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苏莹

宝马识途墨潮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13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宝马识途《西部墨潮》2014开春乐

这当口,又有人发来微信,又要定制“马上封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得”马也焉知非福呢,其马“道”之奥秘,全在各自拿捏,各自体悟。120年前的那个甲午马年,中国人从“马上”摔下来,摔在妄自尊大闭关锁国,教训是深刻的。如今又逢甲午,又到马年,听风声雨声马鸣声,勿忘国耻;看家事国事天下事,马“道”成功。
DSCN0770a.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3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大师是凭借自己的作品、论著和丰厚的学养、高尚的人品来获得社会的认可的,因此,他们不需要任何形式的吹捧。倒是那些满天飞的伪大师们,不知道自己斤两几何,为了攫取名利,不顾脸面和事实,利用一些无聊的吹鼓手和媒体大做文章,大造声势。

季羡林先生逝世之后,许多报刊和网站的头条,都无一例外的都冠以“国学大师季羡林逝世”的标题,而另一位与季羡林老人在同一天逝世的任继愈先生,所占的位置就不那么显眼了,媒体所用的标题也都是“著名学者任继愈病逝”,甚至有的报道连“著名”二字都给省略了,只用了“学者任继愈病逝”这样的标题。两位先生风骨高标,两袖清风,驾鹤西去,而他们的人品学识,无疑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到了后来,各大网站的新闻栏目,关于“国学大师”季羡林逝世的相关报道,已经开始持续升温,而任继愈先生逝世的消息,居然已经在许多门户网站上消失了。出现这种情况,真的使人惊讶莫名。

那些自称“国学大师季羡林”的弟子者,纷纷粉墨登场,给逝者头顶戴上更多光环的同时,还不忘记炫耀来了多少重要领导参加先生的追掉会。我知道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一种合理的解释,那就是这些人不过是借助季羡林先生去世这一事件来做做文章,貌似是抬高先生,其实是在不失时机地抬高一下自己的身价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3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知道,对于生前就多次提出要“辞去国学大师头衔”的季羡林老先生来说,这谢世之后发生的这一切皆与他本人毫无关系。他的一生就是读书、写作、做学问,他只是一位纯粹的学者。他从来都不会去标榜自己是什么什么。
而任继愈先生也一样,他一生读书、写作、做学问,可谓学识渊博,著作等身。相比于季羡林先生,任继愈先生的国学研究涉及的范围更广,著述也更丰富。仅主要著作就有《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中国哲学史论》、《任继愈学术论著自选集》、《任继愈自选集》、《墨子与墨家》、《韩非》、《老子新译》、《天人之际》、《念旧企新》、《任继愈哲学文化随笔》、《竹影集》等;与人合著《中国近代思想史讲授提纲》等;主编有《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中华大典?哲学典》、《中华大典·宗教典》、《中国哲学史》(大学教科书)、《中国哲学发展史》、《中国佛教史》、《中国道教史》、《道藏提要》、《宗教词典》、《宗教大辞典》、《佛教大辞典》、《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中国历史文化丛书》等。
北京图书馆方面所发布的讣告,对其学术成就有这样一段评价:
“他一生勤奋治学,勇于创新,始终站在学术研究的最前沿。他提倡沉潜笃实的学风,主张在学术上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几分把握说几分话,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他在佛教研究方面的成就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凤毛麟角’;他撰写与主编的多种著作多次再版,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学者,其中《中国哲学史》四卷本长期作为大学教材,获国家教育部特等奖……”
两位先生是真正的学问家,把他们称之为大师是当之无愧的。他们的逝世,对于我国文化界来说,无疑是莫大的损失。但他们两位老人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成果却毫无疑问地成为了我们的精神食粮,他们不仅代表了这个时代的学术高度,也融入了历史,成为了新的经典,值得后世去学习和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3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编者按:太原日报社书画院于2012年12月9日组建成立。2013年是书画院组建运行的起步年。一年来,在市委宣传部的主管领导下,在太原日报社的大力支持下,书画院本着繁荣书画艺术、服务社会各界的宗旨,认真学习书画理论,精心策划组织活动,积极抓好会员培训,切实加强基础管理,确保了书画院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起步扎实,开局良好。近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专门批示“工作富有成效,再创新的业绩”。现将书画院去年工作和今年安排简发如下。

