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网站编辑

诗情书意——蔡祥麟《行吟•笔墨》高雅鉴赏会在京举办—赠送作品、斋号、作品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23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养文轩 于 2013-4-23 11:27 编辑

胡杨偏爱楼兰曲  我醉诗书万古芳

——蔡祥麟书法实践的文化自觉

/



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是,当代书法无疑已进入以展览为中心的时代。在展厅文化的不断刺激与催化下,当代书法创作的关注点已由传统书法的内省与体验转向外在形式的崇尚与追求,这固然为当代书法创作开拓了一个崭新的视野,却也不可避免地消解着书法历史几千年所孕育的人文精神与艺术品格,导致当代书法陷入因过度追求形式而失却本体价值的文化危机。如何克服片面形式主义的流弊,追求书法视觉形式与内在精神的整体统一已然成为当代书法的现实文化议题。在“抄书式” 创作模式盛行的当代书法语境下,探讨蔡祥麟书法实践的文化意义,其价值便不言而喻,其书法实践的文化自觉或可作为其中的一种范式,从某个侧面为当代书家个体价值的实现与完善提供某种参考。


文化自觉既是文化的自我反省,又是文化的自我觉醒,体现出一种深刻的文化思考与广阔的文化境界。蔡祥麟书法实践的文化自觉首先建立在其清醒、睿智的理论思考层面之上,对书法的准确定位是其书法理论自觉的主要核心。蔡祥麟认为,作为艺术,书法本身有很丰富的思想性,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艺术符号,其不同之处还在于书法承载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里的精髓,作为精髓的浓缩,包括有文字学、诗歌、哲学、美学等等,甚至包括艺术家的人生阅历。(见静雅艺术网蔡祥麟访谈录) 经过缜密的思考与深刻的分析,蔡祥麟以中国书法在中西艺术交流中的地位及其现实状况为学术基点,从世界文化大背景的角度出发,对中国书法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深入论证了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与属性,提出了书法的“三性”与“三境”,既书法的三个重要属性:一是汉字艺术,二是古典美艺术,三是高雅艺术。三个属性决定了书法艺术的特殊性。以及书法的三个境界:一功,驾驭纸墨笔墨的工。二学,充识的学养。三才,先天之才,后天之才,缺一不可。(蔡祥麟《论中国书法的“三性”与“三境”》) 蔡祥麟的理论自觉为其书法创作实践的文化自觉提供了宏阔的学术视野与坚实的理论基础。


其次,文化自觉也是文化的自我创建,是一种执著的文化追求与文化实践。强调艺术性与文化性的高度统一是传统书法的主要特征。书与文的浑然一体是书法经典之作的最高境界,这是《兰亭序》、《祭侄稿》、《寒食帖》之所以成为书法史不朽之作的内在依据。文化生态环境的变迁,导致“重术轻学”,“重技轻艺”,“ 重艺轻文”等当代书法弊端的形成,“技道失衡”严重削弱了当代书法的文化品位,已经成为当代书坛流弊的主要症结,制约着当代书法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艺文并重,在追求书写技术的同时,继承和弘扬传统书法的核心价值和人文精神正是蔡祥麟书法文化自觉的着力重点。蔡祥麟强调,艺术以抒情为上,只有书写自己的内容才能更完美体现自己的本体,书法之所以成为艺术是因为已经脱离简单的写字,而是直接书写性情,线条的表现,笔墨的表现远远不够,必须有内容和线条的完美同一。(见新浪网蔡祥麟访谈录) 蔡祥麟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其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倡导当代书法家应尽量多写自作诗词、对联而显示出的真知灼见,更在于其书法创作实践上诗书合璧的身体力行。二十年来,他既是倡导者,又是践行者。其诗,豪放大气,气度恢宏,既主张深切的现实关怀,又彰显浪漫的人文情愫。如《昆仑英雄论》、《阳关放怀》等等,***豪迈,独领风骚。其书,四体兼擅,以草为最,融合帖的飘逸、灵动与碑的雄浑、苍劲,聚散得法,驰张有度,骨丰肉满,气韵洞达,气势磅礴。寻求诗情与书意的契合是蔡祥麟书法创作走向文化自觉的主要途径,其作品多为诗书合璧之作,作者的风度、神采、襟怀、情愫得到最真实最自然最充分的流露,显示出作者对书法、艺术、文化、人生以及社会的独立思考与独到见解,为缺失文化涵养的当代书法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再次,文化自觉更是一种具有高度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文化理念。“汉字不朽,书法常青。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决定了中国书法必将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得以传承和发扬。”这是蔡祥麟坚定的文化信念,更是其孜孜以求的文化理想。其身居书法庙堂之高,善于以其敏锐的的书法历史眼光以及艺术整体观照意识,以宽阔的大胸怀、大气魄和国际文化大视野,运筹帷幄,拓展书法发展空间。其构思并践行的“中日自作诗书展”与“中国书法环球行”,已成为当代书法国际传播与交流的两大著名品牌。“中日自作诗书展”已连续二十年举办二十届,这不能不说是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史上的创举。而随着中国书法走进澳洲、走进非洲的圆满成功,“中国书法环球行”将促使中国书法历史性地走进世界五大洲,真正意义上实现书法的国际传播与文化对话,其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不可估量,影响深远,必将载入中国书法史册。(参见李彬《蔡祥麟——诗书合璧  独领风骚》)


