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3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3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35153|回复: 79

墨缘__刘云鹏、王换新书法论文选....添加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10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我们二人,为同乡,中学、大学都在同一所学校,毕业后又同在天水工作,在业余时间进行书法创作和理论学习。从98年我们第一篇文章发表于《书法》,转眼间已十载。合作的每篇文章产生,都是我们友谊的体现,其中的甘苦令人回味无穷。现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将一些文章展示给大家,请朋友、同道们批评!!!3 y7 j2 U. B! |1 f2 p5 @- S
已上传文章:

' }% T0 X' |+ `. j5 ]6 Y) N2 O$ g+ P2 X
第1页:《关于民间书法的界定之一探》、关于民间书法的界定及其意义》、刘云鹏隶书作品对联、王换新草书作品。6 ~5 e" i" r* w- o: d
第2页:《再论书法的时代风格》、《市场需要什么,我就生产什么所想到的-------论书法作品与普通商品的区别》。
" ^* r# }3 g4 w* q$ [第3页:《论计算机、网络对书法创作的影响及书法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一个千年的误解》、《当前书法发展所面临的三大困境》、《谈当今书法展览的优点及其存在的不足》。  u3 n% \! |9 i1 ?$ p
第4页:《浅谈翟万益先生的甲骨文书法创作》、《史料·史论·人----谈目前书法史研究面临的问题》、《坚持书法批评的学术性》、《亟待完善的书法市场》、刘云鹏草书作品。
" ~: \) k  P* ?7 l3 k第5页:《树立大书法创作观》。
8 T: G- _; g3 C
第6页:《再论明中晚期书法发展格局》、王换新草书作品。% C% W: z+ U" A3 h8 i
第7页:刘云鹏草书中堂、《汉碑隶书在当代冷落的原因分析---兼论当前隶书的创作现状》、

, m9 y6 _3 x# S6 O! x第8页:《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书法被边缘倾向的焦虑凸现》、《论书法继承和创新中的“影响的焦虑”》new) `' E( E+ U( z8 v2 J
. S% Q: w5 o! n6 x/ X
[ 本帖最后由 liuyp74730 于 2008-7-2 20:57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5-10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民间书法的界定之一探

