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宫恩武o

关于王镛先生的书法老宫的意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31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琴岛大布衣 于 2008-12-31 01:36 发表
我在网上随手搜到王镛的两幅作品(并非他的代表作),但能反映出他的基本面貌.是想使讨论有的放矢,没想到反王镛者只是一味的否定,甚至咒骂,却说不出所以然来,任何作品都是可以批评的,但要有学理性,要以理服人,这种 ...

我等皆阿斗        唯大布衣者乃诸葛孔明先生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31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黑白山人 于 2008-12-31 09:30 发表

我等皆阿斗        唯大布衣者乃诸葛孔明先生也



大布衣所言绝非此意,看来先生有所误会。

这幅作品确实不算王镛的代表作,充其量属于变法过程的一个过渡而已,但就是这个过渡中的作品使得我们有机会窥见王镛书法走过的历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河东南 于 2008-12-31 10:21 发表



大布衣所言绝非此意,看来先生有所误会。

这幅作品确实不算王镛的代表作,充其量属于变法过程的一个过渡而已,但就是这个过渡中的作品使得我们有机会窥见王镛书法走过的历程

河东南的分析是有道理的,任何一位书家的成长,都有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初级--中级--高级阶段,

再转两幅王镛去年的新作,大家可以对比一下,......

[ 本帖最后由 琴岛大布衣 于 2009-1-2 18:06 编辑 ]
20070902_5d646f7237bfd316b5e9GKnSp55TSx4q.jpg
20070902_832ad4f719d87f6bfaaeUBxoLLCuuF9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3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见过二十年前王镛的书法作品(转自美术中国网美术论坛)吗?

观过有何感想?

不妨直言.

丑书乎?

美书乎?

(转自美术中国网美术论坛)

二十年前王镛书画篆刻集---书法
地址 http://bbs.art86.cn/viewthread.php?tid=52044&fromuid=74759

附件 34.jpg (84.35 KB) 2008-9-17 10:17

35.jpg (109.26 KB) 2008-9-17 10:17

36.jpg (128.67 KB) 2008-9-17 10:17


[ 本帖最后由 琴岛大布衣 于 2009-1-3 00:0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3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黑白山人 于 2008-12-27 16:12 发表

这种反证法的确可谓煞费苦心       一任群芳妒的初级书法水平并不能说明王镛的书法水平一定就很高        你们现在推崇他的作品        王镛现还算年轻       再过二十年       他也许会为自己二十年前粗糙的 ...


有甚么不安呢?!em6

是否是书法大家在年轻时一定要有或写出大家的水平才行?!em6

看看王镛二十年前的书法水平吧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3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王镛先生書法精品欣賞(海外華人私人藏品)
附件 王镛先生书画(二).jpg (75.57 KB)

附件 王镛先生书画(七).jpg (73.92 KB)

附件 王镛先生书画(八).jpg (77.23 KB)

附件 王镛先生书画(九).jpg (80.12 KB)


[ 本帖最后由 琴岛大布衣 于 2009-1-4 03:1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3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和谢无量一样,后期不如前期。

但徐生翁却与之恰恰相反。书法是终生的,活到老,学到老,否则,就是“人书俱死”。em2 em2

[ 本帖最后由 寒巢___寒石 于 2009-1-3 21:4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3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6 宫恩武o 的帖子

您说的“胸怀很重要”这句话太对了!
其实,艺术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你不喜欢的不一定就是丑的东西,你喜欢的在别人看来也不一定是美的东西。------我们要有包容的胸怀。
对于王镛,我学不来,但我很敬重他,也很看好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3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补充一句,对于王镛的作品,我只是欣赏,我并不想学,要不,我就成了“王镛第三”或是“王镛第十三”了。--------但这也正是王镛的魅力,个性独特,无法复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