“胡杨偏爱楼兰曲,我醉诗书万古芳”,是蔡祥麟书法实践文化自觉的真实写照。我们感动于蔡祥麟的理论实践、创作实践与工作实践,并期待着蔡祥麟艺术走向新的辉煌,芳流万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3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关注和学习,并表示诚意的祝贺!!!{:1_19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3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发帖

本帖最后由 江智猛 于 2010-8-23 22:32 编辑

               笔随当代    诗书大成
                          ——观蔡祥麟先生《行吟•笔墨》鉴赏会有识

                                            江智猛


     炎夏七月,在北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广公寓多功能厅举行一场盛况空前、名人荟萃、诗书并茂、独具特色、夺目耀眼的《行吟•笔墨》鉴赏会——著名书法家、诗人蔡祥麟的诗情书意鉴赏会。一花独秀,给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诗歌和书法艺术添光加彩。这是中国诗坛和书坛的荣光和盛事!鉴赏会上,著名播音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于芳,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李梓萌等深情吟诵了蔡祥麟创作的诗词。蔡祥麟本人吟诵了他的新作《昆仑英雄论》,其文气势磅礴,其吟抑扬顿挫,将全场气氛推至高潮。此次艺术诗书合璧,是一位书法家、一位诗人、一位思想家的书法情怀和事业轨迹,为这个时代留下真正的艺术精品!长期以来,蔡祥麟先生为继承优秀的民族诗歌、书法传统,创作出许多具有独特风格、脍炙人口、催人奋进的诗词书法作品;为中国文化艺术的传承、保护、发展增添了灿烂篇章;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先进文化方面做出了自己应有的突出贡献。               
     这次鉴赏会比较集中展示了蔡祥麟老师创作的一些诗词、书法作品,作为读者欣赏了网络展中部分精品佳作,欣喜、仰慕、赞叹、祝贺!这些笔墨和诗词完美结合的书法精品,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无愧于这个书法发展和繁荣的伟大时代。民族文化是具有传承性的,就目前来看我们中国文化一脉传下来到今天,与其说在发展不如说是在延续中发展。只是因受每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影响,作为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逐渐成长起来的中国书法艺术其浮躁性主要体现在作品的表面化、形式化、伪传统等等,这种不良心态是对传统思想的误解和扭曲。当我看到蔡祥麟先生的诗集和书法集的时候,我眼前一亮,他的诗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他的书法有法度、有神采、有内涵。这在提倡书法家自作诗文、提倡书法家文化修养、文化素质、文化底蕴的当下书坛是不多见的。他的艺术格调来源于坚持不懈的艺术探索,也得益于自身深厚的人文修养。蔡祥麟先生既是一位有抱负有才华的著名书法家,又是一位有思想有修养有感情的思想家和诗人,他始终坚持诗书合璧,也是一位有着爱心和文人情怀的学者。他的诗与书法作品被多家国内外博物馆收藏。他编辑出版了数十种专业工具书和作品集,是当代诗书合璧的倡导者,也是成功的践行者。在当代书坛享有崇高声誉!
