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9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9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童山雷

峨嵋雨后(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陆续添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8-7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后藏”之地所得景物数帧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九百四十九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承前)往来于拉萨与日喀则之间,所谓“后藏”之地种种地貌民情,俱飘逝于车窗外,观之怡悦其目而感触其心。暗思,这人托生于某地,以小言之,于其身其家;以大言之,于其部族甚或其国,俱有那主客观双方面之因素。而终究皆必属“不得已”焉。一经惯居其地,则又全方位与之契合,且绝对依赖于彼而复深爱之。由是“故土”、“故乡”及“祖国”之类概念,连同实实在在之真挚情感,悉以生发。吾辈今之于斯,不过一观光旅游者耳。然亦可将心比心,体察其情。于是诸多情愫,并人所谓之“艺术感觉”,皆暗生且涌动于此心底。归游之后,旋即逐一付诸翰墨,乃亦得画稿数帧。计有“藏麦青黄”、“藏乡将晚”、“夕阳天外藏家村”、“云下冈原微静谧”、“亦然流水绕孤村”及“藏南云翳”等。兹随文发布于后,虽俱出之写意之笔,岂又可尽以漫不经心之作视之欤。此画与文俱得自2013年。

(总 1093 篇之第 949 篇)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949-1藏麦青黄.jpg (74.83 KB, 下载次数: 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949-2藏乡将晚.jpg (75.18 KB, 下载次数: 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949-3夕阳天外藏家村.jpg (53.32 KB, 下载次数: 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949-4云下岡原微静谧.jpg (74.98 KB, 下载次数: 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949-5亦然流水绕孤村.jpg (75.77 KB, 下载次数: 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949-6藏南云翳.jpg (68.58 KB, 下载次数: 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14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童山雷 于 2019-8-14 10:48 编辑

扎什伦布寺……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九百五十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承前)这扎什伦布寺在整个藏区及藏传佛教中之地位,定然已是毋须吾辈再来饶舌了。那日既去到彼处,一切相关游览交涉之类的俗务,亦皆不必一一细说。但待得那位新“接任”的当地土著导游——其形神俱绝似一喇嘛——引领着吾辈,一边善意地提醒着咱种种来此参观之须知细节,一边亦以娴熟且是简明扼要之语,向众人介绍着本寺情形时,则这寺院之整个悲凉沉重历史,才猛可凸显于吾辈眼前,并定格于当时那倍觉刺目的血色夕阳下。彼寺自身之发展史,国朝一般文字资料皆可查阅,也倒没甚过于惊人的。然而谈及上世纪后半期那一段、特别是本寺在“文革”中的经历,这导游的眼神和语气,说实在的,真的是显得颇有些异样。“浩劫”这种说法,在此才可算是找到了最为确切之注脚。很难设想,倘是我汉民族之历代圣贤,譬如说儒教发展史中之一段,涉及孔孟以下,类似程、朱、陆、王等人,其身后竟共遭遇此,那么我整个民族,将会如何面对这事。在听导游诉说这段历史的当时,吾人真是羞惭难当,忒为本民族曾有过那等疯狂、那等无知、特别是那等残忍之行为,感觉无以谢罪于人……在此特定的政治社会历史原因之外,本寺自身之构建,另有一细节,亦颇令吾人有所感触。那便是:建寺之初,便刻意选择了一个天葬台作为基点,且是故意将那块天葬石之顶面露出,以提醒人类当永远休要回避死亡。走近那乌黑幽亮的石块跟前,自家特意将脚轻轻踏于石上;一时,类似某种通电之感,且麻且噤地透彻吾身。——那作为物质形态存在于世之生命本体、那作为无形状态漶漫于虚空之吾辈精神,终将何去何从,顿若杳冥间之一巨大问号,碰触与勾动着吾心。这样的问题,自然不该是在这种短小游记中细加讨论的了。不过既是已经涉及,略加点示而已。附带再说一点:关于藏区流行天葬之事,早年似乎讳莫如深,今毕竟也可明明白白地拿上台面来说了。在游览途中之另一处,显然还是由经当地相关部门安排,一位接受过现代高等教育的年轻藏族女子,向咱介绍其民俗民情时,便坦然自若地说到此事。其实达观些看,人类究竟怎样处理已脱离精神之纯物质性躯壳,恐怕真的并不那么重要,人家自己想要怎样对待它,旁人除了遵从及尊重,端是又还能与还须怎样呢?在兹文附图中,主图外再有一幅,便为《葬台昏晓》,此是当日某个清晨途经其地得来。彼时吾人在那野路旁之零星摊贩上,还“淘”得一原滋原味的民间护身佛像。此外,那清寒晨曦中,天葬台所处的高高山岭之下,却不知为何又有着一个围着铁丝网的军事禁区,这也颇令人觉着相映成趣。不再啰嗦了,打住。
此画与文俱得自2013年。并附现场所拍照片数帧,以供参看。


