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6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6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童山雷

峨嵋雨后(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陆续添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2-3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台道中·五台将至也·回望仙峰云蔽却(2014年)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十六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承上帖)既至这山西,向来便颇感兴趣的五台山,当然也要去走走。有鉴于当今凡名山胜水,其交通路线皆为旅游行业所占据,于是吾辈亦就在这太原参团,前往斯山。这五台山在佛教界之盛名,不消说此心自是久知的了,唯因己身乃逍遥俗士一个,也就不会为了那等虔敬目的,前去谒拜甚的。倒是昔年从《水浒传》中得来的朦胧意象,此时犹然在这文人与画者踏山揽胜之根本意愿外,亦隐隐约约地驱动着潜藏的好奇之心及“顽劣”之意。因而,就怀着如此这般的心态,一路眼观着略显萧疏的北方风物,不觉便将近这五台山了。这时,只见道旁山势渐雄,且是连绵不断、似无竟止。而山岭本身土石相间,情调微觉茫浑与苍凉,正当是这北国之风味。山上没什么树木,似乎草皮亦浅;而山下川谷之内,溪滩之上,偶然得见一些还属可观的林木。想那溪滩,倘非是近日刚下过大雨,必定是既荒且旱。两旁的坡岸上,或多或少有些房屋,好象教俗两界的都有。汽车驰骋在这样的环境,吾人凭靠车窗,眺望远方那尚属未知的名山五台,心中端是颇存遐想。咳,想这驰誉中华之山,达某此前也曾去过几座了,每去,于画或诗文,皆有所获。而此行之获,又将会是什么呢?当时这心头便暗怀此念。如今,自家且也小小地卖弄它个关子,行文暂止于此,只先将这途中得来之画(包括归途上所得)三帧奉上。至于在其山本身所得之画,留待下文再谈。此三画为:《五台道中》、《五台将至也》与《回望仙峰云蔽却》,后者所谓“仙峰”,即下文所涉“尊胜寺”位居之岭麓。


(总 1098 篇之第 1016 篇)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9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光辉映五台山·夏凉殊像寺·雷雨尊胜寺(2014年)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十七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承上帖)既至五台山中,方才发现,原来这山反不似沿途一些无名山峰般险峻,而转觉岭麓连绵,且形状与走势俱颇分明。想来也是了,否则,何来“五台”之谓呀?然更为引人瞩目的是寺庙之多:放眼望去,除其中心区域那重重叠叠的赤墙青瓦朱幡白塔之外,视野之内,不管是远、中、近景之山,坡梁峰岭间,亦逐处尽皆可以得见那众多的禅林形影。吾人向无主动烧香许愿之类的习惯,待团友们都去那最是热闹与“灵验”的“五爷庙”时,乘机便将这基本之山势认真地察看了一阵,当然也随手留下了些资料照片。彼时,唯觉这赫赫有名的仙乡佛国,煦阳普照之下,举目一派清新爽朗;而高天却是纤云四卷,且云形不断随风变幻。有时,那形致极有韵味,甚至令人顿生神圣之感。这些当时都深深地印记在了脑海里。后,依照旅行团的行程安排,也去了几座庙宇。这一类的情形,相信读者诸君凡曾经历过,皆尽知晓或者说可以想见,所以似也不消在此一一述说它。吾欲道者有二。其一是在去那殊像寺时,天色忽然阴暗下来。当时只觉得凉风飒飒,浓云四合,周遭树木,连同旗幡等物,都在风中呼呼有声。则吾辈沿石阶上行,道旁那清帝康熙所书“瑞相天然”四大金字,在幽暗天光下,好象还真个有着一种震慑人心之力。此算是一记忆突出者。而印象更为深刻的,还是欲道者之二。那是离开主山之后,小盹之际,已然随车忽到一个去处。先即听导游言,此为禅修圣地,与它寺表面香火之旺,是大不一样的,如是云云。既经实臻其境,恰逢雷雨初至,因而果是颇感觉其灵异气氛之烘托。原来兹寺名曰“尊胜”。一进山门,院墙边有棵挂红的唐代古槐,硕然苍茂,殊为壮观。寺院建筑及佛像法器,亦皆感觉建造得十分地道,是以那氛围,也就愈觉其凛然而莫敢冒犯。接着有一睿智干练之青年寺僧代替导游,带领众人游观其寺。闻其所言,无论所涉是教是俗,都甚有识见,且是收放有度。尔后便道是来访者休论有信仰与否,至少可以随其体验体验佛家之言行举止,一面便中规中矩地教上了大家好些言语和动作。吾心想这也没甚大碍,于是也就很有兴趣地仿习。但接下去,随着所观所涉事物之深入,此僧之言行越显肃穆,同时对众人的要求,亦似稍向“专业”渐进,甚至无形之中,已觉有其纪律在约束着大家。由是吾猛可醒悟:若此,则吾辈岂非已成“信众”中人欤?于是,找个机会,便还是独自离了这队伍,在一些许可驻足之地,观览了一下这山与寺的景致。荆妻愿随队而行,亦只由她。后来闻妻言:彼等到达最后一殿,有几名僧人为大家解答疑难问题,而且这次“随喜”,还不象先前一路只付点小钞,至少都得几十元,才说得过去……自然这一切俱是不言而喻的。何况,寺庙也是需要修葺与日常用度。倒还不知目今社会,象这种“宗教单位”,与国家是怎样一种经济关系了。反正,作为旅游者,即便象这样偶尔有数地捐献上一点儿,毕竟也没啥。及待离开该寺,乘车下山,吾辈在车窗口回身眺望,寺殿佛塔,尽已迷漫于雨余新起的山云间。此心回顾方才之寺僧,兼及眼前的同行“团友”包括荆妻,一时对这阎浮内外众生之存在方式,小有感触。这一瞬间的情景,其实便正是上文已提及之《回望仙峰云蔽却》一画所展现。另,综上所述,吾今又得《佛光辉映五台山》、《夏凉殊像寺》与《雷雨尊胜寺》三画,连同一首七言律诗《五台山观感》与一首五言律诗《游五台山尊胜寺》,兹随文一并示与读者。
随附个人在此山“招牌景致”前留影一帧。