     中国是诗歌的悠悠古国,也是诗词的泱泱大国,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中华诗词,是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它包括诗经(风、雅、颂)、楚辞、乐府、歌行、古诗、唐诗、宋词、元曲、民歌和传统新诗。这里蕴含着诗人那种宽厚、谦和、勤劳、朴实的美德,也体现着勤奋好学、埋头苦干的精神和忍辱负重、顾全大局的胸怀,以及刚直不阿、舍生取义的高尚品格。同时,又无处不在地展现中华儿女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爱国爱民的民族正气、天下为公的道德胸襟、万古长青的艺术魅力。五千多年来,熏陶、感染、教育、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并且转变为中华民族形成、凝聚、发展、振兴的一种精神力量。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社会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今天,保持我国文化独立,发展文化强国最根本的就是保持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的人文精神。“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其久,通则不乏”(上书《通变》)。蔡祥麟先生的诗词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时代的新变和历史的新进这种变化,迸射出耀眼的时代精神的火花,具有新时代、新内容。蔡先生来自于生活的诗、具有真情实感的诗、朴素而挚笃的诗,都是有生命力的。他不论在写法上、在艺术功力上都是旺盛而感人至深的,它都能与这个大变革的时代契合,并以自己特殊的方式推动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蔡诗的思想、意境、道德和力量传输给读者,辐射于社会,对人和生活产生积极的作用,发挥净化灵魂、升华思想和激励斗志的特殊功能。他的诗词不仅内容新颖、思想刚健、格调清新,有着与生活、时代和人民的天然联系,有着富厚的意识和道德蕴涵,有着催人奋发、引人上进、励人志气、鼓人士气的功能和作用,而且在表现形式和艺术技巧上也有新的探索和突破。反映了其对生活的深邃刻画和对社会的多维思考,让读者深受感染、感慨、感悟。“诗以明志,言为心声。”从蔡祥麟先生的诗词不难看出,诗人真切地感受着时代前进的脉搏和变化,感受着社会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缩影和愿景,并用书法这种独特国粹字体,来表现当代社会和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与人民的喜怒哀乐,咏唱自己的新生产方式、新生活情趣,抒发诗人自己的新思想感情。
     蔡祥麟说过:“书法艺术是精神领域的阳春白雪,通过书法看中国的汉字、诗词、文学、哲学,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营养的浓缩。”他特别指出,书法不是简单的艺术,书法艺术它包涵的内容太广,可探求性太深,要博览、博学,包括文、史、哲等。蔡先生对书法创作也有独到见解,即书法的“五扬”、“五抑”说。五扬者,即文气、雅气、静气、清气、才气;五抑者,即俗气、匠气、浊气、火气、霸气。并以一个书法战略家的眼光与胆识提出了颇令书坛瞩目的书法创作中的“三性”与“三境”说,这都是多年来他对艺术现状的思考和书法纵向发展的反思。他对书法艺术“三性”的解读是一是汉字艺术,二是古典美艺术,三是高雅艺术。三个属性决定了书法艺术的特殊性,整个世界人类文明的特殊性,决定它的生命力。他提出了书法“三境”是:一功,驾驭纸墨笔墨的工。二是学。充识的学养,不是学养的东西不是俗气就是匠气。只有学习之后才有它艺术之气。第三个境界是才,先天之才。严格地说,“三境界”的提出当时也并未在表面繁荣的书坛“吹皱一池春水”,而是随着中国书法建设的成熟与走向理性之后才渐被人们接受认可继而推崇的。
     当代书法的主流方向无疑集中于对传统经典作品的继承开掘与时代风尚、个性的融合上,如何做到既有形式与视觉上的感染力,又不乏内在的意蕴与人文精神,是书家共同面对的问题。而书法繁荣的背后,是热闹浮躁,或轻狂自信,或止虑迷茫,多裹足于技术层面而难于升华,守正者取貌遗神,创格者作势弄姿,游离于书法艺术的堂奥之门。在书法创作上,一种普遍的现象是工于精微者而失之于浑厚,得大气者而又失之于精微,难有二者兼融者。蔡祥麟老师的一些作品中笔精墨妙又颇具沉郁豪放之气,是极难能可得的。这与他取法“二王”之外,又追骛陆机《平复帖》的质朴、、张旭《古诗四帖》的豪放、、孙过庭的《书谱》流畅兼及碑碣。。。