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涌泉

《董美人墓志铭》专题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涌泉 于 2010-12-6 16:23 编辑

00000
0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00001
0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00002
0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00003
0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00004
0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有关《董美人墓志铭》的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涌泉 于 2010-12-6 16:33 编辑

    1、美人董氏墓誌銘释文:


美人姓董 汴州恤宜縣人也 祖佛子 齊涼州刺史 敦仁愽洽 標譽鄉間 父後進 俶儻英雄 聲馳河渷 美人體質閑華 天情婉嫕 恭以接上 順以乘親 含華吐艷竜章鳳采 砌炳瑾瑜 庭芳蘭蕙 既而來儀魯殿 出事梁臺 搖環珮於芳林 袨綺繢於春景 投壺工鶴飛之巧 彈棊窮巾角之妙 妖容傾國 冶咲千金 妝映池蓮 鏡澄窓月 態轉迴眸之艷香飄曳裾之風 颯灑委迤 吹花迴雪 以開皇十七年二月感疾 至七月十四日戊子終于仁夀宮山 苐春秋一十有九 農皇上藥 竟無救於秦醫 老君靈醮 徒有望於山士怨此瑤華 忽焉彫悴傷茲桂蘂 摧芳上年 以其年十月十二日葬於龍首原 寂荒隴(隴 幽夜茫茫) 埋故愛於重泉 沉餘嬌於玄*(土遂) 惟鐙設而神見空想文成之術 弦管奏而泉濆 彌念姑舒之魂 觸感興悲 乃為銘曰

高唐獨絕 陽臺可憐 花耀芳囿 霞綺遙天 波驚洛浦 芝茂瓊田 嗟乎頺日 還隨湲川 比翼孤栖 同心隻寢 風捲愁慔 氷寒淚枕 悠悠長暝 杳杳無春 落鬟摧櫬 故黛凝塵 昔新悲故 今故悲新 餘心留想 有念無人 去歲花臺 臨歡陪踐 今茲秋夜 思人潛泫 *(辶子,游)神真宅歸骨雲房 依依泉路 蕭蕭白楊 孤墳山靜 松疏月涼  *(左土右上匧下心)茲玉匣 傳此餘芳
惟開皇十七年歲次丁卯十月甲辰朔十二日乙卯  上柱國益州摠管屬王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涌泉 于 2010-12-6 17:04 编辑

2、天下第一《董美人》

日期:2005-10-28
作者:仲威 来源:新民晚报


  美人姓董,汴州恤宜县人,隋高祖第四子蜀王杨秀之妾。美人体质闲华,天情委婉,含华吐艳,庭芳兰蕙,有态转回眸之艳,香飘曳裾之风。隋开皇十七年(597)七月不幸早夭,蜀王杨秀拳拳于情爱,亲自为爱妾撰写墓志一篇,其年十月十二日葬妾于关中龙首乡。

  《董美人墓志》冥封了1200多年后,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 )在陕西兴平县出土,墓志石归关中陆君庆收藏。陆氏精鉴藏,以蝉翼法(因拓本墨色淡薄如蝉翼而得名)椎拓墓志,此类最初拓本俗称“关中淡墨拓”,当时流传极稀,世人大多无缘亲见。清道光年间(18211851 )隋代美人墓志转归上海徐渭仁收藏,徐氏十分珍视,遂名其斋曰“隋轩”。美人墓志在上海时得到广泛椎拓与传播,此志的书法艺术震惊了当时书坛,并成为隋代书法端庄秀美的代表。《十二砚斋金石过眼录》称其“文体婉妙,是陈隋间手笔,字迹端妍含古意,与欧(阳询)、虞(世南)伯仲。”可惜这块墓志的命运与红颜薄命的董美人一样短暂易逝,清咸丰年间(18531855 ),原石毁于太平天国小刀会农民起义。

  

  民国间的碑帖收藏家多以拥有《董美人》“关中淡墨拓”为荣,一时间出现了不少所谓的“关中淡墨拓”,就从现在各地出版的《董美人》来看,多号称是关中初拓,致使真伪莫辨。此外,由于《董美人》书法秀美,社会需求较大,加之原石的毁佚,各地出现了一些翻刻本,从目前已知的五六种翻刻本来看,其“克隆”技术一流,不与原石拓本对较几乎难以分辨。


