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5328|回复: 43

[原创] 砚边拾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31 13: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一)
! P$ S% u& U. Z% P# K  A学书法,很难避开今人的影响,初学者尤甚。8 V! _! E3 v0 F' x. }6 `
习惯今人后,在直面古帖时,会产生疏远感,再加上时代的隔膜,有时很难分辩古今高低。
$ K! J: s$ w8 _3 @. \别看不少人口口声声称临古帖如何如何重要,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尊重古帖,因为其中还涉及到“古帖好在哪”这一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照书讲命属于欺骗外行,若出示一冷僻字帖呢?如果个人理解能力欠缺,即使他临的是古帖,亦仅得皮相,这倒不如直接取法今人。
* c. q. J( Y6 F强调学书法要多读书,实际上是多动脑筋,这样,会提升个人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对所见之物产生更为丰富的联想。如此一来,从所见的古帖中看出更多的东西,学习方向也更为明确。- h$ o( N: e8 Z9 [' ^7 I7 s# b7 R
分析能力欠佳者,无论学今人还是古人,难免陷于“模仿门”。虽然模仿得好,也不失为正确,但再精熟,水平仍是提不上去,甚至因此而产生厌倦,作品也失去活力。
6 k2 Z2 K1 r0 u模仿能力强,只是体现一个人的功力,变化则体现一个人的认识水平高低。
2 F5 }& U! p" S: |* p  R# i2 {$ S$ b2 Q9 ~3 E  S2 A/ c; P& T0 T
(二)' u$ G. k+ l4 y9 @
中国的水墨,通过简单笔触就能表达出复杂的层次。而且其中的清透虽然其它画种可以表达,但因操作复杂或偏向于对视像的还原,从而少了神秘与直观。# g6 y0 s* Y% G& u. ?8 R
在中国先秦文化中,你会发现其中有不少是关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描述,如识人、时势及各种事件的分析等,层层推算。当针对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推论时,就会发现作者思维的穿透能力的强大,这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武术方面,可称为内壮,力由内向外发放。7 S& [/ |7 M# \, }* E8 }
在名符其实中,名是他人的认可,实是自己的造诣,前者属外物,后者才是实实在在的自己。
  o1 T0 r* a+ Z2 B7 o8 H2019.8.31
IMG_20190831_134540-01.jpeg
 楼主| 发表于 2019-9-13 14: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较少人写章草,大概是九十年代,有人写章草入国展后,写章草的人就一下子多了起来。作为新鲜事物,倒也热了几年,也有不少人因此入了国展。* r& q$ ^7 U5 s' K( P$ @
实际上,它并不比习小草难,只因新鲜且带有一定的神秘感而已,还有不少人吹嘘什么奇古一类,纯属无稽之谈。# Z; A+ d- |! t( O: ?" v% Q0 H
实际上,今人之所视,皆受今日世界所影响,所创造之事物皆离不开这种影响,与古人之古完全是两码事,将其混为一谈实是食古不化。
0 e5 L$ K$ O/ D% V, ~凡说什么“古意”的,皆属含糊其辞或是骗子。& {5 W% V+ X4 n
古法即仿古,按流传资料去复制,用于器物,属技术层面的;古意则涉及古人生活环境、个人修养,这如何复制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5 13: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世间许多东西被人们吹得太过,在初接触时会感到惶恐,不知从何入手,但真正接触后,觉得不外如是。
7 }. w1 ^8 b; B' R/ H人们所吹,多在事物最好一面做文章,而忽略了一些基础性的东西,这些基础性的东西,才是公众所能接受的。8 e' B' R4 X: F/ \: T1 K
钢琴的,就提李云迪、朗朗或是早一点的代表人物;文学的,就提巴金、冰心;书法的,近的就提启功、沙孟海、林散之,远的就拿史上大家说事……久而久之,人们就以为钢琴、文学、书法就是高端产品。3 h% V6 S1 X' Y1 q) K& U" Y  |
实际上,那是极少数人才做到的,所有好处都是从那极少数人之中挖掘出来进行包装的,都不是绝大多数人所能接触的。传播此类信息者,估计自身也摸不到其中的奥秘,这跟欺诈又有什么分别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7 19: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台山画廊 于 2019-11-27 22:10 编辑
9 J" f6 o6 V# |3 F* q8 v' B) u( i
: K$ A) B& C) G6 u8 @“传统”一词在今天出现的频率很高,不少人动不动就拿“传统”来说事,好像不这样不足以表达“重要事情说三遍”似的。
' [& B: ]1 ^! _继承传统可用继承遗产来理解,每个成为社会中的人,都自动继承了文化传统或文化遗产,至于发展它还是当败家子,就看个人做了什么。0 c9 Y" K: S8 j3 m; S. D
就书法而言,你的水平越高,所继承的就越多,只要你的作品及言论对他人产生影响,你所继承的就是你所发扬的。
: S1 F3 G8 S( t( V9 e史上的名家去世那么多年,到今天的影响仍如此之大,就是因为他们对继承的内容的认识特别深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8 17: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台山画廊 于 2019-11-28 17:50 编辑 $ N# d6 h& R0 Z& g1 F2 L5 ?

