时一为回锋,为出锋。
(1)尖收竖
如 图 四“下”、“利”、“水”、“永”等字中的竖,起笔逆锋,逆势铺毫下行,用力均匀,收笔向右侧微顿渐提,提出尖势,再作回锋空收。这种尖收竖不同于其他碑刻中的尖收竖,也不似单纯悬针竖,而是一侧平齐,一侧略鼓。
(2)回锋竖
如图五“年”、“十”、“平”、“卅”等字中的竖,回锋竖的起笔、行笔与尖收竖大致相同,不同的在于收笔上。收笔时回锋竖不像尖收竖那样在空中空回,而是在笔画中实回,在末端形成圆尾。回锋竖浑厚有力,尾端有略左倾者,更具平中取险之势。
2.竖画的组合
《好大王碑》中竖的基本形态较少,故只能从其长短参差、直斜取势和收尼变化上做文章。如图六“昔”、“卵”、“南”、“其”等字中竖画的组合,有的一竖直立,另一竖上端或下端略作倾斜;有的一竖较长,则另’—竖较短。故此碑的竖画虽多用篆书笔法,但结体时却仍多是隶书的情趣。 (王庆忠 )
(四)撇
1.撇的基本形态
《好大王碑》中撇的基本形态可分为回锋撇、露锋撇、横折撇等,而每一种又可分为长、短两种。
(1)回锋撇
回锋撇中的长撇,如图一“天”、“奄”、“为”、“大”等字中的撇,落笔有露锋者也有回锋者,起笔后向左下逆行,运笔要有力度,如逆水行舟,收笔略驻后向右上回锋。如与捺共用时,二者气脉相连,有顾盼呼应之趣。
回锋撇中的短撇,如图二“我”、“仇”、“后”、“乐”等字中的短撇,其起笔、行笔都与回锋撇中的长撇基本相同,只是行笔较短,较为迅捷,显得更加生动劲爽。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245201.jpg
(2)露锋撇
露锋撇中的长撇,如图三“创”、“天”、“命”、“于”等字中的长撇,虚逆实入,下笔果断,起笔后逆势向左下行笔,略呈弧势,出锋前略按,出锋后空回收势,取含蓄之趣。 露锋撇中的短撇,如图四“伯”、“穰”、“谷”、“犹”等字中的短撇,起笔、行笔皆同于露锋撇中的长撇,只是行笔略短,收笔更显尖势,取峭拔之态。
(3)横折撇
如图五“升”、“永”、“又”、“龙”等字中的横折撇,起笔藏锋,然后向右行至转折处,提笔转锋向左下行,至尾回锋收笔。其收笔亦有出锋者。横折撇转折处忌提锋离纸。
2.撇画的基本组合
《好大王碑》中撇画的基本组合可分为上下组合、并列组合、对角组合等多种形式。
(1)上下组合
如图六“余”、“龟”、“谷”、“广”等字中撇的组合。这种组合方式多为上部短撇,下部长撇,短撇取横势,长撇取竖势,两相组合,生动活泼,颇能调节字的形态。
(2)并列组合
如图七“余”、“应”、“然”、“葭”等字中撇的组合,多为短撇横向排列,齐整且萝劲爽感。
(3)对角组合
如图八“我”、“威”、“于”、“后”等字中撇的组合,多为长、短撇的组合,相互呼应。短撇在上者活泼,长撇在上者雄浑。(王庆忠)
(五)捺
1.捺的基本形态
《好大王碑》中捺的基本形态可分为平捺、直捺、短捺三种。
(1)平捺
如图一“之”、“命”、“是”、“造”等字中的乎捺,起笔藏锋,逆势人纸,转而回锋,向右行笔,行笔时略向下方倾斜,迟送涩进,走势平缓。平捺的收笔多出锋,但收时有的略顿,有的直接出锋,有的重顿后向上挑出,与一般隶书中的捺脚相似。平捺行笔涩缓,但忌平板迟滞无生气。
(2)直捺
如图二“人”、“本”、“太”、“天”等字中的直捺,起笔回锋,然后调锋自左上向右下行笔,逐渐按笔至四分之三处后提笔慢慢出锋。也有少数直捺收笔时略作回锋。直捺行笔过程中多取直势,但也有略取弧势者,皆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2450671.jpg
(3)短捺
如图三“乐”、“除”、“基”、“东”等字中的短捺。短捺形体短小,捺尼收敛,行笔宜稳健凝练中有生气。《好大王碑》中,短捺与长点多有相互替换运用者。
2.捺的组合
