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3721|回复: 57

[原创]篆引——笔法之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10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watermark]篆引——笔法之祖
     篆书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书体,包括甲骨文、大篆和小篆。除去零碎的甲骨文之外,溯本求源,中国书法最古老的笔法当称商周时期的大篆所用的篆引。
     什么是篆引?此词来源于许慎的《说文解字?竹部》:“篆,引书也。”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经过考证,指出“引”就是“画线,画道”,篆引即是指画出匀净、圆转而庄严的线条。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古代大篆只有钟鼎上浇铸的和砖石上凿刻的模样,但可以想象,在浇铸或凿刻之前,先人一定要用类似于毛笔的工具在模具或砖石上先写出样稿。尽管我们还不知道那时有没有发明毛笔,但用类似毛笔的工具画出匀净圆转的线条也并非难事。我们今天所称的篆引,就是用毛笔来画出匀净圆转的线条。
     篆引笔法,包括起笔,行笔和收笔三个部分。篆引笔法的最大特点,就是“中锋”用笔。
     篆引的起笔和收笔都要藏锋,使笔画首尾两端都呈圆形;从起笔到收笔的中间运动过程叫行笔。无论是横行、竖行、斜行还是圆转行笔,统统都要中锋行笔,就是要使毛笔的笔锋一直在笔画的中间行走。而要做到这一点,书者就必须握正笔杆,使笔杆与纸面始终保持垂直的状态。而圆转时要靠手指的捻动和手腕、手臂运动的和谐配合,保证笔毫不发生扭绞,仍然是中锋行转。为保证笔画的匀净,行笔过程中不得使用提按,起笔后只能与纸面作平行运动。
     篆引的线条粗细一致,全用圆笔,富有质感,细的线条古称“铁线书”,较粗的线条古称“玉箸书”。就笔法而言,篆引可说是最古老的笔法了,我将它称之为“笔法之祖”,毫不为过。
     篆引笔法在后来的隶、楷、行、草四大书体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特别在行草书中应用更为广泛。试看哪一种书体不使用中锋呢?行草书中,不仅广泛使用中锋,且广泛使用圆笔,有人称怀素的狂草为篆草,正是因为怀素把篆引笔法发挥得淋漓尽至。
     学习书法应当从学习篆引笔法始。达?芬奇学画从画蛋始,学的正是我们祖先的篆引笔法,虽然他用的不是毛笔,但效果却很类似,都有匀净圆转的特点,都有玉箸或铁线的质感。学书法也不妨先学画蛋,画圆圈,正确握笔,锻炼手指和腕臂的使转,强调线条的质感。接着可学一些简单的篆字,诸如“人、乙、心”之类,再渐渐增加练些常见篆字,以至临摹《散氏盘》等大篆字帖。
     长期以来,学书法的惯例都是先从楷书入手,这大概是由于楷书在文字交流中一直占统治地位的缘故,以至逐渐形成了一种错觉,认为楷书才是正统的汉字,才是书法的根本。然而,如果从艺术的角度来看,从篆、隶、楷、行、草五大书体的笔法来看,楷书的笔法是最难最繁复的,而且这种字体方方正正,规规矩矩,大小一致,状如算子,用它来写意抒情又何其难也!也正因其难,所以现在擅写楷书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它不仅具有书法本体构造之美,它更是书家心灵和性情的写照,而最便于抒写性情的书体当首推行草,其次为大篆。为什么现在楷书渐趋式微而行草大盛,这不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代人们的书法审美观念正朝着纯艺术的方向发展了吗?
     因此,对书法艺术教育来说,学书法的起步没有必要从楷书开始,而应该从篆引笔法练起。古人云:法乎其上而得其中,这里的“上”也可以理解为“上古”。而上古就已产生的篆引正是书法的老祖宗。学书法的人如果“数典忘祖”,岂不是丢掉了根本?从本人近几年的书法教育实践看来,先学篆引,使学员立即切入书法正轨,事半功倍,效果显著。有志于此者,不妨一试。
[/watermark]
发表于 2005-3-10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篆引——笔法之祖

也是一种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11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篆引——笔法之祖

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11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篆引——笔法之祖

观点新颖,有根有据,应该引起书法界重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30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篆引——笔法之祖

写得很有道理。
先生对此研究相当深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31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篆引——笔法之祖

下面引用由王琪2005/03/30 09:47pm 发表的内容:
写得很有道理。
先生对此研究相当深厚!
谢谢小王的夸奖,深厚谈不上,但有发表新观点的勇气而已。在前人的书论中,似乎还没有人把篆引当作笔法来研究,更不见有称它为笔法之祖者。可惜我学识浅薄,资料贫乏,难以深入探讨下去。发表此作,本想抛砖引玉,让这个命题得以展开和深入。但看者很少,有共鸣者更少。对我来说,是有点可悲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31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篆引——笔法之祖

楷书的笔法是最难最繁复的,而且这种字体方方正正,规规矩矩,大小一致,状如算子,用它来写意抒情又何其难也!也正因其难,所以现在擅写楷书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这句话还是需要更多的研究的。
楷书的笔法应该市全面,而不是难。也不是繁复。
看告身帖,应该也不是大小一致,方方正正。
抒情写意随比其他书体难,但难不是说不能。而是没学好才难。
学的少更不是因为难。我以为是急功近利的社会现象。
篆可学,但肯定不应该是学书法的基础。因为基本工也是需要全面的。而篆只是基本工的一种。学好篆,还是要学楷,否则入行入草还是不容易的。
不知道我的看法有道理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4-1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篆引——笔法之祖

下面引用由北京老壶2005/03/31 08:16pm 发表的内容:
楷书的笔法是最难最繁复的,而且这种字体方方正正,规规矩矩,大小一致,状如算子,用它来写意抒情又何其难也!也正因其难,所以现在擅写楷书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这句话还是需要更多的研究的。
楷书的笔法 ...
你的看法有道理。欢迎深入探讨。从学书的角度看,我主张先学篆引笔法(线条,而不是难认的篆字),容易产生兴趣,并打下良好的基础,再学《曹全碑》之类的隶书就容易多了。我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当然,这只是我一孔之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篆引——笔法之祖

路口肯定不是一个。每个人也一定不会适宜别人的方法。
但是强调线条绝对正确。而线条肯定是一开始就要从提按顿错练起的。
我老师就说过,有的人写20年字,不知道什么是顿挫。
还见一本书里说,转笔杆是不传之秘。
所以,我自己认为,对更多的人来说,这笔法还是要一起用,分步学的。
如果分步用,等揉起来时,恐怕又有不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4-3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篆引——笔法之祖

你说得不错!我的教学方法是一开始就学篆引笔法,像达.芬奇画蛋,要画出匀净园转的线条,就必须正确握笔;第二步学隶书,就要学提按顿挫等笔法.当然,条条道路通罗马,只是我个人认为这条路子好走一些罢了.谢谢你参与讨论和提出的宝贵意见,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