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07-6-14 09:23

【国学漫悟】专题之论语篇:学而第一,二。

【國學漫悟】專題之論語篇——★★★★★——大成至聖先師文宣王褒成宣尼公 孔子像http://www.shufa.org/bbs/album//25474/20070611_219c88c3db8636542b0d023q7nEprsIb.jpg 主持人:招雀园主人 琴岛大布衣曾惊花落虫甬丁剑

[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07-6-18 12:09 编辑 ]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07-6-14 09:25

【原文】
1·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



【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4)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评析】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




上段链接:【国学漫悟】专题之论语篇:学而第一,一。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default/multipage.gif 1 2 3 4 5 6 .. 8


[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07-6-14 09:36 编辑 ]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07-6-14 09:32

在【评析】中还有一段被我删除,附在下面,作为参考:

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抛弃封建毒素,继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

招雀园主人 发表于 2007-6-14 10:25

接着摘抄李泽厚《论语今读》:
“仁”是孔学的根本范畴,是人性结构的理想。由“礼”归“仁”,是孔子的创造性的理论贡献。孔子通过仁而塑造一个文化心理结构体,如说得耸人听闻一点,也就是在制造中国人的心灵。所以我才说,孔学(或儒学)半是宗教,半是哲学。因为它虽然没有人格神的上帝,但在塑造、形成、影响中国人的心灵上,与基督教在西方社会并不相上下。而儒学之所以不是某种抽象的哲学理论、学说、思想,其要点之一正在于它把思想直接诉诸情感,把某些基本理由、理论,建立在情感心理的根基上,总要求理知与情感交融,至今中国人仍然爱说“合乎情理”“合情合理”,便是他的表现。本章即如此,今日来读,应该甩开什么“犯上作乱”等等过时的主张和要求,甩开那引以此为基础就能够能够政治清明天下太平的幻想,而注意他的特征在于:把“人”或“仁”的根“本”建立在日常生活即与家庭成员的情感关系之上。好些动物也乳幼抚小,但幼小长大,便离“家”独立,不再复归,因此也很难说什么儿女对父母的感情。孔学儒家教义的特征之一,从所谓“三年之丧”,到孟子和王船山所说“人禽之别”,首先强调的正是这样一种“家庭”中子女对于父母的感情的自觉培育,以此作为“人性”的本根、秩序的来源和社会的基础;把“家庭价值”置放在人性情感的层次,来作为教育的根本内容。
如何维持社会的稳定、生存和延续。从孔夫子到现代,一直是个大难题。当今自由主义(个人权利、公平竞争、优胜劣败:强凌弱)与民主主义(公众意志、人民民主、社会福利:众欺寡)的两难困境,西方学者想以“主体间性”的“商谈伦理学”来作调解。中国儒学重人轻法,现在倒转过来以法治为主后,是否仍可吸收中国传统强调建构人性以稳定社会的想法,重情感、修养、家庭价值、主体间性以作出某种转化性的创造呢?似有许多具体课题值得深思。

琴岛大布衣 发表于 2007-6-14 11:54

推荐一篇于此有关的文章:

[转贴]谁能说清“儒学”核心——“仁”?我说......

谁能说清“儒学”核心——“仁”?我说(之一)
众所周知,“仁”是儒家学术,重点中的重点,核心中的核心,根本中的根本。不懂“仁”,不清楚“仁”,错误理解“仁”,就可以说不懂儒学的根本,不明白儒学的重点,错解了儒学的核心。如果是这样,哪怕是学者专家、教授大师,尽管是著作等身,也只能说是盛名之下,其实难付。
    《大学》名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任何人干成任何事,必须抓根务本,分清先后。否则,必定南辕北辙,事与愿违。因此认真、平等、心平气和对“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实在是“笃行之”、学以致用的前提。需要全体热爱中国文化的同志,齐心诚意,共同努力。
    一、 立足点、出发点和目的。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我们研究、探讨的唯一目的是国富民强,构建和谐社会,人民幸福安康。不是纯学术,为学术而学术;不是争长短,论高低;也不是借此出名,捞取私利;更不是泄私愤,人身攻击。
    二、 判断是非的标准。
             不惟上,不惟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就是对今天的社会现实有什么帮助?多大的帮助?三古(训古、考古、古文字)只是手段,只能参考、借鉴;学术权威只是一家之言,都不是最高标准。不能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肯定大多都是废话,价值不大。
    下面择录四家不同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1、 偏重传统的注解。摘自复旦大学来可泓老先生,参考168种注解写成的《论语直解》。“仁”,即“仁风,仁德”。
      2、 力图创新的注解。摘自当代卓有成效的思想家何新的《孔子论人生》。“仁”,即“仁善”。
      3、 独领风骚的注解。摘自享誉国内外的国学大师南怀瑾的《论语别裁》。“仁”,“文字上的解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事”。分体、相、用,“自心是‘体’,处于人之间就是‘相’和‘用’了”。
      4、 经历奇特的注解。摘自与南怀瑾叫板的董子竹的《论语正裁》。“仁”,“核心是一个‘知’字”。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一)、    “仁”——利人利己

