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7030|回复: 51

君子如壶墨如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8 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墨潮随笔---君壶如胡墨如思
1467b36f492b8d386753e779fac6426f.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砂壶上的铭文常常是一些格言、警句,或者是具有警戒、劝勉性的诗联。例如 “石根泉,蒙项叶;漱齿鲜,涤尘热”要涤除的“尘热”不仅是生理的,还让人想到包括心理和精神的。


“咬得菜根,百事可为”配合壶上的蔬菜图题的这一壶铭,提醒人们能够吃得苦,方能成大事。有意思的是紫砂壶上还有劝人种树的诗句:“为听鸟声多种树,欲留花香久垂帘”。


清代有名的曼生壶的壶铭大都有着座右铭的性质。例如:“方川子,玉川子,君子之交淡如此”,劝人行“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交友之道;“苦而回甘,直谏之言”,提醒人们“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要听得不同意见。“器堕于地,不可摄也;言处于口,不可及也,慎之哉!”这是“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的告诫。


紫砂壶的警戒性铭语还与壶名和器形相联系,如曼声“却月壶”的壶铭是“月满则亏,署之座右,以为我规”;方形壶的壶铭是“内清明,外直方。吾与尔偕臧”。这里化用古人的“胆欲大而心欲细,智欲圆而行欲方”的处世格言,思虑要周圆,行为要方正,内心要像茶那样清醇蕴藉,澄澈明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朝野史大观·清代述异》称:“中国讲求烹茶,以闽之汀、漳、泉三府,粤之潮州府工夫茶为最。”潮州工夫茶,起于明代,盛于清代,是潮州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地,不论是公众场合还是居民家中,不论是路边村头还是工厂商店,无处不见人们长斟短酌。品茶并不仅是为了解渴,还要在品茶中或联络感情,或互通信息,或闲聊消遣,或洽谈贸易。潮州工夫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
  潮州工夫茶是中国茶道之集大成者。翁辉东的《潮州茶经》称:“工夫茶之特别处,不在茶之本质,而在茶具器皿之配备精良,以及闲情逸志之烹制法。”工夫茶的茶具是“一式多件”,有茶壶、茶盘、茶杯、茶垫、茶罐、水瓶、龙缸、水钵、红泥火炉、砂姚、茶担、羽扇等12件,讲究产地、出品。茶壶多用江苏宜兴所产的朱砂壶,要“小浅齐老”;茶杯则要“小浅薄白”。
  工夫茶之工夫,全在茶之烹法。有所谓“十法”,即活火、虾须水、拣茶、装茶、烫盅、热罐、高冲、盖沫、淋顶与低筛。也有人概括为:“高冲低洒,盖沫重眉,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或称“八步法”:
  治器——冲茶前的准备工作,从起火到烧开水,冲烫茶具;
  纳茶——将茶叶分粗细后装入茶壶,粗者置于底、中者置于中、细者置于上,七八成即可;
  候茶——讲究煮水,以“蟹眼水”为度,如苏东坡所说,“蟹眼已过鱼眼生”,初沸的水最好;
  冲点——讲究“高冲”,开水从茶壶边冲入,切忌直冲壶心,以防“冲破茶胆”;
  刮沫——冲茶时溢出的白色茶沫,用茶壶盖刮去;
  淋罐——茶壶盖好后,即用开水冲淋壶盖;
  烫杯——在筛茶前,先烫杯,一可消毒,二可使茶杯升温;
  筛茶——讲究“低筛”,把茶壶嘴贴近已整齐摆放好的茶杯,然后如“关公巡城”般地连续不断地把茶均匀地筛洒在各个杯中,以示“一视同仁”,但一壶茶必须循环筛洒以至于尽,即所谓“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a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壶钮,壶嘴,壶身,壶把有“羊”形,故取“吉羊”谐音“吉祥”,是为“吉祥壶”,寓意吉祥如意,事事**。把祝福心愿托之于紫砂,可谓寓意深刻,匠心独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虎壶的整体设计也可谓独具匠心,虎壶分正壶和护壶两部分,正壶以壶盖作虎头形,壶盖与壶身圆浑的造型寓意着当今中国的富足与强盛,最妙的是护壶是以一只可爱的民间布老虎造型创作的紫砂小虎,威猛、霸悍中充满了吉祥的朝气。“护壶”的首创也熠熠生辉:以往都是一把壶配上几个杯,而大叔的设计是“一把壶配上一个雕塑”,可爱的虎娃便成了“虎壶”忠实的守护神,和谐相伴。壶身铭文大叔手书“虎虎生威”,同样令人拍案叫绝。
