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邢少平

《阳春》翰墨人生--宋江安先生书论开坛(西安文联会议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8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渐渐发现其实读书是读人品,读作者的思想,读者也是思想者,学习者,我喜欢听别人闲聊,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处理事情的方法,学习别人对生活对人生的态度,同时也在学习品格上升的途径并且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实践中!
13011717171538a12c13e2f25a.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8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发展取得成绩之后,大家都觉得生活比以前好很多了,这个不可否认,但相应的也出现许多矛盾,这些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只是人们的幸福指数反而不及八十年代之初了。仔细想想,就如同人们寻找幸福,幸福只是一个名词,重要的是寻找的过程,人们对幸福的感受也是这样需要一个漫长的寻找过程,这个过程的一点一滴在后来人们回味时都让人内心充满一种幸福感,那个回味的过程就叫幸福。西游记的西天取经就验证了这个道理, 真经无字   但师徒四人津津乐道的却是一路上的艰辛与磨难,所有这些事后看来都是种幸福,因为没有那些磨难就没有以后值得他们如此回味,故而万事真的重在那个充满未知的过,他们感动人的是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精神又在哪儿呢?精神是一种文化沉淀,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经常不显山露水,但又在关键时候发挥重要作用。在现实世界里,精神与物质是属于事物的正反两面,经济又是物质的代名词。你注重精神就会排斥物质,同样看重物质就会同精神背道而驰,要看你想要追求哪一方面的东西。曾有句网上流行的句子‘我怀揣着二线城市的梦,在一线城市过着三线城市的日子’,我自以为很落后,看不懂这些什么颜色领子人的高端言语。我只是觉得日子就是日子,无谓吃饭穿衣,吃牛排与吃面条都一样最后变成垃圾,穿几千块的衣服与穿几十块的衣服只在于心理上的差别,那些人认为的一线城市的日子在我看来无非就是吃千元的饭住别墅开豪车什么不用干就能赚很多钱吧,但人若活成这样还有什么意思,他们的理想就只有这些东西了,还能指望他们有什么作为?中国有句古话   安贫乐道  ,只是不因为自己欲望伤生,不因为自己利益而伤害别人的利益,之后还能坚守自己信仰的,几人能够?如果人心皆存他人方寸之地即是和谐之境吧。

         所谓的和谐就是你的生活我不打扰,我的生活你也不参与,也许我们的轨迹有过相交重叠,但我们各自相安无事,互不干涉,过后依然走各自的路途。那日爬山竟一整天不遇一人,在一山泉潺潺处休息,见水中鱼儿成群游戏,心中欢喜于是脱鞋下水,与鱼嬉戏。这里山深林密,原有山路已被荒草淹没,看来久无人行。水中鱼儿或是饥饿或是胆大,居然在水中不惧人类,成群游走在我脚边,敏捷地在我脚上啃一下旋即转身游开,转身又来一下,感觉脚上有点痒,又很舒服,于是我静静地站着,让它们随意在我脚上自由来去,看着小虫子在腿边的水面上滑走,水底小蟹在石缝间横行,那种感觉真是无与伦比。那种生物间的信任让我体味到和谐之境的大美。