    孔子一生坎坷,四处碰壁,被当时的人奚落为“累累如丧家之犬”。讲事功可说毫无建树;论立言,流传最广的《论语》不是他著;说立德,也没有感天动地的故事。可为什么偏偏孔子被公认为圣人?如北大教授李零所说,是历代统治阶级捧出来,人造出来?可为什么不捧别人?唐朝捧老子,宋朝推朱子,为什么老子、朱子没有成为圣人?
    我认为,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最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论语》。可以说没有《论语》,就没有孔子圣人。《论语》是儒家学术的源头,《论语》是儒家学术的核心。弄懂了《论语》,搞清了《论语》的价值,就知道圣人非孔子莫属,就知道子贡之言恰如其分:“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寡矣”!“他人之贤者,丘陵也,有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也。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子贡就凭这三段话,足可成为当之无愧的贤人。
    一个已经作古的人,当代人为什么对他情有独钟?如果对我们没有好处,对我们没有利益,人们绝对不会尊敬他、纪念他。过世的人怎么会对当代人有利益呢?只有他的思想,他的精神,能给当代人以启示、激励,除此之外,再没有其它东西能利益当代人。请看历史上多少皇帝、多少宰相、多少将军,当代多少官员、多少老板,在世何等威风、荣耀,不要说死去,只要一旦无位失权,立马就成为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不要说后人怀念,当代就臭不可闻。很简单,因为他没有利益别人,更不可能利益后人。
   《论语》所给与人类的利益,确如子贡所言,像“日月”一样,不求任何回报,源源不断、一刻不停给予光明和能量。任何一个真心追求利人利己、幸福圆满的人,只要“学者为己”,只要正确理解,只要“学而时习之”,就一定能心想事成,“贫而乐,富而好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否则,任凭你天资聪明过人,必定无得而还。因为“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陀慈悲,只度有缘之人”。所以判断《论语》的对错,不需要任何权威,只问自己受益了没有?受益了,说明理解对了;没受益,说明理解错了。非常简单,非常方便。
    所谓“仁者”,即追求利人利己的人。因为只有利人利己,才能幸福圆满。这是唯一的一条路,没有第二条路。“泛爱众,而亲仁”。“亲仁”,即亲近利人利己成功的人,也就是以这样的人为榜样。“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即人如果不追求利人利己,学习作人的标准、规矩、礼节有什么用?如果不追求利人利己,高雅的音乐熏陶有什么用?设身处地的想想,如果自己不感兴趣,对自己又没有用,能学好吗?除了浪费时间有什么用?看看今天多少家长,逼着孩子学钢琴、绘画、舞蹈,而不是因为孩子兴趣才学,其结果如何呢?这种解释与现实生活相符。
    再如: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里”者,里面,内心也。不是表面,不是挂在嘴头上。“择”,选择。“处”者,深藏也。古代称无官职、在家谋生的学问人为处士,即在家,不参与公共事务。因此整句的解释是:孔子说,把利人利己这个目标放在心里,默默追求,天天进步,才是最美的。不选择把利人利己的目标深藏心中,而是挂在嘴上,言行不一,这个人难道有智慧吗?由此可知,孔子多么脚踏实地,埋头实干;又是多么讨厌两面派、伪君子。这难道是令人讨厌的“道德说教”吗?谁老老实实照着作,立竿见影,马上得利。谁自作聪明,巧取豪夺,损人利己,必定“聪明反被聪明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是万古不变的铁律!