另附游归后所得之词一首——




转调二郎神·扎什伦布寺随感  


弃存边野,
自古即、
修参福地。
但帚抹泥墙,
幡辉金瓦,
真个遥生艳炽。
日落荒风吹碎雪,
入佛阁、
转而凄厉。
更瘗石残痕,
隐余皮骨,
证吾生死。


凝睇。
沧桑亿劫,
浮沉当世。
险毁灭于人,
卒还乎祀,
难叩其间秘史。
阖目寺僧,
坐坛官圣,
善面似含幽诡。
旋悟得、
是非焉关彼族,
莫须言耳。






(总 1093 篇之第 950 篇)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950-1扎什伦布寺.jpg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950-2葬台昏晓.jpg (59.98 KB, 下载次数: 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照片 1552.jpg (84.59 KB, 下载次数: 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照片 1553.jpg (106.64 KB, 下载次数: 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照片 1563.jpg (100.9 KB, 下载次数: 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照片 1571.jpg (61.57 KB, 下载次数: 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21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布林卡·雪域茫然落照间……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九百五十一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承前)完成分内观览任务——或亦莫如说是“行毕分内游玩权利”——之后,离藏之前,稍有一点自由活动时间。依自家惯例,每到一地,有机会总得去博物馆看看的。然也心知决不应以此及人,所以,当同行亲友表示想趁此机会去逛逛那有名的“八廓街”时,咱这一行数人,也就自行其便了。当日一早,吾独自问道至那博物馆;待彼开门,便乘兴一一览究其馆藏。不出所料,馆内自然、历史、人文、经济连同整个社会民俗等其他方面的资料,确实都是颇值得一看的。本文当然不会是参观馆藏之心得体会了。及待此心满怀充实之感,回顾一番则终将离去时,忽忆起先前排队进馆时,曾听人说,这不远之处,便是负有盛名的“罗布林卡”、西藏历代达赖喇嘛消夏理政之所在,遂趁这时间还不太晚,赶快访向那儿,心想至少也看上个大概形貌,以为自己翰墨之需。既至,方识原来此却是个城郊之阔大休闲园林,虽亦有内外之分,但整体皆显得十分清幽秀丽。眼下这时间既已不允许、且是本身也不需再去查证什么内存档案,所以自当是止于绕园闲步,为一己搜罗点绘画素材而已。心想的是也只利用手头这相机,照上几张照片。孰料事情偏有恁巧:因方才在博物馆中照了不少资料相片,此时,相机居然无电,试上了两三次,都是一开机便自行关闭了。好在身边还备有个小小本儿与一截短短的铅笔,于是也就只好“重操旧业”,草草地勾上了几笔速写。不过当时身处其境的感觉,倒还真是非常宜人的:朝雨方停,空气清冽舒爽。园中各色花木,有些认识,有些不认识,但皆是色泽菁润,欣欣向荣,而整体环境,却又出奇之安静。近前的疏林密草,碧水瑶葩,尽皆依依向人,若睡犹苏。中景围墙内之宫苑,在远处雪峰积云的映衬下,也显得格外的撩人清思。兼之微风轻寒料峭,周遭相当距离之外,拉萨街市在薄薄雾霭中若隐若现,故尔,一时还真真似将人带向了一个非现实之所在。归游后,即据此感觉,参考当时速写及今更于互联网上搜得的合用照片,画成此示之图。兹藏游之作也,至此即告一段落。另附一离藏时从飞机上得来之瞬间视象《雪域茫然落照间》,以作为本次游览及近些篇游记之总体句号罢。
此画与文俱得自2013年。






