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3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3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好心情

张雪秋诗意《墨颂长安》墨潮雅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對書法藝術繼承問題的理解和分析,大致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研究古人的筆法:藏鋒、露鋒、中鋒、側鋒、起筆、收筆、轉折、牽絲、引帶、顧盼、大小、粗細等等細細研究。

    2,研究古代書體字法結構:疏密、高低、左右、寬窄、肥瘦、方圓、收放、避讓等。
    3,研究先賢法書中字與字之間的排列組合:每一個字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要和上下左右的字有微妙聯繫。書法與篆刻一樣字與字之間要合理安排。上一個字收,下一個字可以放。上一個字小,下一個字可以大。上一個字寬,下一個字可以窄。左側字肥,右側字瘦。但字與字之間要安排合理不要爲了追求變化而顯得凸兀。不要爲了字字變化而故意安排,平時的基本功訓練多少往往決定我們書法藝術的創作優劣。
    4,研究書法的章法:對古人書法的章法理解會裨益我們的創作。往往分行布白的“白處”不被我們注意。在一幅優美的書法作品里那普通的留白,卻是最精彩的亮點,能讓我們遐想萬千、給我們一種空曠的、大氣的遠古之美。
    5,研究印章、題款等諸多與書法作品密不可分的要素。
    創新是在繼承的基礎上展開的。叢文俊老師說過:“對傳統書法的繼承,足以使我們成為一個優秀的書法家。創新是漸變的過程,隨著我們對傳統的深入,隨著學養的進步、隨著對書法的理解、隨著勤奮的臨摹、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一定會寫出優秀的作品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  書法藝術是不重複的,這是鑒別書法優劣評騭的明顯標誌
    藝術是不重複的,重複的絕對不是藝術。王羲之的一生只寫過一篇《蘭亭序》,再不會出現第二篇《蘭亭序》,因爲時間、地點、場合、環境發生了變化。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一句话“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爲什麽說印刷體不能成爲書法,就是因爲印刷體的結構、筆法、章法都是重複的。單調乏味的排列組合,讓具有文學意味的中國漢字呆板化。看一件優秀的作品其整體章法風格可能接近統一,但其中卻蘊含了豐富不重複的變化,這些自然的變化卻非常人所能到也。王羲之的書法用筆是千變萬化的,特別在起筆之處,入筆方向變化萬端,收筆也很巧妙,有的內涵、有的順勢、有的莊重、有的明快。起收筆處大多停留使轉自然,我們普通人的用筆幾乎都是一個方向,幾乎沒有停留之處。平庸的書法作品儘管出現張揚之筆,也如同沒有旋律的嘶喊一樣,只有一個聲調,缺少音樂的美感。文學藝術的詩詞、楹聯如果平仄相同也會導致音韻失調,有失和諧。王羲之的字筆法大多都是隨型依勢,非常自然。當我們臨寫王羲之的書法後,再臨寫其他魏晉以降書法作品,覺得魏晉以降的書法筆法還是很簡單了一些,王羲之的書法自然地行筆,卻帶來複雜的變化,遠非趙孟頫、張瑞圖、董其昌等學二王之流可比也。正如王安石《題張司業》詩中所說“看似尋常最奇掘,成如容易卻艱辛”。

   《論語.子路第十三》: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和諧統一的作品,卻有極其豐富的變化元素,只有不斷變化、只有不重複自己的思維,只有不重複的創作,我們的書法就會精彩紛呈,燦爛如花,讓人回味無窮。
宋江安-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五  “古質而今研”是書法優劣的一個不敗的命題
    優秀的書法一定是古質的。也只有古質的藝術品才是永久的藝術品。本文著重用魏晉和唐代的書法名家作品比較舉例說明。發現一個普遍的現象,那就是魏晉的書法內斂,唐代的張揚。內斂的也就是古雅的。魏晉的書法是古質的,魏晉以降的是妍美的。近年來還有很多人把唐代的書法奉爲圭臬。其實唐人也是學魏晉的。我們何不溯流而上。魏晉人的書法潇散簡遠,唐代的書法拖沓。就楷書而論,唐人的字幾乎千篇一律。而魏晉的書法各個都是精品,康有爲于《廣藝舟雙楫.卷四.十六宗第十六》有言:
    魏碑無不佳者,雖窮鄉兒女造像,而骨肉峻宕,拙厚中皆有異態,構字亦緊密非常,豈與晉世皆當書之會耶,何其工也!譬江、漢遊女之風詩,漢、魏兒童之謠諺,自能蘊蓄古雅,有後世學士所不能為者。[11]
    魏晉的平和瀟灑,唐代的高聳鬆散。魏晉的筆斷意聯,唐代的靠牽絲引帶。魏晉的書法矮而穩,唐代的高而亂。魏晉的點畫變化多端,唐代的平滑規矩。魏晉的書法淩空取勢,唐代的書法滿紙拖沓。魏晉的書法受玄學影響大,符合當時人們的潇散心態。唐代的書法受統治階級影響大,所以拘謹、不敢越雷池。唐代的平正缺少魏晉的險絕,書法大多平淡無奇,而魏晉的書法卻是精彩紛呈,讓我們歎為觀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宗白華在《美學散步》論《世說新語》和晉人的美:
    漢末魏晉六朝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苦痛的時代,然而卻是精神史上極自由、極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濃于熱情的一個時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藝術精神的一個時代。王羲之父子的字,顧恺之和陸探微的畫,戴逵和戴颙的雕塑,嵇康的廣陵散(琴曲),曹植、阮籍、陶潛、謝靈運、鮑照、謝脁的詩,郦道元、楊衒之的寫景文,雲崗、龍門壯偉的造像,洛陽和南朝的闳麗的寺院,無不是光芒萬丈,前無古人,奠定了後代文學藝術的根基與趨向。[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孫過庭《書譜》:
    評者云:“彼之四賢,古今特絕,而今不逮古,古質而今研。夫質以代興,研因俗易。雖書契之作,適以記言;而淳醨一遷,質文三變,馳鹜沿革,物理常然。貴能古不乖時,今不同弊,所謂‘文質彬彬,然後君子。’何必易雕宮于穴處,反玉辂于椎輪者乎!”[13]