a87ff679a2f3e71d9181a67b7542122c_2010_04_13_13_55_4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顾景舟:1915年生于江苏宜兴川埠乡上袁村,顾景舟可以说是历代紫砂陶艺名家中,名号最多的一位他本名景洲,后改名为景舟、名号有曼晞、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及壶叟等。曾自创堂号为自治轩。他在壶艺上的成就极高,技巧精湛,且取材甚广。可说是近代陶艺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所享的声誉可比美明代的时大彬。世称「一代宗师」、「壶艺泰斗」。少年即立志于紫砂陶艺创作,从其祖母邵氏学艺,潜心磨练制作技巧,方二十便己身列紫砂名手之林。数十年来饱览历代紫砂精品,深入钻研紫砂陶瓷相关工艺知识,旁涉书法、绘画、金石、篆刻、考古等学术。丰富的人文素养加上精练制壶技艺,蕴酿出其紫砂创作的独特艺术风格,而顾景舟对于紫砂陶传器鉴赏亦有高深独到的造诣。他的紫砂作品以茗壶为主,年轻时先由方器入手,兼做圆器,随着其与书画界的交往,逐渐偏重光素器型的制作,最后是以几何形壶奠定其个人风格,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创作方向。作品特色是,整体造型古朴典雅,形器雄健严谨,线条流畅和谐,大雅而深意无穷,散发浓郁的东方艺术特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供春:本姓龚,亦作龚春。是紫砂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作者。明正德、嘉靖间人。所制茗壶,古朴风雅,造型各异。供春在紫砂壶史上从一般饮茶器具推进为精致的工艺品,做出了很大贡献。
   其所制紫砂茶具,新颖精巧,温雅天然,质薄而坚,负有盛名。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树瘿壶",传说为吴大澄所藏,后为储南强所得,把下刻"供春"两字,裴石民配制壶盖,黄宾虹为之定名。解放后,献给国家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人作文,有“意在笔先”之说,同样,在紫砂的创作中最重要的步骤就是构思,自然万物就是紫砂创作的来源。高祥芬的作品《寿字壶》,取之于万寿字中的篆体字样精制而成,抟泥为壶,寓意吉祥。《寿字壶》古朴素雅,庄重,性灵自然。作品的点、线、面自然流畅,造型和谐平衡,壶把与壶嘴流之实形、虚形的相互呼应,匀称均衡。这把壶以全手工制作,以人的灵气注入紫砂,使原来没有生命的五色土经过人的亲近、摩、挲、拿、捏,充分调和紫砂泥的内在构成,使之成形,紫砂泥活了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推崇天人合一,讲求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统一,而紫砂天性古朴纯雅,造型充满自然美感,正适合现代人回归自然的追求。
a1.jpe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品竹段”紫砂壶在看似不稳的壶身中,可感觉到竹的灵气,弯曲的竹枝为滴手和壶把,曲卷翻动的势与度恰到火候;创作此壶决不是延习古作,简单模仿,而力尽在适度的夸张和变形中,在思想和情感的融合中,在品位和格调的提炼中,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做到飘逸洒脱,高风亮节;由此,品格与艺术得到升华。
1_201005201038133RvSE.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