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100
- 注册时间
- 2006-6-2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5129
- 点评币
-
- 学币
-
|
楼主 |
发表于 2008-11-26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临言:& Z5 ?7 h6 m. C2 Z# I
对传统道艺的认识,一直大体分为境、意、象三个部分。兄提的节奏、韵律,我理解更多是“境”的问题。书法是有境的,优秀的新诗同样是有境的。探讨“境”的相通,也许是个可行的辄。
/ y# U& O5 Q$ n0 W2 _3 K 比如,传统书学中,永字八法,个人以为就是作者将具体的线条形式转化为适合自己心性的“境”。& i) x% j4 W! p) L
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
0 V; E5 H( J+ ^+ u$ a; X6 `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 a4 ^1 L. Q9 e+ e) x+ X
竖为弩(如**直立)3 [0 I, b2 R6 p. |
钩为趯(如人跳跃)( Z, C( t6 P; d( x8 N
提为策(如策马之用鞭); R; D: m9 _! S4 g/ Z" I
撇为掠(以手拂物之表)' {$ x* y- ~- ~* z* p \
短撇为啄(如鸟之啄物)7 R& p! |3 ?6 p( r8 b0 k: F, b/ M* t
捺为磔(磔音窄,裂牺为磔。磔本义是指肢解祭祀用的牺牲,含解体张裂之意)$ b7 |/ I) U! a# W
) v w# @. h$ S# a
" |3 d9 U7 |: l6 n$ I虫甬:; U7 I L1 O" o2 y. |
) S( I. r8 n, {! @“点为侧”、“横为勒”……等说法,在我看来,首先是“象”方面的问题,然后转化为势,进而与书写动作类同等一系列联想的过程。
7 {! v9 d) K- o# S) S( `( ? 而“境”所言的通常是整个艺术作品完成以后所呈现出来的总体格调,更多的是从欣赏的角度出发。
" ]9 m [, f# r5 ^ 所以我更多地从节奏、韵律等这些与书写容易产生关联的方面进行思考哈。
1 h6 K/ n* y3 l$ e2 d: J) b
) K" j" @. B+ `7 Z9 |/ N, i3 t
& ?( ^8 y0 @4 a3 O3 m! D* ^% x临言:! G% N+ o. u( B9 b, U+ V" A
如果单论一笔一点的比喻--横为勒,是象的问题。可落实到具体的书写行为上。诸多“象”确定书写的“势”,综合到作者的感觉上就构成了“境”。这里境是“象”的综合。 G1 V6 p8 P" B/ ?5 E: e9 |
如果单从象上理解永字八法,书法线条就只能是具体形式“鸟之翻然侧下”“勒马之用缰”,转化为线条。这样的创作过程是从形式到形式的纯理性技术行为。
' N" {; b5 m0 b2 s 如果境,仅仅是作品的最后格调。那么“境”完全是空话了。0 \4 j6 {! R. ]
呵呵,我个人偏向把节奏、韵律、格律这样的书写行为和艺术感觉定位为”境“的次生概念。$ R. ?+ o8 P+ A
4 ?% T4 b6 }- j# ]; H
# W2 `: O4 ]: M2 C7 _0 h
文学的真实性问题。“黄沙远上白云间”是纯客观的生活实境描述,实写凉州地区的天气特点——风大、沙尘大,这是科学的气象记录。真则真,但缺少诗词的意境美。“黄河远上百云间”,把千里外的黄河移到眼前,把满天的黄沙抹得澄明如洗,山与河形成上下、纵横、点线的和谐构图,诗境辽远、明朗、豪迈、舒畅。这一移,现实生活的实境就变成了文学作品的意境,它源于生活而又不同于生活,对生活实境进行了选择和改造。2 K: B8 `) G& G! }8 e9 L) O
境还是象?这段文字里,山、河是象,单转化到诗句”黄河远上百云间”,“黄河”在诗中的作用就由真实世界的“象”转移为作者、读者主观感觉的“境”。5 C. {# R( ~$ D2 C B. J e
“境”“象”的不同,在书法、绘画、书论、画论里枝横叶叠,貌似都是具体点线体的视觉构成,无法细致区分。甚至永字八法是单纯的文学比喻还是具体创作手法都常常被混为一谈。可在文学里,“境”“象”的具体作用,及两者之间的移位、换位问题就很清晰了。
& t2 T5 a% P" w0 ]8 }8 I+ B1 Z
& V! u4 S* r: G: {
( N1 |# `4 [+ w+ j4 q/ F- S虫甬:0 j0 D7 |: K8 h" K8 p; h' ^
看了临言兄的段话,知道兄所言的“境”,就是我所理解的“意象”,而非“意境”。( y3 h" m. q( k* J& H5 ], ~
如此,则没有太大的分歧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