(总 1093 篇之第 951 篇)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28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寂池清晓……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九百五十二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深秋某周末,亲戚中有车一族相邀,又去广阳坝附近“农家乐”。斯事一切常规套路,此皆不赘述了。唯彼地居于坡凹间,面对一溜大池塘,却引出吾人今有兴一言之小小事体。事之缘起亦至为简单:那日才到彼处,即见主人家在塘岸边用网兜以米饭粒诱捞细小野鱼儿,道是此乃必上与客人之“特色菜”,还说次日中午,吾等也自会尝鲜。当时吾即想到,何不带走它几尾,拿回置于吾家阳台小池,既有利于吾人观玩,于彼弱小生灵而言,亦更属幸事。将此想法道与主人,主人一口便答应了,说是走前来看这网兜,内中定是有的。当时把此事放在心上。至次晨,独自早起四下悠转。恰逢夜雨初唏,气息爽洁宜人;放眼周遭,薄雾依稀,连池秋水,苍碧间另觉一种沉静。些许鸭只,已然呷呷地觅食于水中。偶有灰白之鹭,自由自在地旋翔于塘面。原来大池侧畔,残桂衰柳掩映之处,还有一小小圆池,内中立着一尊金色弥勒佛像,其后又是一座翻新建成的观音寺,而吾人昨夜居所,外形悉与寺院香客客房相似。想来此亦是为日后当地经营的“看点”或“卖点”之一罢。观览陂塘风光之余,这心思不觉从那神佛事跳跃到吾人昨日拟定之事,遂蓦然一动。吾辈从不刻意求神拜佛,更不奢望上天平白无故令吾不劳而获发财甚的,至多,忖度倘其天道果存,彼但看吾辈不愿为恶之份上,即使偶有无心之过,亦勿轻降大罪于我,便称幸了。是以,心念及今之将有为于类似“放生”之小善,则何不赶快乐而为之。念此之时,眼已睃见那捕鱼网兜,犹正安放在岸角。当即曾迟疑片刻,想是此时去行这事好还是走时再行的好。只此一下,忽意识到那已在网中的细小鱼儿,其中有些若本有这继续活下去之机会,却竟在吾这一念之间误了,岂不可怜之至。于是当即四下寻找,临时觅得一小盆,蹲在水边洗净了,盛上半盆水,便伸手向那网兜中抓鱼。一把抓得四五尾,彼等在吾掌中拼命挣扎。吾一边着意把捏之,一边暗暗慨叹。吾今之手,于彼而言,宁非命运之神欤?在吾掌握中,即幸为吾之宠物得以尽其天年;脱离吾掌,旋即便下油锅为人盘中之餐。二者相去更曷可同日而语!念及于此,手一发不敢放松,盖生怕原已有幸者,忽又变之为大不幸也。如是之举有二。见既已抓捞上了十来尾,不便再怎的,终默默摇头端盆离去……今,彼盆中鱼儿,已然快快活活生存于吾之阳台小池,“混迹”于“青花儿”、“黑背”或“黑头大黄”等辈阵中矣;彼自家固然并不知其命运中有此大波大澜,而吾则深为彼等庆幸之。此示之《寂池清晓》一画,仅以“山水”角度,现其宁静之自然风光而已。这文中所言,读者若有兴趣,或亦可于之另行玩味。
此画与文俱得自2013年。另:这几年下来,当初“救”下的那批小鱼,莫约还是存活下来了几尾,盖因吾家阳台小池内,至今可见,尚有此好些青黑色鲫、鲤,仍浮游于内,并已长得差不多有人的手指般大,且是与锦鲤们相处甚洽。而反倒是这文中所提到的那些“有名有姓”的锦鲤,却基本上都因故殁去了,乃又换过点新的。唉,这池中的“历代生灵”啊,思之亦为彼一叹!
随附几帧从前偶尔拍摄的小池群鱼照片。此时本想也将那些活下来并长大了些的小鱼拍个照附上,无奈全都躲在石山旮旯里不出来,只好算啦。呵呵。