《好大王碑》中的捺多单独使用,与撇共同使用者亦较多。如图四“奄”、“攻”、“天”、“太”等字中的撇捺组合,多取对应之势,在结字中稳健大方,起到了平衡对称的作用,且撇、捺形态相近,一左一右,既在结体上使字形稳健,又使字体结构多些开张之势。
(六)折
1.折的基本形态
《好大王碑》中的折可分为方折和圆折两大类。
(1)圆折
如图五“母”、“驾”、“曰”、“因”等字中的折,起笔回锋,转锋向右行,如一般横的写法,至转折处轻提笔锋,慢慢暗转笔毫,笔随腕转,下行至收笔处稍驻回锋。圆折是篆书笔法在《好大王碑》中的保留,有浑朴厚重之势。
(2)方折
如图六“自”、“帝”、“即”、“世”等字中的折。方折的基本写法是先写好横画后,提笔离纸,再写竖画,竖画上端与横画尼端自然相连,行气贯通,不可有墨瘤臃结。方折收笔多稍顿回锋。
2.折的基本组合
折的基本组合多为上下重叠,如图七“邹”、“即”、“为”、“遣”等字中的折,在一字中重复出现时力求形态相似,使字态齐整平和。而且在这些宇中,有的折又是左右对列,形成重重叠叠、整饬匀称的字态。(王庆忠)
(七)钩
1.钩的基本形态
《好大王碑》中钩的基本形态有撇钩、折钩、捺钩、心钩、浮鹅钩等几种。现就其中几种典型形态的写法讲解如下:
(1)撇钩
如图一“永”、“于”等字中的钩,先将笔锋轻轻逆人,转而回锋向左下作引K势运行,至尾逐渐按毫轻顿,回锋收笔。
(2)折钩
如图二“为”、“驾”等字中的钩,起笔同横,转折处笔锋暗转,至折尾顺锋钩出,钩势不甚明显。
(3)捺钩
如图三“残”、“城”等字中的钩。在隶书、楷书中表现为戈钩、背抛钩的数种钩都可统称为捺钩。这种钩起笔多回锋,略带方切,行笔铺毫,向右下取弧势,收笔或微顿回锋,或平势向右逐渐挑出。捺钩用笔舒展,略为开张,在全字中有统领全局的作用。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2540821.jpg
2.钩的基本组合
钩是相对独立且结构复杂的笔画,故笔画组合较少出现,只有个别字中有上下组合和左右组合的,如图四“残”、“游”等字。 。
四、《好大王碑》偏旁部首的基本写法
1.单人旁
如图五“儒”、“住”、“伯”、“便”等字中的单人旁,,先写短撇,回锋起笔,收笔有回锋也有出锋者。竖画在撇的中间部
分起笔,有的则在撇画的后三分之—一处起笔。单人旁的起笔往往高于右半部,形成左高右低的结构,也有少数相反者。
2.双人旁
如图六“后”、“从”、“御”、“备”等字中的双人旁。双人旁先写一短撇,其后写法与单人旁基本相同,只是要注意两条短撇间的角度变化。双人旁在结字中的特征与单人旁也基本——致。
3.宝盖头
如图匕“安”、“宁”、“富”、“宴”等字中的宝盖头。宝盖头先写点,然后写短竖,其后的横折转接处有方有圆,但求自然得体,,由于《好大王碑》中的篆书意态较多,故有些宝盖头上的点往往省略不写。(王庆忠)
4.反文旁
如图一“教”、“敦”、“数”、“敢”等字中的反文旁。《好大王碑》:扣的反文旁有两种写法,一种为上部是短撇者,种是延续篆书写法成写成“殳”。前者先写短撇,然后直接折成横;后者则分成“门”、“又”两部分。反文旁在整字中所占位置—』殳与左侧相等,不因笔画简略而占地减少。
5.走之旁
如图—二“巡”、“连”、“造”、“建”等字中的走之旁。《好大王碑》中,走之旁形态颇为丰富且极尽简省之能事,致使有的往往仪余一个大致的轮廓,写时要根据不同字的具体情况而定。一
般先写一短撇或折弧,然后是——个大折画。有的则直接写成一个竖折。
6、三点水
如图三“河”、“津”、“浮”、“海”等字中的三点水。写三点水自上而下,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因字而异,或上紧卜松,或上松下紧。三点水三个点的方圆变化颇繁,规律较少,但下面两点的行笔却始终取向上之势。
7.女字旁