2013年书画院主要工作

组织主办了三项重大活动,扩大了书画院的社会影响。一是与上海《书法》杂志联合发起主办了“美丽中国——当代百名书家鸿篇巨制书写祖国好河山”大型提名展,约请当代100位书法名家,用各种书体书写讴歌祖国大好河山的诗词内容,尺幅一律为八尺整张。目前,100件书法作品已脱裱排照,拟在2014年春天在上海中华艺术宫或南京美术馆亮相展出。此展将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参展作品尺幅最大的一次书展。二是与晋阳印社联合发起举办山西省第二届“晋阳杯”篆刻艺术大赛,目前征稿已近尾声。三是2013年4月发起组织省城书画名家为四川雅安灾区赈灾创作并义捐书画作品活动,共创作书画作品28件,全部捐给市慈善总会,拍卖善款用于灾区,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精心安排了六次书画知识讲座,多次组织会员观摩各类书画展览,提高会员书画创作和鉴赏能力。全年邀请了我省著名书法家、书画院特聘顾问赵望进、任远、国家一级美术师王步超、楹联大家马长泰、篆刻家王志刚和书画院名誉院长张鸿文等6位书画大家,为会员讲授了书画创作和鉴赏方面的知识,受到广大会员一致好评。同时,组织会员参观了傅抱石画展、张大千书画展、星云大师书法展和郑晓华、袁旭临等书家作品展,有效提高了会员们的书画鉴赏水平。此外,书画院积极服务报社,举办了太原日报社员工首届书法摄影作品展,为广大干部职工义务书写春联,赢得了报社干部职工的广泛好评。

加强书画院会员管理、基础管理和日常运行。完善有关规定,实行每周六下午会员活动日制度,并吸纳了一批新会员。目前书画院会员总数达到50名。完成了书画院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银行基本帐户的年审,做好院内书报杂志征订、管理工作。

2014年书画院重点工作安排

1、本着积极参与、扩大影响的原则,继续组织好“美丽中国——当代百名书家鸿篇巨制书写祖国好河山”大型提名展(与上海《书法》杂志合办)和山西省第二届“晋阳杯”篆刻艺术大赛(与晋阳印社合办)两项重大活动。

2、拟在2014年9月,组织筹备太原日报社书画院首届会员作品提名展(或精品展、邀请展)。

3、明确责任,完善机制,抓好书画院活动。围绕提高会员参与度和书画创作鉴赏水平,抓好双月采风活动。同时,安排5次单月活动,以参观书画展赛、业务讲座和会员作品点评为主。在此基础上,上半年和下半年各组织一次笔会活动。

4、2014年春节前,继续为报社干部职工义务书写春联。

5、认真加强会员管理和基础管理,努力筹措书画院经费并做好经费管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3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大师是凭借自己的作品、论著和丰厚的学养、高尚的人品来获得社会的认可的,因此,他们不需要任何形式的吹捧。倒是那些满天飞的伪大师们,不知道自己斤两几何,为了攫取名利,不顾脸面和事实,利用一些无聊的吹鼓手和媒体大做文章,大造声势。

季羡林先生逝世之后,许多报刊和网站的头条,都无一例外的都冠以“国学大师季羡林逝世”的标题,而另一位与季羡林老人在同一天逝世的任继愈先生,所占的位置就不那么显眼了,媒体所用的标题也都是“著名学者任继愈病逝”,甚至有的报道连“著名”二字都给省略了,只用了“学者任继愈病逝”这样的标题。两位先生风骨高标,两袖清风,驾鹤西去,而他们的人品学识,无疑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到了后来,各大网站的新闻栏目,关于“国学大师”季羡林逝世的相关报道,已经开始持续升温,而任继愈先生逝世的消息,居然已经在许多门户网站上消失了。出现这种情况,真的使人惊讶莫名。

