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雪峰
发表于 2010-3-1 19:10
本帖最后由 林海雪峰 于 2010-9-20 16:15 编辑
对比图三------从两幅三马作品款识图的对比可以明显的看出如下不同:
1.款识图中徐悲鸿三个字落款的位置明显不同,一幅落款与款识字最后一行在同一行,另一幅落款与款识字最后一行不在同一行。
2.款识中的“嘶”字的一竖有一幅已穿过柳枝,而另一幅作品中“嘶”字的一竖没有穿过柳枝。
林海雪峰
发表于 2010-3-1 19:12
对比图四------再谈一下落款,每位画家创作的四屏作品,落款时字迹追求的是一模一样,越接近此标准说明书写的水平越高,但也应有细微的差别。上面作品中的徐悲鸿三个字,已接近一模一样,但仔细看细微差别是存在的,如下面四马图落款与五马图落款的对比有如下的差异:
1.四马图落款中“徐”字右边上面“人”字的一捺略短,且向下的倾斜度小。
2.五马图落款中“悲”字下面的心字中,上方的两点处积墨明显增多而显的粗重了很多,印刷品不会出现此现象。
3.四马图落款中“鸿”字右侧的鸟字中,上面一竖的下半部分略弯曲且用墨不均。
4.四马图落款中“徐”字双立人旁下面的一撇略长。
以上的四点差异表明落款徐悲鸿三个字决非印刷所为,而是用手写上去的。落款对比图如下:
林海雪峰
发表于 2010-3-1 19:15
鉴定书画作品,应参考作品历史文化背景,研究书画作品本身所囊括的事实铁证资料而不能只空谈艺术性,因艺术是没有标准的,主观性太强,如果以此为理由,任何一幅作品如主观上想否定都能找出毛病来而否定掉该作品。即使是公认的名家名画,作品中也常有败笔的存在。
对徐悲鸿早期绘画的鉴定,任何人都只能凭历史资料,作品及字迹的对比来做决断,因在世的任何人对徐悲鸿早期绘画的了解都是不全面的。下面是上面作品中与徐悲鸿书画特征相符的九项特征:
1.作品款识字体符合字型结体似疏朗而实则繁密,笔划似柔软而内含刚劲,具有浓厚的北碑遗韵的徐悲鸿早期书法风格。 2.字体的结体,运笔方式相符。 3.作品符合颇有文人的淡然诗意,以马喻人、托物抒怀的徐悲鸿早期画马特点. 4.作品的传统水墨线条画法(因早期学过吴友如白描画,为人画过肖像)与资料相符。 5.作品气韵上符合悲鸿动物画注重写生,讲求形似,传达神情,形神惧佳,充满生气的特点。 6.画马的总体风格相符。如尖耳、白额(空白)、鬃、尾迎风飞舞,外形骠悍、刚劲、矫健,给人以自由和向上的力量。 7.在画面中,柳枝的画法相符,松树的画法相符,四马图中有诗句“何当金络脑:后期作品墨竹中有诗句”何当移长 松”。三马图的构图与后期作品“风雨飘摇思报国”构图基本相同。作品中画有松树,柳树,梧桐树三种树与徐悲鸿提出的<中国画改良论>中关于树的画法中也只提到了上述三种树相符(原文---中国画中,除-松树、-柳树、-梧桐树等数种树外,均不能确定指为何树。即有数家按树所立之法,如某点某点等......). 8.落款习惯相符。 9.绘画用纸(皮纸),颜色相符。
上面9项与徐悲鸿书画特征相符的证据,没有人在民国时期在没有电视没有电脑的情况下,可以做到的,只有徐悲鸿本人他才具备,所以只有徐悲鸿本人才能画出这样的作品。
林海雪峰
发表于 2010-3-1 19:19
本帖最后由 林海雪峰 于 2010-3-21 20:45 编辑
上面作品中款识笔迹是公认的徐悲鸿早期笔迹,作品中的多处铁证也是任何人否定不了的客观事实。该作品是考验一个人在进行书画鉴定时,是尊重历史,尊重证据,尊重科学还是靠主观臆断的问题,再换句话讲,就是书画鉴定是应遵循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物主义的本质性问题。
如果说作品是印制的:
那麽:
1.原作在哪里?作品中徐悲鸿的笔迹是从哪里来的?现在还不知道。
2.作品如是印刷后再画的,那么作品中线条、字迹等决不可能如此自然流畅,在墨迹中必有积墨现象。作品中用笔、用墨所体现出的力透纸背(凹槽)现象也决不是印刷所为。
3.如是印刷品必出现一模一样的作品,而目前发现的两套四屏作品,同题材两幅作品通过对比发现存在字不同,画不同,或字和画都出现错位的现象。此现象也说明决不是印刷所为。
4.如是印刷品,画面中墨迹的颜色不应该有深有浅,墨迹的深浅度应是相同的,应如报纸、书籍中的墨色。而只有手工蘸墨创作的作品墨迹表面的颜色才会有深有浅。
5.如是印刷品,必有成百上千幅一模一样的作品,上面作品发现有第二幅一模一样的作品了么?没有。
6.上面作品落款墨色较重,因创作上面的四屏作品,从构思,构图,绘画,题诗,落款是需要很长时间的。作者不可能完成一幅作品马上就把名款写上。通常是在四幅作品全部完成后,最后一起把名款写上。徐悲鸿绘画是不用现成墨汁的,而是用自己研的墨,而每次研墨的浓度不可能都相同。因此作品落款的墨色重一些是很正常的。