诸体诸法烂然于胸,又借腕臂之功而骋浩荡之思,笔墨淋漓而情怀激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蔡先生的书法工放之外,又能大小兼工,其小字灵巧如玑珠跳荡,散淡而意趣十足;大字结体安和,用笔沉实而具飘扬之姿,气息苍润而简穆。今之作大字者多极尽作意,少有雅正静穆者。康南海云“作榜书须笔墨雍容,以安静简穆为上,雅健次之,若有意作气势,便是沧父,凡不能书人,作榜书未有不作气势,此实不能自掩其短之迹,昌黎所谓“武夫桀颉作气势,正可鄙也……”康氏论书多有偏激,而此论诚为中的之言,这也是其晚年大字书法用笔平实、提顿不甚分明而起止无迹,却天资神纵,具有磅礴气势的注脚。多年来蔡祥麟先生广泛阅读,研究古人字帖,在笔法、字法、墨法、章法等诸方面,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境界。在笔法上,他得魏书之精髓,八面出锋而不失中锋之轨迹,使转提按极其自如,线条平实劲挺而富有弹性。观其用笔,如公孙大娘舞剑,流水行云,气息一贯始终。其结字,平正中欹侧多变,或扁或长,或方或圆,顺势而成,生动自然,饶有情趣,泄露着书家的性情。特别是他的行草书结体,开与合的对比,抑与扬的交错,动与静的辉映,体现着一种对立统一的原则。其墨法,在整体平实中追求墨块效应和字群结构,墨色鲜活,润枯有致。在章法上,蔡祥麟老师更是精心创制,多有佳构。追求字字变,行行变,幅幅变,这是他寻找更加适合自己表现这种艺术思想的最佳途径。他携着魏晋风范、宋元遗韵、明清态势一路前行,同时又将视线停在了民间经书上,往更深层次丰满和强化自己的精神境界,使得他的楷、隶、行、章草等各体书法作品在舒畅豁达之中复又有了几分迟涩和凝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创作的心态和艺术追求。观他的作品,就如在钱江观潮,平静的水面下却是万马奔腾,暗潮涌动,一潮连一潮,声势浩大而顷刻间消弭于无形。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大音息声”、“大像无形”。
     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情感的符号。”蔡祥麟先生先生在营造一个古雅经典、近乎完美的艺术空间,营造属于自我的完整、饱满的艺术语言与视觉图式;不把书法当作重复古典的躯壳或符号,而是倾注一种对艺术的终极关怀,贯注一种生命力的表现,是把握书法本质的再创造。一位哲人说过:这个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能引起人内心深深的震动,一个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另一个就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准则。坎坷的经历,勤奋地学习,良好的教育,使他从小具有了从善从美从真的优秀品质。蔡祥麟先生秉承了中国文人的“究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品格。蔡祥麟说:“不论什么人,普通公民还是艺术工作者,只要还具有中华民族起码的一些道德品质,在你取得一定成绩和荣誉后,首先应该想到回报社会,回报人民大众。这是一个人、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道德准则和作为社会人的天职。”感恩生活,回报社会,让他内心拥有了一片宁静而纯洁的天地。2000年设立“情系西部教育事业蔡祥麟扶助奖励基金”,目前得到扶助的学生已有96人,奖励的教师有65人,至今捐出的扶助款已达23万元。蔡祥麟先生已震动了我们的内心,也一定会震动大家的内心。这份震动和理解,还有这种精神将会充溢在天地之间,人世间就充满了真挚的爱,国家就充满了兴旺发达的希望,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空间就会更加和谐美好。古人云“德成为上,艺成为下”的训诫,蔡祥麟老师已行在道上。他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和艰辛探索,每一步的躬行实践,也就相应地成为其艺术经验的积累和叠加。蔡老师始终明白自己的使命,自己的位置,所以他在艺途中能契而不舍,穷且益坚,把自己的所思、所悟、所为、所得,融会贯通,去伪存真。如斯,愚生深信不久将来蔡祥麟先生定能在当今众多的艺坛英俊中卓然擎帜,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精品佳作。