五台山观感

本以仙峰多跌宕,
原来佛岭少嵯峨。
伽蓝密接黄云脚,
梵塔高临碧水阿。
游客拈香皆许愿,
坐僧宣讲又缘何?
踟躇焉得不随喜,
微念因思般若波。


游五台山尊胜寺

雨驻禅修院,
雷惊拜谒身。
佛师躬引领,
法步自均匀。
妙语欺松色,
清规戒俗人。
惜乎终结意,
微未绝凡尘。

(总 1098 篇之第 1017 篇)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1017-2 夏凉殊像寺.jpg 1017-1 佛光辉映五台山.jpg SAM_2055.JPG

1017-3 雷雨尊胜寺.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20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汾河碧影(2014年)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十八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承上帖)当时在太原城内来来去去,对汾河留下深刻印象。原以为其与黄河大同小异,殊不知至少是城中的这一段吧,却整治得规范、柔顺且是明净清澈。配之以城市本身的开阔整洁,看上去可称是别有一番风味。既悦之,归后不免亦欲纳入己之画图。则具体作画时,方识仍是须费点经营。盖为这道理也很简单明白:此不仅是以山水画形式表现现代城市,且还是表现平原上的现代城市哩。况坦言之:今之都市景观,不管是国内或者国外的,其实已皆相去不远了,唯一真正的差别,还是该城市具体所处之地理形势若何而已。譬如,自家常画的这山城重庆,以及偶尔一为的其他城市景物,包括此前游泰国时所作的那组湄南河景色,都可为之印证。闲话休絮罢。此示之《汾河碧影》一画,画中云朗风清,色彩澹然。一现代桥梁横跨岸坎规则之河流上,极为低平的水岸,城市一隅宛然在目焉。作为画中特色点景之物,除分明由人工培植之花树外,犹尚可隐见,河中每隔一段,即有道横截线(估计与河流治理相关);同时,空中亦淡淡掠过飞机之影。而吾人逍逍遥遥行经此境,自是已与在别的游境中感触各异。此固将得画之端由道出。一向既有言自诩为尘世之达者,虽知斯境确与一般意义上的山水画颇殊其途,然也自坦荡荡为之。究竟如何,还请读者诸君笑玩评说。
(总 1098 篇之第 1018 篇)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1018、汾河碧影.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4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童山雷 于 2021-3-4 09:34 编辑