(总 1093 篇之第 952 篇)




以赤子初心、文士才情、 达人意趣、艺者性灵,搜觅人生旅途种种苦乐参半事境,乃借助拙手所持翰墨丹青之技,得成带有一己独立标识之画品。


952、寂池清晓.jpg (91.24 KB, 下载次数: 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AM_0069.JPG (121.83 KB, 下载次数: 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照片 004.jpg (135.8 KB, 下载次数: 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照片 018.jpg (109.04 KB, 下载次数: 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照片 049.jpg (116.99 KB, 下载次数: 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4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童山雷 于 2019-9-11 11:36 编辑

鹅岭桐轩遗迹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九百五十三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一日,夫妇二人趁闲外出走走。忽念及许久未去过本市鹅岭公园了,遂乘车一趟去到那儿。时值残秋,满园黛黄相间,石桥菊圃,幽路游人,无不令人怀及业已恍然之辽远岁月。抚今追昔,固然良多感慨。而目下整体说来园内游人已疏,常见者,不过亦如吾辈赋闲之人,来此自觅其乐耳。漫步途中,历见彼辈或群集、或独自在廊间林下吟品管弦丝竹,更多的,则是借着所谓“MP4”一类时尚玩意儿播放乐曲而轻歌曼舞,虽属俗众之举,而其毕竟托生此科技昌明、且基本还算无甚大灾大乱之世,乃休管其它,只顾纵情享此太平之意态,犹显而易见焉。心识于此,一面信意遍游园内。临江一隅,见一镂雕精致之小小楼台,忆里倒还似真未见过了。而其内空空如也,墙饰之物,特别是一幅外蒙古亦尚在版图内之全国地图,分明示其至少建于民国之前。既沿室中曲梯登于顶台,得见指示碑牌,方知其曰“桐轩”,果然造于纪元1911年,乃属仿罗马式不对称装饰之石结构建筑,为当时某贤达之士消夏别墅,因周遭多植梧桐以名。是日之游也,为得见于兹,顿感平添游趣。且于顶台之上凭栏眺望高崖以下嘉陵江两岸,见那残存老梧枝叶间,明亮亮闪跳出当今崭新的高楼大厦,于是一种沧桑史感,更是悠悠地浮现在这心头。归后,将此日所得印象,归纳表现成此示之《鹅岭桐轩遗迹》一画,随这小文,一并以飨读者。
此画与文俱得自2013年。另补记:
当日游玩于此桐荫之间,偶见林下落有树籽,幼时称之为“桐麻豌”者,却是彼时处于饥荒之际吾辈“顽童”之爱物。今,好歹温饱久已解决,定然已是想不到还会将它弄来炒着嚼食甚的了。乃却忽发奇想,道是何不捡它几粒回去点种在阳台土钵里,到时倘是发芽成长起来,看着岂非趣事?于是便真个说做就做,拾选了几粒回去种上。而后其果然便有一株发芽生长起来。正不知真个长大咋办哩,恰巧吾女在近郊地方购置得一所带园子的小小庭院,当然也就将这树苗移植去那厢(其过程在吾人装修那房屋时,亦曾有过简单描述)。今,随此文不妨将这“有凤来仪”之幼小嘉树的“玉照”,也附之于此。说笑归说笑了,不过其本身那枝叶青青的模样,倒也煞是惹人怜惜。呵呵。
(总 1094 篇之第 953 篇)
以赤子初心、文士才情、 达人意趣、艺者性灵,搜觅人生旅途种种苦乐参半事境,乃借助拙手所持翰墨丹青之技,得成带有一己独立标识之画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1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僻山佳墅·今日名园权属我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九百五十四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癸巳秋冬之交,因事曾去南山后岭一处。此为国内某知名企业在渝设置之“培训基地”,实则所谓“会所”,——倘说得更加直白些,便是一处山中庄园。其一般时节,皆近乎空落无人,而四下景观,足称雅妙。当日煦阳临照,气候清寒中微带暖洋。周遭麓岭,尽含烟黛,且色泽因经霜而毕显其浓郁苍艳。园子本身乃西式。楼阁池院,修葺整洁;随处可见之花木,亦疏密有度,欣然宜人。步入楼堂内,最觉难能可贵而至为舒适者:环墙俱是透明玻窗,外界静静松林,清清池水,曲折桥栏,尽皆明晳映入眼目。当时即不由羡想:要是只此为一书斋画室,堪称何样幸事!而其时恰逢从者言,此即彼集团老总们之大小会议室也。闻言思之:向来有“天下名山僧占多”之说,此固旧时代之事矣。今,历史沿袭之名山胜境仍多属僧道或官府,固毋须论。而世间佳好之山,凡新近得以发掘又擅交通之便者,则实实已当是“商占多”也。吾辈既远非僧道官商,在生艺业之成,看来一般而言,亦难以至达彼等所能得之此等境地,兹,自属己心明了之事。然则古贤之训,凡“造物者之无尽藏”,亦尽可是“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所谓名分占有之事,说到底竟无碍于其实际享用的。念之至此,胸襟豁然开朗,因以旷达欣喜。遂尔只在当日,尽情感受这一时因缘所至而闯入吾人心目间之清丽云物。事后得画二帧,一曰《僻山佳墅》,一曰《今日名园权属我》,此述文并志其由来。
此画与文俱得自2013年。附志:画之其二,本曰“暂属我”。既题,想想后,感觉无论从达意或是音韵所需,皆当是“权属”,故尔只好冒其不韪而涂改之。特此说明。






