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好心情

张雪秋诗意《墨颂长安》墨潮雅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炎天飞雪


纷纷六出降琼瑶,不必互寒始见飘。


正值炎蒸三伏热,一声雷雨偏山椒

123736399762122766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谓笔墨事,往往心画言。
细处来着眼,大略观气闲。
静中含动意,诸体皆可谈。
搜碑集古字,化而为我言。
忽来一杯酒,纵横捭阖间。
天地乘龙卧,江湖一挥焉。
圣贤皆寂寞,唯我得清闲。
畅游天地外,拂云袖底间。
偶过兰亭处,指与众人言:
唐人所谓法,不过欺人言,
宋书所谓意,岂非亦谈玄?
不论晋与唐,不写羲与献,
不计工与拙,不言丑与妍,
难为阳春雪,但解我心烦。
P121011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诚意回帖虽只语片言,皆为金玉;
万能复制纵百篇千叹,总归浮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縱觀當代書法作品,往往讓人不甚滿意。那種能夠打動人心靈的作品,少之又少。而當代網絡與各種宣傳媒體的誤導,讓人們對書法藝術的發展方向產生誤區、誤導和迷茫。那麼如何來評價一幅書法作品的優劣,是我們對書法審美以及書法創作都是至關重要的問題,更是我們目前亟需要研究解決的主要問題。對書法審美的思想、思考量、繼承和創新等等問題理解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我們的書法創作水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評論書法的優劣,從古至今一直總說紛紜,老子说的好:“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可見書法的評論不是簡單的評述,而需要複雜的、學術化的剖析。《古今書人優劣評》:“鐘繇書如雲鵠游天,群鴻戲海,行間茂密,實意難過......”[1],這種評論也不能夠詳細說出書法優劣的真正原因,唐代的孫過庭說出了書法的誤評一種現象,孫過庭《書譜》:“吾嘗盡思作書,謂爲甚合,時稱識者,辄以引示。其中巧麗,曾不留目;或有誤失,翻被嗟賞。既昧所見,尤喻所聞。或以年職自高,輕致凌诮。余乃假之以缃缥,題之以古目,則賢者改觀,愚夫繼聲,竟賞毫末之奇,罕議峰端之失。猶惠侯之好僞,似葉公之懼真。”[2]看來人們對書法的欣賞,容易走入誤區,沒有一個好的評判的標准,對書法優劣的評騭是很難掌握的,容易被假象所迷惑,所以有必要層層剖析,梳理出其中的評判標准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思考量的多少是評價書法優劣的主要標誌。
    有一次和吉林師範大學的邱安昌教授聊起藝術,他說優秀的作品要有多個思考量,普通的作品卻只有一個思考量。思考量是指對事物的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演繹能力我聽了感悟良多,確實優秀的作品,讓人百看不厭,優秀的作品所表達的內容、內涵豐富,也就是思考量豐富。優秀的作品折射出來的文化、精神、學識、修養、功力等等諸多讓人膺服的藝術思想,那種超過凡俗的思想讓人歎爲觀止。而平庸的作品,看到一幅就不會看第二幅,因爲他的思考量是單一的,思考量單一的書法作品,看到幾個字就不想看整篇,因爲單一的思考量導致整篇書法作品的雷同與單調。
    思考量的單一是由學識的匱乏導致的。人的思考量,如果單一,就會導致他的書法創作變化單一,其實楷書也需要變化的,那種筆畫的起止、顧盼有致,往往能吸引人的眼球。那種神來之筆絕對不是胸有成竹的,胸有成竹的絕對不是藝術,但胸有成竹卻是我們藝術基礎訓練的要素,而不是藝術精彩演繹的要素。最精彩的藝術品,要有多種形態如俯仰、起臥、靜動、立走、飛行、快慢、疾徐等。當代的許多書法作品大多只有一種形態或者說是一種姿態。通常見到的行草書都狂飛亂舞,很少有停留之筆。隸、楷大多狀如算子,無有生機。篆書大多信筆爲體,燥氣十足缺少古人的靜穆之氣。
P120001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闲疏滞叶通邻水;拟典荒居作小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黃賓虹論畫:“畫有初觀之令人驚歎其技能之精工,谛審之而無天趣者,爲下品。初見為佳,久視也不覺其可厭,是爲中品。初視不甚佳,谛視而其佳處爲人所不能到,且與人以不易知,此畫事之重要在用筆,此爲上品。”[3]
    我們寫出來的書法作品,要反映一種精神狀態,要透出我們的思想內涵,傳統文化的修養、人生的經歷、人生的理解、還有對美的感覺都要表達出來,這才是多個思考量的書法藝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作品是否有獨立的思想也決定書法的優劣
     高雅的作品都有獨立的思想,都是形而上的,俗的東西大多是形而下的。書法美的本質不是形式美,而是抽象的美。那種超凡脫俗的、獨立的藝術,也就是超經驗性的藝術是最恒久不衰的。米芾《海岳名言》云:“學書須得趣,他好俱忘,乃入妙;別爲一好萦之,便不工也”[4]書法要表現出一種獨特趣味來,應給欣賞者以一種清新的獨有的一種姿態。

