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2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2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网站编辑

【高清晰】“创造力的实现——张海书法展”作品全放送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名家评论张海书法

综观二十几年来张海的书法创作,是一个从不断探索到逐渐成熟稳定,从动力积累到风格确定的过程。近几年,他的创作又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方面他的书法越来越老辣成熟,风格主调越来越明确。另一方面他的创作并没有沿着惯性发展,而是不断求新求变。他的  变是经过长期一点一滴的积累,在某一阶段而产生突变,在不断变化中又有着一以贯之的不变,终于成就了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个性色彩的“张海风格”。
                  ——刘艺《〈创造力的实现〉序》
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名家评论张海书法

张海近十几年在行草书上的探索是颇为成功的,其成就甚至可以说不在隶书之下。但就我所看到的评论,似感未能完全切中肯綮。前面说过,在一些人眼中的张海是理性人物,少言寡语,不苟言笑,其实他是一个充满***的人。他自己就曾著文谈及这一点,他认为工作中如果没有***,没有些异想天开,就不可能有近20年各种不同组织形式的活动。***贯穿在他的工作、生活和艺术创作中。他认为书法创作,尤其是狂草,那时一定要用整个生命力的勃发才能为之的。他在谈到自己创作草书时说:“热血沸腾,思绪奔腾,笔随意转,行当于行,止当于止,自觉一任感情的澎湃,笔下自然多姿多态,生气勃发。”这种关于创作心态的描述,可谓之草书创作的宣言书,也是一位真正的书法艺术家所应具备的最佳心理状态。

——周俊杰《海纳百川》
52-1 拷贝.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名家评论张海书法

在张海的作品中,可以感觉到他的为人。他的作品形式上多呈静态,体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他的为人处世是相吻合的。同时,他笔墨的变化是比较多的。张海擅长多种书体,隶书、行草书、大字、小字变化非常大,有些作品,看上去不像是出自一个人之手,但又是他一个人的线条语言,这非常难能可贵。他的用笔很洗练,用墨很活。张海不但为人方面值得敬佩,在艺术创作上,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刘文华《“张海书法作品展”研讨会发言纪要》
77-1 拷贝.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名家评论张海书法

张海的书法表现着强烈的时代感,其艺术风格是健美,是阳刚大度之美,与时下一些作品以奇巧取胜或以病态为美者形成鲜明反差。张海书法展示着一种明朗的情调和健康的创作心态,其表现出的美是沐海而出的朝阳,而不是如火的骄阳,是阳光下秀发的青松,而不是盘郁的古松,更不是杨柳依依。这种美的情调使人愉悦,使人开朗。

——李刚田《张海书法艺术访谈》
103-1 拷贝.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名家评论张海书法

张海书法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它并不囿于书论中所谓的碑派、帖派,而是横跨在碑、帖两派之上去塑造自己的风格,他用笔也不拘泥于所谓的中锋、侧锋,而是极尽笔锋的变化,“唯笔软则奇怪生焉”,唯创造丰富的线条之美是用;在创作中他具有很强的用墨意识,以丰富的墨色变化去增加形式的表现力,这具有一定的美术属性,但又分明是书法的表现语言;在以展厅为特征的书法创作潮流中,张海非常重视形式效果,为求得新颖、动人的形式,在用笔、用墨、章法方面对前人有许多突破和发展,但他没有走向“美术化”,而是固守书法本体,通过形式传达出内蕴的文化品格;张海书法具有明显的专业性,是少数专家才能完全解读的“阳春白雪”;但又具有社会性、人民性,一般爱好者,甚至不识汉字的外国人,也可以各以不用的角度,从不同的层面上去感受书法美,通过黑白交错、通过线条的节奏变化去感受力量与气势。

——李刚田《张海书法艺术访谈》
103-1 拷贝.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名家评论张海书法

隶书之章法大约有二:一是大碑章法,字疏行密,行列整齐;二是从简牍章法变化而来,字密形疏,有行无列。张海先生隶书章法两种兼用 ,横幅多用碑版章法,进一步加强横向取势,以求恢宏开阔;竖行或用简书章法来强调纵向意象,以求势来不可止。偶然采取一行为单位再相加成篇的格局,新颖别致,视觉效果极佳。比较而言,碑版章法在张海先生笔下就轻驾熟,而有行无列的简书章法较难把握,这是因为扁型的隶书紧密相加容易致使鱼贯拥挤气息不畅,逼迫书家要打破原先按图分割填墨之惰性,调动起创造情绪,有时会出现意外效果欣喜若狂,稍有疏忽会“大意失荆州”,致使作品不可收拾。张海先生对后者作品的把握更具感染力,颇能具代表他谋篇布墨随机应变的能力。张海先生隶书篇幅一般较大,气势能得到极限展示,令人赞叹不已。