* M# S# \* n7 W; j1 l2 F1 l
王换新 刘云鹏

( F2 f! y) W: V+ V4 M7 K3 R" O8 O  B民间书法在当代日益受到书界的重视,介绍民间书法的论著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于对民间书法所包括的范围、其审美的价值和这一名词的界定众说纷纭,再加上创作导向上的失误,便出现了对民间书法的盲目崇拜和低水平的复制,这对书法的健康发展是十分有害的。因此,有必要就民间书法的上述问题作一梳理。: H: q. N6 v, f, ?9 \" l+ V
民间书法的界定有两个前提。即艺术水准的高低和艺术家身份地位的尊卑。在界定中自然应该将两者结合判断,但在发生冲突时,应以艺术水准的高低为主。
5 ?+ [0 u8 E- [2 S# t有一种观点是将民间书法学与碑学、贴学作为中国书法学的分支学科而并列,这种观点首先是不合乎逻辑的。从词义的范围讲,与民间相对应的是[官方],而不是具体的碑和贴。其次,从书法发展史来看,民间书法几乎是贯穿整个书法史的。书法艺术并不只是少数的几个书法大家所垄断的,而是有深广基础的。以此来看,将民间书法与碑、贴并列是不正确的,与民间书法相对映的,应是官方的或正统的书法,即[经典书法]。经典书法包括碑、贴中广泛为历史承认的,为后人学习的书法艺术作品,内容自然包括碑、贴等。而民间书法则是由大量的[非艺术家][准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水平较低的书法作品。作为内容,也包括墨迹和刻石等。
/ O1 v( j0 D& d; m) o1 k所以,我们认为民间书法不能和碑学、贴学并列,引出一种新的归类方法。从而清晰地界定了民间书法的内容,免去了与碑、贴的争议和纠缠。) A3 A6 @3 o! G- g: j( j* Z9 C+ P
我们认为,民间书法的产生有两个主要前提。第一是文字在民间的广泛使用。甲骨文、钟鼎文从其内容看,所涉及的几乎全是国家以及诸侯的占卜、分封、战争、纳贡等国家大事;从书刻者来推测,甲骨的贞人是具有相当地位的并且博学的人;钟鼎的书模也不可能由没有时间、精力来学习文字的普通工奴书写。当然,浇铸应该由工奴来完成。因此,甲骨、钟鼎文字可以说是书法的[童年期],而不能是民间书法。民间书法发展到任何时代也不会成为经典书法。两者有各自不同的社会基础。第二个前提是规范的、繁琐的字体的形成。从历史上来看,一种规范的、繁琐的字体在民间往往是被抵制的。在推行过程中必然流于草率和简化。当这种简化合乎书写原则时,官方则顺势利导,重新加以规范和整理,而形成一种新的字体。隶书、章草、楷书的出现不能离开民间简化这一环节。* i" w0 Q+ W6 \% ]
甲骨文、钟鼎文作为早期文字,既不能在民间广泛流行,又由于早期而日渐繁琐的草创因素,自然谈不上民间书法,作为其对应,归入经典书法也就无意义了。
& j9 x5 M# y0 ~9 ]% i0 v还有几点史料可附带说明。春秋战国时期,文字混乱,字形增多。孔子授徒,[有教无类]。再综合前面观点,可知民间书法的产生不会晚于战国,但决不会早于西周。# W- I4 ^: u- X$ G/ `1 m
民间书法自产生后,作为经典书法的必要补充和社会基础,将永远伴随着书法的发展。自其产生到魏晋以前是[前古代]民间书法时期,主要界定依据是当时书法艺术的自发性。随意的书写,没有法度的限制,毫不修饰自己的性情,呈现为一种自然的、无意识的美。魏晋到毛笔退出实用舞台之前为[后古代]民间书法时期。民间书法开始注重技巧法度的完整向文雅靠拢。民间书法开始了有意识的追求。第三个时期即[现代]民间书法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毛笔脱离实用,所以情况比较复杂,以后有时间应作专题另论。
1 n( w3 A3 S& ~& H" s1 s当然,这一种划分是纵向的,还可以作横向的区别,如墨迹的和刻石的等。3 r$ _% x" {8 k3 n  G5 }' f; h
本文的讨论仅限于古代民间书法中,魏晋至唐宋的以墨迹为主的部分。! m+ w* m4 y* t  r: ~+ d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说:[一件艺术品不是孤立的……,还包括在一个更广大的总体之内,就是在它周围而趣味和它一致的社会。]这一点对我们研究民间书法的价值同样很有用。6 S" Y" o6 K6 _. p
首先,小篆以后的各种字体的产生,都能在民间书法中找到其未成熟的、幼稚的雏形。而在书法艺术的自发阶段,字体的变化将导致艺术风格的变化。其次,民间书法的繁荣是产生经典书法必不可少的环境。张芝、索靖出现在汉末魏晋时的敦煌,就是和这一地区民间书法的繁荣分不开的。
0 f) s; L. c, H, C* ~: a& B因此,民间书法的一个历史价值是推动文字的发展,并在改体过程中,由于法度不完整,反映在作品中,必然是一种稚、拙的风格。另外,民间书法的研究某地域、某时代、某一具体艺术家及其作品提供了广泛的时代风格这一前提。民间书法家的无意于书或不以其为主,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相应的时代,地域的审美取向和哲学思想,也必然反映相应的社会风貌和时代气息。* O- L3 I8 h$ V4 R
上面谈的是民间书法的历史价值,或称为研究价值。接着来谈它的现实价值。民间书法和经典书法相比较,犹如民歌与律诗的比较。诗歌在六朝时虽然在格式上更加严格,但[十九首]的浑厚、质朴没有了,代之以六朝[不足珍]的绮丽诗风。唐诗便开始了一次纠正,主要是向民歌学习。经典书法在书法艺术自觉化之初就开始向[]的审美方向发展。清中叶碑学的兴起,以及更早的[]学的提出便是对雅的强烈抵制和反抗。碑学衰落后,经典书法又将注意力放在民间书法中的墨迹上,以期为经典书法注入新的活力。
& |" s9 K0 R. h说到现实价值,主要表现在学习上。现代派书法在经历了象形书法、西方抽象派书法之后,即向民间书法拓展。但是令人失望,没有取得多大成绩。考其原因,当是太崇拜民间书法而藐视经典书法之故。民间书法作为一个历史的和现实的现象,对我们有影响,但毕竟在技法、抒情上不如经典书法。所以,在学习时要始终有清醒的认识和经典书法修养。
0 ?  O& A9 }% \, j1 A( S/ q6 k7 J# x我们的观点是民间书法从总体上讲,是信手刻写,较少法度,故而没有装饰的书法。因而更能体现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普遍的审美观点。故而在学习中,应该从其线条、结构、章法中得到种种启示,从这种无意识、草率之中得到一种创作灵感和艺术源泉。而不是斤斤计较其点画形质的外在表象。那就是真成了照猫画虎,真的成了民间书法了。
% v0 R: b0 T4 t! j总之,民间书法在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中,都是非常值得重视的。尤其是在人类追求返璞归真,向往大自然的现代。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认识民间书法并学习之,将对今后书法创作的发展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民间书法作为书法学的一个分支,也应有相应的理论来指导。  f. V; N  {, X+ v
(发表于1998年《书法》。2008年入选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书法文库.名家讲堂》)6 G2 A! H. ^0 o1 [9 b! I0 h3 h: S