晋南山村·云翳中条山·五老峰前葵麦黄……(2014年)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十九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承上帖)兹北游归途上,于火车车窗畔,亦得画稿近十帧。为记叙之便,依时序,并依此文序,分数篇,每皆就画题以言。《晋南山村》写迷离云光下,彼山野村落窑洞等小景。如画中所见:高处多是荒秃之岭,渐次低矮,方渐有树木与庄稼。河滩上谷类初黄,清风中,鸟儿在地头假人的吆吓下纷纷逃去,此亦正是乡村生活中之常见者。《云翳中条山》写长岭之下,一时云影晦涩之际,寻常田野间景致。画中斜带而过之浅窄溪流,横贯幅面左下方之灌溉水管,以及为点景之用的几座房儿,与那对劳作中的农家夫妇,俱得之于吾目之一瞬。昔者闻唐诗曰:疏雨过中条。今,亦算是得以遥见此中条山忽阴忽晴之景色矣。《五老峰前葵麦黄》,展示一带奇峰之前,麦原若海,云浪涌腾。麦色本已青黄相间,其间则又时出以色泽更显纯艳的黄色葵花,也称两两相映成趣。固然,那散布于画中的大小房屋,便应是海中或行或泊之船了。自感斯境颇富生动清新之生活情致。于归之后、画之前,尝查阅其奇兀之山,原来当正是山西运城永济五老峰风景名胜。而《圣佛……》一画,似又别有耐人可寻之味焉。那是一时瞥见,车窗外芜杂之间,有着一个顶着“圣佛”之名的小小台儿,台上字迹疑以金饰,同时一面艳赤之旗,赫然凌风覆拂于其顶。此景自亦被吾画者之眼所摄,并终被纳入吾之画图。个中好象蕴藏有甚么趣味,自家也难以厘清,姑且任由读者诸君帮忙品玩。兹篇文字所述止之于此,下篇再叙。

(总 1098 篇之第 1019 篇)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河声远绝风陵渡(2014年)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二十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承上帖)在山西、河南、陕西之交黄河东转处,有一自古以来之中原要津,曰风陵渡。此亦为古来黄河上之最大渡口。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士子商贾、农夫匠作及戍卒迁吏乃至于烟花乞丐者流,都通过这里,是以其亦不知见证过多少人间之悲喜剧!吾今北游,虽未越渡,然列车驰骋于侧旁,既有感于斯,于是归后亦即整理成画,兹随文以示。画采用宏大辽远之构图方法,不在乎具体细节描写,纯以气氛、色墨光感与笔触动态等画面构成因素取势,自觉果是得其通篇壮阔之姿,并兼有内外澄明之感。另也觉得,似乎画中不单已表现出这风日煦和,云色淡荡,且似亦隐隐然觉着有那涛声在耳。此也与画之题《河声远绝风陵渡》相符罢。好了,象这种画,全在于读者诸君自家观看,自家体验并随意联想,原是毋须作者说得更多的。住口。

(总 1098 篇之第 1020 篇)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11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潼关斜照(2014年)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二十一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承上帖)当时这黄河之西南侧畔,却便是天下闻名之潼关。坦言之,此次北游之前,吾辈心中,是将此关与东距百余里外之涵谷关两相混淆了。盖二关俱为关中要塞,只因其具体时段或态势不一,分别凸显其地位之愈甚而已。今,吾虽仅于列车风驰电掣过境之一瞬得见于是,然则亦已将此形胜摄取入眼并深印在心。那时已为所谓“日晡”之际,薄薄的云霾间,半斜白日,正临照于黄河之上,浑浊之水静静淌流,微风中泛起了万千粼粼波光。关塞本身雄踞高岸。崖岸之形简约峭拔,辅之以旷阔高渺之云天,其苍凉悲壮之历史感,果称毕现于吾人心目。归后即据这印象,作成此《潼关斜照》一画。其笔致概括而晕染相对细腻,以求与此心整体浑茫之感吻合。画既在此,多说无益,但请读者诸君率意观玩之。

