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吴建军

关于书法普及想到的一些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19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em28 em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9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琴岛大布衣 于 2007-7-19 17:59 发表
& u" b+ f) u$ U2 `9 C3 y# R没有这个意思,又何出:“充其量”?!“得罪了!”之言?!
* u# J5 p) }6 P) ^& H& \! m! s难道“你说的网络发言等,充其量只是言论民主”、“不属于学术”(“严密的逻辑认定”、“永远就是权威说了算...”)这些话的含义,都是你说的吧? ...

# l( X8 H7 A/ A0 a9 @/ O我还是说:我没有你所理解的这些意思,。你的理解和我的本意有误差,全当是我文笔有误。海量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9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招雀园主人 于 2007-7-19 17:57 发表
+ C& c& P/ z! R9 g
( h5 h4 e" z' o. y冯先生这里讲的“说了算”是指“得到界内认同”还是“占据了发言权”?
0 b% |6 M7 e8 a1 r如果是指“得到了界内认同”何必非要权威呢,网络民主发言也同样可以“说了算”。6 Z: ~6 m0 l' X2 x
如果是指“霸占了发言权”,那么除了学术领域哪一领 ...

8 {' W: U: K' {! e' ^7 ]9 Y: n# b其实,学术是一个严肃的话题。我强调学术的权威性,并不排斥言论的自由性。一般而言,学术只有得到界内的认同,这个学术指向才具有权威性。也就有了话语权。学术是由引导性的。
% m* |4 [6 U& k1 c& W* I- a! S你想,为什么全国大的书法展览都由当今的书法权威们评审而不让广大的书法作者们参与评审?这也是学术的权威问题,因为它有导向作用。它的评审结果应该代表当今书法创新的牵引方向和最高水平。这个评审结果能让书法作者说了算吗?% {( _3 S4 \5 `
所以,书法评审团的权威决定了大展的权威。
# s( g" @* u. X* u理论也是这样的。你看,哪家书法专业报刊的编辑没有当今的理论精英?《美术报》的蔡树农,《书法导报》的姜寿田、《书法》杂志的胡传海、《中国书法》的刘正成、李刚田等都是,他们在这里把关,和书法评审一样,对提交论文进行审核,以尽量保证文章发出的导向性。3 I9 |2 ^! ^0 E! J' z6 q
前不久,和在国外读研究生的朋友(西方美术史)聊起这个问题。他就说,在国外专业报刊投稿,所提交的文章经杂志初审以后,还要邮寄给杂志聘请的多位专业权威审核,而且是多人审核。这样以通过审核人数的多少决定文章的刊" b3 D" C4 j. B  I) s  t. m
发与否。我想,这就是学术的权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0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明白了,你所说的学术权威就是占据了学术发言权的人,你所说的“说了算”就是任何学术观点都要经过“权威”把关认可才能传播宣扬。1 p7 w/ j) ?) ^* y: M6 t( n  A7 E: `
5 C5 ~5 g% G" O( O  i8 N
这里你所说的”学术权威“叫”学术权贵“更合适,你所说的“说了算”就是对学术观念传播范围的独占权。8 `6 a( K! J; ^

5 M& ~1 B- ?9 }% {那么你主张“学术只有权威说了算”也只能是在传统媒介,只有在学术极端禁锢的氛围里才能实现。
% U" Y7 l6 {/ ]- }5 x+ i; ?0 d& p9 q! e1 w) ?
“你说的网络发言等,充其量只是言论民主”的论断,只会是长期游仞于传统媒介并以优越自居的人,对网络——这一新型传媒的鄙视。) g4 C$ N. B, v" F$ \2 @* U% u
' G1 J! I+ {* k) X4 C
诚如你所说,当今的展览由少数“学术权威”占据发言权,大多数人说了不算。但是实质上,他们占据的是普通作者是否入展和获奖的权利,这些的艺术含量和生命力还是要由大多数人来嬉笑怒骂和品藻。5 \" ~, x4 \! R& j- f+ V

& o1 e# e' X+ m: j. H3 N. d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谁又是“说了算”的学术权威呢?! h! {# e' d8 l7 p
《美术报》的蔡树农,《书法导报》的姜寿田、《书法》杂志的胡传海、《中国书法》的刘正成、李刚田等些理论精英又是被谁公认的学术权威呢?是由民主的学术里脱颖而出的,还是由其他的学术权威推荐的?0 {# [/ X5 x6 R* O0 ]9 j7 F
1 k& A. w& y1 I3 ^" F( |: }8 i
[ 本帖最后由 招雀园主人 于 2007-7-20 08:1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0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够\和流行歌曲没两样\普及意味着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更高\普及需要艺术品市场刺激\种文化的核心在几本书里,不再书法里\书法的普及汇人更多人感受到艺术的愉悦,正好体现了人文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1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琴岛大布衣 于 2007-7-17 14:54 发表 * l/ y8 i( X! a, @7 w  ^, Y
有些错别字还望改正,影响阅读。“但夏天人的知识相对我们来说则很纯粹。”?
& A' y! w* t+ ]8 X1 N  H* p所提问题比较多,我打字慢,请谅。
, w) p& U, i# Y( X' m“学术民主”是相对的,比如网上可以发表任何意见,我看就是一种民主的表现,至于“F•B”是另 ...