(总 1095 篇之第 954 篇)




以赤子初心、文士才情、 达人意趣、艺者性灵,搜觅人生旅途种种苦乐参半事境,乃借助拙手所持翰墨丹青之技,得成带有一己独立标识之画品。
954-1僻山佳墅.jpg 954-2今日名园权属我.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8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即将南麓呈春色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九百五十五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癸巳残冬,因家庭琐务较多,且是久未有新鲜画题,所画不过皆是整理此前既入本文附图却自感不甚畅意者,因以竟至多时未及此文。正月初头,相对小闲。“立春”前一日,约友兄照例游走南山。围绕那近时因“漏底”而变得浅露不堪的涂山湖徐行一周后,仍选取清水溪一路且游且归。途中但觉荒寒阴湿间,这虽经冬而依旧繁密的满山草木,枯涩芜杂,却又分明已暗含着几缕春之生气;而偶见一二树凋谢之梅,落英缤纷,亦将斯境,点缀得更加情趣盎然。归后忆及所见情形,尽管己心许久以来都自我告诫,道是此南山题材,吾画已然发掘过甚,是以一般皆毋须再取画于它了,但此却仍是忍不住又兴味浓郁地付诸丹青翰墨。成,随兴名之曰《即将南麓呈春色》。思之,此山形貌固然长存于彼,且即使有人工“开发”因素,其本体亦然变化甚微。而吾人之诗心画眼,毕竟乃因事境之变,随之亦自不时有异。推究其理,这南山,在我中华大地之上,原不过只是名不见经传之区区一丘(其中所谓“黄山”一段因抗战历史名世另当别论),而吾辈因时因运,与之结下不解之缘,遂年复一年,细细体察其本性,兼探索其季节与风雨晦明之变,乃再三再四以不同角度及方式表现之。盖为此坚持不懈以近固执之努力,今,此山之名,终至因吾画入选“美丽中国”邮电产品而亦得张扬。此山倘有知,或当自觉欣慰甚或感念及吾人。而吾人在此山灵面前,又岂敢自大,唯只自勉自励,兢兢然但求于彼深苍老黛间,再可撷得些许诗画题材。日前尝偶然得知,昔抱石公曾谓:彼之山水画作,即大得益于寄居巴渝之时。斯亦极言吾巴渝山川之大美矣。而吾辈一世托生巴渝之地,乃又曷可负之。想想,今后是否还当以这南山为“营养基地”,只所画之境,又并不为其实景所囿,或唯此乃称真山水画者当步之正途也。
此画与文俱得自2014年。主图之外,附上国家邮电部门以吾画《南山春暝》为题制作的“中邮好礼卡”。




