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者 发表于 2005-11-11 00:17

对“生命的生机与活力”的表现就是书法的内容

什么乱七八糟的,看着都头疼,不要把书法说的神乎其神.书乃小道,研究过分了没有必要.小心走火入魔,得不偿失.

唐之韵 发表于 2005-11-12 08:23

对“生命的生机与活力”的表现就是书法的内容

书乃小道这是你自己的主观认为
秦始皇统一六国马上“书同文”这说什么?我在前面已又解释   
先生并没有看我写的是什么
等看完了再下结论也不迟呀!

灌水圣 发表于 2005-11-15 00:22

对“生命的生机与活力”的表现就是书法的内容

阿弥陀佛!
贫僧法号:灌水
今日化缘不成,反而把金钵丢鸟,甚是羞怒,故而来此发泄。
书法问题,说这么多干嘛?
有经可依,照办可达~~~
“谓金无自性,遂工匠缘,遂有金狮子,起但是缘,故曰:缘起!”
“谓墨无自性,遂工匠缘,遂有书法,起但是缘,故曰:缘起!”
罪过,罪过!!!!!!!!!!!!!!!!!!!!!!!!!!!!!!!!!!!!!!!

唐之韵 发表于 2005-11-16 09:51

对“生命的生机与活力”的表现就是书法的内容

汉代是吉祥图案发展的集成时期,也是一个将图纹脱离三代天命神学,进入世俗化的转变时期,如瓦当——卷云纹、漆器——云气纹、丝织品——云气纹等。谶纬学说自西汉末期开始流传,它主要是把阴阳五行同儒家伦理更深入细致地附会在一起,强调天人感应。在这种迷信的外衣下包裹着对人生存的更多追求和肯定。汉隶表现出了同样的生命和生活内容,典型地反映了这种倾向。“天人感应”思想的流行、谶纬的兴盛使汉代艺术表现了一种颇具浪漫主义的气息和情调,形成了汉隶特有的气概:深沉、雄大、浪漫、热烈。汉隶笔画的创新与汉代人的意图相连,祖先从茹毛饮血开始,走过漫长而艰辛的历史,把图腾的信息在人的生命中传递,汉代人就是在对生命的延续和自然的力量充满敬畏的状态中去打量自己的,并以刚劲挺拔的笔力写出心中的笔墨,“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可能预示着它是一个神秘力量凝聚起来的变形。在中国古文化中常常运用极夸张对比地表现巨睛直视的图形来表达某种意念,使图形蒙上了诡秘的色彩,如三星堆中的青铜面具的大眼球外凸,眼角上挑;在仰韶《鹳鱼石斧图》中,鸟的大眼睛用墨线重勾成圆圈;商代《父辛尊》中的兽面纹巨睛直视;西周《凤纹卤》中的凤纹也大嘴巨眼;在西汉《洛阳卜千秋墓壁画》中对白虎朱雀的眼睛夸大到纵目圆眸,这些可能是一些威严神秘意义的象征物,都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这是一个充满浪漫情调的世界。从这些图形的延续中,我们就容易理解为什么汉隶中笔画粗细差别如此之大,同时也说明不管时代如何变化,用图形反映人类本能的要求没有变。汉画像石中的象征手法所描绘的客观世界是主观世界的象征,通过暗示、寓意、对比和联想来实现,如在汉墓中,阴阳系列的日月、男女、伏羲女娲都是主宰人的生命、繁衍、变化的象征系列,借助象征达到转变自然及命运的目的,寄托着人追求幸福、生命、理想的浓厚情感。因此,自然动物的形态就发生了变化,鸟类为三足鸟,稳步于太空象征太阳;五头鸟居墓室顶镇墓避邪;凤为展翅的朱雀,虎为有翼的白虎,马为飞翔的天马,它们都变成了神兽呈祥御凶。(见韩玉祥、李陈广《南阳汉画像石墓》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在人神合一的《南阳两汉石刻》中,蕴含的信息就是:人是世界的主宰,人是汉代社会的主体。

