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涌泉 于 2010-12-7 10:23 编辑
4、想象《董美人》 祥子
清朝嘉庆年间(公元1900年前后),一块隋朝开皇十七年十月甲辰朔十二日乙卯(公元597年11月26日)随葬的墓志,在陕西兴平县悄然出土。这就是隋文帝的第四子蜀王杨秀为“故爱”美人董氏所制的《董美人墓志》。志石出土后,首归关中陆君庆收藏。清道光年间转归上海徐渭仁收藏,藏家美其藏所名曰——隋轩。但志石面世恰似惊鸿一瞥,就在清代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小刀会起义的劫火中化为尘土,只剩下拓片渐次流播于四方。以后论者都对《董美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汪鋆《十二斋金石过眼录》评说:“文体婉妙,是陈隋间手笔。字迹端妍含古意,与欧、虞伯仲。”罗振玉说:“楷法至隋唐大备,近世流传隋刻至董美人、尉氏女、张贵男三志石,尤称绝诣。”当代论家只会说些“洞达疏朗,修短适度”的话。这些话过于疏朗,缺乏意象。我们是否已失去了回忆古典意象的能力? 我淡定地泡了一杯菊花,尝试在修盏泛英、茶汤微黄的氤氲中,想象《董美人》。 《董美人》是开皇十七年十月所制。这一年,关于蜀王杨秀,史书只有简单的一句记载:“五月……己巳,蜀王杨秀来朝。”再无它录。他在此时,从益州回到长安干什么呢? 杨秀是隋文帝杨坚的第四子。史传载:“秀有胆气,容貌瓌伟,美须髯,多武艺,甚为朝臣所惮。上每谓献皇后:‘秀必以恶终,我在当无虑,至兄弟必反。”秀出于林,风必摧之。杨秀真所谓一“名”成谶。他是美男子,武艺高强。还精通琴艺,在蜀中曾造出千面琴流传天下。且从《董美人》造语典雅、发声哀婉值得反复吟诵的文字来看,杨秀完全是六朝格调的人物。但是,在隋朝开国初年纷争恶斗的政治环境下,他的秀气逼人的性格,显然不利于他的政治生命。本来皇权的竞争是残酷的,亲人间互相残杀是隋朝政治的一大特点。史书评价隋文帝说:“听哲妇之言,惑邪臣之说。溺宠废嫡,托付失所。灭父子之道,开昆弟之隙。纵其寻斧,翦伐本支。坟土未干,天下已非隋有。”是这样的父亲,嫡长子杨勇都被废除了,何况被父亲厌恶,被朝臣忌惮,被兄弟猜忌的杨秀,他的最终下场是可以预期的。 杨秀在隋文帝登基的开皇元年二月被封为越王,九月就被改封为蜀王,去了益州。史书载有杨秀在龙安山(今四川安县境内)建避暑亭馆的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文帝命二子晋王杨广率51万隋军灭了陈朝。这么重要的军事行动,协同作战也没有蜀王杨秀的事。杨秀确实是被搁置了。 那么,开皇十七年杨秀回长安目的是什么呢?是大事?实录为什么不记载?看望父皇母后?这在别人看来,可能是借口。最直接的原因,在《董美人》里清晰了起来。“(董美人)以开皇十七年二月感疾”,杨秀赶回长安是为了探望董美人。当时益州到长安要经过蜀道到汉中,再经过褒斜道到关中,道路并不方便。董美人生病的消息传到益州,杨秀再回到长安,两个月的时间不算太长。杨秀五月来朝的动因是为爱情,匪夷所思,但我不得不信。 隋文帝登基以后,大兴宫殿,封王加爵,端正礼仪,整齐后宫。皇帝诸王,嫔妃成群,但依然有真爱的饥渴。就隋文帝杨坚来说,他就有一段被皇后扼杀的爱欲情仇。史书记载:大臣尉迟扃的孙女有美色,被隋文帝一见钟情,得以宠爱。文献皇后,性尤嫉妒,乘文帝上朝的时机,把她杀了。隋文帝闻之大怒,无可奈何,单人匹马冲出皇宫,行不由径,深入山谷间二十余里。被大臣追上,扣马苦谏。隋文帝仰天长叹:“吾贵为天子而不得自由。”这种丧失正常、意绪忽忽的冲动,披露了文帝内心的脆弱和渴朢。皇帝、皇后是封建政治的符号。在符号之外,无奈还有俗人的一面,渴望爱情,虽然这份爱被抹着专制的色彩。 蜀王杨秀可能不仅没有自由感,而且没有安全感。面对着扭曲且阴险的亲情,史书记载,他选择了巫术与诅咒,来发泄他内心的愤懑。他那无所寄托的被爱的渴求,合乎情理地指向了单纯而美丽的董美人,这个结论让我惊讶而又肯定。 杨秀五月己巳(阳历6月13日)到长安,董美人七月十四戊子(阳历8月31日)去世。他们最后在一起的时间有两个多月。使我不解的是董美人为什么没有随杨秀去益州?也许是得病以后提前回长安治疗?看来已无法考证了。但杨秀在《董美人》中写道:“去岁花台临欢陪践,今兹秋夜思人潜泫。”应该去年春天他们也是在一起的,但今年秋天杨秀就“埋故爱于重泉”了。无从想象杨秀与董美人执手诀别是怎样的场景,是否象他的父皇一样,意绪惶惶。但是,身为诸王为一个美人亲撰墓志,悲痛莫名,在碑志中却是绝无仅有的。我仿佛听到了杨秀在董美人临圹安葬时的诵读声: …… 美人体质闲华,天亲婉嬺。恭以接上,顺以承亲。 含华吐艳,龙章凤采。砌炳瑾瑜,庭芳兰蕙。 既而来仪鲁殿,出事梁台。摇环佩于芳林,袨绮缋于春景。 投壶工鹤飞之巧,弹棋穷巾角之妙。 妖容倾国,冶笑千金。庄映池莲,镜澄窗月。 态转回眸之艳,香飘曳裾之风。飒洒委迤,吹花回雪。 以开皇十七年二月感疾,至七月十四日戊子,终于仁寿宫山第。 春秋一十有九。 农皇上药竟无救于秦医,老君灵醮徒望于山士。 怨此瑶华,忽焉凋悴。伤兹桂蕊,摧芳上年。 以其年十月十二日葬于龙首原。 寂荒陇陇,幽夜茫茫。埋故爱于重泉,沉余娇于玄隧。 唯灯设而神见,空想文成之术。弦管奏而泉喷,弥念姑舒之魂。 触感兴悲,乃为铭曰: 高唐独绝,阳台可怜。花耀芳囿,霞绮遥天。波惊洛浦,芝茂琼田。 嗟乎颓日,还随浚川。比翼孤栖,同心只寝。风卷愁幙,冰寒泪枕。 悠悠长暝,杳杳无春。落鬟摧榇,故黛凝尘。昔新悲故,今故悲新。 余心留想,有念无人。去岁花台临欢陪践,今兹秋夜思人潜泫。 游神真宅,归骨玄房。依依泉路,潇潇白杨。坟孤山静,松踈月凉。 瘗兹玉匣,传此余芳。 惟开皇十七年岁次丁巳十月甲辰朔十二日乙卯 上柱国益州总管蜀王制。 铭文诵罢,风阻云扼,人伫泉凝。时间被定格在怀想之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