7.徐悲鸿是位写实绘画大师,什么叫写实,就是接近于实物一模一样。徐悲鸿早期绘画追求的是真实再现,如创作的水彩画《诸老图》就有照相写真般的水准。自已写出来的字也一样,在布局、比例关系设计好的情况下也可写出同样的字来。有些人可能写不出来,但徐悲鸿能写的出来,大师就是大师。
通过上述七点客观、严谨的论证,说上面作品是半印半画是不成立的,实际应是徐悲鸿的原创作品。
林海雪峰
发表于 2010-3-15 20:30
铁证胜过任何言语,徐悲鸿上面绘画用的是皮纸,这是其他画家很少用的。徐悲鸿用笔时用墨较重,经过多年的沉淀,作品墨迹才会显现出力透纸背(凹槽)的现象。
作品中的钤印,由于是印的,因此颜料沾的少,所以无论经过多长时间都只能浮在纸的表面,绝对显现不出力透纸背(凹槽)的现象,这就是印的与画的所体现出的本质区别。
上面四马图中的奔马局部图,已明显的看出印文与墨迹的区别,通过对比,可看出印泥是浮在纸上面的,而墨迹是深浸入纸的底部的(如下图)。
宝军
发表于 2010-3-30 14:00
有震撼力
周利民
发表于 2010-4-6 16:01
em1em1em1
林海雪峰
发表于 2010-4-19 13:20
em13
要欣赏鉴定徐悲鸿早期作品,首先必须对徐悲鸿早期的生平,历史背景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对此时期的作品有较客观的认识。下面是徐悲鸿早年生平:
1895年 7月19日,徐悲鸿生于太湖之滨的江苏省宜兴县岖亭桥。
1901年 徐悲鸿6岁,开始随父读书习字,便想学画,父亲不许。他便悄悄描画屋畔河边的鸡鸭猫犬,自得其乐。
1904年 徐悲鸿9岁,读完《四书》、《诗》、《书》、《易》、《礼》、《左传》,开始随父学画。每日课竟,便临摹一幅吴友如的界画或人物画。吴友如是清末最杰出的时事插图画家,他的《点石斋画谱》成为了徐悲鸿的启蒙教材。父亲还教他作人物写生,画弟妹及邻人肖像。一次,徐达章外出归来,问何人来过,徐悲鸿将来客肖像默画在掌心,使父亲一目了然,表现出捕捉人物特征的非凡才能。
1905年 徐悲鸿10岁,随父乘舟赴保阳。他即景成诗:"春水绿弥漫,春山秀色含,一帆风信好,舟过万重峦。
1908年 由于宜兴连年水灾,徐悲鸿与父亲赴邻近各县,画翎毛、花卉、山水、人像,刻图章,写春联,开始了流浪文艺的生涯,养成了笔不离手的习惯。
1912年 由于父亲改病而返回故乡。徐悲鸿已成为宜兴知名画家,在宜兴女子师范学校、彭城中学、始齐小学三校任美术教师。
1914年 父亲去世。向父亲挚友陶麟书借钱埋葬了父亲之后,徐悲鸿决定去上海寻找半了半读的机会。但由于找不到了作,他只得返回宜兴。
1915年,再赴上海,以画插图和广告维持生活,并开始卖画。黄震之介绍徐悲鸿曾到“暇余总会”中居住。
据资料记载,徐悲鸿在1917年五月去日本学习前,为学费曾将自己的一批书画放到仓圣明智大学的管家保管,但回国后遗失。
上面的历史资料证明徐悲鸿早期画过画,卖过画,丢过画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鉴定这些作品只能凭历史资料,作品及字迹的对比来做决断。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画,任何一件书画作品都是某种文化、历史的积淀,,都是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因而,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包括创作环境),弄清作品中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气息和作者的人格修养、审美情趣、创作心境、创作目的等等,对于正确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正确把握作品的情调大有裨益。要研读一幅作品,画外工夫相当重要,即要先研读画家。对画家的生平、画风、个性、代表作品、主要特征都要有深入研究,要研读作品的根。其中最重要的是,研读画家各个时期的画法,用笔、用墨、用印、章法等,某一时期画家的经历和画风与这一时期的作品是紧密相连的关系.
容载堂主人
发表于 2010-4-19 13:32
em1em1em1
林园子
发表于 2010-8-20 08:02
铁证如山啊,大师的早期真迹,反映了历史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