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a7 a' d# ?, G6 |2 P0 _* a& M 第一是关于所谓“硬笔书法”的溯源,先郡及很多人都把上古的甲骨、金文以及篆刻都纳入硬笔书法,这样似乎就可以为硬笔书法找到源流而正位了。我不得不说这种说法简直是幼稚、可笑之极,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那么是不是原始社会我们的老祖宗炎黄就是***的先驱,他们那时候可是均衣食、共牺牲了啊?这样说有意义吗? T1 {2 K. Z9 k# Z' S
! S( x F. s( s$ x) p7 b. Q 第二,关于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的硬笔学习热,这种现象值得研究,出现这样的热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它的社会背景以及被干预引导的多元结果,简单讲包括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消费投资及生活方式等复杂的背景,但主要是对于新兴的书写工具的技术训练的契机,以及对传统毛笔书写作为艺术和实用的矛盾的未调和及前途的担忧和迷茫,这些今天看来浅层次的甚至不是问题的问题在那样一个时代里都曾经给艺术界和艺术家带来困惑和思考,这就像鲁迅他们当年义无反顾地坚持汉字的拼音化,甚至也包括五、六十年代的国家语言委的强行的文字简化运动和推广,都是有着特殊的社会背景,虽然今天其中某些已经成为现实,但它所带来的祸害是存在的。那么反思当然也是必要的。所谓的“硬笔书法”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如先郡所罗列的“硬笔书法"作为一种运动的取得的社会诸多“成绩”恰恰是值得反思的。 , S5 T* |, H$ N l' v: R; ~9 M 3 _5 r* U& _9 H* K 第三,我要质问的是“硬笔书法”发展到今天到底取得了什么成果?我指的是“硬笔书法”作为艺术的所取得的成果是什么?回答这个问题很重要,“硬笔书法”如果追溯到钢笔舶来中国也有近百年的历史了,它的作为艺术的成果何在?很遗憾,它没有任何成果。无论是邓散木、庞中华、席殊等等都不能算艺术成果,而只能是作为钢笔适应汉字的技术成果。不是吗?我曾经在“废止硬笔书法说”文章中举了一个很明白的例子,沙孟海几乎没有专门的钢笔技术训练,但你不能说沙孟海写的钢笔字在艺术上不如庞中华,何也故?原因很简单,即沙孟海的书法艺术的修行训练足以支撑他的钢笔字,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两点:一是硬笔字没有独立的作为艺术的训练体系,它明显的依附于传统书法;二是书法艺术不是一个以工具为概念的问题,书法作为艺术在工具的选择性是经过长期的历史实践和淘汰总结而确定的。那么使用毛笔作为书法艺术工具的规定性就不是以实用书写工具的转化而非得递进和替换的。也正如我在《废止“硬笔书法”》文章最后所说:钢笔字可以写的很艺术,但那不可以被叫做书法,也不是艺术。4 G1 a9 ]3 d1 K2 C
2 @# m! g0 S9 b- i
如此,考察硬笔可不可以为艺术就必须看它是否取得了艺术成果是最为最直观的条件,但我们没有看到,那么我们分析其中的原因我们却发现正是工具存在问题,也即我前面所说,书法的工具是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硬笔是被选择而淘汰了的,为什么?即是因为钢笔作为书写工具的艺术表现力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无法突破,(尽管现代各种钢笔改良或技术探索尝试出现了一些新东西,但还是无法从根本上加以解决)而且在强大的书法艺术发展的面前,已经显得十分局促的硬笔字就更加微不足道了,是小技中的小技。它真实的际遇是已经渐为书法家们所抛弃。 2 @2 \& F% [3 e+ a( O" ]) G+ y: @3 L- d; _8 A x
第四,那么,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提示,基于上面的种种现实,我提出“废止硬笔书法说”的初衷即在于提示社会,提示一般层面的大众也向先觉的艺术家们一样尽早抛弃无谓的投入,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有前途、光明而正大的事业中去,那样我们的生活才更有意义。+ b9 ?$ a! `7 m$ k2 d6 X9 T" ?
1 o7 {. u, X& X2 j. Y( j# t7 q5 \' c
四七〇五年冬月 丁剑 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