                    祝蔡祥麟老师《行吟•笔墨》鉴赏会书法网艺术展取得圆满成功!祝叶先生康乐吉祥!!拜求蔡老师赠送斋号一幅(日知斋)、作品集一本,励学究习,不知可否?通联见下方:  
    江智猛,福建省龙海市文体局副局长、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龙海市诗词学会会长。
电话:13960129868  0596—6588588
详细地址:363100  福建省龙海市榜山镇芦洲吉龙花园712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3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em1em1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4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4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国家之一,具有悠久而光辉灿烂的文学和书法。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承载或构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因此诗人、书法家在中国的心灵史上占据着非常独特和显赫的位置。
历史上既是书法大家,又是杰出诗人的更是不乏其人,如西晋的陆机、唐朝的张旭、宋朝的苏东坡、黄庭坚、明朝的徐渭、清朝的郑板桥,等等。因此,古人常说“功夫在字外”,恐怕不无道理。
21世纪初的中国书法艺术,其多元化格局已非常明显,但既是诗人,又是书法家的,我们发现并不是很多,而蔡祥麟先生则是其中的佼佼者。从展览的作品我们反复的欣赏、研读蔡祥麟先生的《论中国书法的“三性”与“三境” 》、《论书法艺术现状》、《阳关放怀》、《秋游莫干山》、《塞上行》、《昆仑英雄论》、《瑞士行十三首》、《一瓶新艳满庭芳,画意诗情入梦香。挥洒春风金缕曲,心潮逐浪在扶桑。》、《雨过千山翠,云开一水明。》、《云迥雾绕下龙湾,得意春风不挂帆。我自悠然来世外,无琴无酒对长天。》、《事不了为上,言无低最高。》等优美诗词和文章。阅读这些或长或短的诗篇,我感觉我实际上是在和一个胸襟开阔、格调高远的优秀诗人进行深层次的情感交流。蔡祥麟先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非凡的艺术境界从他的这些诗词里就可以略窥一斑。
  仰观古往今来开一代书艺之新风,或引领其时代风骚者,大多为文学大家或诗文圣手:王羲之的“兰亭双绝”,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虞世南的《夫子庙堂碑》,苏轼的《答谢民师论文帖》,明代董其昌、王铎的诗词文稿,清末民初的于右任、沈尹默的诗文,至一代伟人毛泽东的马列文章诗词,乃至刚过世不久、今人皆知的启功先生之“论书绝句百首”……
先生“在书法和诗词文学两个领域耕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先生广泛研读历代书法理论著作,汲取前人论书精粹,着力从“道”的层面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和艺术境界。本着取法乎上、碑帖互参的原则,大量临帖,出入晋宋、游走盛唐、浸淫明清,于二王颜柳、苏黄米张诸家等人行草法帖中汲取笔法技巧,体悟用笔之道,取其长为己用,探寻书法之妙道。融汇方圆,形成宽疏纵逸一代新书风,文书俱佳,实为罕见。先生的作品有扎实的传统根底和鲜明的时代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美。
清人刘熙载言,“书贵入神,而神有我神他神之别,入他神者,我化为古,入我神者,古化为我也。”书圣王羲之曰,“夫书者,玄妙之伎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宋人黄庭坚则云,“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先生的书法“弥漫着特有的文化气。书作天机流露,挥运自如,别出机杼,,诗人风骨,书卷之气,溢于行间。这是先生独具的修养和气质所决定的”。
艺术之神总是垂青于有绝妙感悟和独特思想的人。书法是靠文字来释义的,文字是心灵的抒情,因之,书法是心像境想,书法之美是心灵思想之美。写诗的人都知道,“诗有达诂”“功夫在诗外”,其实其它艺术也是如此。许多书法家习惯于在临帖和师法古人上下功夫,执迷于为书法而书法,而难于自悟。蔡祥麟先生以其多个学术领域的涉猎,融汇的才情,触类旁通,以新颖的感觉和体验入书法,不拘泥于古人,更注重自我艺术价值实现,故常给人如沐清风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先生凭着他在艺术上的修养和实力,尤其是他对艺术的灵感和执着,我们有理由相信蔡祥麟先生在追求书法艺术的道路上一定会有一个大好的前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6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早以前就在书法报上看到蔡先生的草书作品,他的作品***澎湃,狂放不羁; 线条流转而优美,  结体狂放而随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了贺版主报道的诗情书意——蔡祥麟《行吟•笔墨》高雅鉴赏会的新闻之后,我才知道蔡先生不但是著名的书法家,还是一个诗人。他的作品和诗作反复品读了多次,很想拿起笔写下些什么,可又不知从何说起,今天终于鼓起勇所记下了自己的所感。感谢贺进版主的精彩呈现,您辛苦了!

