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振强 发表于 2008-1-4 12:37

【1】从个人角度,尤其是经济相对困难的、特别是职业书家,他们是特别注重培育自己的市场的。取得一项成绩,就意味着多一块金字招牌,也就扩大了自己的市场。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太有必要了!这些年轻人,追求艺术和养家糊口是没有办法割裂的。
【2】第二种,经济和生活压力相对较小的,搞书法艺术,主要是业余爱好,当玩牌,打发无聊,他们也会着意培育自己的市场,显然,这里有两种市场:1,经济的,钱多又不咬人;2,人气的,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和虚荣心,如没结婚的甚至是已结婚的,哪一个不想在自己的对象或情人面前孔雀开屏呢?!对于他们来说,这能没有必要吗?

古振强 发表于 2008-1-4 12:37

【3】每一个人的意念和需求,根本上来说不是自身能够决定的,这是由社会条件,由潮流大势决定的。在计划经济时代都是如此,何况是在当前这样的市场经济时代!中国人思想受禁,生活受穷,一旦改革开放,就出现了不甘寂寞、物欲横流的现象!试问,谁人能够不受影响呢?谁人能够逃得出这张大网?!
青年人也是人,谁个不想早出名、早成材?对于他们来说,也许培育他们的市场,更为突出!
【4 】我觉得,正是应运了社会的需要、市场的需要、应运了书家的需要、应运了人的本性的需要,咱们坛主才成了摊主吧!论坛 “ A—计划”、“B—计划” 不是正在搞的热火朝天吗?这个是无可厚非的,指责这个事,无论从哪个出发点来说,不显得非常愚蠢吗?!

古振强 发表于 2008-1-4 12:37

5】现在是书写工具不用毛笔时代,我想,作为一门真正的艺术,作为一个事物 ,它是有其自身内在的生命力的,它是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的(这是事物内因、根据),担心它会淘汰、消亡,那是杞人忧天。即便是一时的萎缩,它总有一天会如火如荼!当然,不一定在我们这个时代。
毋容置疑,要延续、继承、发展国粹,人为地去推波、去弘扬,肯定会有一些作用的(这是事物外因,条件)。
问题是:怎么去推,怎么去扬?推谁,扬谁?是着力推人好,还是着力推事好?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老生常谈问题:当今,要有在历史上有影响的书法大师(?),是靠当朝人推出来的,还是由后代、由历史选择出来的!
这里又引出一个问题,在物欲、浮躁环境下,在国展这样的评审机制下,在一两个书法权威(艺术夹行政)单一的书风劲吹下,所产生的这奖那奖,有多大的历史成就?!
如果历史回答不是这样,当前这种现象,至少不能说有利于书法艺术自然、健康地发展。

古振强 发表于 2008-1-4 12:37

【6】艺术发展是远虑;生活需要是近忧,远虑虚无,近忧现实。大家都是这样,年轻人培育自己的市场,当然在情理之中。我曾写过一首《金子与麸皮》的诗,抄过来算做结尾吧——
                     
                      一块天河彼岸的金子
                     我望不可及
                     我的心灵
                     被不可辩驳的现实捉住
                     生活哪可能没有饥饿
                     我择取了眼前的麸皮

古振强 发表于 2008-1-4 12:38

国展对推动书法篆刻艺术的交流和发展产生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对当代书法篆刻艺术创作信息的传递最为准确和快捷,也推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书法篆刻精英。可以说展览是现在书法人不可或缺的盛会。
展览确实推动了书法的发展,也为艺术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允的评价体系.
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你就看看画坛那些到处招摇撞骗的"鸡头"、“猴王"之类的人物,书坛也将是这类人的天下。
书协是各方面力量平衡的结果,这样也好,给大家一个充分的选择自由。如果都是一个流派,那么不知道要有多少死得不明不白的跟风者。
不论是在展览中春风得意而后对书法更加投入,还是落选后知耻而后勇的发愤图强,抑或是看破红尘后内心的澹静,都是对作者有益的,所以,积极参与展览是不错的——更何况当前的国展在一步步完善。
说句功利的话,这是由普通书法爱好者到书法名家的唯一途径!