另记:关于国家为个人出邮品这举动,固然有其“待遇过高反令有嫌”的成分,但醒眼看今世,其实亦与“为某人出书、出画册”甚的相类似,既有庸俗化、商业化之因素,但其事本身说到底,也还得看所选择者品质如何。再者,入选《美丽中国》邮电产品之事,事前咱不知晓,整个过程中也没收咱什么费用,而是双方议定以一种“两免单”(彼不付此稿费,此不付彼“版面费”之类的)方式进行,所以这事仍与咱一贯的宗旨——不靠花钱宣传自己——毫不矛盾。盖因现今花钱即可上各种媒介,无论是传统纸质的或者新式电子版的,日渐将事情弄得个鱼龙混杂,故尔在此特作附带说明。




(总 1095 篇之第 955 篇)




以赤子初心、文士才情、 达人意趣、艺者性灵,搜觅人生旅途种种苦乐参半事境,乃借助拙手所持翰墨丹青之技,得成带有一己独立标识之画品。


955、即将南麓呈春色.jpg (108.47 KB, 下载次数: 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国家邮电部门以吾画《南山春暝》为题制作的“中邮好礼卡”.jpg (45.21 KB, 下载次数: 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25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掠危云,水推险浪,酉秀黔彭闭四方……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九百五十六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冬日蛰伏家中,临案作画,不免回顾旧时题材。忆及多年前尝与诸画友溯游乌江一事,斯游程历经川渝东南角一带,彼处有酉阳、秀山、黔江、彭水,历史上尽皆十分苦寒闭塞之地。尝有俗语谓之:养儿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此已极言彼贫瘠地激励人心自强之意矣!而当时吾辈乘火轮行于江上,观两岸景物,确乎苍凉荒远,使人悚悚然暗自有叹。记得彼时曾有《沁园春》一首志其游事。今日观之,其词总体未足称道,不过却有几句,于己印象既深,那语言本身又颇具所谓“形象性”,故尔今即以之为画题。句曰:山掠危云,水推险浪,酉秀黔彭闭四方。画成,自觉尚有当日船上放眼周遭一派高远荒率之意象。兹画已在此,不多言了。唯此作之题意格调原已若是,倘有欲于此中寻觅郁勃青秀意趣之读者,吾只得预先即致其歉意焉。
  此画与文俱得自2014年初。附相关之个人照片二帧:一即为当时在边城茶峒所摄;其二拍于乌江航船上,却是稍后一两年带家人游此拍摄的。另,亦不妨将那首尚不够成熟之词附上(新世纪后多少作过润色),乃请读者诸君看看,其是否犹有一二可取之处——

  沁园春·九九纪游 1999年

  小别山城,
  假道涪陵,
  再入乌江。
  叹沿河两岸,
  尽皆贫困;
  龚滩一带,
  多属蛮荒。
  山掠危云,
  水推险浪,
  酉秀黔彭闭四方。
  花垣外、
  寄边城吊翠,
  情韵悠长。

  世人营利匆忙。
  有谁似吾侪淡心肠。
  笑车夫霸市,
  强词夺理;
  店家宰客,
  剩菜残汤。
  更可观瞻:
  荒村古镇,
  领袖财神供一堂。
  嗟末纪,
  纵深山僻野,
  亦拜“孔方”。



  (总 1095 篇之第 956 篇)