如图四“始”、“好”、“娄”、“奴”等字中的女字旁。《好大王碑》中女字旁的两条弧笔在顶端多作连结,有的㈩头,有的则不出头,也有不相连结者,但较少。这类偏旁在书写时—定要注意弧笔的力度,行笔不宜过快。横的位置也很重要,对字的重心可起到调节作用。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2639370.jpg
8.木字旁
如图五“柳”、“析”、“林”、“村”等字中的木字旁。木字旁在书写时要注意笔画的长短、方圆变化。一般情况下,木字旁在单字中所占位置略小:于右部。
9.贝字旁
如图六“负”、“贡”、“卖”、“贼”等字中的贝字旁。贝字旁在单字中所占位置一般较大,特别是在上下结构中,往往能占到一个单字的三分之二以上,在左右结构中所占位置也往往大于其他部分。贝字旁多取势疏阔,故其他部分—般都取敛势,与之相映成趣。
10.绞丝旁
如图L“绍”、“孙”、“细”、“罗”等字中的绞丝旁。绞丝旁因其本身多弧线,放写时要以结构的方圆来调整变化,其厂部在《好大王碑》中多演化成三个点,而这三个点的位置及角度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字的形态。
11.禾字旁
如图八“利”、“谷”、“称”、“苏”等字中的禾字旁。禾字旁在单字中所占位置较少,即使其他部分结构较之更简,结字时也处于次要位置。在写禾字旁时,特别要注意撇、捺的角度和长短及与中竖的关系。(王庆忠)
12.立刀旁
如图—“创”、“剖”、“利”、“刘”等字中,的立刀旁。立刀旁由于自身结构简单,又瘦小,故在结字时与左侧部分相距较远,以和』用笔势的外张产生疏阔感,故有立刀旁的字一·般感觉都较空灵。
13.耳字旁
如图二“陵”、“邹”、“都”、“除”等字中的耳字旁。耳宇旁分左耳旁、右耳旁。左耳旁一般在字中占位较大,不因右侧笔画的繁多而缩小。右耳旁则占位较小,在结字中附随于左侧部分。《好大王碑》中左侧耳字旁一般演化成了一长竖连接两个方口。这种结构是从篆书中变化而来的。
http://www.yhsf.org/UploadFiles/2005529172719963.jpg
14.土字旁
如图三“城”、“基”、“至”、“境”等字中的土字旁。字为左右结构时,土字旁取纵势,与右侧紧贴;上下结构时取横势,与上部紧连,浑然一体。土字旁取纵势时,两横间过于空旷,故往往加上一点以填补。
15.草字头
如图四“茑”、“模”、“奥”、“苏”等字中的草字头。写草字头时主要应注意横上两点的斜侧、方圆变化。长横则有藏横和燕尾横的区别。
16.广字头
如图五“广”、“庶”、“底”、“麻”等字中的广字头。写广字头主要注意长撇的曲直、长短和横的断连变化,上部的点亦有圆有尖,与横有断有连。
17.提手旁
如图六“擅”、“扫”、“拔”、“抄”等字中的提手旁。提手旁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短横与提的夹角大小和竖钩的位置变化上。竖钩下端虽无实质的钩,但在收笔时却要有回钩的运笔过程。
五、《好大王碑》的结字特点
1.独体字
如图七“也”、“自”、“生”、“子”等字。这类独体字由于笔画疏简,在结字上有较大难度。写独体字首先要把它写活,用笔既要凝重浑朴,又要轻灵生动,做到举重若轻,在点画的变化上要收放适度,不到位则局促,过之则散漫。
2.左右结构
(1)左宽右窄
如图八“龙”、“战”、“余”、“就”等字。左宽右窄结构的字左侧占的空间大约比右侧要多三分之一,写时要使其左侧宽而不散,右侧窄而不局促,重在收合有度。有时由于一侧本身太小,还要利用中间留空白来达到左宽右窄的目的,故其留白处更要细心经营。 (王庆忠)
——摘自《中国书画报》
雨悦
发表于 2006-11-9 21:11
临摹与创作
