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牧云轩主人

年终大餐:评点2007中国书坛10件大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6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下文......em11 em11 em11 em11 em11 em11 em11 em11 em11 em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6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思考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6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期待下文!em1 em1 em1 em1 em1
( F! f  t  I, ^! w' [, \4 g! o
) J" H# T, c% t, X9 y$ A( _& I5 j7 W期待看到有关郭心得挑战评委的评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7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4,首届中国书坛兰亭雅集( t; ^5 v% P6 l( [; F- ?
" D! N+ {) a% ?5 P) f" s" b
鲁班门前弄大斧,关公面前耍大刀,王羲之面前办书法展览。
6 n4 W) U% s0 r. _" O4 D4 T; r+ R
首届中国书坛兰亭雅集42人展暨兰亭书法双年展、兰亭论坛系列活动,为2007年的书坛涂抹出一丝亮色。古琴悠悠、晋服飘飘、曲水流觞、饮酒赋诗、泼墨挥毫,兰亭雅集第一次把书法家推上红地毯,有点像娱乐界的一次颁奖盛典,轻轻松松,热热闹闹,嘻嘻哈哈,这没什么不好,书法本来就不应该太累。/ \: x" |/ ?% ?* z

' {2 J8 _. `# B# x# ?5 j# ?是谁给书法披上了一件沉重的外衣?
. h% o( B! P; l" {: Q# f! b  C$ O% x' T- l# l
有人为了冲击国展,倒在了书案前;有人不服评审结果,公开扬言要与评委们PK;还有人自己的书法水平每况愈下,却动不动就指责别人的书法没有创新。对了,就是“创新”二字把中国当代书法家们整得人不人鬼不鬼。超越古人,大胆创新,这是书法界提得最多的口号,事实上,我们很多知名书法家其实连传统继承都没有完全过关。创新是在良好继续古人精髓的前件下的瓜熟蒂落,不是加班加点废纸三千就能练出来的,话又说回来,我们这几代人弄不好在书法史上一个人的名字都留不下,何必天天自己跟自己较劲,一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不发展书法谁来发展书法的派头呢?
; o- v/ i2 u4 }4 P/ t$ F3 [3 Y% t5 z6 P8 p- Z# M: A, V* s+ l8 F: G9 Y
书法不是一天就能干完的事儿,所以,还是少喊点口号为妙,你创新一辈子,怕也难成大气,不如踏踏实实学习古人佳处,来个人书俱老,是不是创新任由后人评说。1 L4 l! J% y+ ]% |( S" ]5 z9 M+ G

7 @7 \: r2 }4 m3 W% ]8 a累,太累。不如来个兰亭雅集轻松一下。
! i/ m8 j5 u+ P! ~, I2 M( e! C9 s5 Z( ^) ^5 }# u& A. l
1650多年前,王羲之邀友雅集兰亭,曲水流觞、饮酒赋诗、挥毫泼墨,结尾,大家的诗集在一起,让老王写个序言,好找个出版社出版,老王借着酒兴,刷刷刷,一件让唐太宗活着看不够死了也要带走的兰亭序,就这样完成了。兰亭序是玩出来的。至于其“天下第一行书”的评价是后人给的,老王根本没当回事,如果说写的就是好,那也是老王厚积薄发无意于佳乃佳的结果。( g( S& {" w1 w

