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虫甬

乡村文化的绝响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来,我又在有意无意间了解到一些有关老先生的信息。诸如,先生在解放前曾担任过县政府助理秘书、督学等;他是当地名人,大家都尊称他为“延午先生”,每当乡间有红白之事,必延之上座,请他主持仪式,书写对联等;在本地有名的一些名胜仿古建筑上的都有他的墨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后来,我又从一些相关资料得知,延午先生一生勤勉俭朴,亲和乐观,数十年间为乡亲代写书信无数,在本地有一定的影响力。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已是暮年的他,得以重新释放生命的异彩。他为本镇的公益事业建设竭力奔走。他为保护和修建八角楼等王台革命历史文物,积极提出建议,并全身心参与;他为倡建越王台和思乡亭,不遗余力,并告功成;他倡议编写《绿色金库——王台》一书,并提供了不少宝贵的资料;他为重建心安寺、庄感观、基督教堂等宗教场所,不辞劳苦,并想方设法延请了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心安寺”寺名;他为王台黄氏宗祠修整族谱,建议修建王台黄氏宗祠,苦口婆心,不计报酬,终被族人公推为黄氏宗祠理事会名誉会长直至终生。(摘自黄睦平的《午夜楼诗文》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追寻老人生平事迹,让我思考了一个长期困扰我的问题,即有关“乡村文化的存在状况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国传统社会,皇权通常只达县级,乡村相对自治。在乡村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熟人社会里,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且自足的“乡村文化”空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文化生态系统中,士绅们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1949年后,乡村自治的格局遭受到了彻底的颠覆与改造,“乡村文化”得以发挥作用的空间被极度压缩。只有到了上个世纪末,随着中国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乡村文化”得到了一定的喘息空间,那些从小成长在旧社会,对乡村文化的基础构成要素(如诗联、书法,习俗、规矩等)有一定掌握能力的人,重新得到了施展的机会。
9 a# F/ Q9 A; q, y; w/ X) z/ F! b- A

8 O* c6 p  r( H  o* r- l
4 r$ |4 t$ e4 [$ x6 |# y   像黄延午老先生这样的人,就是一个乡村文化的杰出代表,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最直观且有机的中华文化传统的存在方式。而从1949年后出生的中国人,即便是在农村,由于从小所受的教育以及社会结构的改变,他们对“乡村文化”精髓的掌握与前辈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而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从小生长在文化资讯发达的环境中,他们向往城市生活,“乡村文化”对他们没有吸引力。随着打工潮的出现,乡村文化如同乡村的田野,越来越显得荒芜。因而像黄延午老先生这样的人就是乡村文化最后的绝响。随着他们的逝去,那些千百年来形成的乡村文化传统也已经渐渐地消散于无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作为一个在城市与乡间、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中徘徊的独行者,我能够看到了乡村文化这最后的一抹亮色,如同看到黄昏时天边最后一抹返照的余晖,幸耶?不幸耶?我不知道!* W* ]1 p0 }& y3 p1 l7 \
8 n" I5 I9 v) |, y2 B
仅作此小文,以籍怀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粘帖一些先生的作品:
午7.jpg
午8.jpg
午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粘帖一些先生的作品:
午10.jpg
午12.jpg
午1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午1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午6.jpg
午5.jpg
午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搬几个中书网的回帖:
6 M( \$ m5 C# J  `临言先生:8 j8 C4 p6 y# ]' F  c2 K
          看这样的描述,有种说不清的情绪。
$ P+ X: |2 X  p' S  w      民间最是崇信“有用“性。有钱盖大庙,没钱盖小庙。除此之外,一切都可商量。”庄感观”,以观为名,当然是道观,有别与寺庙的佛家。黄先生题词“庙貌重新朝鲤岫”,佛道不分,道士也不介意。观楹联训诫善、恶主题为主。这些宗教其实已经远离了原本教义,成为地方民间文化民俗的一部分。自生自发自长自亡的自化文化圈。很希望能接触到这些。十年来自助驴行的人很多,想来他们对此都会喜欢吧。不过不在那个地方住几个月是感受不到这些的。即使是当地人不是有心也无从知晓。从这个案例上 看,也许首先的问题是架设一个文化的信息渠道。这点又很矛盾。地方人熟门熟院,却只见利益难以明晰其中要害。专业人士对此却很难有钱有闲有精力挖掘记录。 # c* P! Z* V7 h8 l
    黄先生喜欢他的篆刻。% X1 ?; S6 F6 `6 _' [2 j4 c! g) Z
2 @9 n/ h7 L3 m, ^% i  _( e$ D
虫甬:% J* s: L8 N% a% c% h( \) {
    “ 民间最是崇信‘有用’性”,对此很有同感!我周围就有许多人,即拜佛,也求神,甚至是不入流的“大仙”也很“信”。他们祈求的动机十分明确且具体,如丈夫生病、儿子高考等。同时他们还会许愿,如兑现,即还愿;如不兑现,则可能产生惠怨。当然了,下一次还求。哪里更“灵”,就到哪里去!* N' w  L: t  Y3 I
    在乡村的寺庙、道观很少有专职的人员,专职也不见得专业,所以不仅求神拜佛者,就是那些活跃在道场、庙会的组织者、参与者很可能都是同一拨人。/ D9 `2 E7 g0 }) S5 \! h3 i
# A( o7 [6 @. ^( D
    现今的当局似乎也很重视传统文化,但他们的关注点其实在“物”,即所谓的“技艺”;而我对传统文化的关注重点在“人”,即由中华文化精神中孕育出来的精神个体,他的产生及蜕变的过程等。当然了,这样的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自身”存在问题的感受与思考的结果。有些诡吊的是,个体与整体的存在命运其实颇相通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