- W" _9 U  W% A" \; H% Q/ |9 f; m[ 本帖最后由 liuyp74730 于 2008-6-1 09:0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0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0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em13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0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3 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1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4 |; y7 X" c2 q% y% `
关于民间书法的界定及其意义
1 ?* b/ L  j) |
                                                    刘云鹏  王换新9 `" A  {) F0 h3 Z  d& I

- S2 u1 d* ~5 E6 \5 I
近百年来大量的简牍、残纸、帛书、瓦当、砖铭等有文字的文物出土,都可以引起书法界的惊喜,被其所表现出的随意、质朴所折服。这些大量的字迹不但表现出与经典书法不同的艺术魅力,而且丰富了书法取法内容,补充了书法史料,书法理论界称为“民间书法”,成为最近二十年研究和取法的热点。但是由于时间短,“民间书法”在概念范围的界定上含糊不清。当务之急必须对民间书法进行科学的界定,这对书法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6 y# [. m& ^- k$ [+ D  Q+ }
造成界定不清的根本原因在于对书法本质的认识、存在误差进而对艺术的技法认识产生模糊,分不清什么是书法,什么是写字。' Q6 a* R5 f4 L% b9 v: K, B. A
“书法”一词从其产生以及发展到现在,不断嬗变,对其概念的本质把握不准,从而产生了不必要的争论。古代所谓“书”为书写;“法”为法则、方法。可以查出最早这一词出现在南北朝:“少从外氏车骑将军臧质家得卫恒散隶书法,学之甚工。”①这里“书法”指书写的法度、规则,不同于现在意义上的书法概念。直至今日还没有准确的、公认的书法定义,这也是近年书法理论界讨论和争议的焦点问题之一。“书法”是一个抽象而又具体的概念。首先,我们认为书法离不开汉字,这是书法自身发展所证实了的。其次,书法是一门艺术,这也是书法自身发展所确定的。既然是艺术,便不能停留在纯熟的技法层次上,必须有比技法更高级的内涵来统辖技法。 “艺术就有这样一个特点‘又高级又通俗’,把高级的内容传递给大众” 。②阿布罗的〈〈艺术审美概论〉〉说“艺术家必需具有技艺,即高度的工艺熟练程度,但是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任何一门艺术家应当是匠师,而决不是所有匠师都是艺术家。”这是外国对艺术特点及艺术家要求的论述,我国历来对艺术也有同样的要求。针对书法来讲,必须要掌握技法,因为技法是书法的主要艺术语言,不掌握技法就无法准确的表达书法的艺术内涵。但仅有技法的纯熟是不够的,把写只具有技法而无艺术性的作品的人称为“书奴”,对排列如算子的写字不视为书法,这在我国历代书法理论中可得出结论,也无需再引经据典。从而可得出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通过笔墨线条体现书法家内在的精神世界及对美的追求和对美的表现的艺术。# Z/ l6 f8 A8 J, E, ?
首先,民间书法不能与碑、帖并列;其次,把甲骨文、钟鼎文及战国以前的墨书、朱书,从民间书法中界定分离出来,因为它属于原始艺术的范畴,将它称为“上古书法”;再次,界定出民间书法存在的时间域;最后,认清民间书法在当时是以实用为目的,蕴藏着书法的基因这一现实,才能正确的认识民间书法中非书法和书法的因素。/ d6 j9 M  c5 n! G  u7 ^1 p- _" c
