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苏莹

宝马识途墨潮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1-31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宝马识途墨潮兴2014开年乐

                          马年开启新的希望,长海蓝天承载新的梦想。
乐道知福,培福、种福、惜福、养福!!!!
100_621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31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宝马识途墨潮兴2014开年乐


    新年到,福星今年跟你跑。喜事多,烦恼少,男更英俊女更俏。

好运来,祸事消,心想事成步步高。

办事顺,品位高,全家健康乐逍遥!

100_6213g.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31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开年乐玉堂金马
西部墨潮画院副院长江波《马月长安》
                          马年开启新的希望,新的空白承载新的梦想。
拂去岁月之尘,让欢笑和泪水、爱与哀愁在心中凝成一颗厚重的晶莹琥珀。

祝你新年快乐!
   一斤花生二斤枣,好运经常跟你跑;三斤苹果四斤梨,吉祥和你不分离;五斤桔子六斤蕉,财源滚进你腰包;七斤葡萄八斤橙,愿你心想事就成;九斤芒果十斤瓜,愿你天天乐开花。
DSCN0772a-889679jaaa.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1 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西部墨潮马年2014寄语
为什么有些人的画看似很棒,确不值钱?有画家一般般,却呢么贵呢?是作品确实好,咱的审美达不到么?还是有其他原因?背后有什么秘密?希望这篇文字能解答小伙伴的疑惑。

一、政治因素

        古代书画家扩大自己影响力最多的途径就是靠谋取官位,或者进入画院这样的专业机构,比如宋朝的画院,是皇上设立的,进了画院,就可以浮出那个时代的水面,同时,待遇、社会地位、声誉跟着就来了。这是一种模式,这个模式现在也还很实用。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家设立三大画院,北京画院、上海画院和江苏省国画院,起因是周恩来总理发现一批优秀画家散落在民间,就提出设立画院,把优秀的画家集中在一起。画院设立后,就出现了分别:画的不错却依旧散落在民间的,往往知名度没法跟画院的比肩画家知名度相比。现在大家都知道钱松嵒是一代山水画的大家,当年钱松嵒和秦古柳都在无锡,秦古柳比钱松嵒名气更大,画的更好,卖的也更贵,但是,当时请秦谷柳来画院,秦古柳有点清高,不愿意。今天,秦古柳已经逐渐被人们淡忘。董欣宾学的就是秦古柳,画风非常纯真,笔墨技法很高。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进入画院的,现在或多或少的都获得了一些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而没有进入这个主流机构的就不行了。当时主流艺术是为政治服务的,主流机构拥有更多的资源,可以举办各类活动,这是扩大影响的手段之一。所以,在傅抱石带领下,江苏画家进行两万三千里的写生,画祖国新貌,反映新生活新时代。两万三千里的写生活动,成就了新金陵画派的地位和影响。傅抱石,钱松嵒,亚明,宋文治,魏紫熙,这些新金陵画派的代表人物,走上更高的发展平台,获得同时代艺术家所没有的机遇和关注度。

二、资本运作(背后推手)

        靠资本运作来推广艺术家,这个手段现在运用比较广泛,但古已有之,比如扬州八怪,扬州八怪为什么称为怪呢?因为他们作品不符合主流,那么扬州八怪是非主流,为什么能拥有这么大的影响和名气,最关键的就是资本运作的结果。古代画家成名,更多的是依靠官场,在官场谋取一个什么官位,或者投靠一个大官,就可能获得机遇,成名的途径还比较单一,扬州八怪之后呢,艺术家成名就增加了一条,就是资本运作,资本也可以让画家成大名,拥有广泛的社会声誉。明代的画家仇英,有一幅手卷叫《子虚上林图》,这个手卷是一个商人给仇英的命题作文,商人的母亲要过七十大寿,就请仇阴为他母亲画一张画。商人大概给了仇英十万大洋,让仇英暂时不要画别的画,专心画好这张画,仇英用几年时间完成了《子虚上林图》,后来这幅画成了中国美术史上很著名的作品。

