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0240|回复: 50

乡村文化的绝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9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乡村文化的绝响      
& K/ c' U2 B% l& L1 i& N: }                                                        乡村文化的绝响% X" S/ g5 w3 y0 K5 \
  ?, }: y& s. l6 w7 x/ ~& B) m9 {
      前些天,我在找工具书时,偶然瞥到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于是将它从书堆中抽出,倚在橱门边翻看起来。这是十几年前,一位年近九旬的老先生赠送给我的油印诗集,书名为《午夜楼诗草》,在书的扉页上还有老先生的题款。
黄延午1 副本.jpg
黄延午2.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那时我刚到那个一个乡镇工作不久,一天晚饭后独自散步,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乡间小道,走走,停停,看看,道路的两旁多是一些古色古香的旧民居,间或也有一两座像是解放前大户人家遗留下来的老房子。 因为爱好书法的缘故,我对家家户户门前粘帖的对联很感兴趣。一路观看揣摩下来,我发现一种规矩、大气的行楷对联出现的频率很高,显然这是出自同一个颇具功力的乡村书家的手笔。我暗暗思忖道: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去拜识。
午1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快就是中秋节了,因为没有放假,所以那年的中秋我一个人在异乡。晚饭后,独自沿着水边的道路踟躇而行。到了村庄边缘的一座小桥上,倚着栏杆看了一会风景,我注意到在路边的右侧山脚下有一座庙宇,不由得走上前去。我看到山门上镌刻着“庄感观”三字,题字有落款,书家名曰:黄延午。拾级而上,踱进庙门。这是一座规模不大的庙宇,供奉着庄感尊王(据传因救驾有功,被皇帝特封为庄感尊王,并准戴天官百子锁,区别于其他地方的土地爷)。说实话,可能是因为从小被灌输的一些价值观念(如,庙宇属“四旧”,是需要被扫除的对象;在一些很革命的文学作品或电影中庙宇无一例外地显示出它昏暗、压抑以及经常是坏人活动场所等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关,我对寺庙一向有一种不舒服的感受:踱步其中,常有压抑之感;混杂着檀香的空气也让人略感呼吸不畅;还有那些泥塑的神像,怎么也不能让我产生出顶礼膜拜之举……
. g7 K$ h1 Z6 d+ M" r
  ]& H8 @( W7 k2 l8 n    天渐渐黑了,观内只有一名居士在添香火,望着那摇曳的烛光,大殿内的神像的面目也渐渐模糊起来,我感到氛围有些瘆人,赶紧移步到寺外,在大门的空地上逗留了一会,品味着携刻在大门边同样出自延午先生手笔的一幅“庙貌重新朝鲤岫,英灵千古镇台溪”对联的寓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次近期庙会的图片,已经有广告了,真有时代特色哈。
3 副本.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门前好像多了一对大狮子
2 副本.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成为一个小建筑群了哈
4 副本.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独处的中秋,我还想与月亮更亲近一些。于是穿马路,下石阶,来到临水的“望江亭”,上面的题字又是出自延午先生之手。“望江”自古以来都是一种思念的方式。在亭内亭外,我揣摩了很久江边之老树、树下之扁舟、远处之沙岸、天边之明月后,是夜我吟下了:“一树一舟一沙岸,一人一月一中秋;当随流水悠悠去,却系江边不自由”的诗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即“望江亭”,只是当时未有长廊
5 副本.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眼又是国庆,我写了“庆祝国庆”四个大字悬挂在单位大门的上方。刚挂出两天,一位同事传话,大意是说延午先生看后认为,“庆”字写得稍好,“祝”字尚可,“国”字弱。这位延午先生是一位怎样的人呢?我的心中又增添了一分好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已记不清是经人介绍后,还是我贸然的造访。只记得也是一个黄昏,我来到了老人的住处,屋子很昏暗,外室的墙上悬挂着先生的墨宝,内室在靠近窗口的位置摆放着一张书桌,不大的桌面上堆一些线装书,当然也有一套笔墨纸砚。老先生用他那充满沧桑但又不失洪亮的语调与我聊了起来,聊书法,也聊诗词,当他说起儿子时,不由得兴奋起来,眼眶里闪动着一种异常亮光。他说,去年随儿子进京,登上了天安门,还游历了好些名胜古迹,心中涌动着诗情画意,吟咏了许多诗词,还出了集子。临别时,先生拿出他的那本诗集《午夜楼诗草》,并趴在那盏昏暗的白炽灯光下,用毛笔在诗集的扉页上认认真真地题了字,钤好印章,赠送给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