* S, \) v# ~; P4 n5 X2 K我时间少些,所以反应慢了9 y  x; U% W! a; e
请谅,现己打出来全文,
0 @( \& h0 T2 n' L( k& h请指点." d- E( S) H/ C8 o

6 b. ~6 o  |1 ]( E! P) O. B  U3 O; L# q2 |! w& `
关于书法普及与提高的一些思考
——从陈浩《艺术书法:历史发展的当代责任
——关于普及与提高、大众与精英双向联系和区别》想到的。

& U* Q" F9 G5 k! `0 q关于当代书法发展的大环境:陈文说:从对书法的艺术资源的拥有和共享,到书法的艺术美学思潮的活跃和传播,可以说是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这些的确是当代信息社会带来的便利,是我们与古人的不同,但至于说到对艺术的利与弊,我认为宜做深入研究为宜。如信息社会促进了眼界的开阔,思维的开放,个性的多元,人生的彰显,但艺术中所要求的那种“势”,人在一种状态中长久而生而蓄的“势”,即传统中所谓的“养气”。由于社会的丰富与多元,诱惑增多等原因,似乎较古代反倒不及。这是否是艺术史的“二律背反”呢?亦可做深入研究了。古人的眼界并没有我们现代人广,知识也不及现代人丰富,但古人的知识相对我们来说则很纯粹。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古人的信仰比我们虔诚,古人一旦相信了一种观念,一种事物,就会以毕生的心血投入进去。并且这种信念是在悠久的传统中集体默认的,个体之间又相互影响。所以古人无论在学术或艺术上可以比浮躁的现代人走得更深,而这个“深”来自于坚定的信仰。再说说现代社会,人类步入工业计会以来,“民主”被提到桌面上来。原来压抑的人性得到了解放。对原来封建社会是一次巨大的解构。这种解构带来了丰富与多元,这也是时代的不同。
) C* i2 k: p3 K- k
陈文说:“学术民主、艺术开放、创作自由的大环境,成为当下无可置疑的现实存在。”学术民主的标志是什么?是否有一个学术的标准,但目前的学术F•B似乎是摆在眼前的一个大问题。这里是否有富贵则淫的深层人性动机呢?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国家政策的开放使得国家的经济有了飞跃性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面对欧风美雨的侵蚀,国人对传弘文化再次动摇了,加之“五四”以来国学的失落,及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甚至曾出现了全盘西化的倾向。这些反映在艺术领域即出现了对本民族传统精神的背叛。书法,虽然有东方文化独特的深刻属性,但也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很值得注意的一个方面即是以展厅为指向的书法较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加注重视觉形式的构成,而形式构成却是西方美术的长项,所以书法又自然要去学习西方美术的形式构成方面的优势与理论。所以在这样的情境中书法似乎“技”进而“道”荒。甚至这“技”的进化也只是西方美术中形式构成的标准,而东方的书法中最神秘的核心部分的技术在不断的坠落。行文至此,笔者想说的一点是,本人并不反对中国艺术,中国书法与世界进行交流与对话,相反本的认为这种交流是积极的,必要的,有意义的。问题在于交流过程中如何认识,认清对方,如何把握好自己,不失去自身本色,这是根本。
陈文在分析阻止我们向更高层面前行的步伐时提到了“把写字当成书法的传统观念区”这亦是值得分析与思考的。在古代,写字教育即是书法教育,其中己能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二十世纪以来的历情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原有“写字”的语境己被颠覆。再谈写字时只剩下写字这一行为了,似乎早己衍变为工业社会的一个部分。但国人由于固有传统意识影响,或说是在新的条件下不能正确解读与理解传统中的精髓,不去分析新的情况,在历史的进步中仍然抱残守缺,所以也就离真正的传统精神越来越远了。传统书法教育是从写字开始的,开始学写字即拿起毛笔;现代则不同,用钢笔写,与传统书法教育中的笔法在完全不同的境界。
陈文中谈到:“对书法的艺术理论科学成果的本能拒斥。导致“泡沫”效应,低水平徘徊。”先生“本能”二字可谓用得甚为透彻,同时亦有无限的无奈。笔者认为这个本能的拒斥来自于书坛中的浅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书法家的业余,文人余事的传统观念,社会风气及商品经济的冲击等。
普及与提高的确是不同意义上的事,陈文论之己明,吾想到的一个问题是精英的书法是给谁看的?笔者认为精英层次的书法可以是雅俗共赏的,也可以是瑶琴幽操的,无论是哪一方都取决于创作者本身的知识构成,生活体验及其选择,但都是欣赏中表层的东西,社会应在这点上遵重并盈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在“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间的争论更多的原因恐怕还是来自艺术以外的因素——虽然有时的确可以激发一些思考。
“书法家满天飞”人人都是书法家的时候,实际上也就没有了书法家。都是书法家也就都不是书法家了。所以这么多的书法家若放在历史中是否还有意义了呢?历史对一个时代艺术的确认是什么?不是艺术家的数量,不是艺术家的头衔,而艺术作品质量,即艺术作品所能达到的艺术深度。
陈文中谈到:“不分普及与提高、不分大众与精英的状况,是书学的理论缺陷和时代的历史遗憾。这种情形,恐怕在其它艺术门类中是无法存在的。”如果这个判断成立的话,那是否可以推衍出书法做为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而其中带有的惰性呢?如果诚认了陈先生这种区分,那么要从书法理论,书法文化自身当中可以找到什么根据呢?
邱振中先生提出“日常书写”这个概念。那么“日常书写”对于大众与精英有什么不同的意义呢?当代以展厅为导向的书法实际己经远离了原有的“日常书写”,这是否可以认为精英书法的提升呢?以展厅为导向的书法相对传统书法所少的正是那种现代化之所渴求的那种“人文关怀”。笔者以为这种“人文关怀”的产生,与“日常书写”这一行为是密切相联的。
陈文说:“精英书法的创作要靠书法精英来完成或实现。离开人的文化素养、学术品位、艺术观点、审美理念、创作思想等主体境界和情感基因,仅从技术或技巧层面去谈论书法作品的艺术性,是不可思议,也是难以想象的。”这的确是目前书坛存在的现状,虽然从历史的高度来看是难以想象的,但是,众口可以铄金,积毁销骨。当很多人都这样认为时,时代的大环境己经形成,时代也就失去了反思的能力。加之中国传统文化中原本即缺乏反思与背判因素,使得当代书坛在这一层面更为麻木。所以,文化的碰撞是必要的——虽然碰撞之后会失落许多东西。但也可以新建许多东西。就书法来说,文化的碰撞之后的结果便是带来了新的活力。如近些年来流行书风固然有浅薄的一面,但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活力也是不可否认的,其中消息又须睿智者的品味了。当然,这个文化的碰撞是两方都具有一定的实力,并非简单的照搬西化。所以很有必要重新整合“五四”以来国人对国学的认识与把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1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没有想到,建军兄对拙文详加点评,并有深化,老朽表示感谢!
5 ^: t! l& Z2 E% j5 l  w; [3 _' A1 ]
我反复阅读了吴文,基本观点我是同意的。然还有可值得商榷之处,当思考成熟了在发言。  x* G4 H6 x& u7 [9 k, s