        1999
年笔者在上海图书馆整理碑帖时,无意中从一堆卷轴装的碑帖中翻出一件墓志拓片,此拓墨淡如水,似轻云笼月,有冰清玉洁之姿。谛视之乃《董美人》,拓片字口锋颖毕显,意出字外,极尽秀逸之致,不禁为之惊喜欲狂,爱不释手。此拓与世间流传《董美人》淡墨本拓制手段迥异,久视之淡墨拓色似乎会渐渐隐去,点画字迹会悄悄凸起,尽显我国传统蝉翼拓手艺的高明。对照清方若《校碑随笔》,此拓四行“顺以承亲”之“承”字完好无损,为关中初拓之明证,多年萦绕心头的疑惑顿释。因此,可以推断当时上海徐渭仁拓本亦分浓淡两种,然徐氏淡墨拓比之关中蝉翼淡墨拓则有霄壤之别。现在看来藏家手中被谀为“关中淡墨拓”多是“上海淡墨拓”。


    此件真正“关中淡墨拓”卷轴装,上方书堂有陈景陶题端“董美人墓志原石初拓本,丁亥二月八日,悫斋题”519个大字。卷中钤有陈氏大小印章八枚,另有模糊不辨印章两枚。这一国宝级文物自上世纪60年代初王壮弘先生过目后(见载于《碑帖鉴定常识》第91),四十年来一直下落不明,我们都以为已经佚失,此次重新发现,成为我馆历年碑帖抢救整理的重大成果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涌泉 于 2010-12-7 10:10 编辑

3、历经千年而不衰的《董美人》

20100710 人民日报海外版


  “《董美人》不得,食不甘,寢不安!兄能致之,当以文徵明山水小帧为报,且立践唐佛之诺。原主亦决不无相偿之酬也。盖弟梦想此拓已十年矣!”

  这是袁世凯次子袁克文的一通手札,是何等样的美人让他寝食不安、神魂颠倒达十年之久呢?同样沉迷的还有大藏家吴湖帆,据说自《董美人》入“四欧堂”之日起,吴氏即与美人昼夜不离,这究竟是怎样的一通古碑呢?

    《董美人》全称《美人董氏墓志铭》,小楷,21行,行23字。隋开皇十七年(597)刻,隋文帝第四子蜀王杨秀制。美人董氏为杨秀爱妃,“体质闲华”、“冶笑千金”,“态转回眸之艳、香飘曳裾之风”,病逝时年方十九,杨秀触感兴悲,亲自为爱妾撰写了这一方墓志铭。此碑甫出,便以书法轰动一时。

  楷书自汉隶蜕化以来,经过二百余年的演变,至隋已渐趋成熟,整体风格从拙朴走向精美、从荒率走向规整,熔南北于一炉,开唐法之先声。隋代是南北方书法逐渐交汇融合的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董美人墓志》正是这一时期的楷书代表作。

  《董美人墓志》布局整齐缜密,结字恭正严谨,笔法精劲含蓄。笔笔认真,字字严谨,用笔方圆结合,藏露兼施,骨秀肌丰,既含淳雅婉丽之风韵,又蕴挺拔端庄之气度。字形多扁方,尚存晋人小楷、北朝墓志之古韵,在笔意上已脱尽隶意,和隋初的《龙藏寺碑》(开皇六年,586)相比,虽仅晚十一年,但楷法已成熟了许多。《十二砚斋金石过眼录》称其“文体婉妙,是陈隋间手笔,字迹端妍含古意,与欧、虞伯仲。”罗振玉对其评价也很高:“楷法至隋唐乃大备,近世流传隋刻至《董美人》、《尉氏女》、《张贵男》三志石,尤称绝诣。”

