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网站编辑

诗情书意——蔡祥麟《行吟•笔墨》高雅鉴赏会在京举办—赠送作品、斋号、作品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7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7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下五千年,纵横任驰骋。祝贺蔡祥麟老师《行吟•笔墨》高雅鉴赏会在京成功举办!很喜欢那篇《昆仑英雄论》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7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词传统功力深厚,学养厚重,将先生的生活体会浓缩于诗词这一经典文化之中,先生达到如此高的境界,应该说与先生的追求\信仰\学识\勤奋\天赋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先生<昆仑英雄论>很有气概,很有气势,堪称词之经典之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7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WWWWW123432 于 2010-8-7 22:43 编辑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国家之一,具有悠久而光辉灿烂的文学和书法。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承载或构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因此诗人、书法家在中国的心灵史上占据着非常独特和显赫的位置。
历史上既是书法大家,又是杰出诗人的更是不乏其人,如西晋的陆机、唐朝的张旭、宋朝的苏东坡、黄庭坚、明朝的徐渭、清朝的郑板桥,等等。因此,古人常说“功夫在字外”,恐怕不无道理。
21世纪初的中国书法艺术,其多元化格局已非常明显,但既是诗人,又是书法家的,我们发现并不是很多,而蔡祥麟先生则是其中的佼佼者。从展览的作品我们反复的欣赏、研读蔡祥麟先生的《论中国书法的“三性”与“三境” 》、《论书法艺术现状》、《阳关放怀》、《秋游莫干山》、《塞上行》、《昆仑英雄论》、《瑞士行十三首》、《一瓶新艳满庭芳,画意诗情入梦香。挥洒春风金缕曲,心潮逐浪在扶桑。》、《雨过千山翠,云开一水明。》、《云迥雾绕下龙湾,得意春风不挂帆。我自悠然来世外,无琴无酒对长天。》、《事不了为上,言无低最高。》等优美诗词和文章。阅读这些或长或短的诗篇,我感觉我实际上是在和一个胸襟开阔、格调高远的优秀诗人进行深层次的情感交流。蔡祥麟先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非凡的艺术境界从他的这些诗词里就可以略窥一斑。
  仰观古往今来开一代书艺之新风,或引领其时代风骚者,大多为文学大家或诗文圣手:王羲之的“兰亭双绝”,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虞世南的《夫子庙堂碑》,苏轼的《答谢民师论文帖》,明代董其昌、王铎的诗词文稿,清末民初的于右任、沈尹默的诗文,至一代伟人毛泽东的马列文章诗词,乃至刚过世不久、今人皆知的启功先生之“论书绝句百首”……
先生“在书法和诗词文学两个领域耕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先生广泛研读历代书法理论著作,汲取前人论书精粹,着力从“道”的层面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和艺术境界。本着取法乎上、碑帖互参的原则,大量临帖,出入晋宋、游走盛唐、浸淫明清,于二王颜柳、苏黄米张诸家等人行草法帖中汲取笔法技巧,体悟用笔之道,取其长为己用,探寻书法之妙道。融汇方圆,形成宽疏纵逸一代新书风,文书俱佳,实为罕见。先生的作品有扎实的传统根底和鲜明的时代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美。
清人刘熙载言,“书贵入神,而神有我神他神之别,入他神者,我化为古,入我神者,古化为我也。”书圣王羲之曰,“夫书者,玄妙之伎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宋人黄庭坚则云,“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先生的书法“弥漫着特有的文化气。书作天机流露,挥运自如,别出机杼,,诗人风骨,书卷之气,溢于行间。这是先生独具的修养和气质所决定的”。
艺术之神总是垂青于有绝妙感悟和独特思想的人。书法是靠文字来释义的,文字是心灵的抒情,因之,书法是心像境想,书法之美是心灵思想之美。写诗的人都知道,“诗有达诂”“功夫在诗外”,其实其它艺术也是如此。许多书法家习惯于在临帖和师法古人上下功夫,执迷于为书法而书法,而难于自悟。蔡祥麟先生以其多个学术领域的涉猎,融汇的才情,触类旁通,以新颖的感觉和体验入书法,不拘泥于古人,更注重自我艺术价值实现,故常给人如沐清风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先生凭着他在艺术上的修养和实力,尤其是他对艺术的灵感和执着,我们有理由相信蔡祥麟先生在追求书法艺术的道路上一定会有一个大好的前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8 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网站编辑


    欣赏,鼓掌,新兵,请批评,多培养。em1 em13 2007_J 2007_X 2007_B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8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汉云轩 于 2010-10-2 20:14 编辑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8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em1em1em1em1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8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试问:以文濡墨,能诗擅书,当今有何人?蔡祥麟先生不愧当代之大家风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8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em1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8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书合璧,神韵空灵———向蔡祥麟老师致敬!!

         走进蔡祥麟老师除了震撼还是震撼!以至于一时间无从下笔,于是又读了许久……

         我想任何单纯的对蔡老师行书评论的言语都不足以表达学生心中的对蔡老师的倾佩,于是又一次静静的走进了蔡老师……

         黄庭坚评价苏轼说“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此所以他人终莫能及耳”。是啊,众多的书家所不能及的就是蔡老师的文人气 啊!我想书法本身就是文化,包含了诗、文、艺、理,更包含了书者和学识、素养。因此,它体现是一种人文精神和真正的文化内涵!蔡老师无疑就是有着这样内涵的人,看看蔡老师的这段话可以为证:“假如有幸(我的)作品能够传世的话,至少人们看到的(书法作品)是完整的、独立的,是作者本人的(诗文)创作”。

         蔡老师的诗是健康的,文章也是积极向上的,老师的人品更是大善的(从老师的种种善举中我们明显的看的出啊)带着这中精神创作,使诗气融于书气,使善意融于书气无疑更加增加了作品的内涵,带给欣赏者文化的、美的享受。其实从蔡老师对书法的独特见解“五扬”、“五抑”说中我们就能深刻感受到文人气使蔡老师真的很有别与别的书家!

        那么带着这种对文人气的探寻我再一次走进蔡老师的书法:蔡老师功力深厚、底韵十足,笔法娴熟,格调高雅,不激不厉,凌空飞动的笔势,精美曼妙的笔意,自然流畅,潇洒自如而却又不失“二王”之法度,蔡老师的作品筋骨相应,气息纯正,远离浮躁,养眼养性;蔡老师的作品笔划坚而浑,体势奇而稳,俊逸、雄秀之气扑面而来,扎实的功力及性情表现绝非一般夸张结构、乱扭线条之辈可比也。细细品来,蔡老师的用笔提按有度,折转自如,线条厚实而又灵动,线条运动时的丰润感与弹性之美,让人领悟到温柔敦厚的含蓄之旨,而线条在环绕连带时所呈现出的顿挫分明、肯定果断的笔势,则又呈现出其书风刚健的一面。蔡老师的结字错落有致,章法安排随自然天成,不过分追求形式感,而以纯粹的艺术感染力感动观者。欣赏蔡老师的作品就像在欣赏一首首民族乐曲,带来的除了美的享受,还是美的享受!

        我想,一个真正的书家在笔歌墨舞之间,流淌着文人的情思,这才是文人精神与书艺的完美结合,才会创作出真正的流芳百世的真作品!向蔡祥麟老师致敬!!

        如有可能请蔡老师赐作品一件学生近距离学习,感激不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