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牧云轩主人

年终大餐:评点2007中国书坛10件大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1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8,李岚清篆刻展办到俄罗斯
1 A/ G1 `: w& g3 h% B
' U/ l/ _& t8 N3 Z/ c, J
2007年中国书坛谁最忙碌?很多人都猜不到,这个人就是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 n* l: C+ W! S8 z( S
* U& h) V5 {$ I
当代篆刻艺术大展上,李岚清同志篆刻作品十分引人关注。这才知道这位文化修养极深的老人开始喜欢上了篆刻,并且出版了《原来篆刻怎么有趣》一书。后来,当我了解到“李岚清篆刻艺术展”在全国数十个城市和高校巡展后,又走了俄罗斯进行巡展,我有点震惊了:这位老人哪是一位篆刻爱好者啊,根本就是一位篆刻专业人士了,何况目前怕还没有哪一位专业的篆刻家在一年之内举行数十场巡展活动,并且实现中国传统篆刻艺术首次在海外巡展。不得了,了不得!
- ~- I! V: f% A# ~% v: R& u3 e8 K' G) {. U& F1 R  z( m+ V
我在网上粗略地检索了一下李岚清篆刻艺术巡展的日程(不全面):3月24日-4月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开展;4月11日在南京东南大学开展;5月10日在上海同济大学开展;5月21日在天津财经大学开展;6月13日在浙江大学开展;9月3日在圣彼得堡俄罗斯国家博物馆开展;9月10日走进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开始在俄高校巡展;10月2日在苏州博物馆开展;10月31日在江苏大学开展;11月20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开展……' s, L+ \& q, h
. r& w/ `5 e) S. D  o3 }1 B
李岚清同志71岁重拾旧趣,潜心治印,四年时间积累三百多方篆刻作品,以专业的眼光来看他的作品,毫不逊色,甚至不乏精彩佳作,这是相当了不起的一件事情。然而,我们欣赏李岚清篆刻展时,打动我们的不仅仅是篆刻作品本身,而是身为国家前高级领导人,李岚清同志拿起刻刀治印,并在国内外举办篆刻作品巡展,对弘扬和推动中国传统篆刻艺术的作用实在不可估量,他一个人远远超过数十位卓有成就的篆刻家们集体宣传的效果。! }- D# M7 I# X2 P4 |. A; A' `- d
: p9 `# X" `) H
一个热爱书法艺术的唐太宗,成就了唐朝多少位书法大师!只爱书画不爱江山宋徽宗也同样影响了一批宋代的书家。新中国以来,毛泽东也属书法大家。可惜如今书法艺术离国家高级领导者开始渐行渐远。赋闲后的李岚清开始爱上篆刻,实在让书法界兴奋不已。8 C4 g& n, F. X2 \% R- c
+ Y; t. n( e1 k+ M5 O3 n8 ]$ B
李岚清同志在2007年的一系列篆刻巡展对宣传和发展篆刻艺术必将起到巨大的积极作用。他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着高校师生、地方高官甚至艺术界学人。5月10日,李岚清篆刻艺术展在同济大学开幕。上海市委书记**,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仲伟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科技部部长、同济大学校长万钢致辞。10月31日,李岚清篆刻艺术展在江苏大学开展。江苏省委书记、省长梁保华,省委副书记张连珍,文化部副部长赵维绥,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志军,省委常委、秘书长李云峰等与江苏大学数百名师生一起,共同出席开展仪式。在杭州的展览,更是引来西泠印社诸位篆刻名家的参与。试问,哪一位篆刻家的展览能产生如此巨大的轰动效应?