琴岛大布衣 发表于 2007-6-14 11:58

推荐一篇于此有关的文章:

谁能说清“儒学”核心——“仁”?我说(之二)谁能说清“儒学”核心——“仁”?我说(之二)
   孔子自己说,“仁”就是“利人利己”。
   “仁”就是“利人利己”。这种解释,像光芒万丈的太阳,普照万物,一览无余,明明白白;像空气,与人人生命攸关,须臾不可离,又日用而不知。是我的发明?还是我的杜撰?通通不是!是孔子圣人自己,说得清清楚楚。
    子贡曰:“如有博施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第六)
    子贡向孔子请教说,如果有人能广博的救济人民,普渡众生,怎么样?他算一个仁者吗?孔子说,岂止是一个仁者,简直是一个大圣人!即使是尧舜这样做,也会累得生病。所谓仁者,就是自己渴望自立,自立后帮助别人自立;自己渴望发达,发达后帮助别人发达。象这样能从近处做起,可以说是实现仁的方法。
    大家注意孔子回答时的态度,“必也圣乎!”显然,子贡是把“仁者”想象的太高大、太神秘。仁者不是这样的,只是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孔子才有“立人达人”的回答。“欲立”者,利己也;“立人”者,利人也。“欲达”者,能力巨大,利益巨大也;“达人”者,让别人也能力巨大、利益巨大。孔子就是这样实实在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人应该做,人人能够做,人人做得到,只是每个人愿意不愿意做的问题。能够利益每一个人,这才叫圣人。孔子当之无愧!历代统治阶级和御用文人,放着利人利己的光明大道不走,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损人利己,铁了心走向灭亡。那叫自作自受,咎由自取,于孔子何干?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第十二)
    仲弓问怎样才能做到仁。孔子回答,出门要谦虚谨慎,见到别人像接待国家贵宾一样庄重;带领大家做事,像主持大型祭礼一样用心。自己不喜欢做的事,不要转给别人做;自己不喜欢的话,不要说给别人听。无论在国家做事,还是在家庭生活,都能与大家合作愉快,彼此之间,无怨无悔,快快乐乐。
    尊重别人——利人,自然受别人尊重——利己。自己用心做事能成功——利己,别人用心做事也能成功——利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伤害别人,就是利人;“邦家无怨”——自己不受伤害,就是利己。所以利人利己,就是仁。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颜渊第十二)
    “讱”,语言像锋利的刀刃一样。说话要慎重,说到做到。
    司马牛问仁。孔子回答说,因为语言像锋利的刀刃一样,所以说话要慎重,说到做到。司马牛又问,难道说话慎重就是仁?孔子说,这桩事做起来很难,所以说话能不慎重吗?常言曰,好话一句暖三春,恶语伤人如冰寒。说好话,自己高兴——利己,别人感到温暖——利人。出恶语,心情不好——害己,伤害别人——害人。道理不难懂,做到却很难。所以孔子语重心长的告诫司马牛,要立志利人利己,就必须说话慎重,说到做到。
    综上所述,所谓“仁”,孔子自己说得的清清楚楚,就是利人利己。不神秘,不高远。人人能做,个个能行。细细想来,做人学问千言万语,能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利人利己。任何人要想幸福圆满,这是唯一的一条路,没有第二条路。它至高至简,又易知易用,是名副其实的粮食店。它放之四海而皆准,穿越历史而永生。弄懂了“仁”是利人利己,就是明白了儒家的核心和根本。
    大哉!孔子!大哉!圣人!

火木子 发表于 2007-6-14 14:02

一般句读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也有句读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我觉得后者更佳

琴岛大布衣 发表于 2007-6-14 14:42

原帖由 火木子 于 2007-6-14 14:02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一般句读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也有句读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我觉得后者更佳
请教:这两句不同的句读,区别在哪?为何说“后者更佳”?

火木子 发表于 2007-6-14 15:08

回复 #8 琴岛大布衣 的帖子

我觉得前者强调“为人”要“孝弟”。
后者则更强调了“孝弟”与“犯上”的关系。

阮次山 发表于 2007-6-14 18:19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国学漫悟】专题之论语篇:学而第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