唐之韵 发表于 2005-11-20 15:34

对“生命的生机与活力”的表现就是书法的内容

“天地之性人为贵”(孔子),《尚书》有一句话是人为万物之灵。“人者,天地之心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礼运》)这表明:人的生命是天地间最美好的事物。生命力必然和性息息相关,性体验使人接近生命,其中充盈的诗性和敏感,是一种活泼生命的体现。阴阳和合是生存之道,“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黄帝内经·素问》)对于人的生命是至关重要的,古人把生死视为一个事物的两端,那么男女和谐就是生死阴阳的一个枢纽。男女的和谐是情、爱和性的和谐,能孕育出新的生命,就像天与地的交合,“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天地姻酝,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系辞》)应“接阴阳以为强”。因此,古人将性看成是一种与自然保持和谐、统一的健康长寿之道,对婚姻寄以十分美好的理想,大力歌颂男女之爱,其主要目的在于“广嗣继”繁衍种族。《诗经》表现出高度的人文关怀,《郑风·溱洧》、《邶风·静女》等,都有着那浓烈的感情和大胆的表白,对异性的渴望正是生命欲望和性本能的自然显露。男威猛女柔顺,代表着各自的生命力,其具体表现形式则是“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这喻示着:美的东西是运动的,生机勃勃的,有强烈的生命气息,生机盎然是人类生存和精神的家园。

唐之韵 发表于 2005-11-23 10:09

对“生命的生机与活力”的表现就是书法的内容

然而,中华民族的性崇拜历来比较含蓄、隐讳、藏而不露,古人崇拜图腾,常用一些异形的动物图案或图纹、符号的意象,来象征性,象征着兴旺发达。双鱼纹、双蛇缠绕、鸟叼鱼等都是阴阳交合的象征,用以镇克辟邪,迎福纳祥,保佑家宅平安,还深信性能使五谷丰登。南阳汉画像石中的《阴阳相遇图》:伏羲是人躯兽脚蛇尾,手捧如日;女娲则是人躯蛇尾,手捧如月;还用蛇有两头、鸟有双首这种虚拟的动物来象征性,均有“并逢”之含义,这种综合演化体现出一种意图,汉代人以此来表达日月相对、男女会合、阴阳相逢之意,象征着男女相合滋生生命,是一种繁衍后代的精神寄托。汉隶具有直觉体验性、强烈的主体性和“生命一体化”的生命观,“蚕头燕尾,一波三折”、磔尾的和隶2的纵笔可以说是意象,是隐喻,是符号,表现了人的创造,是人体能量的释放,都是生命力的象征。因而,要解读汉隶形式的意味就必须从符号的意象隐喻开始。

唐之韵 发表于 2005-11-23 15:15

对“生命的生机与活力”的表现就是书法的内容

汉隶不是“因情立形”,而是“因意立形”、“即体成势”,逐步从超越物象到大胆超越笔画自身形态的束缚,直接归附于文化层面和精神境界之中。由秦篆、隶1至隶2再至隶3,是一个人生价值观逐步解构的嬗变过程,笔墨意蕴的准确把握与合理运用,从感性上升到了理性,又从理性的认识转化为情感的意象表达,这需要文化知识的修养和积累、思维方式的改变、表现技法的纯熟等。书写风格的改变是汉代人审时度势、应时顺势、自我调整的结果,这种调整是其主体精神和审美趣味的自觉选择。汉隶依乎儒道抽象写意,通过“神思”迁想,使思维方式和想象发生于心与物之间,不仅表现了人的感受和认识,而且表现了更为深层活跃的东西,它不是单纯的心理所有物,而是与心性、禀赋等个体特质交融在一起的东西。隶2为其承前启后的枢纽性阶段,创立了以写意为特色的方式方法,其纵笔笔致粗放寓意吉祥,全凭人的想象力营造出来,它超乎现实,有象有韵,更有深意,这使得隶3相当自由地步入理想化的道路,成为汉儒的意象,成为“物我同化”的精神产物。所以,“蚕头燕尾,一波三折”竟成为水火山川灵气动荡吐纳的交点和人的精神交流引动的处所。如果说隶2纵笔的震惊效果是出于人反叛的天性,那么隶3在继承隶2“春蚕吐丝”的笔墨对比关系的同时,也承袭了隶2的震惊特点,所不同的是隶3是以大众接受为目的。隶3解决了“情与理”的关系问题,雅俗共赏,是对“共性”的表现;隶3中,对笔墨进行提炼,有取有舍,恰到好处的表现,形与意的和谐一致,使儒家之“意”得到充分的体现;其写意方式趋于诗化、哲理化和伦理化,并没有走向单调感官愉悦的极端,而是着意于追求善的境界和美的境界相一致,是审美的理想化。

红荆藤 发表于 2005-11-23 15:54

对“生命的生机与活力”的表现就是书法的内容

[这个贴子最后由红荆藤在 2005/11/25 05:20pm 第 1 次编辑]

楼主的才气大,洋洋洒洒。不过把简单的事情说得太复杂了,把实在的东西说得太虚远了,让人感觉有点累!

