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3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3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朱中原

吴冠中再次炮轰当代美术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8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这样的真话佩服.但这样的真话不是每个人说出来都能被大家重视的.说这样的真话背后还有一个人身份问题.象他这样功成名就了.一把年龄的人了.说这样的话也就没什么顾虑了.也在情理中.早些年还没这影响.还身处其中时怎么他不这样说呢?这里丝毫没有否定他说这话的价值.只是说有的人否定东西也好象是看那东西对自己是否还有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8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em3 em3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4 em14 em14 em14 em14 em14 em14 em14 em14 em14 em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8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8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颇多精辟直言,值得一观!em1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9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朱中原 于 2008-1-18 00:25 发表
" z7 q- `% }8 ~4 _" o$ n2 Q& u5 D% c  D8 d* g7 }9 z& N

: X4 e: V. B5 p1 Z虫甬兄好!我说的是吴冠中的问题,你说的是文化问题,我说的吴冠中问题并不等于文化问题。关于文化问题,我以前谈的也比较多了,如果兄有兴趣系统讨论中西文化及文化史,我推荐你方便的话去看看海外文化史家 ...

$ y& M- L7 ]# p3 w9 U/ L* C4 m4 e, c7 b2 |" g& O$ @! Q( z5 h
6 i) O& f) k9 x7 t3 S5 f
“我说的是吴冠中的问题,你说的是文化问题,我说的吴冠中问题并不等于文化问题。关于文化问题,我以前谈的也比较多了,如果兄有兴趣系统讨论中西文化及文化史,我推荐你方便的话去看看海外文化史家余英时、许倬云关于中西文化的论述。”: s4 X0 D/ j5 U5 h& d
+ |5 K. i4 m) a" E% F1 z
4 c  e9 X9 r/ i3 t
中原兄好!说来惭愧,我虽然对“系统讨论中西文化及文化史”等比较感兴趣,因为种种原因(如阅读面狭窄、知识结构方面欠缺等),对这些宏观且复杂的问题的思考常有力不从心之感,确实还要多多学习。% b% f/ H$ k8 y! X0 ?1 j" {
    但我也有自己相对独特的地方,即我关注这些问题的起因。
+ l$ m6 e$ e% ~5 z5 r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躲在乡下做诗人。背诵了大量的古典诗歌,也学作了一些旧体诗。自以为在情感、意境等方面已经接近了古人。也看到了一些旧体诗可能的生长空间。但接着不久,我的旧体诗创作就进入了绝境。所谓绝境,当时只是一种强烈的感受,现在归纳起来大约可分为三方面:一是道统的绝境,即由内圣而外王之道,在现实中已没有了实践的途径;二是文言的绝境,即文言世界与白话世界的断裂;三是自然的绝境,即在古人那里,文言语境与自然世界相对和谐,而现代人的存在与自然有着根本的对立,这使得诗中的追求与自然和谐,从根本上是徒劳的。这三个方面的绝境我都无法度过,只好选择放弃。此时,我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存在问题。
3 M/ i2 W' z7 N( Y" e, Y7 j. }    在无奈放弃旧体诗创作后,我开始尝试写新诗。徜徉在文言与白话之间,使我真切地感觉到文言世界与白话世界之间的断裂存在着一个历史的伤口,它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有关。大约在1995年前后,我逐渐确立了以中华文化在现实中的存在状况为依托的抒情主体(即诗中的),同时开始了对中华文化的存在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我的思考从寻求存在的理由开始,然后拓展到对中华文化在现实中的存在状况,再到认识中华文化的存在问题,等等,问题域渐渐形成……|
9 d, G1 B& ?' ]9 D8 w
. \+ V6 Z, o* p ) t7 n% H8 s5 J" p7 y$ m8 a" x; B
“吴冠中争论的问题表面上看是什么中西文化争论的问题,实际上根本就不是什么文化之争,中西文化之争恰恰掩盖了问题的本质。中国的很多问题不是争论,而是制度和利益争夺,吴冠中所说的问题,在我们今天的身边是无处不在,可就是有人视而不见,或者是有很多人见了但也保持沉默。并不是说吴冠中是大师我就认可他的观点,在我的眼里,只有真,没有权威和威权。”: }: s, Q2 E7 ~% n+ v* W: e0 O