# [5 e! ]; }8 v+ m# M- U* W7 y1650年后,首届中国书坛兰亭雅集在王羲之面前再次上“演”,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啊!从活动形式上看,兰亭雅集对弘扬中国书法艺术,宣传绍兴兰亭旅游,娱乐书法爱好者大众,功不可没。但从书家表现出来的水平而言,兰亭雅集这次中国优秀书法家的集体临“古帖”活动,就有点形不太像神更不似了。4 r1 o! h9 S9 V4 i
, w3 W6 v& e5 Z7 Y6 w
古人习字为文化余事,没有“职业”的书法家,从王羲之、颜真卿到苏东坡,都是大文豪,颜鲁公留名史册的多是安史之乱时当“平原游击队”队长那段忠君义举和大义凛然看扁李希烈“怒向刀丛觅小诗”的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他们都有干不完的大事,写字不过是像现代人的高尔夫和KK歌一样散散心偷偷闲玩玩游戏而已。一不小心,千载留书名。0 L# C* h# |+ B* ?
; h' o; \2 X+ Z6 u
参加兰亭雅集的42人及最后的兰亭七子,不少都身披职业书法家之名,但在王羲之面前,职业的当代人通通变成了业余的啦。书法不提,那几首打油诗就有点对不起曲水流觞的古代文化游戏。
8 W: F' ]& _: F* ^$ [" i$ s) ?9 R/ X2 Z7 D+ s1 k3 H4 G
兰亭雅集是件好事,它镜子般照出当代书法家的集体营养不良。除了我们会写几个字之外,我们还会什么?我们真的什么都不是。肚子里的墨水太少,脑子里的文化可怜。倒是那些身穿古服的孩子们趴在那里写字的情景,让我久久难忘。他们和兰亭仿佛相守了一千多年,一脉相承,那么和谐,那么可爱。0 E: N& w% d$ b8 i# _2 r" v

1 Y5 n9 I; b6 F! [; i0 z6 N$ Y. m班门弄斧不是什么坏事,我们这一代不行,就寄希望于我们的下一代。起码兰亭雅集会让更多的人关注书法、喜爱书法,这么看来,兰集雅集功莫大焉。
4 x4 K% y3 @/ {) t# I" v6 h# |" g( t; `- q9 s5 d+ v
放下包袱,开动机器。兰亭雅集,每年娱乐一下吧。挺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越谈越有味道了!2007_J 2007_J 2007_J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8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继续!!!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8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5,刘正成的书法宣言
# }& R* i/ V" W6 }: h! H
& N8 _( \" V( Y- a  c在中国书坛,刘正成不老不小,但绝对是个骨灰级的资深人物。他不仅见证了中国当代书法的 20年繁荣与发展,更饱含着中国当代书坛的无奈与心酸。6 N& U2 g, X4 o$ C! A! f/ L

% [# v/ P5 i. M' V2 L: {7 n; I在朝的刘正成意气风发,把“国展热”推向极至,数以百计的书法才俊脱颖而出摘金夺银,成 为今日中国书坛最为稳定的骨干力量,尤其是中青展,称刘公为“中青教父”一点不能算过。 然而由巴蜀入京的刘正成,在人生的最为年富力强成熟稳健的季节,遭遇“嫖娼事件”,倒在 了书法政治的舞台上。书法话语权——中国书坛最高层次的麦克风在文人和政客的左右中,开 始发出刺耳的尖叫。
: O* h" H4 A, Y$ |  j9 C4 r; y: s3 D5 `9 j3 |3 l7 i# b! X& e
下台的刘正成,依然没有闲着。一边继续中国书法全集的编撰,一边参与国际书法的活动,一 边展开一系列的思考。 人类一思考,上帝都发慌。 2007年,刘正成将他多日思辩的火花汇于一处,终于在临沂举行的“南潮北风”中国书法高峰 论坛上以《中国书坛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为主题的讲演中,喷薄而出,言辞犀利,直击要害。
& T6 f' i* _1 Z: N: G$ `- D  G, @8 r1 F" V. U6 [: {" i
这是刘正成的书法宣言。这枚集束炸弹,不是在炮轰中国书协司令部,也不是为自己的“不幸 ”鸣冤,而是一位真正有责任感、有文化情怀、有理性思考的书法家的内心独白。毕竟书坛不 是一个人的,中国书法更不是哪一个人左右得了的。历史会十分客观地抹去一切没有价值的东 西,留下的将成为精华。
4 j$ _: a% u+ Z, {* s8 S6 Y3 J
' v5 I5 Q$ q7 b) W因为中国当代书坛越来越缺少真话,在一些既得利益者的谎言中,刘正成实话实说的呐喊如一 声惊雷,通过网络的传播,已经被所有关心书法的中国人熟知——
3 w6 E( V1 {& i1 }3 T+ S* C: k
6 x" h" F# G+ w2 g1 k  ]1 _“《中国书法》杂志办了一二十年了,我在上面就没有发表过一篇文章批评谁的字写的不好的 文章。这是一个重大的缺陷,就没有用现代艺术批评精神去引领当代书法创作的百家争鸣,没 有对写的不好的作品进行批评,或者是对某种书法创作的方向与书法品评标准开展有抨击性的 评论,所以这一点是一个重大的缺陷。这个缺陷是没有建设科学的文艺批评范式作为防疫措施 来抵御21世纪初期这几年出现的两大逆流:一个是‘批丑书’、‘回归二王’等低俗理论迷雾 甚嚣尘上;另一个就是官书、俗书泛滥于书坛而势不可挡。”
. q8 d' F; ~9 D4 G
, `' W! y3 s' o. R* k“现在我们中国书法家协会一年办十几次全国性展览,基本上都是海选的形式,海选在普及艺 术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它吸收了更多的会员,推动了群众的书法艺术发展,但是它缺乏高层 次的人才的选拔、推举,这个展览工作亟须调整。不从宏观的艺术视野看问题,仅仅着眼于惯 性思维和经济创收,而忽视了艺术本质上的提高,艺术发展就失去了方向,你的所有力气都在 做一种重复的劳动。”, W, J+ K' t6 h