1 R$ {* n8 W4 A2 U/ @无论古今,习字之初,多从时人开始,以此打好基础后,再“取法乎上”。说白了,就是基础要听老师的,发展要找祖师爷。可史上有不少名家如米友仁、吴应卯、文彭等,都是尽量复刻长辈的。2 m1 M  @: R! ?1 _
总而言之,盗亦有道,跟着末流的学习,有可能成为一流。
4 r' q( O) N0 E4 r今人握笔写字的时间少了,大多数人练了一段时间就丢弃掉或只偶尔动动笔,几乎失去了练习的兴趣,在这环境下,老师的风格往往比水平更重要,估计写得一手漂亮的馆阁体的老师最为实在。/ I2 ^& v0 o" j, N$ _+ Z/ Y
学美术,不等于成为美术家,学写字,不等于成为书法家。6 O; u- |% N/ y+ }8 q. u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学写字的目的是将字写得流畅美观一些,楷书、行书之外,写隶书速度慢,草书、篆书难辨,都不怎么实在。花钱花时间花精力去学草书、隶书、篆书,倒不去拉拉二胡。% _' I+ N3 J; W. u' [
这三种字体并非不可学,只是不宜在学生时代学习。进入社会工作后,对写字产生兴趣,这时喜欢写什么都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9 13: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书法入门的问题,最简单的回答莫过于认真临帖。
  B; i. ?+ q  \% W9 {虽然临得再酷似,并不代表自由发挥时越好,但酷似意味着认真和下了苦功。
- G0 w: H* t3 ]8 r古人平时写字多,这种书写过程今人是学不了的,若循此学习,效果肯定欠佳。故今人开始学写字,除了认真临帖外,再无他途。# {) ?5 I7 F, h
通过认真临帖,才能体会到字帖的精微之处,这样,你欣赏作品时,不象过去那般单凭观感作出判断,而是从细节上分析。! v$ Y/ L8 L; H
此外,认真涉乎效果金钱生命,同样一刀全开毛边纸,你认真去写与任笔为体,前者写完一刀毛笔纸,感受大不一样,后者再写十刀毛边纸,仍是不冷不热。相比之下,后者浪费了金钱时间却无甚效果,不就是浪费了生命吗。
' R! x* b* |: K" Z1 P大道理人人都知晓,在实践时,有多少人去认真对待呢?
8 i# q5 x" S# ~$ \, V至于什么书法作品表达情感之类,多是虚浮之说,天下三大行书即使作者也无法复制出原来效果,可见书法作品虽能表达情感,却是个人所无法刻意去做到的,若学习中强调这一点,跟相信世界末日的预言又有什么两样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9 17: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单纯写字的,基础扎实的,多少存有毛笔数十支。
4 ?  z+ |5 X/ |其中一杆大笔是少不了的,又因接触的字帖多,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毛笔。
; O! r2 L8 q# K1 i# c3 F基础差的,选择的字帖少,也就不需要那么多性能不同的毛笔了,手上存有数支便足够了。
. T& Y& g# K( j' k! q; w$ Z# t- C个人书法风格成熟后,也就不需要那么多性能不同的毛笔了。不过,毛笔是易耗品,个人书风成熟后,毛笔的种类少了,数量却不会减少。8 l, }& o5 c. X( F
我亦常以此在聊天中来推敲别人的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 17: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汉字都是集体潜意识的结晶,任何人都无法洞尽其源,除了使用权之外,我们对于每个汉字皆一无所知。. \' ^. j( _0 M, `. b
有些亚洲国家,原先是没有文字的,即是说,不是每个民族都具有创造出原始文字的能力的。
" L5 l+ S- ?* [有了文字,信息交流才能精准,科技才能发展,没有文字、没有纸张,何来现代文明呢。
! o8 \* f* n" F6 H文字比我们想象中还要神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3 08: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法审美,向大众化看齐还是向专业化看齐呢?
+ H5 F5 p8 R- W* N, X+ g本来,这两者应各自分开各自发展为佳,可今天,各自都想上位,大众化的看不起专业化的,专业化的也看不起大众化的。
- w/ k2 c' @! S: W0 N& H  I* V这是一个权威缺失的年代,跟文革的社会状况差不多吧。
2 |$ a& R# _0 U/ v" }$ H3 o书法圈的混乱也跟一些专业的文化修养不足有关,也跟圈内人无法跳出圈外看问题,老是卖花赞花香有关。* m7 U% `, G; m0 `
书法本来就是小众文艺项目,却被吹成最高的艺术、文化的核心之类,可最终的理由很牵强,后来熊秉明发文章认怂了,仍有人继续上,这种将书法功能放到无限大的现象,也只现代所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3 12: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测字是中国文化一种,它可能跟甲骨文有关。
' m" B* X3 W/ K* x* w  P) Q" \甲骨文是将动物的甲、骨放在火上烧烤产生随机性裂纹,然后根据裂纹判断吉凶,再将结果刻在上面,其过程跟今天的“米占”“沙占”相类。
: d* Y1 K, N( p3 I说起来,流传到今天的最早的系统性文字是神秘文化的衍生物。
# o0 P  j/ _; L! P9 Z今天的文字多从甲骨文、金文而来,无形中,我们书写汉字的时候,意味着对神秘文化的一种认可。
. e  O( R) b$ p6 h* Y( i! k3 Q测字也是占卜的一种,几乎所有的占卜都是对随机性的领悟,认真而言,占卜对占卜者的心理层次要求很高,在测同一字的情况下,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