有一种观点是将民间书法与碑、帖作为中国书法学的分支学科而并列,这种观点首先是不合乎逻辑的。从词义范围讲,与“民间”相对应的是“官方”,而不是具体的碑和帖。划分碑、帖依据的是书法在创作、流传过程中所采用材料质地的不同,在审美范畴上形成的“金石气”、“书卷气”的分野。民间书法所对应的是“官方”或正统的书法,即“经典书法”,“经典书法”包括碑、帖已被书法史所承认,并成为后人学习书法艺术的典范之作。而民间书法则是由广大的“非书法家”,“准书法家”书写的具有书法艺术基因的字迹。同样,由于载体材料质地的不同,存在“金石气” 和“书卷气”两种风格的不同。所以把碑、帖与民间书法并列作为中国书法学的分支学科是不正确的。( _5 F$ K' M' E: q
甲骨文、钟鼎文及战国以前墨书、朱书,我们称之为“上古书法”。它们是上层建筑和意识领域的以“礼”为旗号,以祖先祭祀、占卜为核心,具有浓厚宗教性的“巫”“史”文化之一,产生在一种神圣、严肃的气氛中。这些字迹是由当时“巫”、“ 史”书写,而“巫”、“ 史”是原始社会的精神领袖,“商代的占卜活动除‘巫’、‘吏’负责外,有时商王亲自参加。”③ “尽管青铜器铸造者是从事体力劳动,甚至是奴隶,但是它们体现了早期宗法制社会的统治者的威严和意志。”④因其神圣和严肃性,即使体力劳动者,甚至奴隶,必怀虔诚之心。尽管随着社会发展,宗教礼仪和伦理因素减弱,但这种因素一直伴随着书法发展,如汉代的碑版、南北朝墓志、摩崖等。但在上古书法中体现出了明显的这种因素。另一方面,从现出土的实物可以看到,布局章法上参差错落、虚实相间,上下、左右呼应成为一个整体。字体上平行规正,结构对称,在此基础上也有稳中涉险、方中有圆、疏密变化。所有这些是当时对美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不自觉的追求。也可以看到不论此时的甲骨文、钟鼎文及朱书、墨书在同一艺术水准上,不存在民间或官方之分。因甲骨文、钟鼎文及战国以前朱书、墨书其产生的文化环境和创作主体决定其属于原始艺术,是新时代书法的史前书法,不能划入民间书法的范畴。9 W/ U# }7 U: I
战国时期在书法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由于以“礼”、“乐”为中心的奴隶制日渐崩溃,作为祭祀、分封用的礼器制作也逐渐由神圣祭祀向平易的民间生活靠近,青铜器的辉煌逐渐退去,文字装饰效果的宗教因素逐渐减弱。又因为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及各国各自为政,导致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文字在下层阶级中普遍使用,民间书法也产生了最初的萌芽。民间文字普遍应用,汉字的书写开始向两条线发展,一条以实用写字为主,主要承担着人类信息语言的传递功能,民间书法就是这条线上有书法艺术参考价值的作品。另一条以追求艺术性为主,但未完全与实用脱离,这种因素伴随着书法发展直至到重法的唐代。这条线上主要是秦篆、汉代诸碑、摩崖、南北朝墓志及二王书法体系,这些则属于经典书法。民间书法则是第一条线上从战国以后至唐以前这一段的简牍、残纸、帛书、瓦当、砖铭等。唐以后,书法艺术发展成熟,书法各种书体确立,对书法和非书法一目了然。我们把民间书法从时间上界定为从战国以后至唐以前这一阶段,是自觉书法艺术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民间书法是经典书法发展和完善的母体。书法发展为一门自觉艺术正是民间书法的暗力合作,是实用写字孕育了艺术美。在书法未完全成为自觉艺术之前,主要是书法家对民间写字收集整理、规范,是民间书法影响经典书法的发展;发展成为自觉艺术后,由于书法家的出现,经典书法影响民间书法。这是我们不把唐以后的民间写字定为民间书法的一个重要原因。
* p6 i7 ^0 M* _+ B: ~" o5 q% M. W3 F下面从数以万计的民间字迹选出典型代表加以分析,从中寻找民间书法中的经典书法基因。
! h) C+ S+ X0 S4 e0 G6 |" a
