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60
- 注册时间
- 2007-2-1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3149
- 点评币
-
- 学币
-
|
原帖由 丁剑 于 2007-6-19 13:19 发表
! o/ J, d: y- ]' n0 O' H* b" k! P e- Z5 B6 o6 X
谢谢!先生关注,你问的很具体,但艺术的评判很难具体,因此,你谈的标准,我没看发给出,我其中提到匡正大众的审美错误,& \4 U" ?0 O! B, s1 w6 v$ j
其实说匡正可能太货严肃了,说“培养和引导”大众正确的审美能力。
$ U. _/ S c9 z7 H7 ?1 b# O7 M我想举几个例子 ...
D9 A2 [. m$ u谢谢丁版的回复!2 Y8 ~- O, m: U, I9 {
也许我的用语(“后半句我觉得不是那么合适”)也模糊了些em4 ,没找到合适的词表达em20 + z+ J; S* v& b3 f* l& r- U
' w! [, w/ m# R. I" o" `
一、“大家”与“人们(社会)整体”水平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
. h& }" s% b3 J$ F h3 ^$ ^我想,是不是不能孤立、静止地单方面看待这个关系。
5 E4 U+ _; N9 ]' e8 _我以为,在某个特定的时代,如果人们(社会)的整体水平越高,那么出现“大家”的可能性就越高、“大家”就越多。反过来,”大家“越多,社会整体水平就越可能继续上升。+ h9 R. D, [0 } n8 ^* g( E; l
7 M0 {4 z5 |& e: t
至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我想人们整体文化的水平将决定这个时代最终所能上升到的空间的高度和厚度。, |% a, T6 D/ X, E' t3 I
也许这个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尽可能让当前的人们(包括”大家“在内)都去提高自己的水平。' Q8 s3 o; O0 t$ e4 C
% A$ o+ d1 D+ R二、“匡正”还是“培养“、”引导”
! M' o* Z2 g$ l/ t我当初倒没在意。现在想来,似“引导”一词更准确。5 r+ l9 w* e( H
$ x/ Y* d2 C2 o& u“大众正确的审美能力”的引导,通过”媒介推广“应该是最好的方式吧。不过,也要考虑到引导下来,继续深入培养的问题。文化的培养不仅仅是养成一个观念或习惯,需要比较漫长的路走。
4 ~3 F3 E8 A$ q9 h0 K5 U同时,也要注意到,推出9 _ F+ a, Q5 f& }7 A0 t8 c3 Y- a% z
6 g: K5 u& G: B6 b. C“大众正确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也许学校教育的更能够做得深入一些,素质教育就要真正的有内涵有内容吧。当然,现状是不太理想的。我觉得,当前计算机普及的社会,网络也许会是最好的自我提升的培养方式。/ h( m$ ?% E, y
6 G9 V/ b' }6 _2 X: {" c自己小结一下:
( r+ I. v6 p% k3 K& C9 h5 h! d推出“大家”要顺势而做,不应为推大家强说大,更不能夹杂名利、私欲而推。
& D) A1 ~! f5 R$ F“大家”的出世不是想推就能推出世的,不是某个机构的认可就可以的,还需要时间、历史的检验。/ ~7 G5 v( W/ o9 x8 Y n2 e
“大家”需要先“识”!识别不好,推出来意义就不大了,甚至有坏作用。推易,识难!$ N; Y4 I8 w) J$ s ?( ~
古来伯乐少,现今“伯乐”却多。自古千里马多,而今何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