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图]来楚生隶书对联,请赏析
下面引用由烟雨楼在 2005/01/13 08:18pm 发表的内容:个人愚见:来老隶书大气有之,但我反复观摩,总觉得线条与线条之间(如横竖)没写出波磔,似乎少了点金石气,在有些笔画上竟然运用了行楷书,似乎有点不应该的,尤其是像"笔"这样的字,其实金石气是很好写出来的 ...
此幅就如楼上诸兄所说
是效法金农之作
冬心的痕迹非常明显
故如虚一兄所说是其早期作品.
[贴图]来楚生隶书对联,请赏析
不能简单的以拟冬心笔意为由,来判断其为早期作品.任何艺术家在书风成熟后也还会不断向前人取经的.我就看到来先生后期应人之请,拟倪鸿宝笔意所作的作品.[贴图]来楚生隶书对联,请赏析
好多书家都以有自家面目为幸,当他“成名”之后也是轻易不仿任何人的字迹的,如有人约请则要写明原由为常规,免得被人误会。[贴图]来楚生隶书对联,请赏析
下面引用由老书记在 2005/01/14 10:58am 发表的内容:不能简单的以拟冬心笔意为由,来判断其为早期作品.任何艺术家在书风成熟后也还会不断向前人取经的.我就看到来先生后期应人之请,拟倪鸿宝笔意所作的作品.
观其落款便知为早期作品,而非以拟冬心笔意为由。类似对联见过多幅。取陈洪绶、金冬心、郑谷口笔意的都有。
[贴图]来楚生隶书对联,请赏析
应该有多种风格。但试图在一件作品中把所有的笔法、风格都囊括进来,这可是个误区。
[贴图]来楚生隶书对联,请赏析
下面引用由虚一在 2005/01/14 12:34pm 发表的内容:观其落款便知为早期作品,而非以拟冬心笔意为由。类似对联见过多幅。取陈洪绶、金冬心、郑谷口笔意的都有。
同意!
[贴图]来楚生隶书对联,请赏析
看罢上面的很多赏评,很多人尽管评的简单,但欣赏的人也能明白其人的观点,而极少的人,乍看也是在评,而真正细看后才发现他其实不是在真正赏评,而是转到了其它的方面,比如专门和人抬杠,死钻牛角,这种对待艺术的态度只怕欠妥.不管是哪一家的作品(甚至大小王),也不一定每幅作品都是神采奕奕,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一个人的创作作品,由于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而表现出不同的心态,这种心态有时就直接表现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在一面欣赏它的同时,抱着严肃认真的态度,从个人的角度对作品进行真诚的欣赏和剖析,表明自己的读、品看法,是非常自然的。而有些人,一上来不分清红,嘴里哇啦哇啦,不管是说好还是不好,给人的感觉就是说了半天不知其说了个啥东东,先是绕那么一个大圈子,最后才说出自己的观点:你某某人不具备哪方面能力,所评只怕会怎样怎样。好像不具备什么就一定不会评出什么,这样的人也不想想自己有几斤几两,有一句话叫做“无知者无畏”,就是说的这种人。我们来到这里,一面学习,一面探讨,为的就是能有所提高,不是来这里斗嘴、作事实上的夸夸其谈的,希望这样的人有点自知之明,早日坐下来多钻研钻研,书法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不坐下来仔细研悟,根本就不会有所提高。下面我贴一篇看到的关于隶书的一篇佳文,贴下来与书友们共研![贴图]来楚生隶书对联,请赏析
贴文:学 隶 轨 程
张同印
隶书是深受书法爱好者喜爱的一种字体。隶书虽然属于今文字,但是历史悠久,自战国产生以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隶书经历了由萌生到成熟,由成熟而至鼎盛,再由鼎盛而至衰落的过程。隶书在发展沿革的过程中命运多舛。然而,作为书法的隶书顽强地生存下来。魏晋时期由于楷、行、草的兴起,隶书开始衰落,南北朝时期归于沉寂。唐代曾出现过短暂的繁荣,而后随帖学兴起而长期一蹶不振,直至清代碑学兴起才重新焕发青春。
隶书历史悠久,书迹遗存十分丰富,既有初始阶段的古隶,又在成熟鼎盛期的汉隶,而后又有三国魏隶、唐隶、清隶等。从隶书的载体和书刻方式看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有书写于竹木或帛上的简牍帛书,也有凿刻于石上的石刻隶书,亦有书于纸上的隶书。对于初学隶书者首要的问题是如何起步?从何入手?选择什么碑帖?在学习碑帖过程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总之,学习隶书应当沿着什么轨道发展?朝着什么方向努力?这是需要认真思考和选择的。学习书法应当讲究学习的方法,但是没有捷径,要想不付出辛劳而投机取巧,在短期内想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急功近利反而会弄巧成拙,甚至步入歧途。学好隶书的前提是要有一个严肃认真的态度和刻苦学习的精神,舍此皆是空谈。当然,这不等于说不讲究学习方法和步骤,也不等于说不讲究学习效果。根据前人长期积累的学习经验,按照学习书法的一般规律,选择学习隶书的正确道路和科学有效的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沿着正确的学习轨道发展就会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避免少走弯路,发生偏差。
[贴图]来楚生隶书对联,请赏析
续上文:一、从传统入手,掌握隶书的基本法度
学习书法须从传统入手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从传统入手学习隶书是符合学习书法的一般规律的。学习传统的基本目的是掌握隶书的基本法度规范,形成扎实的隶书基本功。掌握隶书基本笔画的写法、隶书间架结构的安排,抓住隶书的基本特征,这是学习隶书起步的基础。只有了解和掌握传统才有超越传统的本钱。所谓创新,形成个性特点和风格是离不开传统的,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发展创造,是传统的延伸和升华。创新并非抛开传统的放任自流。有些人把学习传统视为保守,甚至主张脱离传统,这是割断历史,搞历史虚无主义,其结果是使书法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试想,如果不学传统又从何入手?如果放任自流,任其自然,仅凭自己的感觉,拿起笔来随意书写,没头苍蝇乱撞,岂不是胡涂乱抹。果真如此,岂不是把书法等同于一般人的写字,凡会写汉字的皆可成为书法家,书法的学习和教育便无从谈起,还有什么书法艺术可言。
[贴图]来楚生隶书对联,请赏析
续上文:书法的历史告诉我们,书法的发展是一个相互衔接的连续的发展过程。各个朝代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形成了不同的时代风格,因此表现出相对 独立性。但是,一个历史时期的书法与其前后时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既是前一时期书法发展的积累和必然结果,又对后一时期的书法发生影响,进行铺垫,创造条件。没有哪一个时期的书法是与其前后时期割断而孤立存在的。学习书法如果割断传统另起炉灶,无民于绝食,等于阻隔了书法营养的来源,其结果只能是造就营养不良甚至枯竭。当然,我们主张学习传统,并不是主张死抱传统不放也并不反对创新。学习传统只是学习书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不是全部内容。我们强调继承与创新的一致性,创新并不等于反对学习传统,恰恰相反,创新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传统只能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拘于形貌,囿于法度,只能是作茧自缚。只有功力浑厚,基础牢固,以后的发展才有后劲,只能“入帖”不能“出帖”,只能做传统的奴隶,这也是我们所反对的。因此,首先从观念上解决如何认识传统、对待传统和继承传统的问题,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问题。只有态度端正了,认识提高了,才能认真地学习传统,从传统中吸收营养,挖掘传统中所蕴含着的深刻的审美价值,从而使自己在学习书法的道路上健康茁壮地成长,最终超越传统,使自己的书法艺术达到一个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