在目前出土所见到的战国简牍、残纸、帛书中,从笔法上看,长沙仰天湖竹简(图2)的笔法要比信阳长台关竹简(图1)的丰富;其次,结体章法更接近汉简隶书。从时间先后上,可以看出从篆书向隶书演变的过程。乙瑛碑(图3)因所用材料和自然的破坏而妨碍了对其原貌艺术美的理解。参照元康四年简(图4)的笔法结构可以更确切的理解乙瑛碑原汁艺术美。敦煌毛诗选(图5)、祭文(图6)点画遒劲、结体峻拨、章法布局自然,与二王体系风格相似。虽与刻帖的笔法、章法相比,显得少变化、单调粗略,但在精神气息上比刻帖更胜一踌。楼兰残纸中〈〈九月十一日〉〉(图7)用笔楷、隶结合,自然有致,气韵贯通,有王羲之《姨母帖》之趣。《李柏文书》(图8)方圆兼备,楷、隶、行自然融合,虽然笔法无二王流畅丰富,但布白跌宕欹侧,天趣较浓。二王书法体系的书法艺术基因都能从这些民间书法找到。而从《因明入理论后疏》(图9)中又可发现与二王遒劲俊逸不同的圆润朴实的风格基因。楼兰残纸呈现出了隶书、楷书、行书、章草、和今草的杂糅,这是由于字体、书体变革,在民间书法中体现,不是有意识的创作。为冲破、否定经典书法理论中雷池戒规找到了证据和力量源,泉这对当今书法创作取法上是一种重要的启迪。5 W3 ?& P# J  Z7 a2 @4 p( ^; D
从战国到隋朝近千年中,这些数以万计简牍、残纸、帛书、瓦当、砖铭等民间书法被冷落千年以后,清代碑兴起,尤其当代由于展厅效果导致的对形式的注重,书法家逐渐承认民间书法中所含的书法基因,对学习其并蔚然成风,以此为艺术源泉和营养者不乏其人。但不能不说有相当一步人学其糟粕而弃其精华,实为遗憾!: s4 D; J3 t' i0 ?5 ]% o
首先,在这数以万计的字迹中,从书法的角度来说主要是以写字的方式存在,尹湾《礼钱薄》(图10)、敦煌《生经第一》(图11)、南昌吴应墓木牍、长沙走马楼吴简(图12)等大量墨迹中发现,笔法单调,结体、布局雷同,百“人”一面、千“之”如一。其主要功能是实用,承担人类语言传递的文字功能,在当时起了“书籍”作用。4 K9 B* B2 d2 E
进而,再对书写者进行分析。从现出土书迹中看出书写主体主要是低层官吏,南昌吴应墓木牍、长沙走马楼吴简从内容可以看到,或为记录仓库的库存和支出;或为帐薄、起居记录等,主要是记事。书写者主要是一些文职人员,他们具有一般知识分子对汉字书写的熟练,并未特意追求艺术效果,追求实用的美观只是为了方便信息的传达,为工作需要,并未上升到艺术美的高度。敦煌字迹书写者有四类,“经坊”人员、寺院僧人,经生抄手,文人学士。在这四种人中,前三种几乎是当时受过专门训练的“抄手”,以“抄书”为谋生手段,其作品工整有余而天趣不足,实际这些人充当今天印刷机功能。& T: Z" }. W: v  l* _
楼兰残纸主要是边陲军人的不经意之作,所以缺少了象汉简牍书写者中文职人员对汉字书写的熟练程度。从《欲买》(图13)等残纸中可以看出,笔法单调,工整不足,时时出现笔画失重。即使象楼兰残纸中的佼佼者《李柏文书》也有这种现象,敦煌字迹中也存在这种情况。如《释门范文》(图14)之类的残纸中表现出随意、质朴的是书写技巧欠纯熟,不是特意追求的艺术效果。! B1 c3 n7 K  W
对民间书法从纵向、横向的分析比较,分清民间书法与碑、帖的关系;将甲骨文、钟鼎文及战国以前的墨书和朱书从“民间书法”中界定出来;把民间书法时间域界定在战国至唐以前;认清民间书法在当时以实用为主,并蕴藏书法艺术基因。不仅是对书法艺术的认识和本质理解,而且对当前书法认识、创作有重要现实意义。
0 }3 M) _6 s. @& h* ~
首先,通过对民间书法正确界定,才能正确的认识民间书法在书法发展史上的地位,民间书法是书法发展史上不可缺少的环节。它对字体、书体的产生和演变过程提供丰富的资料,如对篆书、隶书、楷书、草书的演变过程的研究,撇开简牍、残纸、帛书、瓦当、砖铭等民间书法,根本无法建构书法艺术正确的演变史。此中还蕴涵书体、字体演变的历史原因,是研究书法史论的最宝贵的史料之一。( p1 n0 O0 _& Q( g  t