8 h, C0 }2 l$ `/ J3 s“当代书法两大危机是什么危机呢?第一个危机是技术化的危机,第二个危机是商业化的危机 ,技术化的危机导致了中国书法的边缘化,商业化的危机导致了中国书法的权力F•B。”
" b% E1 y* A4 o, k  y3 V0 W- f# T$ u) i, `: q$ P
“书法可以卖钱以后,这个商业情报被书法圈外的投机分子所获得,利用自己在政界的官位、 人事背景与手腕,轻而易举地攫走了书法家奋斗几十年而不得的书法协会的主席、副主席、理 事等衔头和权力,把自己临事抱佛脚的‘官书’去换取钱财!为什么呢?因为书画市场的收藏 者与投资者并非书法专家,谁的字写的好?当然是主席写的好,因为大家只能信任专业领域的 认证体系。”
+ N. z* O+ Z- N) {1 h- j2 a9 ~- g! @+ E  u9 l
“更为可笑的是,文艺社团也照行政系列官员到点下岗的制度,让六十岁以上的老书家靠边站 ,完金不按‘人书俱老’的书法人才规律办事。这种‘以政论艺’的现象十分严重,从中央到 地方,这十年之间已使书法专业社团发生了巨大的质的变化,严重干扰了党在文化领域的方针 与工作,极大地削弱了文艺生产力的发展,以至成了当前国家增强软实力的巨大障碍。”
* r" q: r% A# y- f
* t* c+ b8 ]* ]7 y; @“近日网上出现的‘魏碑艺术化运动’,显然是是对前几年‘回归二王’的反动,它认为你光 写二王,那为什么不写魏碑呢?我就来个魏碑,在这一点上,他是正确的,就是艺术要百花齐 放。但是这有一个概念的误区,就是它的形式主义的本质。因为魏碑不需要你艺术化,魏碑本 身就是艺术,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浩大宝库中的瑰宝,你可以学习它、取法它,从它汲取艺术营 养,但你不能把它看成非艺术品或半艺术品。”
# F( I2 l$ k) c7 m! q4 ^" b1 z: u4 `: z+ t" {, m
“我同意吴冠中先生的观点,取消官办协会,回归艺术社团的民间本位。我们现在的协会不需 要撤销,只是这个协会不要给他行政地位,给它‘断奶’,不要什么局级、处级,也不要国家 拿钱来养你。这样,它成为艺术家自由地的非权力功利的结合。搞艺术的人聚到协会里来的目 的是交流、发展艺术,就不会有其他行政官员混进来谋取权力去寻租。我们当代社会最重要的 特点,你是做生意的就做生意,你是搞政治的就搞政治,你是搞军事的,你是做实业的,各归 本位,各做其事,这在《周易》中叫‘当位’。******的最大失误就是诱导人人都想当政 治家,有机会就把公章拴在腰杆上,当革命造反派的头,当革委会主任发号施令,这造成了社 会重大的动乱,国家发展的重大失败。”
/ |$ y, J( `( n( K1 O% }; k+ a9 ?( C, @2 H8 t8 N6 x' f
“‘西泠印社’社员现在也要通过‘海选’来发展,这个很可惜的。当年,日本八、九十高龄 的篆刻大家梅舒适、小林斗庵能当个西泠印社名誉会员都觉得荣耀无比。像西泠印社社这样的 传统高端艺术家结社,如果你不够那个层次,你就不好意思入也难以融入那个社务活动。西泠 八家,他不是九家、十家或者是100家!我们以‘海选’的方式从二、三十岁年轻人中一次就 选进去几十家,这还有吴昌硕时代西泠印社的水平与味道吗?“海选”显然是给西泠印社灌海 水!”
6 @( I" t* \) ?5 x; [$ B4 {+ X& e, [  O& `
“我们成立协会,为什么要把优秀书法家排除在外呢,为什么要自我边缘化呢!历史会写你吗 ?肯定不会写你的。那些掌红吃黑、搜刮民脂民膏以饱私囊、不断激起民怒沸腾的社团体制终 将成为艺术史上的反面教材而贻笑大方。我们期待着改革的新风吹到这里来!”
# n* a$ ]! Y% g' q5 ~5 M
2 z4 b- ^7 c/ k刘正成的言论让人感觉痛快淋漓。尽管他的观点正确与否有待时间检验,但我们有理由喜欢这 样的“不同政见”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倡的不就是这种精神吗? 有无序到有序,我们正处在拐点。希望更多的刘正成站出来让我们听到更多的不一样的声音。 这对中国书法的发展、中国书坛的繁荣无疑是好处多多。2 u5 e, J; G' E  D