那些自称“国学大师季羡林”的弟子者,纷纷粉墨登场,给逝者头顶戴上更多光环的同时,还不忘记炫耀来了多少重要领导参加先生的追掉会。我知道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一种合理的解释,那就是这些人不过是借助季羡林先生去世这一事件来做做文章,貌似是抬高先生,其实是在不失时机地抬高一下自己的身价罢了。

我们知道,对于生前就多次提出要“辞去国学大师头衔”的季羡林老先生来说,这谢世之后发生的这一切皆与他本人毫无关系。他的一生就是读书、写作、做学问,他只是一位纯粹的学者。他从来都不会去标榜自己是什么什么。

而任继愈先生也一样,他一生读书、写作、做学问,可谓学识渊博,著作等身。相比于季羡林先生,任继愈先生的国学研究涉及的范围更广,著述也更丰富。仅主要著作就有《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中国哲学史论》、《任继愈学术论著自选集》、《任继愈自选集》、《墨子与墨家》、《韩非》、《老子新译》、《天人之际》、《念旧企新》、《任继愈哲学文化随笔》、《竹影集》等;与人合著《中国近代思想史讲授提纲》等;主编有《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中华大典?哲学典》、《中华大典·宗教典》、《中国哲学史》(大学教科书)、《中国哲学发展史》、《中国佛教史》、《中国道教史》、《道藏提要》、《宗教词典》、《宗教大辞典》、《佛教大辞典》、《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中国历史文化丛书》等。

北京图书馆方面所发布的讣告,对其学术成就有这样一段评价:

“他一生勤奋治学,勇于创新,始终站在学术研究的最前沿。他提倡沉潜笃实的学风,主张在学术上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几分把握说几分话,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他在佛教研究方面的成就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凤毛麟角’;他撰写与主编的多种著作多次再版,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学者,其中《中国哲学史》四卷本长期作为大学教材,获国家教育部特等奖……”

两位先生是真正的学问家,把他们称之为大师是当之无愧的。他们的逝世,对于我国文化界来说,无疑是莫大的损失。但他们两位老人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成果却毫无疑问地成为了我们的精神食粮,他们不仅代表了这个时代的学术高度,也融入了历史,成为了新的经典,值得后世去学习和研究。

在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很多人心态浮躁,急功近利,不肯在艺术本体和学问修养上下功夫,成天苦思冥想,挖空心思,企图通过刻意的炒作来“搞火”自己,无论自己的作品写得有多差,也不管不顾,或者手中有权者,或者兜里有钱者,信奉“官大一级压死人,有钱能使鬼推磨”,钱权合流,综合运作,以自己不入流的作品,煞有介事地办个展览,出个作品集,开个研讨会,媒体上一吆喝,就俨然是“一代书法名家了”。有的人,不择一切手段 ,给自己弄个“主席、副主席”的光鲜头衔,只可惜自己比低下的功夫不过关,到头来,也只是落得个身谢道衰的结局……一开始还能作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一旦退位,就很快被人们所遗忘。

有的人,尽管身微言轻,但他们能够对艺术真诚付出,花费数十年甚至毕生的精力和心血,以自己出色的作品,鲜明的艺术风格以及深厚的学问修养和高贵的做人品质,最终获得社会的认可。也许若干年之后,他们倒是有可能被推举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大师。吴昌硕先生的一生就很能说明问题,他虽为布衣,但他的艺术成就,举世瞩目。“一月安东令”没有成就他,而他在书画、篆刻上的过人作为,使他成为了令人敬仰的艺术大师。