/ |9 [' i# ?5 G
- ^( a/ V0 t) o1 n% b篆刻艺术因为李岚清同志而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李岚清同志也因为篆刻艺术而为无数印人所尊敬。那些位居高位的人们看到李岚清的篆刻时,会做何感想呢?不必非要学他老人家一样捉刀刊印,只需以一颗感恩中国文化之心,在权力范围之内,多多为发展繁荣提高中国书法中国篆刻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就足够了,这将来中国书法人之福,中国文化艺术人之福,世界艺术界之福。, D/ o8 d$ X& D0 t, r

( S6 W) w/ X; Z* {( y2007年,李岚清同志是当之无愧的篆刻艺术大使。
% U: S- n9 z# S3 {9 _5 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1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9,孙伯翔惠售风波+ U( c  ~! H6 U; ]
* p9 \$ B" a; L1 \) z5 \- x" r6 x
2007年十一黄金周,孙伯翔老先生突然成了网络焦点,网上论战此起彼伏,一度达到白热化,叫骂语言不断升级,书法人斯文扫地。8 \# G' s* K3 z  }9 D$ I: z7 @' a8 S
6 t4 B. T- p& w. f$ j7 w  O
我费了半天劲,才算理出个头绪。事件源起书法网5周年庆,搞了一次孙伯翔书法惠售活动,两字小品,一幅300元,限额100人(后又增50人)。随后,相同的活动在另一家书法网站出现,图片和方案也与书法网相同。于是,书法网公开发布严正声明,要求对方“立即停止这种未经书法网允许擅自盗用书法网拍摄的活动图片及活动文案的非法行为”,同时提醒网友,“谨防其他网站和个人盗用书法网站拍摄的图片及文字,举办同样优惠活动,而以代笔伪作骗取钱财的非法行为”。同时声明“书法网是该活动唯一发起者,迄今未同意和授权任何其他网站和个人参加该活动,任何非法盗用本网活动图片和文字的网站及个人所产生的包括‘作品真伪,格式不符,寄送遗漏,钱款被骗……’等后果者,书法网盖不负责”。
/ s/ F3 P& P/ V: f8 w/ E- z: I" K
论战由此开始。一方支持书法网将维权进行到底;另一方坚决声讨书法网的声明言语失实,作品绝对保真云云。最为戏剧的是,两个举办此项活动的网站的搓合人竟为同一人——孙老先生的一弟子。在两方的混战中,我大概了解了来龙后脉。书法网和孙先生合作这项惠售活动,事先争得了孙老的同意,但并没有先按商业规则签定任何协议,也没有按法律程序获得“独家举办权”,本着宣传老师的目的,孙老这名弟子又联系到另一家书法网站一起出台同样的活动,也是争得了孙老的首肯,并使用了书法网的图片和文案。可以断定,两家网站的活动都是真实的,孙老的作品也是真实的。
  K, U1 b6 m" @" E" a
3 u# e5 f. J% q* _( E3 l6 u6 @( p  P此惠售风波的谁对谁错,我并不关心,我只想就这一事件本身,谈一些个人的感想和看法。沟通不畅和法律意识淡薄,是造成这一事件的直接原因。
" @& [- L8 s. o1 m/ |8 Q; E" s) }+ A7 j- R
这种事件的发生,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这是中国当代书坛的现状所决定的。毕竟当代书法家还没有一个完整、有序、科学的签约公司和经纪人制度。这一点娱乐圈的经验值得借鉴。我们现在的书法家多是个人参与作品的商业活动,这是个体户行为,是不科学的,是迟早都要出事的。
' c4 i5 v/ q' r1 `- z3 N, E: E- n3 ?- E, p3 }
孙伯翔先生的惠售风波可作为一个典型的案例。孙先生的公子和弟子在这里充当了代言人的角色(我相信他们都是征得了孙老的同意和授权),不经意的一次“一女二嫁”的惠售活动,没想到竟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首先,如果孙老的代言人在书法网之后,想继续在别的网站搞相同的活动,并想使用书法网的图片和方案,如果征得了书法网的同意,这件风波根本就不会存在了。正是由于孙老的信任和代言人的疏忽,无形中让孙老卷入一场漩涡。无论如何,孙老都是最大的无辜者和受害者。' V# i% D# `& I' j. O1 n  c
9 G7 K- ]1 C1 Q* k- G5 R
作为当代书法大家,孙伯翔在书法爱好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刘正成先生曾评其为“近百年作楷第一人”,王镛先生也称孙伯翔“集北碑之大成而能入于行,当今一人”。可是,本来惠及众人的好活动,一下子因争执和叫骂而蒙上了一层灰色。
2 K! ]; c7 E' T1 x1 O2 D4 K
* }2 h) U1 d! U1 I6 i4 O) m书法家在进行商业活动中,缺乏应有的法律意识,由此而引发的纠纷越来越多,这足以引起所有书法家的注意,市场经济下的商品交易,一定要按市场的规则来办,不然出了事,谁都说不清,谁都难辞其就。
$ D( T+ j" `# z" u' P$ C5 |5 f5 X  X9 l/ T; E! G
书法网作为企业化运作最为全面的书法网站,也应该由此吸取足够的教训。公司化的网站,在运作任何商品化项目时,都应该规范而严谨,如果一开始就和孙老签订一份独家运作的授权协议,那么,再有别家网站抄袭,就用不着靠“声明”以正视听了,法庭上见。可是,书法网先失一招,为自己本来更为完美的活动埋下了败笔。这样的教训也是深刻的。! `9 M% R2 v# G0 ?% M: Z: |
4 f* H/ y) _9 E# t: O8 ^
2007年,孙伯翔惠售风波给所有书法家和书法网站以及文化公司,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律课。在突飞猛进的市场经济大潮下,我们的书法家集体落伍了。如果这一课不及时补上,以后此类的纠纷肯定会越来越多。说不定,哪天税务局敲你的门查你的税,你说的清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2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10,书家集体献爱心救助九龄童
: M  S; k% k9 E) X% n  C0 c; Z* B( u
6 [0 X- r6 I8 e# h6 W
2007年中国书坛发生了很多事,其中有一件事,让人一想起来就感觉温暖。一场持续三个月的爱心传递,把数十位书法家和武汉小朋友刘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近8万善款让小刘俊重新鼓足了生命的风帆。以书法的名义!爱与书法同行!中国书坛涌动的这场爱心春潮,感天动地。也是我为何把它放在最后评说的原因,我希望书坛远离丑怪,永远阳光明媚。, ], C- L1 g2 H
