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草房 发表于 2009-9-21 13:34

如果我们的专家能够超然物外
用科学的历史观,无私的价值观去看待书法艺术及其从事书法艺术的人
书法事业定会健康发展

东草房 发表于 2009-9-21 13:38

原帖由 果儿 于 2009-9-21 13:23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用脑子想的事,都要经过屁股“审”完后才能发,所以,很多话说出来时就会变味。有时,一个人确实没有办法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在做。
em22 em22 em22

三耕庐 发表于 2009-9-21 15:52

原帖由 万花飞舞 于 2009-9-21 11:53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em4 em4
曾经记得邱在马世晓书法展研讨会说,林散之、马世晓是中国书法草书成就最大的第6、7人。
呵呵,当时觉得太夸张。
今天百度了一下这段旧闻,不曾想,张瑞田先生说的更具体,更有依据。现转录如下:
...
em1 em1 em1

三耕庐 发表于 2009-9-21 15:54

原帖由 果儿 于 2009-9-21 10:48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书法指向生命,指向生命的大量存在,指向一个人的意识和灵魂。
如果我把书法比作一个宇宙,这个宇宙中有多个文明,每个时期都有非常精彩的东西,如甲骨文、敦煌遗书、竹简、汉隶、魏碑......王羲之仅是上面一个 ...
em1 em1 em1

果儿 发表于 2009-9-21 16:42

原帖由 杨小诺 于 2009-9-21 16:04 发表
邱老师说的不无道理,近百年来能够这么准确的写字的真还没有。好像一个月前我还和鸿庐兄讲过这问题。看来我的分析也很有道理的啊!

于是又出现了另外几个问题:
1、一百多年前是谁这么准确地书写?
2、和现在这几个人相比谁更准确?
3、这一百年来为什么人们不去追求准确性,是能力不够做不到,还是人们觉得没有必要?
4、王铎、怀素、张旭、也没有去追求过这种准确性?
5、追求这种准确性的意义在哪里?

[ 本帖最后由 果儿 于 2009-9-21 16:51 编辑 ]

923758056 发表于 2009-9-21 16:46

em1 em1

杨梅岗人 发表于 2009-9-21 17:04

“人言可畏”——谣传、扭曲、误解、小道消息非常可怕,似乎每个人都是正义的审判者,也是真理的维护者。

[ 本帖最后由 杨梅岗人 于 2009-9-21 17:08 编辑 ]

三耕庐 发表于 2009-9-21 17:09

原帖由 果儿 于 2009-9-21 16:42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于是又出现了另外几个问题:
1、一百多年前是谁这么准确地书写?
2、和现在这几个人相比谁更准确?
3、这一百年来为什么人们不去追求准确性,是能力不够做不到,还是人们觉得没有必要?
4、王铎、怀素、 ...
问得好!
一味地追求准确的往往是些用以换银两仿品,
书法的生命力不在于酷似.。

三耕庐 发表于 2009-9-21 17:12

原帖由 杨梅岗人 于 2009-9-21 17:04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人言可畏”——谣传、扭曲、误解、小道消息非常可怕,似乎每个人都是正义的审判者,也是真理的维护者。
用脑子想的事,都要经过屁股“审”完后才能发,所以,很多话说出来时就会变味。有时,一个人确实没有办法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在做。
只能尽量发些少让人误解的言论才能避免了......

三耕庐 发表于 2009-9-21 17:24

我和几位书法爱好者一直在关注我们敬慕的书法理论专家,我们不是反对我们的专家耐不住寂寞,而是不明白为什么他的每次出场都被别人包装的“衣不附体”。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查看完整版本: 【独家】邱振中 基础训练:不断提高的标准