& U) `, s/ \. s是啊,许多所谓的艺术争论,其实并不是从艺术本体出发,而是在争夺“话语权”。) n) G# W$ c* _: f

4 W+ M$ O9 ]5 Q$ J% S# j9 J3 h8 o2 X
% L% w7 r% e2 F$ O* ~8 l
8 f  e( r& @/ C' k% O4 x“关于文化问题,若兄有闲情且方便的话可以另抽时间讨论。不知意下如何?”9 b  P; |  c. |

; C5 I) C% E+ H* ?确实很想向中原兄讨教一番!只怕我反应慢,思辩能力差,不能让兄满意。
0 g+ V4 u$ \, G8 s0 i& F+ ?+ H近年,因家事的困扰,搞得我身心疲惫,年关益甚,不知几时才可能解脱?做事常常精神恍惚,奈何!& i6 A3 z1 z2 f- l3 B7 d

1 q8 f, _" `  u- y6 y: E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9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大抵吴冠中所谈就是体制对艺术的干预问题。
+ D7 u$ d  q* E) r+ m我觉得这个问题不是呼吁就能解决问题的。
" g2 @+ [0 Q9 z; T吴氏说来说去,无非就是阐释现行艺术体制的诸多问题,而他给出的是一条明确的西化的路子。9 [1 z3 L; {' F* n
所以,我个人觉得吴氏只做对了一半。& W; I& d) ^9 Z8 J- X7 X, F; a8 @/ w
艺术作为上层建筑,统治者对它的控制和干预在一定的情形之下,一定的历史时期当然是必要的,我最近读到王岳川先生的文章,他披露了西方利用文化基金资助和培植国内某些艺术家,进行***和文化的和平演变,这其实也是一种干预。- `/ [8 f. R! r: E# b, ~" R/ D; G% u
所以,目前我国政府对于艺术的干预当然也是必要的。
4 a; J. H- u! S. A5 h0 a6 N% g# }6 H3 s, I4 ~+ P5 ?
只是这种干预的手段需要完善和改进。( U3 {6 k* x5 `: x  p  O' ^7 v  B
也正如官僚体制中出现的F•B一样,对于艺术的干预中也会出现F•B和失误乃至过失,但干预的正面意义显然大于负面。
1 _) l1 i  V/ L, ]& N艺术虽然是自由的,但艺术家是不自由的,你有你的国籍,你不能成为民族的叛徒和败类,对于国家民族的大义,艺术家的个人得失当然要做出让步和牺牲。别不选择。
6 A9 M9 i7 n& Y# T% a  Y其实,目前的国内环境,对于真正追求艺术的人来讲,已经很宽容了,只不过顾及名利得失后,你才会发觉“好像”的不公平,但整个以前的中国艺术史是怎样的?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多少布衣留青史?. V1 j$ Y! z( z4 f+ J' ]. x
5 j" G. y. R2 l; W# F
当然,我们最终的希望是能打破现行体制对于艺术的过分的不和谐的干预。
# l4 `5 F6 n4 x' o* Y比如,废除书协或文联等工具,但这条路必须是在有另一条更为光明的道路之前,这样的路子最少需要十年。/ z1 N  a7 Z# R# t: S; n$ U
我还是赞成弘扬主旋律的。
3 q+ N1 r9 H' u$ g6 _, i0 b我觉得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的文化的复兴,目前体制如果能发挥体制的作用去干预文化的复兴是很必要的。
  D8 k( A; S1 U
" S* z: C0 `3 L# B" |4 ][ 本帖最后由 丁剑 于 2008-1-19 10:5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9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注意到一个现象,艺术作为精英文化正在由官僚士绅群体向学院技术精英群体转变,人们对于艺术的热爱和尊敬以前是建立在对士绅的尊敬和仰慕的心理之上的,现在正在改变,由于国家重视教育和对于科学的推崇,专业化理念也得到普及和认可,未来的艺术精英一定多是从学院里出来的,那么未来将极有可能出现学院和民间两种群体,当然学院占尽风头。5 J$ S1 m8 h. L" A' ]8 p
关于这一点,邱振中先生表明“专业化”是未来艺术的趋势。我曾经当面提出过质疑,我说,先生讲的专业化实际上就是学院化,而学院化实际上就是技术化,那怎么能“艺术”呢?
* R  k; D) O/ |对于我的质疑,邱振中回答令我震惊,他说,如果学院里有一个人关心艺术,关心国学,懂得思考,那就足够了,我们培养100个学生,其中只有这一个是这样的,那就足够了,这样的一个经过了技术训练而又能自我觉悟和思考,那他就有可能是未来艺术的接班人,一个时代写进历史的就那么几个,所以艺术不需要那么多人,有一个就够了……
2 j7 G; a. j2 U邱先生的回复使我震惊,但我以为这是最好的回答了,但邱先生回避了我的一层重要的意思,就是学院化强势趋势对于艺术的干预和负面影响。
4 d" M% P/ O3 l( N吴冠中先生所谈似乎也涉及到这一点了,但学院的模式无法改变这种技术化的趋势,9 }( Y* `# d; t$ J; p( C+ u
所以如何让体制的干预对民间的关注和提携是一个重要的现实的问题,他们没有平台。
% E$ m" a( `/ G- r3 S) |当一个大康的人谈小康的问题时,人们可以给予掌声,但我希望他更能关注比小康还困难的温饱及贫困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9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0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丁剑 于 2008-1-19 10:52 发表 ) ]3 M9 J( Y2 a$ ]# u+ O' \# T
其实,大抵吴冠中所谈就是体制对艺术的干预问题。
- @7 j8 W" U9 ]1 D$ J我觉得这个问题不是呼吁就能解决问题的。
' H# l" N1 l( T吴氏说来说去,无非就是阐释现行艺术体制的诸多问题,而他给出的是一条明确的西化的路子。5 {( W2 ]1 r% S( w
所以,我个人觉得吴氏只 ...