古振强 发表于 2008-1-4 12:38

一把双刃剑!
展览,无疑给作者书写和创作带来更多的“挑战”,也更使更多作者迷失自我~~~~~~~~
说白了,许多作者只是为了迎合展览,为评委写字!殊不知艺术在于表现自我。
再有现在的展览太注重形式,并且是注重形式急于转化形式最终的结果在形式中淘汰自我!
80年代中国画论坛掀起中国画革新狂潮,直至现在“大画家们还在画两米多的大画,以为大了内涵就多了,于是大家纷纷那起毛笔画起了水墨素描速~~~~~~~~
在文人画兴起今天,人们仿佛才觉悟了,觉悟了究竟是什么承载着中国5千年的文化,石涛老先生早在几百年前就提出“一画”之说,我想最丰富的也不过一画罢了,为什么还要画那么满?那么黑?那么大?这只不过从侧面表现作者思想意识的空虚,技法匮乏罢了,文更是化界领导的低智商低趣味有着重要的联系~~从而误导艺术指向。
书法,今天能一次为鉴吗?艺术在现在今人手里能够承载起一画吗?我门期待着~~~~~~~~~~~

古振强 发表于 2008-1-4 12:39

《美术报》署名文章《“阳光评审”的另一注解》称,苏州书协又被忽悠了。可笑。可悲。可叹。
  为备战“纪念建党85周年全国书法展”,苏州书协可谓兴师动众,秣马厉兵,精心打造,组成83人的苏州兵团“进军大展,企图一举夺得全胜,拿下几块奖牌或增加几份“中国书协会员”的“准生证”,没料想遭到全军覆没、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恶运!此爆料若放在其他城市书协也是意料中事,无可厚非,可偏偏栽倒的是历史、人文得天独厚、卧虎藏龙、足以雄视中国书坛的苏州书协,难怪乎“平江”也起“沧浪”了。

古振强 发表于 2008-1-4 12:39

众所周知,已为历史尘迹的“八届国展”评选曾引得书坛内外沸沸扬扬,怨声四起,令中国书协的某些官员斯文扫地。正如有的书友称该展应为“八戒国展”!笔者那时也暗自慨叹:“中国书协”这块金字招牌咋让人糟蹋成这样子呢?人们不能不怀念建会初期的“舒同时代”。那时的书法家绝大多数令人肃然起敬,高山仰止;如今的某些“书法家”却让人嗤之以鼻,无足轻重。翻开书坛历史,中国书协第一届主席是舒同,副主席是赵朴初、沙孟海、林林、周而复、朱丹、陈叔亮。第二届主席是启功,副主席是周而复、方去疾、王学仲、陆石、沈鹏、黄绮。人少势众,全是重量级“大腕”。但现在的书协领导队伍可谓庞大壮观、浩浩荡荡。君不见中国书协刚公布不久的各“专业委员会”(15个,未完待续)名单,真可谓读起来让人口渴,听起来让人昏睡,大有收买人心之嫌。有的书家竟莫名其妙地忽然被人按上了某“专业委员”的头衔,一夜之间出人头地,如白日梦一般。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北京高惠敏先生紧接着就发表了自动退出某会的声明(据《美术报》)。解放前时任***山东省政府主席的韩复榘在一次演讲中有句名言:“外国人都在北京东交民巷建了大使馆,就缺我们中国的!”中国书协如此众多“专业委员会”,唯独没有“书法道德专业委员会”或“反腐倡廉专业委员会”。“上有所好,下必其焉。”君不见专业报载各地市、县书协换届光副主席就有十五六个,还要加上秘书长、副秘书长若干,陕西书协甚至摆了两个秘书长。有的基层书协,也夜郎自大,纷纷封官晋爵,甚至称孤道寡,“主席”、“副主席”俯拾即是。若论中国的“主席”之多,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当之无愧。

古振强 发表于 2008-1-4 12:39

可悲的是,为数甚多的“书法小民”们至今还以“入展入会”为最高书法奋斗目标,简直把“中国书协会员”这一名称当成了至高无上的图腾崇拜。陕西勇士左师兄不惜生命代价去换取这希望的肥皂泡,精神固然可佳,但留给世人的血的教训难道不值得吸取吗?孰不知,书法展至此,早已发生了严重的异化。她不单单是人们的怡情养性、陶冶情操的审美娱乐,在某些人的手中已变成一种资本,一种披着合法的外衣而大肆捞钱的工具。最新的铁证便是《注解》所披露,苏州(包括常熟)书协集体投出83人作品,参赛费及退稿费共2160元,结果是大展办因“这里人手少,根本没时间登录”,遑论复评、终评了。有时间敛钱,“没时间登录”,这是什么逻辑?这与明目张胆的欺诈有何相异之处?敬爱的“书法小民”们,如此办展,如此敛钱,你如果还蒙在鼓里,被“入会条件之一”这一“条件”牵着你的鼻子,不把你忽悠得昏过去才怪呢!倘执迷不悟,“不撞南墙不回头”,那咱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可叹的是,有人还在忽悠,继续忽悠。
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查看完整版本: 九届国展透明到底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