8 n9 y' }. I& }, p7 y, K2 I刘正成的2007书法宣言因此而弥足珍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6,沈鹏课徒“书法精英班”: w% l$ g* O* k4 ]1 H; b
7 p! S, y7 I, g9 A7 z
河南书协有18罗汉,沈鹏精英班有36天罡。8 l( A8 U. W0 i: M$ N

& n2 j' m. @# F! E2007年9月18日,备受书法界瞩目的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精英班在北京举行了开班仪式,9月20日在中国国家画院举行了开学典礼,9月22日,77岁的导师沈鹏先生在中国国家画院进行了第一次“课徒”。) o: n) q; M' L5 d5 z- H: |/ X
1 U( t$ n: R: n/ I" u' g: ?: C
看看台下听讲的36人都有谁?——$ k# k; c" k+ k) B. c
# \4 w, q  |$ P( l
王学岭、王明德、王家新、文永生、吕子真、吕书庆、朱培尔、许建铭、刘福桥、阴凤华(女)、何开鑫、邵岩、肖丽(女)、张公者、张旭光、张继、张智、张锡庚、李金豹、李啸、李强、陈羲明、罗杨、胡抗美、胡秋萍(女)、范硕、杨旻、赵山亭、姜寿田、高庆春、程风子、曾翔、窦希铭、蔡树农、管峻。还有助教周祥林。
$ E: b  v' |5 o, A- J, L& b
# }, n- E5 r; C3 @! l( c这次由沈鹏先生出任导师,为期一年的精英班,学员阵容前所未有,其中11人为中国书协理事,多名中国书协各专业委员会委员。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书法精英班”。有人甚至喻其为“中国书法梦之队”。这么多的“大腕”不惜3万元的学费,争做学生,沈鹏先生的魅力可见一斑。/ X1 x  m9 |6 ?  P; a