发帖时见箧中有其后所作相关七律一首,附上——

越潼关

一山环峙秦关险,
九曲黄河至此回。
华夏古来因重镇,
狄夷兹后岂轻摧。
荒风久拂中原寂,
落日尝惊异域虺。
今我乘车飞掠过,
感怀当及浊醪杯。


(总 1098 篇之第 1021 篇)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1021、潼关斜照.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19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渭南落日·骊山将晚·长安薄暮(2014年)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二十二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承上帖)重入陕西境内,车窗口得画三帧:《渭南落日》、《骊山将晚》与《长安薄暮》。其一写霞光弥漫的渭南原野上,红日将沉,禾草及花树萋萋,而树荫缝隙处,已见几幢高楼矗立。前景置一哞日之黄牛,且背上还停一小鸟,也算是点缀上了些许生活趣味。其二,日已沉没,霞犹幽粲。横亘之骊山,苍暗而亦略见其雄浑。山根脚下,密密匝匝地排列了许多楼房,倘那昔者杨妃在天之灵有知,恐还会误以为她的李三郎,怎又命人建造了恁些不伦不类的行宫呢。画之前景,粗笔扫出的蒿树间,群鹜似朝那楼盘趋之而去,则隐含之意味,已不言自明。画作之其三,天已近黑。旷阔长空间暮霭依稀,鸟儿列阵翻飞;低处,乱土丘原以远之地,俨然可见那“长安”都市一角。——咳,古之赴京士子,谋取前程之余,“犹自梦渔樵”。今者,达某一生未至“帝乡”,却般般异梦不断,是固当为此艺中人欤?呵呵,由是得之的画作,既见于兹。则当时车愈行而天愈暮,终至举目一派黑寂,且列车员亦来代为关拉好窗帘。于是,吾人此次北游,也就一同可称之拉下帷幕矣……
箧中有其后所作相关诗词各一,此仍附上——

北游归旅凭车窗远眺西安城

沉沉暮霭隐长安,
汲汲游身餍也闲。
秦晋雄威黄水隔,
汉唐霸业紫垣关。
独夫百代夸浑统,
万姓一朝尝与删。
而后生民须惕励,
休容天下奉龙颜。


过秦楼·庚寅北游片忆

足驻骊山,
目回羌陇,
耳际鸹鸣声断。
重临渭水,
复望黄河,
但觉白云悠远。
暝夕独步中庭,
心事无他,
唯思兹鉴。
念千年一瞬,
嬴氏何在?
史痕幽黯。

犹说甚、
至伟吾皇,
英明神武,
霸业永恒堪赞。
乾纲朽失,
天道新滋,
有物自西东渐。
谁信群氓,
竟如篁笋芦芽,
逢春都绽。
使龙墀凤阙,
瘗化残茔数点。


(总 1098 篇之第 1022 篇)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1022-1 渭南落日.jpg 1022-2 骊山将晚.jpg 1022-3 长安薄暮.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24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尧龙山……溪滩侧畔一车闲(2014年)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二十三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贵州,自古被巴蜀之人视作僻贫之地。吾幼时,多尝闻先辈谓彼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两银”之戏语。而今(少则已是近一二十年以来罢),彼处却已然成为巴渝人士之避暑天堂。年年阳历六月以后,至九月中下旬,大批重庆之人,当然多半是退休职工了,皆成群结队,去到彼处,于山中找上它个长包食宿的所在,于是坦然自若住将下来,过着一早转山,午间微酌小睡,然后下午打牌,晚上唱歌跳舞,如此这般自娱自乐的日子。吾尚在职时,因有暑假,即有人以此相邀。但自度之下,己身并不适合长过这等生活。故尔,即便时至今日,人都彻底闲了,亦也都只是从旁耳闻目睹其事而已。当然,这所谓“目睹”,倒也实实有之:甲午夏月,亲戚中喜好驾车游历者,又约着这样出去悠转上了一二日,却恰入这黔地一名曰“尧龙”之山,而山中则颇多那等去处。及至安顿下来,无事闲逛,果见那长住之人,有不少,正在林中躲避着已是盛烈的太阳,绷扯着简易摇床,或观书,或听音乐,或阖目小睡,真堪称是逍遥自得矣。不过,此处既亦不存在类似“临渊羡鱼”与“退而结网”之事态,只是吾辈身为文士与画者,有了这么点实在感受,终须以己之作,小小表达自家心境。兹示之三帧画,均径以“尧龙山”或“黔山”命名。此前既已先将画之由来道明,而己心感受,又已在画中,这儿似不必再多说甚。但请读者诸君,自行体会体会,这夏日清光下的寻常山野景致罢。
再另附《溪滩侧畔一车闲》。此却为归途中所见东溪景致。该地在重庆南部远郊,为一依山傍水老镇,吾久欲一游而终是因故左右不便乃罢。此乘车经之,亦算是小慰吾辈情怀也。



