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曾如影

[转贴] 刘正成先生该冷静一下了(作者:王根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9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谁不喜欢往自己脸上贴金呢?刘正成也是人,是人就有那么点虚荣,原谅他了!em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9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笔墨官司没有多少意义,多关心书法本体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9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坛是什么?

       书坛是一个由时间、空间、人物组成的历史范畴,一般说中国书坛,实际上是说中国书法史,当代书坛,是指当代书法史。
0 k& N! N2 H- s' v, T( N* v1 }      % p+ w8 k& c- G5 u) H
! L% G+ E" r9 U" ~
[ 本帖最后由 红荆藤 于 2007-10-11 19:3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9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温我们敬爱的邓总设计师在《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当务之急》中的谆谆教诲,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伟大政治家的坦率与谋略:( Q& o9 P( ]0 W& U& C
) A6 R5 S+ F, i' Z* L
    “在历史上,遵义会议以前,我们的党没有形成过一个成熟的党中央。从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到王明,都没有形成过有能力的中央。我们党的领导集体,是从遵义会议开始逐步形成的,也就是毛刘周朱和任弼时同志,弼时同志去世后,又加了陈云同志到了党的八大,成立了由毛刘周朱陈邓六个人组成的常委会,后来又加了一个林彪。这个领导集体一直到“******”。”
9 G. \1 b( n- {& _- [! f7 I# A  ~# ?) R6 M' e( |- h8 m+ k- \
    “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毛主席。因为有毛主席作领导核心,“******”就没有把***打倒。第二代实际上我是核心。因为有这个核心,即使发生了两个领导人的变动,都没有影响我们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始终是稳定的。进入第三代的领导集体也必须有一个核心,这一点所有在座的同志都要以高度的自觉性来理解和处理。要有意识地维护一个核心,也就是现在大家同意的***同志。”

& g; Q' \9 u/ J* G7 I9 t
* D* s7 y& a, p  |5 V* l
( o5 o: v1 M% _7 Q/ D" Q; H. e      不能再往深里说了,再说就有谈政治之嫌了。
2 z, B) u& |& F5 e9 a1 R$ T! G! p3 H2 I3 b) z, u: D- t5 D' Y+ `+ o
[ 本帖最后由 招雀园主人 于 2007-10-9 16:5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9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正成的演讲水平差劲,口出狂言,彪炳自己,思想错误,学术迂腐,追逐名利,该冷静思考一下自己!(个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9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实话说吧,现在各个行业,包括书协内部政治竞争是挺厉害的,黑暗啊(个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9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文章的确是陋见。我建议楼主再好好读一下刘的原文,弄清楚什么是时代?“刘正成时代”的真正含义,不要仅仅只纠缠于表面的文字。
9 z8 {& R6 I6 m1 y* C, N以一个人的名字名义一个时代,真的就是要从中国书法家协会的诞生为标志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唐代的诗歌就应该划分为唐太宗时代、唐玄宗时代了?很显然,以类似于政治权力的中国书协为时代划分标志是肤浅的愚蠢的荒唐的。我再建议楼主好好理解一下艺术时代和学术时代的含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9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4 琴岛大布衣 的帖子

办了几件事硬要说是什么时代,这是很荒唐的事------懂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9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根权何许人也?是不是这位?7 A  T: }, b  U- k: N# q
) |7 e, Q' i0 ~  A" d
8 d) D: H2 X% I) U8 d