  j# H. J  I) c6 ]! K当代无大师,沈鹏成熊猫。
. o7 L0 ?1 v  Q5 [- s
9 J% E# C( {4 }1 b% w所谓大师者,《辞海》有专条解释:“有巨大成就而为人所宗仰的学者或艺术家。”我理解的大师,就是大家公认的,在某个技术或艺术领域,成就达到了极至者,泰斗是也。泰山和北斗只有一个,因此,“大师”高山仰止。
$ \5 v; q, @1 [# C8 X) s$ G+ i3 v6 {8 h
启功之后,沈鹏先生堪为当代书坛为数不多的德高望重名家之一。赵朴初曾赞扬沈鹏书法“大作不让明贤,至所欣佩”。启功说:“仆私交沈鹏先生逾30载,观其美术评论之作,每有独到之处。所作行草,无一旧时窠臼,艺贵创新,先生得之。”他还曾荣获联合国Academy世界和平艺术权威奖。77岁的年龄已属古稀,国家画院请沈先生出山课徒,可谓用心良苦,既是出于对名家、名师的尊重,又是对中国书法一次完美的传承,中国书法的香火,不能随着大师们陆续消失而中断。
, ~3 M" v" b3 q  M2 b. g& x; b6 w4 D1 N8 e
“大家”不是推出来的,“大师”不是造出来的。大师是上天的恩赐。能和众多大师生活在一个时代,是一种幸运;生活在没有大师的时代,是多么的悲哀。
8 g) |+ \9 ~/ _) @
6 ?9 Z! ^' x' M5 y刘正成说,现在中国书协会员比中国历代书法家的总和还多。这不能不说是当代中国书坛的“繁荣”,但是,没有大师的繁荣,全为乌合之众,再多数量的叠加也出不来优秀的人物。/ m2 c$ t9 `1 F* X7 R, P

" a  N/ N/ r; x; R5 u+ S愚蠢的人越努力,离成功就越远。因此,我们需要大师的指点。大唐王朝,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书法在大师们的手中衣钵相传,那是一个盛产大师的年代,那是一个书法鼎盛的黄金季节。
7 n+ ~: _% D$ ^2 T0 Z
9 c/ O" a. @0 |4 C/ }  e) r, L7 y今天,我们的大师在哪里?那些和大师标准最为接近的书法名宿,也许就是后人眼中的大师。他们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最为真实的财富。也许他们还不完美,但他们身上却有着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见识与学养,在尊重的基础上虚心学习,“榨干”他们身上所有的优点。我们别无选择。6 n8 j# Q$ I$ n

; Z7 f; ?9 L/ i* Z8 S沈鹏是一个开始。只有一个沈鹏还远远不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7,崔志强拒贿5000元  z* O/ t8 N1 v0 r4 e) @
" H/ f. n! {" g9 T
崔志强在2007年干了两件漂亮事儿。一件是成功组织了当代篆刻艺术大展,一件是公开5000元行贿汇款单,踢曝书坛“潜规则”。
* s) _. ^( ]$ T: m' q1 T1 g* \2 z; A- G% I8 E6 W
当代篆刻艺术大展,无论规模、质量和形式,都是呱呱叫。很多印人都对大展的代表性、包容性、广泛性印象深刻,众多风格和流派的作品争奇斗艳共融一炉。1000余方印拓和原石佳作同时展出,印材和印钮的独特魅力让看惯了墙上印拓篆刻展的印人们大呼过瘾。可以肯定地说,以后的篆刻展不好办啦,想超越当代篆刻展不太容易,相差太多印人一定不会满意。当代篆刻艺术大展抬高了举办国家级篆刻展的难度。
+ Z* I& R% _7 u8 c* V) t% y* r, c! Z) j9 Q: j5 H: C, O+ Y5 N
作为此次大展的直接组织者,中书协篆刻委员会秘书长崔志强功不可没。与时俱进办好篆刻展览,是老崔份内的工作,办得再好,也不为过,充其量送他个“认真负责,不负众望,兢兢业业,能力出众”表扬一番而矣。倒是筹展过程中另一个小插曲引人关注,风头完全盖过展览本身。那就是老崔主动公开了5000元的行贿汇款单。' X7 e$ ~, X; V) X* @1 l
7 i2 `7 k2 _8 ]9 J+ v% `& Y4 r) t
这件事情一经书法网率先披露,一石击起千层浪。是老崔在利用网络媒体自我炒作?还是老崔不经意间踢曝了书坛的“潜规则”?) l, k# c$ H( M0 Q9 G
- P8 o3 X& c& k* R; L$ R
那张5000元的汇款单是在老崔的办公室发现的,据老崔介绍是有人要他在即将到来的《当代篆刻艺术大展》中给予照顾。这件事情只有一个当事人,那就是老崔,而汇款人却无人知晓。因此,这件事情的真假与否只能取决于老崔的个人诚信。我宁愿相信这是真实的,因为我实在想不出来老崔造假的理由,说实话,这件事情对老崔个人而言,并非完全是个大好事。1 b. [% ^( [  v- P/ f