! J7 U# j9 l- o! R, O/ v' v再一次向吴建军兄表示谢意!辛苦了!em13 em26 A- N( p2 O. v7 o
' C  ^0 J7 G' R) M! p# @! l
[ 本帖最后由 琴岛大布衣 于 2007-7-22 00:0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2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只是小生不成熟的一点思考,发在这里请您直言为是
+ D) T7 O( _$ D' h0 j另,不知您有多大年纪,不过看您自称老朽,想必长我许多,我三十岁,是小学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2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吴建军 于 2007-7-22 00:04 发表
# Y0 w6 n; u0 ]* d' L以上只是小生不成熟的一点思考,发在这里请您直言为是/ l9 q) p+ j) ?4 i
另,不知您有多大年纪,不过看您自称老朽,想必长我许多,我三十岁,是小学生了.

* C! j. M* s9 L# J! \" A( A呵呵,年龄与智慧有关系,但不可以正比计。你30岁即有如此思想,真乃“后生可畏”呀!可喜!!可贺!!!9 }! Q/ G3 \# i% P! T1 B* A% W

1 K0 l0 {* y7 a5 z. s+ Q- P6 y不瞒你说,我已“朽木不可雕也”,半百出头的人了,自觉思想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也就只能“倚老卖老”了。总想假如退后二十年,有网络平台,那该多好啊!
  {( l8 [' Q5 K% w, T2 V) I! j! Z不过那是不可能的~em4 现在有些心力交瘁,力不从心,一言难尽......
! N3 M( G3 D. S  r# c3 G1 s2 w, L4 O# S. g$ p% i8 A; w
[ 本帖最后由 琴岛大布衣 于 2007-7-22 00:3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