其二,通过对民间书法的界定,才能对经典书法作品正确的认识。通过民间书法与碑、摩崖、刻帖的分析比较,去粗存精、去伪存真、遗貌取神,真正把民间书法的精神融入到经典书法中,重新认识其原始面貌。清代碑学的兴起,在研究和学习钟鼎文、摩崖、碑等方面犯了一个错误,就是把自然因素引起的自然美与艺术美混为一谈,把自然美当作艺术美。这种自然美对这些书法作品来说是一种附加值。认识和研究书法的艺术美价值远远大于对附加值的认识和研究。如果舍本逐末的只注重附加值,势必要导致对书法艺术本质认识的错误。作用于创作,则有清李瑞清的抖笔,当今对残纸效果刻意模仿等。我们必须清楚,一种艺术的美首先在于它独特的艺术语言,任何一种艺术一朝放弃它的引人入胜的方法和特有的艺术语言而借用别的艺术语言,必将降低该艺术自身的价值。 但是不能排除这种附加的自然美对书法创作和发展的借鉴和启示。: i# g4 F" U' U6 k' g! ]
其三,通过对民间艺术的界定,才能对返朴归真的作深刻的理解。返朴归真是书法艺术的至高境界,尤其在当今崇尚自然,追求个性的时代,更成为书法家奋斗的目标。但是,在这十几年居高不下的书法热潮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尤其青年人失去耐心,在浮躁不安中追波逐浪。但这种没有纯熟技法支撑的“民间书法”实为野狐参禅,并非“返朴归真”。返朴归真关键在于“返”字,对书法认识和技法上具备广度、深度、精度、高度要求,达到一种质的超越,才可达到“返朴归真”的境界。在历史上的书法家中,像王羲之、颜真卿、杨凝式、王铎、傅山及清代碑学大家从民间书写中汲收营养,变为创新的艺术源泉。但必须明白,他们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消化吸收的再次转换。
" G$ u6 |& \% l
如果对民间书法没有正确的界定,也就不能正确的认识和学习。那么这些数以万计的文物出土对于文化、历史、档案学、文字学等其他领域是一种幸运,而对书法来说是不幸。因为它使我们不能认识书法是什么。今天毛笔失去其实用功能,仅是进行书法艺术创作的工具,与晋代书法分娩为一门自觉艺术一样,面临书法艺术第二次考验,也面临着如何继承,如何创新。因为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没有创新必将消亡,这是艺术发展的规律。对民间书法的界定正确与否,导致对书法主体本质认识的正确与否,只有通过对书法本体本质的正确认识,才能将书法艺术继承、创新。" h- a6 `* {8 B  @. s+ U; f

  P% @8 B& @; r& c注解: ①对时间的划分是在指出时间的上下一段比较长的时间范围。( l8 Z' S2 v, A- j! ?' c$ @

0 X3 X% h, p3 K% ~0 u      
所选实物图片因篇幅关系,只选局部.0 L* m% v7 f' l9 R1 o
引用资料:
      ①<<南齐书.周禺页传>>
; |" x# Y$ Q  n4 W

+ f# g- V1 `! v" {' c, S+ c
      ②付雷译丹纳<<艺术哲学>>
1 g4 {, Z1 F" E. W! b1 b

8 k/ }1 x3 Z3 D2 g9 v( E8 ~* Q; X  B
      ③陈振廉<<书法学>>
1 y% A- e7 ~0 @1 f2 ]
! a( i2 A9 x: |  ~2 l- ^; \
      ④李泽厚<<美的历程>>
                                                                                   (发表于1999年<<中国书法>)
- n8 }3 m. }( @2 s6 C: ^3 q

; s* H4 S- C6 ]6 R; J" X[ 本帖最后由 liuyp74730 于 2008-6-1 09:0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抱歉,附图未上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传一件拙做,请批评.
隶书对联(上).jpg
隶书对联(下).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换新先生作品
草书松下.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