  我的欢喜来源于精神世界,于物质生活无关,也就是与经济无关,可能我只需要一点点粮食就可以了,但一旦我获得精神上的大欢喜,可能吃什么对于我来说都是一样的,没有好坏之分了,至于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与国际上的排名,与我并没有什么关系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8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别人给我一些韭菜,刚从田里割来的。第二天发现有些蔫了,就想摘掉坏叶子,做成菜盒吃。摘菜时,发现了这个小东西,大概只有小指甲盖大小,开始它缩在它的小房子里,发现周围情况有变,于是从小小的壳里钻出来,伸出长长的触角,来来回回左左右右地在那片韭菜叶子上徘徊,可能在寻找什么,但好象找到的不合它的意,于是它不停地爬,结果到头来只是韭菜叶的两头,而且被我拿在手上使得它无路可退,只能停在哪里,触角左右探索,像是在观察周围环境。发现有可爱的尤物,赶紧用相机给它留个念,以记与我相逢之时。
           忽然很同情它。偶尔的机会使它来到我的身边,它还不明白怎么回事就稀里糊涂地被我扔进垃圾袋,成为一堆垃圾中的一块,它的死活就只能听天由命了。希望它能活下来。因为曾经有只小蜗牛不知什么时候在我摘菜时爬到玻璃餐桌的桌腿上,并且在那里把自己藏起来,前几天我吃饭时偶尔看到它,为它的精神所感动,于是把它放到阳台上的花盆上的草叶上,希望它活下去,不枉来到人世一次。到我再次来看时,它已经不在了,它真的走了。为它开心。所以希望我遇到的这只小家伙也能够像它的同类一样,坚强地活着。
           有时觉得人也和这些动物一样,庸庸碌碌地活着,忙着,由着老天把自己放到什么地方,能活就努力地活着,也许有天就被扔进‘垃圾箱’,自己很努力地从垃圾中爬出来,找一个适合自己活的地方,很努力的生活。有时老天很喜欢和人开玩笑,看你的笑话,如果你由他笑自己可能真的成为笑料,但如果你发狠跟老天较劲儿,可能你会笑看老天。人生就是这个样子,经常状况是看谁被谁打败,其实打败自己的往往是自己,战胜自己的也是自己,而非别人。
           关键是要看你怎么做。
1301021918cd2c0a95295f11ae.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8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受人恩惠理当相报,只是施恩者却并非贪图回报才去施恩,报恩是受施者对恩情的拓展延伸,传
承的是一种品格精神,如果仅仅是去对于施恩者实施回报,则大可不必,也小视施恩之人了。传
统的中国人观念里,流淌着千年文化沉淀下来的思想精萃,这些精萃以‘理’字当先,但这个‘理’
字概念大太,被不同的人理解也就有了不同的意思,也就有了不同的处事方法。那个年轻人,以
为钱是报恩的方法所以就大把地送钱,其实他的乡亲们真的很需要钱吗,恐怕不见得。每个人做事
都有自己的理由,也都会为自己的理由找一个堂而皇之的说法,而这个说法恰恰是最经不得推敲的
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8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校本是教育孩子的地方,教育根本宗旨是要一个人从小学礼仪、知法理、懂大道、宽胸襟、广知识,从而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我想任何一个学校都应是如此,但为什么有人如此看重国外的名校,把自己国家的学校贬低得不值一提,学校的外貌与学校内涵究竟有多大联系呢?为什么总用西方人的观念来衡量我们东方人的一切东西呢?到不是我为自己国家脸上贴金,中华文化的深远与西方文明相比较究竟哪个更深远一些呢,(虽然西方在近几百年发展快,但其发展带给地球恶劣的后果人所共知)恐怕这人不知道,他也应该没有多少文化修养的吧。想来这位作者想在这些有名的大学门口拍照留念,以显曾“到此一游”但苦于找不到这些学校的大门,故此就留下文章,以笑国内大学的有门有围墙吧。其实有没有围墙对于学校来说各有千秋,所在地区不同意义也就不同,文化背景环境不同所承担的责任也就不同,但就有人对此不理解,总是崇洋迷外,认为外国的一切都好,中国的和外国的不一样就是中国的层次低。我到觉得层次的高低要靠时间来考证,并不是某人说了算的。新中国成立才六十年,很难说百年之后谁会是佼佼者。
         学校的名望在于年代久远,在于学术研究的深度广度。究其根本,我们国内的几所年代久一点的大学大部分是上世纪初创办的,起步晚,而且世界越来越同化于西方文化的成果下,当主流是西方文明时,其他的就成为非主流了,都成为次要的,所以人们皆以西学为主,放弃了对于东方文明的探究。文明古国的名声不是浪得的,也不是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就可在涵盖的,东方文明的沉淀渗透了每片竹简每寸土地,古圣先贤的哲学理论至今新鲜异常,伏羲八卦所创的二进制,早先开创计算机业的先河,但我们没往那方面发展,中国自古以来的中庸思想,从来崇尚和谐,不往机械技巧方面发展,但文明被西方所用成为他们西方的文明,用来压制我们。几千年前的时候何来大学,我们的哲学家提出的东西,让后辈永生享用不尽。
          大学,其根本就教学生做人,做广博雅致的人。至于做得好不好,在于学生,并不是说有多少学生获得多少##奖项,有多少学生成为政界商界成功人士,这与大学无关。因为学校并不是培养名利的场所。
ss100_306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8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1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智者乐山山如画,仁者乐水水无涯;
从从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
朗朗乾坤,山阔水长,他便在古道热肠中舒展起侠士风范。单从他书法作品中我便感受到这位“侠士”明亮如星的双眸里隐藏着淡淡的沧桑,他强健的肩上扛着一柄削铁如泥的宝剑和简单的行囊,他一声正气、身手矫健、言必有信、行走如风。
    是风,风的浩荡与莫测,落在宣纸上,就成了笔势灵动、气韵恢宏的草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1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法家小聚,少不了酒。对月邀饮,斗酒十千,酣畅蓬勃之意溶溶曳曳、弥漫开去。玉清也沾酒,但不多,一瓶“花开富贵”的花雕已恰到好处,不时还提醒开车的朋友千万不能碰酒——职业使然。少年时代我对电影《便衣警察》的印象很深,觉得警察应该个个像剧中男主角一样英气、俊帅。玉清恰是对号入座了。记得2006年去东山书友一聚,有人就开玩笑,说玉清这位白面书生当东山派出所所长,不仅是最抢眼、最受女生青睐的一位,同时也是最令匪徒闻风丧胆的”鹰派所长”。
    降妖伏魔,擒拿格斗,一系列动词出现在我眼前,我不禁想象起玉清的峥嵘岁月是何等英勇威武。也许冥冥之中上天注定他生来就是人民卫士——“玉清”的名字,是他父亲起的,源自××的诗句“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朗朗乾坤,山阔水长,他便在古道热肠中舒展起侠士风范。单从他书法作品中我便感受到这位“侠士”明亮如星的双眸里隐藏着淡淡的沧桑,他强健的肩上扛着一柄削铁如泥的宝剑和简单的行囊,他一声正气、身手矫健、言必有信、行走如风。
    是风,风的浩荡与莫测,落在宣纸上,就成了笔势灵动、气韵恢宏的草书。静默在玉清的草书作品前,我听见了霍霍风声,千军万马已远去,落日楼头,所剩的是浑厚的汉家宫阙;又仿佛草木、池榭、楼台、鸟兽在刚刚刹那间的风趋电疾中安顿下来,成了简单的空——空故纳万境(苏轼语)。线条灵动飘逸,墨色苍茫但不枯燥,一切在还原,还原成最简单、最朴素的干净、简约。我轻轻呵一口气,一个冰清玉洁、脱尽尘滓的艺术世界呈现了。
    玉清也坦言,草书或许是最能表性情的一种书体了,它将悲喜沉淀其间,同时又将人生的力炼修为、对艺术感悟熔铸在一起了。闭门造车是断然写不出好作品的,它需要创作者的游历与抱负,苏轼在宦海沉浮的逆境中写出行书《寒食帖》,其书风苍劲沉郁、飞扬飘洒。同样,经历了十几年的公安生涯让玉清沉着、机警、内敛而稳健谦和。他的草书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恣肆奇绝。在这里,章法气韵和心境变化合而为一,放眼远眺,便是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豁达了。
“人书俱老,水到渠成”,玉清信奉这句话。公安条线上事务太多,怎样在有限的时间来实现自我的突破呢?玉清紧抓夜晚时间一个人静静在书斋里临帖、感悟、创作。白日里的喧嚣弥散干净、心灵的内在冲突得到释放,他徜徉于他的书法世界里,一脚跌入黑白幻相中陶醉。魏碑的凝重沧桑,二王的俊逸洒脱,张旭的神虬腾霄,米芾的跌宕多姿,王铎的风樯阵马,傅山的雄强奇崛,让玉清对书法这门传统的艺术有了心驰神往的迷恋。明河有影微云外,清露无声万木中。他变成了另一个我,忘情于笔墨间,原有的疆域打破了,他是那样无拘无束、纵横驰骋。笔歌墨舞之间,线条墨韵的生命化和人生的形态化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也许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达其性情,形其哀乐”的境界吧。
    初识玉清时,似乎有种错觉,觉得他并不像所谓的艺术家放浪形骸、落拓不羁,相反,他的生活安排得极其有节奏感和规律性。鞋子、服装、发式都打理井井有条,饭局一结束,他便挥手告别,径直钻进车子,一溜烟驶回家中,进入他的书法天地。人生苦短,譬如朝露,能有多少宝贵时间留给自己一路苦苦执着追求的书法艺术呢?不贪恋红尘中的莺歌燕舞,也不徘徊于世人津津乐道的游戏消遣,只痴迷于竹影清风间用笔墨写魏晋玄意,抒唐宋风韵。
    几次文友书友碰面后,玉清开口即称呼我妹子,颇有邻家大哥的热心与亲切。更难忘茶桌前一番促膝长谈,使我明了每一个书法家身后都有一段个性化的传奇经历。
    舍得,是佛家之解语。玉清深知其要义,放弃了曾经酷爱的绘画,潜心书道。
    专攻,是儒家治学之思想。玉清也品悟出精髓,专门在大草方面下功夫,他说他要多运用现代纯艺术的语言、手法来充实草书元素,使之一路高歌。