唐之韵 发表于 2005-11-27 09:07

对“生命的生机与活力”的表现就是书法的内容

非常对不起   
只是我想
历经四百余年的隶变这本身就不是用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由于知识水平有限我虽说了几句也不敢保证能说清楚 能说到点上
我要讲的是汉隶背后告诉了什么   显示了什么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汉隶与以后书法发展的关系   
我在前面说过:
书法形式之美,既要符合阴阳八卦之“理、象”,又要深合社会人伦之“礼、义”,也须暗合人之“情、性”。这种既合情又合理更合礼的形式,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呈现的一个普遍特征。这种审美意识的开拓,是书法对中国文化的主要贡献。
我为什么要这样说   没有理由是不行的吧所以就一路写了下来

唐之韵 发表于 2005-11-27 09:31

对“生命的生机与活力”的表现就是书法的内容

从秦汉时期的鸟兽图腾来看,不同的图腾代表着不同的时空观。《周易·说卦》:“离为雉”,离,火也,太阳也。雉乃凤的原型。《鹖冠子·度万》曰:"凤凰者,鹑火之禽,阳之精也。"《淮南子·精神训》:“日中有鸟”,此鸟即是凤。因此,凤有太阳鸟之称;《白虎通义》:“南方之神祝融,其精为鸟,离为鸾”。鸾,就是凤的别称。凤鸟即是天神,秦人崇拜凤鸟,并将凤鸟与太阳结台,体现出高贵和光明;楚文化崇火崇凤好巫,凤是楚文化的标识,也是楚文化精神的绝妙象征。在楚人看来,凤是至真至善至美的化身,在楚辞《大招》中,楚人以凤来引诱所招之魂,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也即大凤,则具有更大的功力和灵性,《史记》中以凤“飞将冲天”来体现楚庄王超凡的胆识和气魄。凤鸟与生殖有关,还象征着吉祥。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仪态优美,古人认为它具有某种神秘力量,能赐人以福,是祥瑞之象,也是夫妇和谐婚姻美满的对象,如《山海经·南山经·南次三经》、《国语·周语上》、《左传》、《诗经·大雅·卷阿》中的记载或描写。通过凤凰盘旋高飞的潇洒飘逸的姿态联想,来喻示婚姻吉祥如意;以“凤皇于飞”之句来形容夫妻婚姻甜蜜。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龙阳,生于离,离属火,故云:“龙从火里出”;虎阴,生于坎,坎属水,故云:“虎向水边生”。两者结合之后,一阴一阳,互相调和,称为道本,都是元神、元精的代表。龙象征着雄性、刚性,虎象征着雌性、柔性。“云从龙,风从虎”刚就要象龙在深渊作了一番跳跃之后,一举飞上云天,翱翔于四海;柔要象虎那样敢于弥补因龙的勇猛所带来的缺憾,从而达到“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系辞》)
在中国古人思想中,青龙活动在子时至卯时(午夜1—清晨7点),是东方的守护神。这一时段是一日之晨的开始,也是“飞龙在天”的吉时。朱雀出没在卯时—午时(正是位于八卦图的左上方),是南方的吉神,意味着人生命的盛期。因此,隶2、隶3中都强调位于左上方笔画,取吉祥之意。
从八卦方位看,“蚕头燕尾,一波三折”这一笔该从哪处起笔都没有问题,其关键是落笔处。然而白虎是出现在申时至酉时(15—18点)的黄昏时刻,是守卫西方的战神、杀伐之神。作为和平时期的意向,汉代人不愿将此笔的收笔落在这个时段上,太不吉利了。因此,这一笔行至中段处就下降至亥时附近上,使其意味吉祥。隶3身处中庸状态,***和想象却依然进行,它总是把人的目光集中到右下方,即浓重的磔尾几乎皆落在右下方。因为右下方(22—1点)是北方吉神玄武行动的时候,它是龟蛇的组合体,蛇象征着原始的性能力;龟象征着长寿和生生不息。玄武更是代表了人类繁殖子孙的愿望,是人类生命延续的象征。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对“生命的生机与活力”的表现就是书法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