  以赤子初心、文士才情、 达人意趣、艺者性灵,搜觅人生旅途种种苦乐参半事境,乃借助拙手所持翰墨丹青之技,得成带有一己独立标识之画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0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年乡间春夏二季情景各一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九百五十七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兹所示二画,为昔日感知之乡间春夏二季情景,乃取自吾《乡间杂诗·远年怀想》中《乡中四时》之前二首。其春景诗曰:春风拂四野,万物发清歌。唯我含菜色,踏花尚吟哦。夏景诗曰:夏雨偶溟迷,农时不可欺。抢栽旱田里,血指捋湿衣。二诗之意蕴已十分明确,不必多言矣。唯既以之为画,其所当取之可视场景,亦必得经营推敲。如读者诸君所见,此春景画中,一片清寂之山原,料峭春风劲拂,茫茫大块,似已于苏醒中轻发出其味悠长的吟唱。画之右下侧,一只半大的牛犊翘首向天,明显有其蕴意而其意又颇不易以言传。左上角,隐约可见小小人影,自然当是借喻达某本人,正徘徊于疏淡落英之下。整体境界,但使人注目有思,默默嗟叹而已,亦难道出具体情节来。夏景画之情境则相对确切:浓云密雨间,乡村果是闲人少,大伙儿皆在为一年糊口事之至关紧要者——插稻谷秧——拼命忙碌。虽是写意画,且是处于风雨迷漫之境,然画中无论人物动势、场面铺排及各种细节展示连同色墨搭配,自感都可称恰如其分。咳,俗谓“文艺家须深入生活”,此其信也。吾对斯事之切身感受,乃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一春夏之交。当时天公不作美,插秧的大好季节一直干旱,后却又霪雨陡至,连旬不开。吾辈身心,不单久已在那“正二三月”春荒中快被拖至虚脱,且客观上又还没有蓑衣,然而为了当下的生计与长远的“表现”之计,则不能不置身于“田夫野老”中,无休无止地在生产队的七沟八梁间没命奋战。个中事体,也不是这儿短短几句话得能说清的了,倘是读者中有想要探知其究竟者,可于吾新浪博客小说类博文中,寻找《乡中苦斗》之第三十九章观看,便知端的。
  此画与文俱得自2014年初。

  (总 1095 篇之第 957 篇)


  以赤子初心、文士才情、 达人意趣、艺者性灵,搜觅人生旅途种种苦乐参半事境,乃借助拙手所持翰墨丹青之技,得成带有一己独立标识之画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6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暖家山醉鹧鸪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九百五十八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近时阳春初至,万象更新。尤其今日坐于这案台前,窗外一片晴和明朗之貌,竟恰与方将为文之画境,两两相融。而画中之境何者,虽早已逝去数十载,此观之,仍怦然叩击吾辈心田!其实彼不过只乃是当日在乡中的这个月份上,最为见惯不惊的平凡景物:春阳暖融,晴云柔丽,坡岭壑梁与庄田竹树,尽在若有若无的光雾笼罩间。是时也,吾与“社员些”纵然腹中饥馁,则感此大美春色,亦欣欣然隐觉心儿在空腹内扑腾,遂便将此忱情,径化作一腔乘之而发、必欲小小改善自家生存状态的昂奋力量。或尔便是将其视作吾人在当时恶劣环境下,“带有一丝盲目乐观情绪之苦苦挣扎”,也未尝不可……有鉴于此不时又浮现于吾人五内间之绵长回味,数年前,即偶有诗句道曰:云晴野岭喧村社,日暖家山醉鹧鸪。日前更将诗境赋形为画。是以,兹便有呈示于读者诸君眼前的如此这般景象。尽管笔下色墨草草,自感幅中朦胧之内,诸般形神,可谓幻亦犹真。不多作解说了。
此画应先已得自2013年。其文,依文中所叙,则当是得自2014年新春。

(总 1095 篇之第 958 篇)


以赤子初心、文士才情、 达人意趣、艺者性灵,搜觅人生旅途种种苦乐参半事境,乃借助拙手所持翰墨丹青之技,得成带有一己独立标识之画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