  《董美人墓志》原石于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20)在陕西西安出土,为当时在陕西兴平做官的上海陆君庆所得,陆氏以淡墨精拓,薄如蝉翼,笔画丰润,非常准确地反映了原碑的风貌,后世称“关中淡墨本”,流传极少,最为珍贵,世以得此本为荣。不久志石即被上海徐渭仁(紫珊)收购,徐氏十分珍爱,从关中把此石携至上海,自号其斋曰“隋轩”,并广泛椎拓,据说用墨较浓,字画瘦细,据王壮弘先生说,徐氏把原碑磨去一层,故字口较细,和关中拓本相比,“骤视之似非一石,细细勘之,石花字画均合,乃同出一石无疑。”这种拓本传世也不多。可惜《董美人》志石一如红颜薄命的墓主董美人,咸丰三年(1853)上海小刀会农民起义,墓石毁于兵燹。

    国图藏本为清道光出土初拓本,卷轴装,经张廷济、林白水、陶山等递藏,有伊立勋题签,张廷济、沈树镛、陶山跋及陆恢录朱锦琮跋,严复观款,钤“嘉兴张廷济叔未甫”、“眉寿老人”、“钧初所得古刻善本”、“树镛私印”、“雁湖世家”、“五柳人家”、“陶山珍藏”、“陶昌善印”、“白水珍藏”、“严复”、“陆恢私印”等章,是《董美人墓志》传世最好的拓本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涌泉 于 2010-12-7 10:23 编辑

4、想象《董美人》

祥子


  清朝嘉庆年间(公元1900年前后),一块隋朝开皇十七年十月甲辰朔十二日乙卯(公元5971126日)随葬的墓志,在陕西兴平县悄然出土。这就是隋文帝的第四子蜀王杨秀为“故爱”美人董氏所制的《董美人墓志》。志石出土后,首归关中陆君庆收藏。清道光年间转归上海徐渭仁收藏,藏家美其藏所名曰——隋轩。但志石面世恰似惊鸿一瞥,就在清代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小刀会起义的劫火中化为尘土,只剩下拓片渐次流播于四方。以后论者都对《董美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汪鋆《十二斋金石过眼录》评说:“文体婉妙,是陈隋间手笔。字迹端妍含古意,与欧、虞伯仲。”罗振玉说:“楷法至隋唐大备,近世流传隋刻至董美人、尉氏女、张贵男三志石,尤称绝诣。”当代论家只会说些“洞达疏朗,修短适度”的话。这些话过于疏朗,缺乏意象。我们是否已失去了回忆古典意象的能力?

  我淡定地泡了一杯菊花,尝试在修盏泛英、茶汤微黄的氤氲中,想象《董美人》。

  《董美人》是开皇十七年十月所制。这一年,关于蜀王杨秀,史书只有简单的一句记载:“五月……己巳,蜀王杨秀来朝。”再无它录。他在此时,从益州回到长安干什么呢?

  杨秀是隋文帝杨坚的第四子。史传载:“秀有胆气,容貌瓌伟,美须髯,多武艺,甚为朝臣所惮。上每谓献皇后:‘秀必以恶终,我在当无虑,至兄弟必反。”秀出于林,风必摧之。杨秀真所谓一“名”成谶。他是美男子,武艺高强。还精通琴艺,在蜀中曾造出千面琴流传天下。且从《董美人》造语典雅、发声哀婉值得反复吟诵的文字来看,杨秀完全是六朝格调的人物。但是,在隋朝开国初年纷争恶斗的政治环境下,他的秀气逼人的性格,显然不利于他的政治生命。本来皇权的竞争是残酷的,亲人间互相残杀是隋朝政治的一大特点。史书评价隋文帝说:“听哲妇之言,惑邪臣之说。溺宠废嫡,托付失所。灭父子之道,开昆弟之隙。纵其寻斧,翦伐本支。坟土未干,天下已非隋有。”是这样的父亲,嫡长子杨勇都被废除了,何况被父亲厌恶,被朝臣忌惮,被兄弟猜忌的杨秀,他的最终下场是可以预期的。

  杨秀在隋文帝登基的开皇元年二月被封为越王,九月就被改封为蜀王,去了益州。史书载有杨秀在龙安山(今四川安县境内)建避暑亭馆的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文帝命二子晋王杨广率51万隋军灭了陈朝。这么重要的军事行动,协同作战也没有蜀王杨秀的事。杨秀确实是被搁置了。

