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70
- 注册时间
- 2005-1-1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642
- 点评币
-
- 学币
-
|

楼主 |
发表于 2007-12-4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2,西泠印社全国“海选”% c5 X# ~4 d8 h! k) t
, [+ r& F. j5 u
2007年,有着“天下第一名社”美誉的西泠印社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海选活动。其立意之新、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反响之强,足以使其跻身2007年中国书坛十大事件之列,如果没有“何豪事件”,我想我一定会把它列在首席位置进行评说。
5 Q" j! _. m" ~4 ~% I
2 d, F& W9 c: i* Q6 q. z; n百年西泠,虽属民间社团组织,但其在无数印人心中的位置丝毫不低于中书协,甚至更高。成为西泠印社社员,是很多印人的梦想,这也是此次西泠海选为何会如此引人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
. i# h/ k3 G$ p4 t" ` M$ z4 q, f7 k4 `+ }0 y0 J" A
此次海选的全称为:“百年西泠·中国印”大型篆刻海选活动。先在全国10个赛区进行选拔,然后在杭州进行总决赛。按照西泠印社副社长陈振濂的说法,此活动旨在选拔出顶尖的印学人才,佼佼者可直接成为西泠印社社员。 最后,有15名印人加盟西泠印社,其中还有两位日本印人和一位韩国印人。9 X4 Z% R. X& h; s) H4 E, |7 c/ n
* e/ r4 n! v9 z, F' t3 w) C活动终了,来自各方面的声音一直没有平息。
# C. |* z) ?5 ~; Q6 z6 q+ {
$ u3 m; b6 s" W* ]% G8 C0 S有人称赞西泠印社终于放下架子,向全国普通的印人敞开了艺术大门;也有人批评此举实在有损百年印社的脸面,把高雅的篆刻艺术娱乐化、庸俗化了。
7 J" K( V; q1 u2 J: Q& ~. M- g! F# D( S3 \" L+ \0 g6 q( F
而我个人以为,西泠海选意义是肯定的,毕竟在1913年西泠印社成立之初,首任社长吴昌硕,就是海选出来的,尽管那时的词典里还没有“海选”二字。但这场轰轰烈烈的海选活动搞下来,完全背离了“海选”的真正含义,准确地说,叫“选秀”或者是“选拔赛”更为合适。这也由此决定了这次活动的高度值得怀疑。/ d7 Y z% r. i$ m
9 l$ A, X- G, W( o O" ~先来了解一下,什么叫“海选”。
$ c! x# a- T/ ^9 d! y3 ^( F. O& ~! `$ ~- F( o& ?; v6 U4 U- a* ~
“海选”是中国农民在村民自治中创造的一种直接选举方式,用四个字概括,就是“村官直选”。 这种选举方式是吉林省梨树县梨树乡北老壕村在1986年换届选举时首创的。1998年11月4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5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14条规定:选举村民委员会,由本村有选举权的村民直接提名候选人。从此,“海选”成了法定的选举办法。
; ^9 B1 A \. M* }* Z
! B. h0 ?+ v1 u那为什么叫“海选”呢?一说是由选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进行选举,犹如从大海中捞取珍珠一样选择自己信任的人。二是“海”有“极多”和“漫无边际”义,比喻不指定候选人,想选谁就可以提名谁。
/ Z, y. k K# {# }' ]7 i4 @) D, x. y, y s2 b8 `( P( C0 y* G; G+ L
现在,“海选”已不限于村委会选举了,有的地方用“海选”法选出了县长。“海选”也已用于非政权领域的选举。 因此,西泠印社搞“海选”活动,是相当与时俱进的,具有超前的眼光和魄力的。但十分遗憾,让歪嘴的和尚念错了经。9 ~6 P4 {; |9 I% }" _, O
" m/ B% X5 X7 ]8 D' U这次西泠海选活动最大的诟病就是,并没有让更多的优秀的篆刻家加入到活动中来,十有八九的参与者多为没入选过国展的初学者。为什么?有人认为是一些已具声名的印人担心落选丢人而主动放弃的,尽管他们十分想往成为西泠印社社员,但又不想以这种赶考的形式为伍,或者,他们根本就不认同以这种方式加入西泠印社。这些观点皆有道理。他们都没有错,错的是西泠印社。
+ c+ M$ I9 s# h4 X0 x& O5 E/ `6 ?" \0 {7 G5 s9 |! C8 H
既然是名为西泠“海选”活动,那为什么不严格按照“海选”的程序办事呢?先分全国10个地区进行民意推荐候选人,或者是印人自荐,再通过现场测试以及利用网络让全国的篆刻爱好者,或者是经过筛选的具有选举资格的印人进行投票来产生最后的胜利者呢?4 m4 Y/ M9 L$ X# O6 @ V: l
3 q7 D, ]9 k1 B# Y, E# w而事实上,西泠海选完全变成了一次“选秀”。选秀不是海选。众所周知,演艺圈选秀选的都是新人,张艺谋拍电影选秀,巩俐和章子怡肯定不会去参与,选秀本身就已经把专业和业余划出了一条清晰的界限。这也是为什么一些优秀的篆刻家没有参与的原因。
+ v7 D w D; p4 a5 Z
+ [# V- l& Q0 k( B/ b G" E/ Y西泠“海选”是高明的,但办成了西泠“选秀”,就是滑稽的。因为,西泠印社,在全体印人心中,是圣地,是至高无上的。因此,西泠的海选就应该在专业的印人群体中选拔更优秀印人入社,而不是什么在全国业余选手中进行“选秀”进行考试。这是西泠印社自降身价。除非主要目的是为了炒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