(总 1098 篇之第 1023 篇)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1023-2 尧龙山.jpg
1023-1 贵州尧龙山.jpg
1023-4 溪滩侧畔一车闲.jpg
1023-3 清夏黔山.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2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麓今日也——清溪“加勒比”·故山新墅(2014年)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二十四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甲午仲秋某日,原单位退休职工于南山例会,是以又得与昔日相善同事,闲步于清水溪上源一带。斯处今为所谓“加勒比海水上世界”游乐园地,兼有不少别墅群落,与当年为“无线电二厂”所在地时相较,其情味,端是可称已若天渊之别矣。实话实说:象这种在一地大改大建之事,固然影响到原始的自然生态环境,但倘是换上一种眼光来看待它,则也算是另具一番风情罢。人世间,古往今来,又有几多地方,可以永远一成不变哩?故尔,吾人莫若真个达观些,此世呈何种面目与状态于我,我即坦坦然然自在优游于此世间。既存此念,当时漫步于平阔大道或曲廊花径,觉着那“云青青兮欲雨”的旷寂环境内,虫鸟不住啁啾吟鸣,而四下山野一派迷朦苍黛;赭绿青碧丛中,却又跳跃出许多色彩明艳且复沉着的西式房儿。一边这样走着,相与们一边随意言笑,亦果是颇享有些闲适惬意的滋味。归而自然谋诸画幅。得此二帧:一即径题曰《南麓今日也——清溪“加勒比”》,另一则曰之《故山新墅》。读者诸君,若还记得从前达某笔下这一带的大体景致,不妨将其作一比较观玩。



(总 1098 篇之第 1024 篇)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1024-1 南麓今日也·清溪“加勒比”.jpg 1024-2 故山新墅.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8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迷雾浓云古剑山……(2014年)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二十五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甲午秋,所居小区以“重阳节登高”为由,与旅行社联合,组织邻里之人,去游綦江古剑山。此山吾久闻其名,今亦算是一遂登临之愿。所怪者,那日斯山浓雾弥漫,细雨霏霏,崖间林下,苔路湿滑。同行之人多有惋叹以至于报怨者。吾一切随缘,只认上苍示与我甚,则我便平心静气地领受这天之所赐。于是,披着团队发给的一次性薄膜雨衣,依然兴致勃勃地行走在这雨云密集的秋山道上,一时倒还颇忆起了远年时雨中独游峨眉山,也是如此这般披着薄膜踏行湿滑山路的情景。而眼下终是随着众人,且身边犹有荆妻为伴,事态已是大不一样了。唯这山本身,俗名又称“鸡公嘴”,其名称的由来,虽有一二近乎无以稽考的传说在内,但相对可信者,还是其巅峰某处之形,或从哪一特定角度看,有点象是一雄鸡之头。另外,何其正式之名号曰“古剑”,则是因为当地曾有发掘古剑及古镜之历史记载。总而言之罢,不论传闻亦如这漫天雨雾般缥缥缈缈,其山本身,却是极具雄姿,可供观玩。又因此山乃为巴渝南部一带很有影响的佛教圣地,更有名刹“净音寺”(传为宋代所建)坐落山项;其总体格局,历代多有变迁,且是国朝中期一度还遭到过严重破坏。现存之庙以外,今当地已然大兴土木,在山脚下修建各类宗教及旅游殿堂院所,自然这也是与时下社会及民众之需两相吻合。而吾今既来斯处,焉得又无有画及诗文以志其境事。此随文出示两画一词:画,一径以山名名之;另一则曰《迷雾浓云古剑山》,乃为特志当时情形。词牌名曰《端正好》,却系偶翻词谱,恰觉着它“端正好”而得。呵呵。画与词境皆是明白无误的,不多作介绍了,但请读者诸君随意一观罢。