——张金梁《论张海》
124-1 拷贝.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名家评论张海书法

张海先生的楷书以骨格胜,用笔劲直,结体峻拔,北碑体势,行草意趣,与其隶书有相通之处,然韵味不及隶书,稍感板实。其篆书早年为小篆结构,汉篆形态,点画舒缓,优雅自如,左右错落,略呈欹侧之势。近年所作,趋向蜾扁篆法,以横阔结体,以纵画取势,意象古拙,态势活泼;点画劲健,金绳铁索。我在2004年2月致张海先生的一封信中,曾谈到对其篆书的感受:“先生气弘学深,超诣独见,故出手便高,即如不多作之篆书,品位不在隶书之下,以拙见或意在隶书之上,风神洒落,超绝尘土。”的确,张海先生的篆书,积数十年学养功力,自应有不俗表现,故体端势阔,用笔老辣,疏密得宜,舒卷自如;笔墨洒脱,表于浓淡枯湿变化之中,意古境新,见于瘦蛟蟠树伸屈之外。此可以横幅《雅俗共赏》对联《拓石繙金》诸作为鉴赏文本,证之吾言不谬。

——李庶民《斫轮同扁 运斤希郢》  
326T098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名家评论张海书法

张海隶书中强调“书写性”,充满涌动的生命张力所反映出来的书法精神既与中国人文写意精神潜含暗通,也与当代人心灵的自由追求合律同辙,这些既是一定文化语境使然,又是其艺术的终极价值所在。而他的“草隶”实践以东汉分书为底本,将简、帛、残纸作为一种“语汇”活化在书法表现之中而渐成卓尔不群的“张海范式”,其“拆骨还父”式的取法途径,无疑也为当代隶书创作打开了一扇透亮的窗户,其创作模式、创新思路也是富于探索性的,充满智慧的,这在当代更有其启迪意义。张海隶书在气息上的神清骨峻、雅洁刚正,凸现一种正大光明的君子气象,这在一个“物欲横流”、“铅华盖地”的媚俗社会里,更显示了某种精神贵族的气质,我以为这是对书法“高贵”品格的一种坚持,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吴振峰《张海的意义》
326T099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名家评论张海书法

张海的隶书,抛开了东汉成熟隶书的装饰化的“套路”,生动活泼,平淡天真,所谓“左波右掠蚕头雁尾”,在这里都被大大淡化,而浑融于一种紧凑自然、挥洒自如的行笔之中。“近缘嫁接”使得张海笔下的“简隶”或曰“草隶”达到妙造自然的化境,无怪乎蒋维崧教授盛赞其隶书“不用雁尾而能表现出飞动的神态,吸取了汉碑的古朴而不矫糅造作,故为苍老。”岂止是雁尾,像他笔下形态丰富的点,独特的背抛钩,顿挫鲜明的转折和绞笔裹锋的竖画,无不浑融简意隶韵,把简书的分野化入了八分的整饬,又在隶书的端方朴拙中加进了简书的灵动。二者的结合自然天成,几无人工痕迹。

——西中文《壮志岂销歇 欲浮河之源》
326T099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名家评论张海书法

张海的行草书既不同于帖派文人书,也不同于近世所谓的碑体行书,应该属于一个单独的体系。他以简帛书为母体 ,参用碑派用笔的厚重浑朴和帖派用笔的活泼灵动,以及大篆线条的圆劲古厚。在帖派中,他借鉴了多家的技法,其中可以看出米芾的爽利骏发、董其昌的圆转流利,更可以看出王铎、张瑞图的方峻劲折。他的行草和他的隶书一样,虽从一家入手,但能吸取多家之长,最终化出自己的面目,使人看不出他究竟来源于哪家哪派。在当今书坛上,写行草者不外乎四途:一是王羲之一路,下及颜真卿《祭侄稿》,杨凝式《韭花帖》;二是宋人行书苏黄米蔡;三是明末行书:王铎、黄道周、张瑞图;四是所谓碑体行书,大率从康有为、赵之谦、何绍基等清末书家入手。然不论哪一路,均使人一望可知其师承源流,不脱母帖面目。张海之过人之处在于,他真正做到了博取前人之长,融成自家面目。

——西中文《壮志岂销歇 欲浮河之源》
326T099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