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贺进 于 2012-3-25 13:03 编辑
--壬辰上巳·龙华雅集-- >>>2、壬辰上巳·龙华雅集 茶话会现场
许好成:我来自黄河入海的地方山东东瀛,我的名字叫许好成,承蒙荣庆先生抬爱,能够来参加龙华雅集,我个人感到十分荣幸。刚才又听到了各位老师的发言,我感到启发很大,应该说受益匪浅。在物欲横流,充满喧嚣和浮躁的当今社会,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道德观念也出现了倒退,信仰产生了危机,人们的灵魂出窍,四处飘荡,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还有这么一部分人在崇尚传统,在走近经典,在忠实地固守着自己心中的那一片净土,应该说与当下骚动不安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反差。这也是雅集的目的,目的就是在呼吁世人远离喧嚣和浮躁,沉下心来研究我们的书法艺术,为中华文化的再度复兴尽上书人的微薄之力。
对当今书坛出现的各种群体,我觉得有两点值得大家关注:
第一,刚才文华先生谈到的也是我们每一个书法人说面临的课题,就是大部分的书家特别是老的书家学养不足,少的书家虚妄。原因我觉得有几点,一点就是老书家先天性学养不足,理论支撑不够,使得我们的创作没有理论指导,没有文化的支撑,是立不足。这是第一点。
第二、为名利所累,很多老书家不是为艺术来进行创作,而是为迎合市场来进行创作。为名利所累,不能超越自我。
第三、一旦成名,马上就不再去努力,不再去研究古人,不再去读书,而是忙于做市场,这很容易使自己流于一种形式。
关于少的虚妄的原因也有几点,目前的环境对于文化的振兴、对于激发大家的创作热情是非常有激励意义的,但是在负面效应上也应该考虑,对于评委的倾向也引导了书法艺术,应该说书法创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式各样的思想这才是真正的书法创作。但是我们目前的书法创作都在由展览牵着鼻子走。
第二,对于传统的研究不够,不能深入创作。
第三就是急于求成,追求这种笔风、形式、作秀,这些年都是导致虚妄的原因。
再就是缺乏读书字外功的修养,文化的支撑立不起来。
我也希望书界要关注当今书坛,改进一些做法,也希望书法家能够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书法是一个人的生命,这个生命我们不可能使生命的长度增加,但是我们可以使生命的厚度和跨度加深一点,这样对于书法来说,才会成为我们心灵的净化剂! 李有来:我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参加这个活动的,每年的雅集我都是组委会成员之一。前几次的雅集也都开过研讨会,由于要跑一些协调性的杂务,也就没参加。今天的研讨,我倒是很想参加,也愿意说说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当代创作的一些话题,对我来说我还是比较有兴趣的。两点感受:
第一、感到当代书法的创作现象,学习“二王”已经成为一种风尚。这个感受从哪儿来呢,一个是我参与的中国书协几个大展的评选当中得出的这样的结论,我曾经参加过中国书协的首届行书展,做评委,在那个行书展里绝大部分都是以“二王”为基础,大面积学二王。第二个展览的评选是册页展,学“二王”至少在85%-90%。加上后来陆陆续续的展览,也都参观过,一些出版物上发表的作品,中国书协寄来的一些邀请展的作品集,从这些出版物上看到的作品特别是行草书作品来看,我觉得学“二王”现在已经蔚然成风,弘扬兰亭精神,这一点我觉得当下成为一个时尚,这么说也不为过。特别是中青年的作品写贴、写“二王”尤其盛行,由于中青年写帖日重,所以书坛对行草书的创作显得极为活跃,推出的新人也是越来越多,可以说好手如林。
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当然写古贴是好事还是坏事,现在也有不同的看法,议论的主要话题无外乎两个,一个是觉得看了以后,当代书坛的风气特别是回归传统、追求“二王”、追求高雅、追求文雅是一件好事,追求“二王”不是坏事,不是多了,而是不嫌多,越多越好。还有一种是否定意见,认为从上到下看完了以后觉得很腻,都是那个模样,都是“二王”的面貌,写帖张嘴必须是“二王”,都学“二王”,在展厅里看过几件就够了。篆刻的人也议论篆刻上的事,认为篆刻现在强调个性的越来越少,我听了以后,两种意见好像都很有道理。作为写贴,我自己也写贴,我觉得还不是多了,写“二王”,追求正统,应该说是对的,这样的认识就引申了第二个感受,第二个感受就是深入传统还应该当做审美上的自觉才行。我在创作中也经常迷茫,可以肯定地讲,大部分写帖的,写着写着都会走到迷茫的十字路口,作为我还有一个比较好的求学途径,遇到一些问题可以打电话请教请教,所以幸福得多。
现在这种审美自觉深入传统到底怎么去深入,确实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的,这些作者们没有去努力在临帖吗?没有做功课吗?不是。包括我自己在内也不是,我天天也在看字帖,在临字帖,是不是看看字帖、临临字帖,境界就上去了,魏晋风骨就有了?自己的审美标准就建立起来了?好像不是这样,没那么简单。
张老师昨天晚上给我们讲了很长一段话,我的理解所谓魏晋风骨,对这种精简也好,“二王”鼻祖也好,对这些经典名作的诠释、这种解读,你能不能在你的作品里体现出高度来,实际还是一个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费尽千言万语、费尽口舌,从上到下,我自己觉得核心问题还是讲境界,无非就是“境界”二字。境界这两个字从哪儿来,昨天晚上我听明白了一些,真正发挥作用不在你天天去临帖,不在于自己天天在创作,而在于你自身的综合修养和积累。(察之尚精、拟之贵似,我们和张老师探讨也得知一个结论,这里实际是一个辩证的思想,解读古人的经典,贵在能看到内核,看到它最闪光的地方,拿起笔来去临摹它的时候,就应该追求它的模样,越逼真越好,张老师的解释是,和前一句对应起来去看,前一句是形而上的,后面这句是形而下的,学古人很像这不够,这是形而下的,这里就有认识的问题,这种积累有了高度,你的创作才会有进步,你才会真正读懂什么叫做魏晋风骨,读懂经典最闪光的地方。所以我觉得在学习“二王”的这条路上,还是大有潜力可挖,不能浮于表面。就我自己的创作来讲,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我还觉得我自己很自信地在这条路上坚持,也愿意在写帖的路上继续向前努力,向前迈进,也希望大家今后对我的学习多提宝贵的批评意见,以便我进步得更顺利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