三、媒体炒作

        老画家黄养辉曾给徐悲鸿做过十九年的秘书,他说徐悲鸿在四十年代,经常看报纸,他还要别人收集各家信息,如果这个星期报纸上没有出现他徐悲鸿的名字,他会一个星期都郁郁寡欢,哪怕是骂他几句也行,他就是要保持出镜率,保持关注度。吴冠中在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时说:徐悲鸿从法国回国后,画得比较写实,比较像,一般官僚就能看得懂,觉得画得像。他会搞人际关系,跟官员搞得比较好,中国慢慢知道有徐悲鸿,画马,在中国就很厉害。说明徐悲鸿也走官僚的路子。当年徐悲鸿就是舆论的中心和焦点人物。他和刘海粟之间的是是非非,和他的学生孙多慈的婚外情,还有他和蒋碧薇和廖静文之间的纠葛,这些是是非非现在看来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是毕竟这使得他成为那个时代的话题人物。说的都是画外的事,而人们津津乐道的也就是这些画外事。正是这些有争议的话题,让徐悲鸿备受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翠 于 2014-2-1 22:35 编辑

书画十难

一:不受市场诱惑,不赶热闹,以情作画,能持续性发展难。

二:笔墨贵精、贵当,由繁入简,由简入繁,最终以简为难。

三:找到自已的表现手法之后,能上升到理论、自圆其说难。

四:在座谈会上听人表扬的同时,能听出话外音和真实话难。

五:现在行万里路容易,能静下来观察,从中体悟到东西难。

六:诗书画印的结合不是凑合,将几方面形成统一的风格难。

七:技法多能由生到熟,若一熟再熟则俗,熟而后能转生难。

八:将自己画与古人比,与今人比,一旦碰车后主动避让难。

九:“似与不似”“雅俗共赏”说好说,能把握好一个度难。

十:得意时知道自己之不足,失意时不发牢骚,锲而不舍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怎样才能把画画得厚重
怎样才能把画画得厚重?一时我不知道怎么作答。老师从小告诉我“笔实墨沉”,那时我不理解。实际上即便知道了“笔实墨沉”,也解决不了笔墨厚重的问题。不得法用力再大,笔墨也未必厚重。
    我以为写书法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途径。我各种书体都写过,其中隶书写的最多,隶书万毫齐力,很少有虚笔。写的时候什么也不要想,写多了,时间長了,自然而然地就有了笔力,会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
    写书法不只是用力,要学会用气。悬腕悬肘,手放松提住气,这种感觉用语言说不清楚,要在实践中慢慢体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画坛现象一瞥  一:官方视美术为打造工程的工具,意在造势,无所谓作品的境界、品位和个性。
二:画家多向外求,重形式华丽做作,以悦他人眼球,不甘坐冷板凳作反省内修。
三:收藏和投资人多以耳听谁谁作品好坏,想的是增值,很少有眼光和判断能力。
四:时尚多变,一时从洋,一时复古,热闹一阵,而无当代中国特色的文化信仰。
五:媒体利用画家,画家利用媒体,相互得利,忽悠一般群众,谋取暂时的效应。
六:论资排名,重学历、职称、官衔,更以获奖牌为能,彼此竞争而不知有所失。
七:稍富即阔,玄耀名车名包,忙建个人艺术馆,所慾得寸进尺,以显身价不同。
八:逢场作戏,以吹牛说俏皮话为学问,一旦笔会,先摆架势,满纸俗套而喝彩。
九:画二代多,胜一代少,办美术高研班多,高师生少。贩假画多,造假画不少。
十:时风浮躁,真假难辨,若逃其俗,难逃另类之骂,有执著明白者,好自为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6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1.继承传统,不忘创新。
2.不求参展,但求交流。
3.面向大众,不写中国人看不懂的书法。
4.坚持自己的理想,做一个有根的人!

G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6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西部墨潮箴言录
         气大伤神,火大伤人。既然喜欢书法,没事写写字、喝喝茶、吹吹牛,多dei.er!是不是!喜欢书法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好比有人喜欢喝酒、打麻将差不多,切莫真将这个当成什么事业,这就是玩的。所以,既然这是玩的东西,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有人陪玩固然好,没人陪着,自己玩!呵呵,说这么多,就是想着,人生苦短,父母需要孝顺,妻儿需要养活,这等闲事,不必较真!
001ICTOOgy6Gdjmqwgicwg.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6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宝马识途墨潮兴2014开春乐

————这是个一个周而复始、往复轮回的世界。盛极而衰,衰极而盛。即:物极必反的规律,始终左右着这个世界。因此,在这个世界上,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书画小道,岂可逆流而动?时下书风,应时应运故,似乎方兴未艾。但也就是一个漩涡,转一圈就溜走了。谁都知道,反自然的事,运数决定不长。因为这是常恒不变之铁律。

DSCN0880assa.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