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70
- 注册时间
- 2005-9-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1764
- 点评币
-
- 学币
-
|
评点:中国书协各委员会的成立,上届用了两年半。此届各委员会成立用了半年时间。其人选均是由中国书协主席团、各省市书协提名,中国书协根据实际情况经过反复酝酿才定的。此届取消了评审委员会,这就从根本上防止了全国性的展览由固定的一小部分人说了算所产生的各种弊病。各委员会成员均由专家组成。成立半年多来,各委员会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如全国首届行书、草书展、七届学术讨论会评委就是分别由篆刻、行书、草书、学术委员会成员组成,兰亭奖评委会则由各专业委员会专家组成,而书协本身在所有展览、学术活动中则起到了组织、联络、监督作用,书协工作人员不参与投票。这种措施避免了过去评选中许多弊病,多少有点良知的人都能从委员会改革中感到书协的工作在不断地改进以及由此取得的成果。在数百位委员中某一人的退出,属于正常现象。有应聘自由,也有拒聘自由。而呆文竟抓住此一点否定整个委员会,并称之谓操作混乱。开一个代表大会选100多位理事,其中一位代表对某位理事提出意见,甚至这位理事落选了,那你能说整个选拔理事程序混乱吗?呆子,你能告诉我操作是怎么个混乱法?
4 o$ R3 U' |6 T7 `
7 e7 J& M* N6 Z: X) x评点:你说“中国书协各委员会的成立,上届用了两年半。此届各委员会成立用了半年时间。”* O3 U- G3 i$ N* _- t7 ?; }7 P
请问,用的时间少就能说明此届委员会比上届好?假如下届书协用一个月时间就能组建完毕新的委员会,那么下届就比本届好?
+ o: X, Q+ h# P& i5 _* ~& p, h6 n; J6 U) c* f! t/ s9 u) k" G T
你说:“此届取消了评审委员会,这就从根本上防止了全国性的展览由固定的一小部分人说了算所产生的各种弊病。”) l" ~- }4 B# @, {9 K3 K2 K- |6 ]& Q
请问,以往“固定的一小部分人说了算所产生的各种弊病”是什么?取消了评审委员会展览就不会出现一小部分人说了算的各种弊病?“全国首届行书、草书展、七届学术讨论会评委就是分别由篆刻、行书、草书、学术委员会成员组成”,这不是由原来评审委员会的少数人说了算,变成了由各委员会的少数人说了算!这与以往有什么本质的不同?评选谁说了算不重要,评的是否公正才真正的重要!
4 y3 E6 [$ \" n; \2 H. `4 G4 X K% ~) p$ d9 \+ |$ C
你说:“而书协本身在所有展览、学术活动中则起到了组织、联络、监督作用,书协工作人员不参与投票。”# n* O" Y3 J+ t. V4 K+ i
书协领导说话,哪个评委敢不听!小孩子都懂的道理,你还拿来说事,也不知道是你幼稚还是网友幼稚!
( }! `5 v4 y+ b+ n6 Q& d' p$ ?. C" [; {! {: f) n$ G# h9 A
在数百位委员中某一人的退出,属于正常现象。有应聘自由,也有拒聘自由。而呆文竟抓住此一点否定整个委员会,并称之谓操作混乱。开一个代表大会选100多位理事,其中一位代表对某位理事提出意见,甚至这位理事落选了,那你能说整个选拔理事程序混乱吗?呆子,你能告诉我操作是怎么个混乱法?
/ R' n$ ^% P: P( Q3 m; h" {我把高惠敏的声明沾出来,你自己看看还有什么话说:
7 h! H7 K2 ^* o5 m
2 |6 c* D3 f1 A0 Z& E v: _+ _) b关于拒绝出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专业委员会硬笔书法委员的声明9 U1 ]" f0 X$ E4 M( W( f
高惠敏
, c% x, Q1 A, `) e7 _" |& }
: O, s' R) | \, }7 ^
" f' e. N( F) a, Q. Q今晚上网,看到中国书协公布的各专业委员会名单,拙名“高惠敏”,赫然列归“硬笔书法委员会”,颇觉意外。
3 X6 o% K: t, M. ~7 K1 T* I! F# }( H, d: I- u2 X$ G" L( c
我不知道这个名单是如何产生的,也没有人事先征求过我的意见。如此不与当事人商量、不向群众请教的“分封硬派”,不但我不能接受,广大硬笔书法精英和爱好者也都不会服气的。
/ d; O |2 a" \2 |
o' f4 n s# a7 m! Z! c) X5 T硬笔书法有自己的讲究、自己的群体、自己的精英,不是当个官或应的名就弄得起来的。现在这个名单中的委员,大部分人对硬笔书法缺乏专门的研究,既没有实践,也没有权威,不要说指导全国的硬笔书法不够资格,就是发起一个展览,我看也未必会有多少精英积极响应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