  那么,开皇十七年杨秀回长安目的是什么呢?是大事?实录为什么不记载?看望父皇母后?这在别人看来,可能是借口。最直接的原因,在《董美人》里清晰了起来。“(董美人)以开皇十七年二月感疾”,杨秀赶回长安是为了探望董美人。当时益州到长安要经过蜀道到汉中,再经过褒斜道到关中,道路并不方便。董美人生病的消息传到益州,杨秀再回到长安,两个月的时间不算太长。杨秀五月来朝的动因是为爱情,匪夷所思,但我不得不信。

隋文帝登基以后,大兴宫殿,封王加爵,端正礼仪,整齐后宫。皇帝诸王,嫔妃成群,但依然有真爱的饥渴。就隋文帝杨坚来说,他就有一段被皇后扼杀的爱欲情仇。史书记载:大臣尉迟扃的孙女有美色,被隋文帝一见钟情,得以宠爱。文献皇后,性尤嫉妒,乘文帝上朝的时机,把她杀了。隋文帝闻之大怒,无可奈何,单人匹马冲出皇宫,行不由径,深入山谷间二十余里。被大臣追上,扣马苦谏。隋文帝仰天长叹:“吾贵为天子而不得自由。”这种丧失正常、意绪忽忽的冲动,披露了文帝内心的脆弱和渴朢。皇帝、皇后是封建政治的符号。在符号之外,无奈还有俗人的一面,渴望爱情,虽然这份爱被抹着专制的色彩。

蜀王杨秀可能不仅没有自由感,而且没有安全感。面对着扭曲且阴险的亲情,史书记载,他选择了巫术与诅咒,来发泄他内心的愤懑。他那无所寄托的被爱的渴求,合乎情理地指向了单纯而美丽的董美人,这个结论让我惊讶而又肯定。

  杨秀五月己巳(阳历613)到长安,董美人七月十四戊子(阳历831)去世。他们最后在一起的时间有两个多月。使我不解的是董美人为什么没有随杨秀去益州?也许是得病以后提前回长安治疗?看来已无法考证了。但杨秀在《董美人》中写道:“去岁花台临欢陪践,今兹秋夜思人潜泫。”应该去年春天他们也是在一起的,但今年秋天杨秀就“埋故爱于重泉”了。无从想象杨秀与董美人执手诀别是怎样的场景,是否象他的父皇一样,意绪惶惶。但是,身为诸王为一个美人亲撰墓志,悲痛莫名,在碑志中却是绝无仅有的。我仿佛听到了杨秀在董美人临圹安葬时的诵读声:

  ……

  美人体质闲华,天亲婉嬺。恭以接上,顺以承亲。

  含华吐艳,龙章凤采。砌炳瑾瑜,庭芳兰蕙。

  既而来仪鲁殿,出事梁台。摇环佩于芳林,袨绮缋于春景。

  投壶工鹤飞之巧,弹棋穷巾角之妙。

  妖容倾国,冶笑千金。庄映池莲,镜澄窗月。

  态转回眸之艳,香飘曳裾之风。飒洒委迤,吹花回雪。

以开皇十七年二月感疾,至七月十四日戊子,终于仁寿宫山第。

  春秋一十有九。

农皇上药竟无救于秦医,老君灵醮徒望于山士。

怨此瑶华,忽焉凋悴。伤兹桂蕊,摧芳上年。

以其年十月十二日葬于龙首原。

寂荒陇陇,幽夜茫茫。埋故爱于重泉,沉余娇于玄隧。

唯灯设而神见,空想文成之术。弦管奏而泉喷,弥念姑舒之魂。

触感兴悲,乃为铭曰:

高唐独绝,阳台可怜。花耀芳囿,霞绮遥天。波惊洛浦,芝茂琼田。

嗟乎颓日,还随浚川。比翼孤栖,同心只寝。风卷愁幙,冰寒泪枕。

悠悠长暝,杳杳无春。落鬟摧榇,故黛凝尘。昔新悲故,今故悲新。

余心留想,有念无人。去岁花台临欢陪践,今兹秋夜思人潜泫。

游神真宅,归骨玄房。依依泉路,潇潇白杨。坟孤山静,松踈月凉。

瘗兹玉匣,传此余芳。

惟开皇十七年岁次丁巳十月甲辰朔十二日乙卯

上柱国益州总管蜀王制。

铭文诵罢,风阻云扼,人伫泉凝。时间被定格在怀想之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