所谓硬笔书法,就是以钢笔、圆珠笔、蘸笔、铅笔、竹片、塑头笔等为工具,来表现汉字书写技巧,再抒发作者情感的方法及活动。由此而产生的作品,即为硬笔书法作品。硬笔书法具有二重性,即艺术性和实用性。所以,学习硬笔书法不仅要追求高层次的艺术水平,还要注重其实用价值。而要体现其实用价值,就必须做到书写上的正确化、规范化、匀称化,如果在一幅作品中,错别字连篇,自造字丛生,随意纵横飞舞,即令有高超的用笔技巧,亦不过是“鬼画符”。硬笔书法只有在实现其实用性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才有可能创作出趋于完美的作品。
在对其艺术性的处理上,当首先体现硬笔书写简捷、流便、挺朗、自然的特色,进而求得深远的意致。即通过熟练的用笔技巧.以有限的硕笔性能充分展示作者的学书认识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具体说来,一幅好的便笔书法作品,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生动丰富、独具风貌的神韵,二是台乎法度、造型美观的结体,三是提按分明、使转自然、富于节奏感的用笔。这三者的关系是互相关联,缺一不可的。
要做到形神兼备,临帖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以临习传统法帖为宜。这是因为我国的书法艺术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汉字书写上已达完美境地,由此可言,任何一种法帖,都足可为硬笔书法临摩之范本。但是,由于受硬笔本身的性能所限及实用的需要,又必须对古人法帖有选择地临习。如王羲之、褚遂良、米芾、赵孟须等名家之作,皆堪称最佳范本。通过临帖,既可使结体美观,合乎法度,亦能学其用笔,得其精神。另一方面,毛笔书法字帖中的笔画清晰,提按变化明显,易于初学者领会其用笔方法。而硬笔书帖中的笔画纤细,提按变化轻微,况有印刷失真者,往往使初学者难以体察,而误入歧途。因此,传统法帖应作为硬笔书法临习的主要对象,硬笔字帖则可作为参考、借鉴之辅助读物。
怎样选择一本适合自己学习的字帖呢?一般的说,个人的兴趣最重要。假若别人替你选择了一本字帖,而你并不喜欢,那么临写起来就很难相象。反过来,假若是你自己很喜欢,那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有两件要紧的事情,一是必须在历代楷书名家的作品里选择,二是要选择好的版本。如果有真迹影印本,就不必用刻石拓本;如果是只有拓本的碑拓,那也要选择同一作者或同一时代的墨迹作参考。固为经过契刻的作品,笔划的形状和力感、速度感都与原作大不相同。例如临写魏碑,最好选择一本北魏时代的写经作参考,这样可以避免临写过程中用硬笔去摹仿凿刻和剥蚀的痕迹。
关于临帖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对照原帖,一笔不漏的临写。这个阶段的要求,是能熟练的掌握基本笔法和间架结构特点,能较为准确的背临范本中的字。第二阶段:一面持之以恒的临写原帖,一面以学到的用笔相结构方法,练习书写自己感兴趣的诗文。这个阶段的要求,是能全文或部分背临原帖,并能做到形神兼备,能在习作中显示所临碑帖的特点。第三阶段:一面不断地进行创作练习,一面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新的碑帖,广泛涉猎历代楷书和行书资料,并研究楷书与行书之间的关系。这个阶段的要求,是能创作较为成熟的硬笔书法作品,并初步形成个人风格。坚持这个阶段的练习并实现这个目标,是成功的关键。在整个临帖过程中,有两件事情始终不可缺少。一是对所学碑帖要经常地、反复的观察、分析、揣摩;二是不断广泛地阅读、欣赏文学艺术各门类的优秀作品,广泛接触社会,深入生活.提高审美能力,加强道德修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字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