8 P7 J: E/ ~0 D  f王根权简介
$ a$ i$ w, L  U+ |0 k( v
: H+ w0 |9 u" `2 `- i1 L王根权,陕西洛川人,1953年生。西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薛铸书画艺术研究院顾问,长安书画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陕西省考试管理中心副处长。书斋:痴泥轩。早年毕业于空军雷达学院,1997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作家班,获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 % C$ k  G& a( w: s, [
为人务诚实,做事图进取。好学博涉,成果颇丰。倾心于书法,临池数十载。楷书习欧阳询,行书习二王,草书习孙过庭,今人学薛铸。感悟:临帖不在多,而务精。每临一帖,务必要从中感悟到诸如灵气一类的东西。书作以行草见长,追求传统书艺,劲健秀美,很有书卷气。在书作内容方面也很讲究,除古诗词名言警句外,多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自拟内容以适之。故此,书作很受时人推崇。作品见于多家报刊杂志。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佟伟先生为其题词:“凌云健笔”。著名书法家薛铸称其为“文人书家”。
* {# x* l( S& T/ P. [7 I. ^# J“凌云健笔”除了对其书作的肯定和褒赞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含意。即赞美其文笔以及于书法理论方面的独到见地。 6 s- g5 |$ x# Y5 W3 F; }
1987年,《考场内的作弊与发现》一文获国家级优秀科研论文二等奖,文中提出的“正背监考法”先被国家教委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推广,后又推广到各类国家级考试中,现在连初小学考试都使用了这一监考方法。 : W2 V6 q7 u# I) {. u0 a  L6 y
1988年,写有《徐海东将军在新城堡》一篇记实文学,文笔细腻,写人叙事,鲜活生动,情节跌宕,扣人心弦,真实地记录了徐海东将军转战陕北时期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既是珍贵的史料,又是难得的好散文。 . @- j% G' S$ M2 i  C" Z
1990年,军事施工中泥土上的瓦当印痕引起了他极大的警奇,以其敏锐的警觉和责任感,经过踏查,在该地先后发现了七处秦汉建筑遗址。又经过多方面考证,证实了该遗址就是秦汉甘泉宫遗址。1990年《考古与文物》杂志第一、二期分别刊登了他的《甘泉宫考辩》和《淳化县古甘泉山上发现秦汉建筑遗址群》两篇文章。他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用文字和图片将这一尘封了数千年的史料保存给了后世。没有他的发现和论证,后世对甘泉宫的遗址将永远是一种误读。
5 {; r0 N' @0 _  @1 J/ e7 B' r5 r1994年,历时八年,增删数次,出版了《学与考方法谈》一书。该书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学习与考试的各类心理状态以及遇到的各种问题,继而介绍了诸多种学习和考试的思路和方法,对考生很有帮助,很受家长和学生的欢迎。有的学校还特聘作专题报告,反映很好。
7 p9 ^4 n& I" ]5 J; f6 A$ M+ g+ e9 p0 q2007年,继《甘泉宫考辩》发表后,用了近20年的时间研究秦汉史,结合实地考察又发现了秦始皇收天下兵,聚之咸阳,冶铸了十二个重数十吨的大铜人的遗址和遗物。通过考证,弄清了这一大型冶铸的原理和过程,揭开了这一千古之谜。写成《秦十二铜人探秘》一文。这些对一位业余考古学者来说太难能可贵了。文中还预言两枚铜人有望能重新发现。有朝一日,这一预言变为现实的话,这将又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迹。 , a) z" X+ M$ }
其在书法理论和书法评论上多有见树。《书坛骄子》、《书画市场泡沫透析》、《书坛怪圈解秘》、《论说中国书法的评判标准》、《从中国书法发展历史长河中看薛铸》、《论说中国草书之发展与薛铸草书之成就》、《长安书风  力撼山兮气盖世》等文章在书法界颇具影响且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尤其是《论说中国书法的评判标准》一文,明确地、具体地提出了书法的评判标准,阐明了客观的评判方法。否定了千百年来长此以往所沿用的非明确、模糊的评判标准和主观的评判方法。这在中国书法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声呐喊。这一独到的喊声眼下虽然还是一家之言,且又出自中国书坛的下层,但是,意义重大,它呼喊出了中国书法时代之新声,对今后中国书法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3 z( @+ C3 e* k/ r4 m. u! S% y: h+ @
摘选自
3 W( E) I( p5 J5 ^! Chttp://blog.sina.com.cn/xianwanggenquan
, }4 X$ K# X# p4 jhttp://photo.sina.com.cn/u/1299707422 , K; a" C" [0 l) j) ^1 m

( [) m$ D5 W. ~0 H0 t3 A# x*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9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1973年中国官制史上首设专司书法的官吏——书法专干。该专干是书法圣殿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干部编制。薛铸先生是第一任专干,也是当时唯一的一名专干。在职其间薛铸发起成立了书法史上第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书法群众组织——陕西省书法研究室。发展了120名会员。后来又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所书法学院——陕西书学院。在书法研究室的基础上,发起成立了第一个书法家协会——陕西省书法家协会(1979年11月)。在此奠基上,薛铸联络北京的谢德萍、上海的周志高等呼吁发起成立中国书协。薛铸乃发起人之首,呼吁倡仪书就是他起草的。中国书协于1981年5月成立,晚陕西书协两年。- g: ~/ I; V2 T3 f& s
==================================================
/ i: }; H6 y# j怪不得王根权先生说了这么多陕西书协的光荣历史!em22 em22 em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