. k! |/ ?7 Q* q. i$ R0 ~0 w; j& c
- k  `6 C; y- E: o哈哈,丁兄的观点很是严肃啊,但是,严肃的背后却是对一些基本问题的误解。丁兄说,吴冠中说中国画的出路在于西方化。其实你理解错了吴冠中的意思了,吴冠中根本就不是一个完全西化派,他只不过是针对那些固守传统的人而提出了要学习和借鉴西画的问题而已。如果说吴是个西化派,那实在是个天大的笑话。4 h8 ^9 P  d. a6 `8 M  g+ e; [  {
其次,丁兄说有很多西方政治势力借助于西方的艺术基金会,入侵中国,企图对中国文化进行渗透。这个问题我们原来在刘正成家就讨论过,我实在不想再讨论了。这是典型的左派荒谬言论。纯粹是无中生有的。西方是有很多艺术基金会,但也绝不可能就通过这种艺术基金会来摧毁什么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怎么会是这种什么中央情报局能摧毁的呢?难道美国人真的就愚蠢、天真到这种地步?持这种极端言论的人其实很幼稚。丁兄,关于这个问题,涉及到很多非艺术学的东西,大多是政治学的问题,若有兴趣,我推荐你看看一些政治学的东西。
: W7 V2 E7 L8 A0 P! Q6 W$ o还有,吴冠中的观点怎么又和汉奸艺术、民族败类结合起来了?这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 a- e0 d0 w  z# }- W7 N) Q" u& U% J还有很多很多问题,有空讨论。我很久一段时间不太爱网络争论了,请恕我说的太过简单,可能没说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0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朱中原 于 2008-1-20 00:20 发表
# Z$ f% v, y$ P7 s& F2 b& W, P8 b! |, Z: s0 j( a