端正好
——甲午重阳游綦江古剑山


滞雨流云迷茫雾,
苍苔滑、
微见幽路。
且随团队旅行去,
自在时、
吾夫妇。


向来簪花登临处,
天阴樾、
当含深趣。
游山意足雨犹驻,
澹月光、
辉窗户。




(总 1098 篇之第 1025 篇)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1025-1 古剑山.jpg 1025-2 迷雾浓云古剑山.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15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青草坡·松坡远境慰情怀(2014年)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二十六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青草坡,这地名普通得似不堪与艺文之事并提。而此所提及者,却早在四十年前,即已入吾之耳。彼时也,同大队知青中,有一二,常将其挂于嘴上,且每言之,则有无限恋恋之态。盖其大抵乃为彼等未下乡时“撒野放敞”之顽乐处也。久远之事,本已淡忘于心。孰料甲午仲秋,吾妹相邀愚昆仲,笑道是去过过“双坡农家乐”,因以竟得实臻其地。妹之笑言,源于其居所即吾故园“松林坡”,却又自比为“一坡农家”,此固属自谦之戏语。而那“青草另一坡”,则是近年来她几次曾随游伴去过之地,且其正乃吾之久闻者矣。及至真个到得那儿,方才明白,原来那就是歌乐山麓,本区城乡结合之地一僻静处,几户山野人家,开辟出来让人换个新鲜地方吃饭打牌之所在而已。不过话虽如此,当时秋光盛艳,天宇清和,举目一片碧黄苍赭,在此情形下,这人忽离嚣尘而漫步在寂林之内,终也还是很感觉到些悠恬适意的滋味。看来,所谓“目的并不重要,重要者为其过程”这话,在此已是再恰当不过了。走拢那儿后的一切,皆已毋须言及。吾此只据以途中感受,即得一画,连同此文。画径名《青草坡》。已如幅中所见:山脚一隅,停着辆小型公交车,那原是本市面皮之地南滨路上跑着的,今则降格淘汰作跑这“旮旯儿湾”之用。吾众人迤逦行至城镇边尾,已然面临老大一片清幽山林。远岭之上,小小几座房儿,自当便是那可乐之农家。请注意:山之半道,有两条狗儿。那可是经“农家乐”主人有效调教,长期对客人们“迎来送往”的哦!咳,世事发展至今,人们的日常生计,确是已不成甚问题了。而“从自家住厌之处去别人住厌之处”,由此亦成为吾人不能不面对之事。每将至这一地也,尽管心知也必不会有甚更多的新奇好玩,但却仍是为之而思盼与欣喜,甚至事后犹存回味。而吾辈既为此俗众中人,其诗文书画诸般“长技”,自也每系于兹。想来,此或为大雅之士所诟,且也不可能真还会被“俗众”中之大部所喜好。然无论如何罢,吾既心肯与乐耽于是,也就不必顾及其他,但只撷用其素材并借以抒写己心。况多年来,已有读者诸君一直关注与支持着这厢,此足称其慰。
另附一《松坡远境慰情怀》以供参看。此却为吾意念之中的故园了,且是杂揉了不同时期的景观。尤其画之右侧中景那独立并微放淡紫色幽光的房儿,更是此心永怀之地。世间当有数人,得能约略理解……
今发此帖,恰当吾辈下乡落户纪念之日。数十年岁月逝之如风,固堪嗟忆。而家事本身变迁,更属令人感极致无言者……昨却与吾妹相邀清谈,及之于斯,唯点头慨叹而已。兹临屏击键,略缀此数语,亦只自识并志其心境耳。


(总 1098 篇之第 1026 篇)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1026-1 青草坡.jpg 1026-2 松坡远境慰情怀.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