    書法的獨立思想,不是人云亦云的。獨立的思想品味,不但要表現整幅作品的思想內涵,也要表現某一個字的點畫細節演繹上,每個字都應該有獨立的思想。只有字字變化才會使作品有很高的思想品味。一個字,是否有獨立的思想也是決定書法作品篇章布局的思想基礎。唐代張懷瓘云:“文則數言乃成其意,書則一字已見其心,可謂得簡易之道。”《書譜云:“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乃終篇之準。”》[5]《書譜》又云:“一畫之間,變起伏于峰杪;一點之內,殊衄挫于毫芒。”[6]好的作品每一個字都是有變化的,每一個字都有一種符合作品整體構思的獨特思想。書法作品的每一個字,有虛有實、有收有放,有俯有仰、有屈有伸。每個字應有一個中心點,每一個字都有一個字眼,字眼和中心點不一樣,字眼是指一個字當中留白、留氣之處,也是一個字的最閃光的中心部分。字眼有可能偏離中心點,但一定是整個字的核心部分。有的筆畫需要團得緊,有的筆畫需要放得開。有時需要加密某處筆劃,然後才能凸顯疏的地方。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王羲之的書法,往往是爲了凸出疏的地方,特意在字的某一處寫得很密。創造強烈反差。優秀作品的變化明顯:濃淡、疏密、虛實、大小、對比、高低、長短、粗細、肥瘦、收放、方圓等等細節都處理得很好。通篇布局也應該同一個字那樣變化多端。二王行草書有時字字獨立,有時連綿不絕,髣髴給我們彈奏一曲高雅的音樂,訴說一種對人生的感悟,儘管思想獨立但卻讓我們產生共鳴。
     優秀的書法能凸顯出一個人的精神氣質。明代項穆《書法雅言》:“大要開卷之初,猶高人君子之遠來,遙而望之,標格威儀,清秀端偉,飄飖若神仙,魁梧如尊貴矣。及其入門,近而察之,氣體充和,容止雍穆,厚德若慮愚,威重如山嶽矣。迨其在席,器宇恢乎有容,辭氣溢然傾聽,挫之不怒,惕之不驚,誘之不移,陵之不屈,道氣德輝,藹然服衆,令人鄙吝自消矣。”[7]
     優秀的作品不是大衆的。獨立的藝術感悟力,被那些有極高藝術修養的書家掌握。張懷瓘《書議》在評王羲之書法時云:“天質自然,豐神蓋代,且其道微而味薄,固常人莫之能學;其理隱而意深,故天下寡于知者。”[8]
    孫過庭《書譜》又云:“而東晉士人,互相陶染。至于王、謝之族,郗、庾之倫,縱不盡其神奇,咸亦挹其風味。去之滋永,斯道愈微。”[9]東晉書法家們互相影響和交流,促進書法藝術的發展,但他們每個人卻有自己獨立的面目,這樣書法藝術百花齊放、精彩紛呈。反之則:“去之滋永,斯道愈微。”對藝術理解是否脫俗、是否形而上、是否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內涵就決定了書法藝術的優劣。
D26F4B8D94185CA4B46FCD4FFCFFFA3E_501_66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繼承和創新也決定書法藝術的優劣
    書法不學古人的,就不能古雅。不學古人的就不能知道書法的來龍去脈,容易產生沒有根據的字法和俗書的出現。古人的字靜,今人的字燥。創新是對古人優秀傳統的歸納,而不是抛棄傳統。康有爲云:
    “宋人書以山谷爲最,變化無端,深得《蘭亭》三味。至其神韻絕俗,出于《鶴銘》而加新理。”[10]這裏面提到的就是繼承和創新的問題。書法是中華民族古老的藝術,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書法的本質特徵就是古雅的。所以我們的書法也要寫出古雅來。要想寫出古雅來,就必須對古人的書法作品遺跡歸納、總結和借鑒,也就是對傳統的繼承。
     對傳統的繼承首先要臨摹古代的法帖。書法和繪畫不一樣,畫家的主要部份是寫生,而書法家要在不斷臨摹古代碑帖中度過。繼承很重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繼承是我們感受古人的生活狀態和對藝術的理解,也是讓我們掌握書法技法的一個不二法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