0 n9 s; Z+ b6 b8 [哈哈,丁兄的观点很是严肃啊,但是,严肃的背后却是对一些基本问题的误解。丁兄说,吴冠中说中国画的出路在于西方化。其实你理解错了吴冠中的意思了,吴冠中根本就不是一个完全西化派,他只不过是针对那些固 ...
2 ^& S/ [5 m( Q. i. G
近来,美国《混合语》(Lingua Franca)杂志不断曝料——在第三世界推进“现代性”的幌子下,美国中央情报局在1996年后加紧了对第三世界学术界的渗透,出巨款让一些人宣传推进全盘美国化,豢养一批文化打手专门打压那些为自己民族文化崛起的人。[1]中央情报局事实上是美国的文化部宣传部,中央情报局动用了“马歇尔计划”20亿美元的资金,来搞文化宣传“心理战”,通过“法弗德基金会”、“亚洲基金会”、“福特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卡内基基金会”大量收买本地文化打手,扩大美国文化的霸权主义和文化殖民空间。美国政府发言人乔治·坎南(George Kennan)很直率地说:“美国没有个文化部,中央情报局有责任来填补这个空缺。”霸权主义宣传和冷战心理战的目的是让第三世界人崇美忘本,其重要性“与空军一样不可或缺”。
" z, I( w2 h& L- W弗朗西丝•斯托纳•桑德斯(Frances Stonor Saunders)的《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2]一书,震撼了世界,书中详尽地揭露了令人目瞪口呆的事实。可以看到,美国除了军费几乎占到世界一半以外,为进行世界的文化冷战耗费了多少金钱,网罗了多少人,费了多少心计进行策划和组织,涉及多少不同的文化艺术种类,又有多少文化买办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于其中。桑德斯说,“在国外,中央情报局主要依靠当地的知识人,他们从内部的进攻有利于掩盖美国的黑手,制造出一切源于本地的假象”。[3]我们不妨听听美国概念艺术祖师约瑟夫·科苏斯(J .Kosuth)一段露骨自白:“因为我们美国没有一种真正的民族个性;我们将现代主义作为我们的文化。我们以出口我们的地方主义,改变了其他文化,并赋予这种混乱以一种“普世性”的外观……。由于各民族文化纷纷退却让给我们地盘,它们最终失去了对自己生活有意义的机制的控制由此变得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依附于我们。”|
8 ]3 u: @& m& ^5 A4 Q3 [# w文化冷战使得美国干涉中国人权问题,加快中国传统文化消亡和失效。
& W9 d; `9 w- p3 L$ r5 d+ x
以上一段文字是引自王岳川:超越现代性弊端提升中国艺术原创力 一文
2 R% ?, j7 d- C6 m! U, p对于这样的文字的真实性我无从考证,但我想这样的文字也绝不是空穴来风。
9 ?: O( f6 n5 K$ {, D# P当然一国政府对文化艺术的干预也绝不仅仅是出于对外来干预的抵抗,文化的传承和保守也是至关重要的。3 X( D7 b9 \, v: P. ^1 Z
所以,我的观点是统治者对文化艺术的干预是必要的,当然我也认为现行的干预方式有问题,吴冠中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问题,但他的解决方式也是一厢情愿的,我认为他是明确的西化的路子。  N- j$ j0 M; D( W0 N4 K

5 L' u+ R: ~7 c+ z& w8 N( ?) M我个人对于艺术的观点,是艺术回到它无为的状态是最好的状态。所以从本质上讲,我是反对艺术的市场化的,而这条道路正是如吴冠中等一批或以大批人士认为最阳光的道路,这就是西方舶来的道路。* M. r% X. L/ _( d) {# d6 \
( A1 `. \/ v, ~0 s" {
吴冠中或刘小东说后来他们的作品买到二三千万和他们没有关系,这么会没有关系呢?你的作品都买成这样了,你的心理没有变化吗?你优裕的生活和创作条件与它没有关系吗?) g% T) H$ ?1 s. V: B8 u* ~
我现在注意到一些书画家(甚至很著名的书画家)画那种小斗方迎合市场的购买,这不是这种关系的作用吗?市场对艺术家不存在干预吗?而吴、刘的意思就是市场对他们没有干预,也许他们是的(只能是也许),但我们要考虑大多数。
8 o. ^; s2 ~6 G) i2 X+ v7 B* ^3 j' T4 ^# B3 P
我以为字画或艺术品历来都是值钱的,但社会的进步,对于艺术的体现在哪里?我恰恰认为只有到了艺术不值钱的时候,才是真正的艺术的春天。较之,今天那些自己作品卖不出价的或根本不想自己作品卖钱的艺术者的对于艺术的状态才是最好的状态,才是艺术的真状态。
, D! i% s0 r) F/ |; ^
9 ]$ S' C6 f2 s  R: c; v# E所以,体制是佐佑人的,那是因为大家都把自己视为体制中人的结果。
! S2 l2 B9 ?$ f* Y# P2 t2 M( Z. M5 {* Y5 h7 f* ]
另外谈一句题外话,最近读到陈传席先生的画坛点将录,其中也有对吴冠中的点评," U1 g. P/ U  R  ]9 h0 [8 Y4 d
我就在想:像吴冠中这样不会画画的人也能享大名,画价高不可攀,动辄语出惊人,这又说明了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