5 I# Z% b& ^0 s我不知道老崔向网络媒体披露这件事的动机何在,只因为有趣?好玩?可笑?不以为然?还是,以正视听以表清白?然而媒体的放大效应始料不及。
1 |2 D% x7 W" e* V
- U( i9 y' h" x5 F, v9 X8 Q$ I老崔的正面形象有了,但是,“潜规则”为所有中书协评委们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同时产生了。这使我想起一个真实的故事,电台一位跑城建口的记者成了劳模,宣传材料中称他几次拒收了采访单位的金表和项链,于是,其他媒体跑城建口的记者无不恼怒不已,因为经常有人问他们收了金表和项链了没有。“潜规则”一经踢曝,一个圈子的人都难洁身自好。一个电影导演信誓旦旦地表白没睡过女演员,你会相信吗?
0 _6 t" J4 G8 Y5 k5 V1 ]6 s' P, }8 D" e6 s& c$ @
好崔拒贿5000元,有人追问,如果是5万,50万呢?老崔会不会动心,还会不会交公?老崔拒贿了5000元,那别人拒没拒?以前呢,那么多的全国大展,有多少评委都面临过这样的事情?怎么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拒贿呢?网络已经把老崔卷进了黑洞,树欲静风不止。
+ X" F4 e& Y$ C: M  ^, x
7 V  z* m9 R, d独家发布5000元汇款单的书法网CEO一痴也有点后悔了,他在自己的博客中(2007-04-29)写道:“这让我真的开始思考:我是否真害了崔老师!这种思考不需要一分钟,就有了很明确的结果:我——一痴,确实害了崔志强先生。逻辑很简单:我和崔志强老师联系访谈的理由是去做关于“当代篆刻艺术大展”的展览准备和进展等方面的了解,而最终却将5000元的汇款单给抖落出来,这是个标准的瞒天过海、暗渡陈仓、借刀杀人……5000元汇款单不会将崔志强先生塑造成一个清廉的书协官员,而是由此例证出所有的有关大展和大赛中的相关传说不是传说而是可能的事实!这还了得!了不得!对不起:崔老师!”# B' [+ F8 [7 N0 F0 U

, A: v: t' }5 |8 A% z* f6 b道歉已经晚了,报道出笼就是覆水难收。“老崔拒贿”注定成为2007中国书坛一大焦点,为众多书道中人议论纷纷。是褒是贬,早已无关轻重。重要的是,我们终于知道了,传说中的书坛“潜规则”真的存在。3 v7 \& V1 h. r( }8 i" l$ Q
# C" h( L4 t3 B2 h2 `- X6 B- q, n
2007年,我喜欢上了了老崔,因为老崔是中书协评委中公开拒贿第一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