一个诗人若没有自己语言上的特质,是可悲的。但做为一个书法家创作一辈子作品没有一个是自己诗歌文章,那也是可悲的。蔡先生一直积极主张“书法家要有自己的诗词联文,要写自己的诗词联文,笔墨当随时代,一味地照抄古人的诗词有时又很难找到适合自己、适合时代的文辞内容,就不能抒情达性,就不能找到笔墨和文辞的完美契合点。”而且身体力行,坚持创作,本套丛书《行吟》部分就是蔡先生多年创作的结晶。如《昆仑英雄论》之大气磅礴的英雄气概,《阳关放怀》《塞上行》之低徊、感伤的历史情怀……他的诗歌在抒情中融着历史理性,在历史叙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

作为一个多年来工作在中国书协的领导,蔡先生对书法的理解是深刻,从他的文章《论书法艺术现状》《论中国书法的三性三境》可见一斑。蔡先生书法四体兼善,并以草书最为突出。草法灵犀自运,别出机杼,收纵自如,提按得宜,使转有度,线条朴厚,笔法多变,在***的荡漾下,点画却不失精到,此为当今书坛难能可贵者。观其草书作作品洋溢着火一般的***与浪漫,豪放、大气,有张力而不张扬,他不仅***发在点画与线条中,而且把***释放在读者的整个视觉空间。蔡先生在书写创作的瞬间中用笔深耕,情至锋杪,寄此、连带,或实或虚,完全是感情的自然流露,且笔笔到位,技法娴熟。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特别善于经营章法,造成很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其对短线的排叠、长线的挥洒、结构的开合,处理独道,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传统的认识和理解,又适时自我的释放着自己的***。加之书写内容为自作诗词,蔡先生将书法的艺术形式发挥到了极致,笔底酣畅淋漓,结合诗境,书写富于音乐般的节奏和韵律感,充分表达出了诗的意境和先生的襟怀,诗书合璧,佳作天成。

中华书局为当代中青年九十岁以下的书法家个人出版作品集,迄今为止,蔡祥麟先生还是第一人,正说明了蔡先生诗书艺术在业内获得极高的评价。愿蔡祥麟先生在书法艺术道路上走得更远,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希望能够获得蔡先生签名作品集或墨宝珍藏学习,谢谢!

132500
吉林省蛟河市实验小学
谢吉昌

电话:1389428259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6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扬清书屋 于 2010-8-26 16:46 编辑

观诗情书意——蔡祥麟《行吟•笔墨》高雅鉴赏会有感:


先生本柔刚
心胸若庙堂
砚田耘墨动
不求寻规常
笔惊风雷动
岑寂入乡关
汲古研书论
长缨舞苍茫
古雅励肝胆
藉文佐书章
情系西部事
艺海一苇航
凛凛森严气
煌煌书道昌
丹心大爱处
风雨起沧桑
萧瑟容三山
静穆寥八荒
方正蕴朴茂
雄浑藏圆方
操斛势磅沛
柔毫起铿锵
笔走疾涩劲
挥翰走四方
字势骎龙凤
间架欹侧张
纵横呈捭阖
通篇韵大方
书罢凝神顾
澄怀耀灵光
跃然苍海岳
怡情素纸香
驰骋诗磊落
虚谷任翱翔
书者乾坤大
情缱日月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7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em1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9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em1em1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