月清,风白。苏州的夜轻轻悄悄,连猫在屋檐上走路也显得那般柔和。一墨大千,一点尘劫。浩瀚宇宙,静水深流,更烘托出书法家钱玉清草书作品中精、气、神之饱满的生命力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15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梨润肺化痰好, 苹果止泻营养高。
黄瓜减肥有成效, 抑制癌症猕猴桃。
番茄补血助容颜, 莲藕除烦解酒妙。
橘子理气好化痰, 韭菜补肾暖膝腰。
萝卜消食除胀气, 芹菜能治血压高。
白菜利尿排毒素, 菜花常吃癌症少。
冬瓜消肿有利尿, 绿豆解毒疗效高。
木耳搞癌散血淤, 山药益肾浮肿消。
海带含碘散淤结, 蘑菇抑制癌细胞。
胡椒驱寒兼除湿, 葱辣姜汤治感冒。
鱼虾猪蹄补乳汁, 猪肝羊肝明目好。
益肾强腰吃核桃, 健肾补脾吃红枣。

psbeCAVPU2NG.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8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秋風瑟瑟響雲廊。秋意蕭蕭入蘚房。花影忽移知晝短。酒懷易醒覺宵長。

夢隨星月行千里。愁共琴書疊一床。安得空山無罣礙。頓令萬事總消忘。

b_vip_D7AC80AAC6ACC4B96860F6C815B35FC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