启功先生是我们公认的书法大家,他人品高尚,学问丰赡,为人非常谦虚低调。他曾为自己撰写墓志铭文曰:“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从他这个墓志铭就可以见出他实事求是,不喜欢被人吹捧的可贵品质。尽管有的人对启功先生的书法抱有异议,但那是单纯从书法层面提出不同的看法而已,并无损于启功先生在当代书坛的地位。何况启功先生不仅仅是一位书法家,他深厚的学问修养,是当下很多所谓的“书法大家、大师”们所难以望其项背的。

而对于那些根本不入流而敢自封或被人吹捧为“大师”者而言,面对上述几位真正的大师,他们应该感到脸红和羞愧,因为真正的大师不需要吹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7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鼻腔过于干燥时,里面的毛细血管就会破裂,导致流血。从临床上来看,90%的流鼻血现象都属于血管破裂导致的血管性流血。对此,患者不用太紧张,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自行处理,及时止血即可。 既然鼻子出血与肺热有关系,人就应该在饮食,生活上尽量避免导致肺热的情形发生。要少喝酒,少吃辛辣的食物,少吃一切可能生热的食物。相反,可以多吃一些如苦瓜、绿豆汤、西瓜、冷饮等清热降火的食物。取冬桑叶3克,加上白茅根和麦冬,再适当加一些甘草,用来泡水喝,可以达到清热降火的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
把生活过得象艺术一样,把艺术写得象生活那般。融解,突破,淡定,平安。其实,一个追求时尚的人,他无时不刻的追求着特力独行的行为方式,包括他的所作所为,包括他的审美方向。当当代书法都在拼命追求展厅效应而导致取法的单一甚至为了名利而近亲繁殖的时候,个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3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五月.“井冈杜鹃杯”全国书画大赛


      
一、主办单位:
吉安市美术家协会
吉安市书法家协会
江西仁达艺术馆
井冈山红色书画院

二、征稿对象、种类、内容及要求
1.征稿对象:省级以上(含省级)书协会员、美协会员
2.征稿种类:美术(画种不限)、书法(书体不限),篆书、草书请附释文,否则不予评选;篆刻:篆刻作品寄印稿6-10方,附两个以上边款,贴在4尺对开的竖式宣纸印屏上,评审结束后获奖篆刻作者需寄篆刻原石两方。如不寄原石视为放弃获奖资格。
3.征稿内容:健康向上的名言名句、格言诗赋。尺幅不小于4平尺,不大于4尺宣。形式以斗方、扇面、条幅、横幅、册页等为主。   
4.征稿要求:参赛作品无需装裱,请挂号或快递邮寄。请作者在作品背面右下角用铅笔写明作品名称、尺寸、姓名、年龄、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
本次征稿免收参展费、评审费等一切费用。

三、所设奖项及金额
1.主办方将按照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从来稿中评选出:
一等奖3名(美术1名、书法2名)奖金:美术8000元、书法4000元;
二等奖5名(美术2名、书法3名)奖金:美术5000元 、书法2000元;
三等奖10名(美术4名、书法6名)奖金:美术3000元、书法1000元;
优秀奖60名(美术20名、书法40名)奖金:美术500元、书法300元。
2.以上所设奖金皆为税后,评审结果在相关网站公布,获奖作品在“五一”劳动节期间进行展出并结集成册,获奖作者颁发获奖证书及作品集。
3.获奖作者有意愿来井冈山旅行的,由井冈山红色书画院赠送井冈山景点门票一张。

四、作品归属
来稿一律不退。主办方对所有作品有展览、摄像、出版、网上宣传、收藏、
出售的权利。凡投稿作者,主办方视为确认遵守本征稿通知各项条款。
本启事的最终解释权归本次大展组委会。所有获奖作品除奖金外不再另付稿费。
截稿时间:2014年4月16日(以当地邮戳为准)。
收稿地址: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古南大道附56号   邮政编码:343000
联系及收稿人:刘慧妹
联系电话: 18370659022   0796—7067666   
邮   箱:1606037033@qq.com