. k. Y. I  z) I/ @3 \+ w
2007年1月19日,中国书法家论坛网上一篇《救救我的学生》的帖子引起了书法爱好者们的广泛关注:“湖北省实验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刘俊只有9岁,不幸患上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医生说他12岁就可能瘫痪,18岁可能死亡,由于家境困难将放弃治疗。”刘俊的书法老师高文琪把这个求助信息在网上发布后,书法界的反响之强烈大大出乎了她的意料,一场轰轰烈烈的书法家们集体献爱心活动竟历时三个月之久。
. j) r  C# |3 [
$ M( B: c9 @: I" @. b书法报和中国书法家论坛一起互动,众多书法爱好者伸出热情的援助之手,知名书法家们也纷纷解囊义卖作品。桂建民、齐玉新、卢乐群、薛养贤、张东明、梁小钧、钱松君、崔寒柏、樊利杰、鲁大东、王卫军、金伯兴、叶青峰等等(名单不全,排名不分前后)积极响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副主席林岫、中国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陈洪武、张旭光等知名书家也闻讯捐款和捐出作品义卖。短短三个月竟筹得善款近8万元。- V% V6 [5 G% t' c6 ]

; R" h, m0 H; O, Q6 ?1 O上至中书协领导,下至普通书法爱好者,一个生病的九龄童把当代书坛最美好的一面彻彻底底地展现出来,让人似乎忘记了许许多多的不愉快。这个发生的书法圈的爱心故事,就是入选央视的《感动中国》和《温暖2007》等节目一点都不逊色。
) E( D6 A! s. [# l" M2 Y3 E
" P  R& z4 |0 X* A书法家不仅有文化情怀、艺术追求,更应该有爱人之心,尽管除了极少数的位于金字塔尖的书法家外,绝大多数的书法家并不富裕。因为书法家首先是人,有血有肉有爱的人,其次才是艺术者。仁爱之心不存,艺术之道难远。3 g+ q# @4 W& g( D7 @7 U1 G- b
0 I) w6 A' D7 P
这让我还想起书法江湖曾经的南方台风义捐,书法网组织的承德爱心采风。越来越多的书法家们正积极地投入公益事业之中。这是当代书坛之美。
. L# |3 v+ P: o+ k4 s1 g5 `$ r1 S5 P- @
柳公权云:心正则笔正。我说:书法家练心胜过练手。爱心弥漫人间,笔下自有生机。2 f% {2 l6 T! g' p7 v+ g8 V
爱心活动让我们相信,中国书坛一定会迎来一个美好的未来。尽管现在还有很多人不主动申税,个别评委还置身于“潜规则”。大浪淘沙、水落石出、优胜劣汰,时代进步的车轮,会辗碎那些丑恶,留下的尽为美好。(大结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2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看完了楼主的“评点2007中国书坛10件大事 ”,还是挺有新意的。
- {% ^8 [5 w# g! r. P+ J可能是受“十”的限制,有些大事没能囊括,比如天生书呆子批张海、批书坛、批九展、及隐退江湖等,所引起的反响,其意义与价值,都不亚于上述“十件”大事。/ l2 Y' q, _. l$ X( |7 h
不能不说是美中不足。
% U. V% D( I/ ~1 _$ U' E2 s: d+ K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3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编者按:终于齐活了,我们感觉到的是首先作者对于2007年书坛的十件大事的遴选和罗列下了很多功夫,也费了很多精力,这样的精神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作者罗列的十件事当然具有代表性,也反应出代表性的意义,更能体现出作者对书坛的观照和评价,这样的观照和评价对书坛无疑是有意义的,有建设性也有指导性意义,它反应出2007年的书坛做了什么?做好了什么?做坏了什么?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提倡了什么?反对了什么?鼓励了什么?鞭鞑了什么?暴露了什么?……等等!感谢作者的辛劳和奉献!
/ g! v$ J( R- L需要提醒网友们的是作者的盘点,只代表作者及其支持者,那么,你的盘点是什么?7 z( F. J% A$ M8 k1 A# r
不妨也来说说!
, V- f5 m- f+ E4 Z  ~5 D8 f5 q
em1em1em1em1em1em1em1em1em1em1em12 s8 J& P/ a9 }  G; G

, J8 C0 }0 \& r, B6 T
4 F( M" {" n0 T. r. I
9 [* e% f0 I8 U+ G
[ 本帖最后由 丁剑 于 2007-12-13 12:3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3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这样,所有评点只是本人个人观点,肯定有很多不足之处,不对之处。只想抛砖引玉,引发大家更多的思考。
/ q' y. v; g  x1 B% D3 ^5 J
8 |' g% W7 l  o7 q, r谢谢版主对本文的厚爱。谢谢。谢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3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3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观点独到,文笔犀利.赞一下.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5 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细细罗列一下07年书坛的大事真就不止这十件,但楼主行文至此已然难能可贵了,好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5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才高,写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