    南朝宋書學家,虞龢在其代表作《論書表》中對書法藝術創作與時代發展之間的關系作過以下評述:
“夫古質而今研,數之常也;愛研而薄質,人之情也。鍾張方之二王,可謂古矣,豈得無妍質之殊?且二王暮年皆勝于少,父子之間又爲今古,子敬窮其妍妙,固其宜也。然優劣既微,而會美俱深,故同爲終古之獨絕,百代之楷式。”[14]
      書法一旦進入秩序化、規矩化、行列分明,也就接近了機械的美術化傾向。好的書法,應該屈伸互藏、陰陽消長、協調有機,渾然一體,這種結構不是個偏旁的簡單並置、堆疊。也不是刀尺裁度出來的幾何圖形,而是充滿了生命意味的有機體。規矩化導致了書法的妍美,失去了質樸之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這一段描述,并不是完全崇魏晉而抑唐,而是我側重舉例說明古質而今妍,導致書法取法的優劣,當然隨著出土文物的出現,唐代或許會有作品接近魏晉風格,但這并不影響對唐代書法的整體風格和趨勢的把握,魏晉朝和唐代也不是書法史的全部,而是一個歷史片段,我們詳細的分析也就是讓我們明白書法的本體含義,明白古質而今妍的真正內涵。也是必須了解的整個書法史的內容。
  “古質而今研”,是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質樸和妍美,導致書法的優劣。質樸的才是最恒久的,妍美的是短暫的,正如鮮花一樣不能常開。我們的審美價值取向的高與低直接影響當代的書法創作。
宋江安11-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六   傳統文化修養的深厚與否也決定著書法藝術的優劣
    對傳統文化的修養,會讓我們對書法美有獨特的理解和思維。傳統文化的修養在潛移默化中影響我們的創作。好的字都是內斂的,絕對不是張揚的。花未全開月未圓,是禅宗推崇的一種境界,並認爲這是人間最美好的境界。因爲花一旦全開,馬上就要凋謝了;月一旦全圓,馬上就要虧損了。而未全開、未全圓,讓人仍可有所期待,有所憧憬。《周易·豐》:“日中則昃,月盈則食。”“水滿則溢,月滿則虧”誠如斯言。好的字沒有功利性,充滿了靜穆之氣。靜穆也就是內斂的。但靜不等于沒有生命,靜中寓動。那種逃離世俗的喧囂與浮躁的優秀作品,會有一種與衆不同的美。

      弘一法師的字就是內斂的,所有作品沒有一處張揚之筆,洵難能也。那種安詳、靜穆、甯靜、與世無爭、像個佛者在傳道。雅致、空靈、消散、簡遠的東西卻時時輕叩我們的心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優秀的書法是由很深的文學內涵和文化底蘊來支撐的。古典文章、詩詞、歌賦、楹聯是書法表現的幾種文學載體,文化與書法密不可分。
    豐富的哲學思想,豐富的文學知識,會讓我們的書法作品有很多文化內涵與豐富的表現力,已達到與眾不同的古雅之美。
    庚寅之秋在北京琉璃廠遇見了宋歌,書友相見又談起藝術。他是信佛的人,他談起藝術說:佛學的許多知識表現在作品上,是我們看不到、摸不著的。古代的許多大師非佛即道。古代許多大師的作品內涵豐富,因為他們的學養也很豐富。對傳統文化的學養真的可以讓人們對藝術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學養的深厚表現在作品上是自然的、深邃的、讓人回味、百看不厭的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優秀的書法是由很深的文學內涵和文化底蘊來支撐的。古典文章、詩詞、歌賦、楹聯是書法表現的幾種文學載體,文化與書法密不可分。
    豐富的哲學思想,豐富的文學知識,會讓我們的書法作品有很多文化內涵與豐富的表現力,已達到與眾不同的古雅之美。
    庚寅之秋在北京琉璃廠遇見了宋歌,書友相見又談起藝術。他是信佛的人,他談起藝術說:佛學的許多知識表現在作品上,是我們看不到、摸不著的。古代的許多大師非佛即道。古代許多大師的作品內涵豐富,因為他們的學養也很豐富。對傳統文化的學養真的可以讓人們對藝術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學養的深厚表現在作品上是自然的、深邃的、讓人回味、百看不厭的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當然儒家學說也是必不可少的。儒釋道三家構成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愈來愈顯示出特殊的哲學美感和啟人心靈的智慧光芒。
      一個優秀的書法家也要精通古文字學,在當代許多書法作品上看到繁簡互用,繁簡轉換時經常出現錯誤。許多篆書作者自創篆字,不懂通假、不懂《說文》,往往釀成大錯。例如“影”字,在篆書時卻是“景”,“景”是“影”的古字。“影”是後起之字。草書作者任意草法,例如“憂”有的作者把“夊”也寫出來,這是錯誤的。草書時應只寫上半部份,而不寫“夊”。參見王羲之的所有草書字帖皆如此寫[15]。

11060113507f362c0335656d6a.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