附:
井冈山红色书画院简介   
     井冈山红色书画院坐落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古庐陵(现吉安市)“此地风光半苏州”的后河湖畔,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勃舒先生所题写的“井冈山红色书画院”几个大字,笔法遒劲、雄奇、奔放,点染出书画院的艺术殿堂氛围。书画院于2012年12月31日正式挂牌,以弘扬井冈山精神和传承庐陵文化为宗旨,以组织艺术家创作、开展艺术家交流、策划艺术展览、举办艺术沙龙等活动为主要功能。书画院由多次获国家级大奖的原江西省美协副主席刘称奇先生担任第一院长,市书协主席冯为民先生担任院长,原江西省美协理事、江西省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程新坤先生担任名誉院长、石大法、肖海、肖世扬、马于强、曾建生、冷和平、张继允先生担任副院长。
     书画院先后成功举办了首届“庐陵之春”书画作品展、首届“学习雷锋好榜样,建设秀美幸福新吉安”全市书画作品展、市书协举办的第二届临帖展、个人展、“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全国中青年书画名家邀请展、“欧阳修杯”全国中青年书画名家邀请展等活动。尤其是由吉安市书协、美协、江西仁达艺术馆、井冈山红色书画院联合举办的“书画金庐陵,情动红井冈”全国书画作品大展,一千多名书画家怀着对井冈山红色精神的崇敬之情,以各自的精品力作成就了大赛的巨大成功,在全国书画界了获得了良好的反响。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吉安市位于井冈山下,“革命摇篮”的红色文化和厚重的庐陵文化内涵,深深地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前来瞻仰和参观旅游,同时,平均每年都有上千位省部级领导和3000余位厅局级干部上井冈山瞻仰学习。红色书画院成为了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传承庐陵文化的最好课堂。
     井冈山红色书画院也是全国知名书画家展示才华的最好平台。书画院成立至今,藏有江西十老、海派名家及全国各地书画名家的大量墨宝。尤其是刘勃舒、尹承志、毛国典、胡秋萍等多位书画大家为书画院挥毫泼墨,给书画院留下了许多值得珍藏的墨宝。
     井冈山红色书画院立足庐陵,放眼世界,愿为当代书画家、文化艺术爱好者书写美丽中国、和谐中国宏伟篇章,实现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6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苏士澍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大会作“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发言时指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手机、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方式都发生了巨变,对汉字书写的依赖度急剧下降,网络语言盛行,不规范使用汉字和“提笔忘字”现象越来越多。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已经写不好字,不敢写字,甚至不愿意写字……在中国,写字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苏士澍表示,汉字的结构特点和表音表意功能,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中国人的文化伦理、道德规范和观念习俗。如果不明白汉字中蕴含的深意,不仅仅是对文字的掌握有所欠缺,更重要的是对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传承的缺失。一字一世界,一笔一精神。书写是对文字最高的崇拜,汉字也特别依赖于它的母语文化情感。

      苏士澍强调,学好汉字、写好汉字,是关系到民族自尊、民族自信、民族凝聚力乃至文化安全的大事,必须要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引起重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紧握汉字书写之笔,重兴汉字书写之风,展现汉字书写之美,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之需要,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之必然。

       苏士澍介绍,多年来,全国政协特别是书画界委员一直致力于推动青少年书法进课堂工作。让青少年从小接触书法、亲近书法,并不是要培养多少书法家,而是令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播下无形的种子、扎下牢固的根,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正所谓“字如其人”、“心正笔正”,书法是综合性的素质教育,对青少年启智育德、培心健体、提高审美、磨练意志都有着莫大的助益。令他感到欣慰的是,教育部于去年2月发布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使书法教育工作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为了使书法教育进一步健康有序地推进,苏士澍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切实落实《纲要》,解决好师资、教材等问题。从当前全国普遍情况来看,硬笔书法教育开展较好,软笔书法教育各省、地区之间差距较大,很多学校尚未开设。书法教师缺少职称序列和编制,专业化不够,教材混乱。苏士澍介绍,据粗略统计,专职教师只占不足1%,有的省份统计95%以上都为语文教师兼任。他建议明确书法课和教师准入的标准化要求,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培养和学科建设。在师范类院校增设书法专业,在文科专业中增设书法课程,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化手段改进教学。

     二是尽快建立国家级书法学院。中国国书法爱好者以千万计,但在办学方面却远落后于美术等艺术门类,至今没有一所专业的书法学院,以致专业人才的培养途径不畅,专业水平难以提高。

      三是将每年9月的第一周设定为中国书法周。利用开学之初在中小学和公务员、军人队伍,乃至全社会开展书法教育活动,加大文博系统对民众普及汉字教育和书法艺术教育的职能,营造全民书法的良好氛围。国家出台鼓励政策,加强对汉字书法、笔墨纸砚等相关产业的开发和扶持力度。

      最后,苏士澍呼吁,愈是全球化,汉字书写愈显其珍;愈是科技进步,汉字书写愈彰其贵。我们必须从现在做起,从你我做起,更从娃娃抓起,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6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书法艺术那不用说了,是国粹,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它是一种文化的形态,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血脉。总理的报告里讲了,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我们觉得书法更是我们民族的血脉,几千年了,经久不息地充满生机活力,它是我们中国这片大地上的一种文化,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书法不像音乐、舞蹈、美术、雕塑等,都受到西方文化影响,而唯独书法它是我们中国的,是我们自己发明创造。应该说中国的书法它可以去影响西方。
  作为艺术,作为文化形态,书法它也有产业。就这种产业,我们怎么去迎接我们国家的这种全面的改革?我们应该说,在党组的领导下,我们是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我们抓住了非时政报刊改革这样一个时机,创建了中国书法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我们书法界,我们书法人没有自己的出版社,没有自己的报社,也就是说现在我们有美术报、有美术的出版社多了。我们通过非时政报刊改革,中央和国家领导非常关怀、非常重视,给我们批了中字头国字号的这样的公司。这样我们现在更名“大众文艺出版社”为“中国书法出版社”,大众文艺出版社是文联的一个出版社,现在整体地划给我们书法界了,我们有了中国书法出版社,我们有了中国书法报社,20年了没有批一张新的报纸,给我们批了一张,这个是对我们极大地关怀。这个事对书法界和广大书法爱好者是倍受鼓舞。所以我们现在怎么能够通过改革来促进我们书法产业的发展,来为我们国家全面的深化改革做一份我们的贡献,也为我们改革的红利贡献一分。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我们也分享到这个红利,实际上我们现在已经分享到了。
  现在我们正在推动注册,推动注册涉及到出资人,现在财政部是我们的出资人,进展得慢一点,但是我们已经看到了希望。我们想借助这个报告的精神,他会产生一个强大的推动力,我们也要赶上这班车,在2014年开局,我们就能有一个令人欣慰的结果,让我们大家都能够感受到一种力量和希望。这样的一个消息,就是我们这个公司,能够在财政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工商总局这些有关部门的帮助下脱颖而出,能够在我们文化体制改革这个领域里异军突起,能够有它的作为。我们还得有信心把这个企业做好,做强。做太大我们不敢说,但我们努力把它做强。因为它是我们独树一帜的,它是一个开创性的,是前人没有的。前人没有的它就是一个改革,它就是一个创造。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前人没有的事业,我们要在我们这代人手里,我们借助改革这个大潮,将借助这个平台,打造一个中国书法产业的航母。我觉得这就实现了我们几代书法人的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我们觉得,它就是和中国梦是连在一起的,应该说是我们中国梦里面一个很重要的一个梦想。我们要脚踏实地地把它做好,要踏石留印、抓铁留痕,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要踏踏实实的把事做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